1.房地產中的認籌是什么意思
房產認籌就是購房者提前交意向金,開盤后優先享受購房權利。現行*策不允許認籌,涉及法律風險較大,屬于非法集資。
拓展資料:
認籌:即開發商或代理商在所開發或代理的房地產項目即將達到預售條件之前,面向購房者所采取的一種意向性認購行為。
其實質對于購房者來說,是一種房屋認購意向,此時購房者所購房的價格、房號(甚至面積)等主要因素均處于不確定狀態。對于開發商來說,是一種預售行為。其表現形式主要有:內部認購;VIP認購;認籌等。
所謂的認籌并不是比較規范的房地產銷售行為,即交一定金額的定金,定金的形式很多種、如認籌金、誠意金、物業維修基金等等,主要是為了規避國家不允許樓盤無證提前銷售的行為,在繳納定金后,既可以選房,當正式銷售的時候,直接進行購買該套房源。
2.買房子開盤之前認籌是什么意思
一、認籌是是房地產開發商在沒有取得"預售許可證"之前的非法活動,旨在收取一定的“認籌金”,其目的是為了圈住一部分客戶。 是國家明令禁止的。
二、認籌的陷阱:
陷阱一:“認籌”樓盤大多沒有預售許可證
搞“認籌”的樓盤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特征——沒有取得《預售許可證》。
陷阱二:變相占用消費者資金
取得“認籌”資格時,消費者都將被要求交納一筆數額不菲的“認籌誠意金”。一般為數千、數萬至幾十萬不等。
陷阱三:排隊之“謎”幾乎所有的樓盤在“認籌”之時都要排隊,坊間也流傳著不少人雇用農村進城務工人員排隊、甚至有人提前徹夜排隊“認籌”的說法。
陷阱四:故意控制房號
記者從知情者處獲悉,不少開發商及代理商在“認籌”時,往往故意控制房屋銷售的數量有些樓盤往往只放出1/3的房屋,這1/3的房屋銷售完了之后就對外聲稱“全部售罄”,從而故意制造樓盤熱銷的假象。“越說房子賣完了,消費者越急,越急就越想買。但等不到多久,就會發現有人愿意轉手,但價格自然高出了很多。”專家警告說,“這往往都是開發商或中介在當中做的手腳。”
陷阱五:開發商隨時提價,優惠成“空中樓閣”
所謂的“認籌”一般都有折扣。一般的樓盤都會以折扣2至3個百分點等優惠方式吸引消費者前來“認籌”。不過,有專業人士指出,這種“優惠”其實完全是虛幻的。因為,在“認籌”階段,開發商一般不會公布銷售價格,如果“認籌”的人數超過預期,開發商將立即提價。如此一來,之前的所謂優惠無疑是“空中樓閣”。
3.請問上海這邊買房認籌是什么意思
一、什么是認籌?
“認籌”是從去年(2017年驗資——認籌——開盤搖號(選房、認購)——簽約——交房,
認籌這個環節是在驗資之后和開盤之前進行的根據項目而定,幾萬至幾十萬不等),在開盤當天便有資格參加搖號選房,根據搖取的號碼,按照順序去選房,選到滿意的樓層和戶型,再簽約認購協議(定金合同),那么認籌金自動轉為定金(一般不可退還),如果沒有滿意的戶型,或者其他任何原因放棄選房,那么認籌金一般會在15-30個工作日內退還至原賬戶相當于有一個優先選房的機會,沒有任何風險。
比如:新城上坤樾山半島項目在3月29日開盤,開盤之前也是這樣的購房流程。
二、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策?
2017年7月11日晚上9點鐘,位于浦東周康板塊的中駿柏景灣項目“低調”開盤,不過在開盤前一天80%的房源都是“已售”狀態1-4層的低區房源,還需要繳納幾十萬的“茶水費”,馬上遭到新聞曝光,社會反響很大。因此,此次事件之后,從2017年7月底開始,*府要求:新開盤或新加推房源的項目,必須在東方公證處的公證之下,統一搖號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