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房地產互聯網金融是指什么
房地產結合互聯網形成的互聯網思維,主要是指房地產營銷與互聯網的結合。
主要形式為:在互聯網上搭建產品銷售平臺。
例如房多多之類,將各種房源匯集到其網上平臺,將盡可能多的房地產銷售公司、銷售員,甚至有銷售渠道的普通老百姓用注冊的方式匯集到其網上平臺。相當于所有的人賣所有的房子,從而以低成本、大信息量、大渠道的優勢,實現較大的成交量。最大化的實現了房地產營銷供需雙方的資源整合。
還有例如房拍拍,集中各類房源,在其網絡平臺進行房源拍賣,省去了購房的中間環節(代理、渠道),也是一種互聯網營銷方式。
再如房地產眾籌,將一套或一批房源放在網上平臺,由多人對一套房進行眾籌,買到的房子歸參與眾籌的所有人員,再將該房進行銷售或經營,實現參與者獲利。
除以上之外還有很多方式,例如在項目開發前,由買戶者對房子的規劃設計、建筑用材、品質、面積等提出要求,開發商只相當于建筑商,建好后交付業主,也是利用網絡平臺營銷,還有利用網絡策劃房地產事件以博得市場的認同或提升知名度等等,都是利用互聯網思維進行的房地產營銷。這就是房地產的互聯網思維。
2.房地產融合互聯網 五種玩法,哪種最完美
1、門戶系
這一類的互聯網金融公司天生就有著門戶血統,不僅體現在人力資源配置方面,還有股權結構上也與所屬門戶相關聯。在與房地產的跨界融合上,門戶系展現出了最多樣化的結合方式。
這一派以累計交易額已突破100億的搜易貸為代表。它背靠搜狐,擁有模式創新潛力,持續依托垂直行業,借助大搜狐全媒體矩陣,兩年來連續推出了多種安全、多元、個性化的房地產金融產品。搜易貸創始人兼CEO何捷曾任職于搜狐財務部門,后擔任搜狐子公司暢游的CFO,管理資金超50億元。而搜易貸的首席技術官周霖同樣也是出身搜狐,曾擔任搜狐技術副總裁。
2、電商系
電商布局互聯網金融屬于水到渠成的產業鏈延伸。電商企業擁有客戶資源、在線交易和大數據,這些都為進*金融打下了基礎。電商系互聯網金融與房地產。1、門戶系
這一類的互聯網金融公司天生就有著門戶血統,不僅體現在人力資源配置方面,還有股權結構上也與所屬門戶相關聯。在與房地產的跨界融合上,門戶系展現出了最多樣化的結合方式。
這一派以累計交易額已突破100億的搜易貸為代表。它背靠搜狐,擁有模式創新潛力,持續依托垂直行業,借助大搜狐全媒體矩陣,兩年來連續推出了多種安全、多元、個性化的房地產金融產品。搜易貸創始人兼CEO何捷曾任職于搜狐財務部門,后擔任搜狐子公司暢游的CFO,管理資金超50億元。而搜易貸的首席技術官周霖同樣也是出身搜狐,曾擔任搜狐技術副總裁。
2、電商系
電商布局互聯網金融屬于水到渠成的產業鏈延伸。電商企業擁有客戶資源、在線交易和大數據,這些都為進*金融打下了基礎。電商系互聯網金融與房地產結合凸顯的營銷色彩更為濃厚。
這一類的代表是京東金融。從收購網銀在線開始,到供應鏈金融,到京東白條,再到基金銷售等等,目前京東金融已經形成了一個完備的金融產業鏈。在2014年的“雙十一”上,京東金融與遠洋地產的眾籌活動可謂是第一次地產首秀,實際上可以算是一場在京東金融平臺上的品牌和營銷活動。
3、房企系
房企加入互聯網金融大*,其動機最為強烈和直接。首先是出于自身的融資需求,其次則是地產“白銀時代”來臨后的轉型需要。
這一派系以萬達和綠地為代表。萬達通過2014年底控股第三方交易支付平臺快錢,開始了互聯網金融的布局,并且在去年接連推出兩期互聯網金融產品來支持它的輕資產戰略。綠地則是成立金融服務信息有限公司,并與平安陸金所、眾安保險、中國東方資產管理等機構戰略合作。
4、中介系
房產中介介入互聯網金融大多是出于完善服務鏈條的考慮。房產二手交易環節錯綜復雜,而短期資金的拆借騰挪尤為關鍵,而提供金融服務可以大大提高交易效率。
這一派系以鏈家為代表,產品主要集中在房屋抵押貸款、贖樓、尾款墊資、換房等房屋交易過程中所產生的短期資金周轉。
3.什么是房地產的互聯網思維
雖然你給的分不多。
但我對這個話題還蠻感興趣的,順便交流下近期的思考。近一兩年來,關注地產界的聲音經常會聽到萬科的郁亮、SOHO中國的潘石屹、以及華遠的任大炮微博中都會摻雜房地產的互聯網思維。
加之中國的電商和互聯網飛速發展,現在做任何產業好像少了互聯網思維就不能生存一樣。 不過單純從產業角度講,房地產的互聯網思維無非是通過互聯網營銷、推廣、銷售,就像小米一樣,無非是噱頭和話題,利用到互聯網的快速和高效、爆炸式的特點,不過這樣互聯網還只是個平臺,對房地產實際沒有多么顛覆的效果。
所以房地產的金融屬性,才是互聯網思維大展拳腳的地方:很多人認為,未來房地產的金融屬性將會大于其產業屬性,因此應當更多的從房地產投融資市場看待和操作產業市場。同時隨著“大資管時代”的到來,房地產的未來會快速轉型,會更具精細化分工,房地產產業市場更多的會成為房地產資本市場的載體,產業市場會逐漸淪為資本市場的雇傭商和服務商,資本市場必將主導行業的未來格局和發展模式。
如:去年萬科地產入股徽商銀行,不但更好地滿足公司自身及其合作客戶在金融服務方面的需求,更極大的滿足了社區金融服務上的需求,打造了全新的社區金融,將金融服務變得更加便利化、互聯網化、符合現代消費趨勢。綜合上述,房地產通過金融這條杠桿,和互聯網結合的話,那利益點就很大了。
4.房地產和互聯網金融投資怎么合作
1)P2P 購房者 開發商:降低購房門檻在“房地產 P2P”的玩法中,最主流和成熟的是房屋抵押貸款,此外還有贖樓貸、首付貸和租金收益權產品等。首付貸是伴隨P2P行業發展新興的貸款類型。
目前大部分住房按揭貸款的首付比例都基本在房屋總價的30%以上,令不少剛需購房者和改善型購房者望而卻步,首付貸滿足了購房者足額支付房屋首付款的短期貸款需求。 2)眾籌平臺 開發商 投資人:理財為主部分眾籌平臺則推出了籌資購房、賣出賺取差價的眾籌項目。
平臺從開發商處以折扣價預定一批房源后,依托平臺募集購房資金購買,并由第三方房產托管公司代為持有并管理眾籌項目購買的房產,根據眾籌參與者共同決定處置房產,負責尋找有意向單獨購買該房產的優質客戶。 房子轉手出售之后,所得款項按眾籌參與者投入的份額比例進行分配,所得的收益作為投資收益。
3)眾籌平臺 開發商 購房者:營銷為主在前一種類型中,房子需要等待買家出現,籌資人才能獲益,由于時間不確定,機會成本較高。因此,一些眾籌平臺將籌資人限定為有購房意愿的人。
4)購房者 開發商:眾籌建房為了契合個性化需求,也有企業推出眾籌建房項目,購房者可參與建房的全部流程。市場已經出現的某個案例具體的操作如下:發起人通過微信等渠道發起籌資建房項目,申請人遞交申請表、通過審核后,交納100元訂金即可進入購房微信群,項目的設計、戶型、價格等,全部通過群員商議決定,建立眾籌家園小區,小區的初步設計方案中,房價在3500元/平方米以內,戶型包括88平方米、93平方米、110平方米三種,可以辦理銀行貸款,每人限購一套,房價比市場水平至少便宜30%。
5)P2P 商業地產開發商 投資人:權益類投資以上的創新模式均集中在住宅類,近期還出現了“商業地產 互聯網金融”的玩法,核心是開發商將旗下購物中心的多筆租金收益轉讓給投資人。
5.如何玩轉地產+互聯網金融
一、“互聯網+房地產+金融”快速發展的原因 互聯網與實體經濟相結合,是必然趨勢。
2014年我國房地產業產值將近4萬億,占GDP總額比重為6%。互聯網對房地產業的改造,將給房地產業帶來巨大變化,也會很大程度地促進整個經濟的發展。
我國的房地產業經過了十多年的高速增長期后,暴利時代已經結束,行業進入了調整期,競爭加劇。通過與互聯網的結合,可以改造生產、銷售流程,以及進行其他商業模式的創新,促進行業的創新與發展。
然而,互聯網僅與房地產結合,還無法形成完整的閉環商業模式創新,互聯網+房地產+金融,會實現更深刻、系統的變革。這主要是由于: 第一,房地產和金融密不可分。
首先,房地產業屬于資本密集型產業,對金融具有很大的依賴性。再加上其產業鏈長、客戶數量廣等特點,還可以挖掘出其他有關金融需求。
其次,房地產也具有普通商品和資產雙重屬性。根據國際資本市場比較常用的產業分類標準GICS和GCS,房地產與銀行、保險等金融業為一類。
按照我國《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房地產業雖然作為一個單獨的門類,但是其金融屬性卻越來越明顯。房地產業與金融業,從本質上就是密不可分的,不僅互為支持,甚至相互包含。
第二,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日新月異。第三方支付、眾籌、p2p、互聯網理財、互聯網消費金融等多種形式的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造成了沖擊。
這些新的金融服務模式、思維與房地產業的金融需求相結合,會進一步地打開創新空間。 二、“互聯網+房地產+金融”的創新模式 1.“互聯網+房地產+金融”多功能營銷平臺 互聯網+房地產+金融服務的多功能營銷平臺,是指互聯網平臺與地產開發商以及提供金融服務的機構合作,通過互聯網平臺銷售、出租房屋,并提供相關金融服務,實現購房者、房地產企業、金融服務機構、營銷平臺等的多方共贏。
目前常見的具體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項: (1)購房者在營銷平臺上購房,享受特殊的優惠。比如,受到熱捧的“5萬抵50萬”的電商鉅惠、“搶錢買房寶”等,通過線上購卡、玩游戲等方式獲取線下購房優惠,為購房者帶來了實際的購房折扣。
(2)客戶的預付款、首付款等款項,一定時期內被允許投資各種“寶”類的理財產品。客戶在預購和交易時,其定金和首付款等資金,同時可以獲得投資收益。
(3)客戶的首付款不足,可以通過p2p或其他方式,獲得貸款。 (4)客戶收房或入住后,物業費、燃氣水電費等的支付,可以通過平臺上購買的貨幣基金產品等,進行代支代付。
以上方式,對購房者來說,獲得了購房優惠,并盤活了購房定金、首付款等資金,還可以享受到融資便利,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對于房地產企業來說,互聯網電商的強大銷售優勢,促進了房地產企業的銷售,并降低了銷售成本,已受到越來越多地重視;對于金融服務機構來說,通過提供金融產品和服務,參與其中,可以獲得豐厚的利潤;對于營銷平臺來說,不僅有了現金流、傭金,還有投資品價差收入、信息服務費收入等。“平安好房”、房金所、“淘寶+余額寶+方興房地產企業“等的迅速發展,從實踐角度說明了互聯網+房地產+金融服務的多功能綜合營銷平臺的良好前景。
尤其是隨著房地產行業從增量房市場走向存量房市場,可能成為互聯網房產營銷的新常態,發展空間巨大。目前,除了房地產開發企業與互聯網金融平臺積極開展合作外,二手房經紀公司也加速與互聯網金融的深度融合。
當然,由于互聯網+房地產+金融服務的多功能綜合營銷平臺的模式目前還處在發展初期,尚存在一些問題,比如信用貸款額度低、抵押手續繁瑣、一般樓盤利息支出較高、低息貸款合作樓盤較少、理財和貸款操作不方便等,未來還有待進一步改善,但這也給營銷平臺未來的發展帶來了機會。 2.“房地產+互聯網+金融”的眾籌模式 “房地產+互聯網+金融”的眾籌模式,按照眾籌起始點主要分為兩類:一是從拿地階段開始的眾籌。
從拿地階段的早期眾籌,據預測可以為項目節省13%-18%的平均資金成本和約5%左右的營銷費用,可以為購房者讓利20%左右。二是銷售和投資階段的眾籌,即將大額不動產投資轉變為低成本、低門檻、高靈活度的互聯網金融投資,大大提升市場了參與度。
目前發展較快的主要是第二種模式。 目前的房地產眾籌模式,最低投資額從11元、800元、1000元直至50000元不等,而房價折扣、預期收益率差別也較大。
但相同的是,無論是投資人中途退出采用股權轉讓或靠競拍獲得溢價,還是通過抽獎獲得購房機會,都有不同的回報率。 未來,“房地產+互聯網+金融”除了會向前端拿地階段延展外,還將積極開發無論眾籌是否成功,都將獲得投資收益的創新模式,增強對客戶的吸引力。
同時,眾籌與短融、借貸及其他理財產品等相結合的方式,也會進一步發展。 3.“房地產+互聯網+金融”的 P2W模式 “房地產+互聯網+金融”的P2W(person-to-pawn)模式,可以看作是一種特殊的p2p,即借助網絡交易平臺,通過引入資產評估、抵押和變現,采取實物抵押的方式,完成投資方與融資方的低風險投融資交易。
2014年10月23日,“響當當”互聯網房地產理財上線,年化收。
6.房地產和互聯網金融投資怎么合作
有以下幾種熱門的結合方式。
1)P2P+購房者+開發商:降低購房門檻
在“房地產+P2P”的玩法中,最主流和成熟的是房屋抵押貸款,此外還有贖樓貸、首付貸和租金收益權產品等。
首付貸是伴隨P2P行業發展新興的貸款類型。目前大部分住房按揭貸款的首付比例都基本在房屋總價的30%以上,令不少剛需購房者和改善型購房者望而卻步,首付貸滿足了購房者足額支付房屋首付款的短期貸款需求。
2)眾籌平臺+開發商+投資人:理財為主
部分眾籌平臺則推出了籌資購房、賣出賺取差價的眾籌項目。平臺從開發商處以折扣價預定一批房源后,依托平臺募集購房資金購買,并由第三方房產托管公司代為持有并管理眾籌項目購買的房產,根據眾籌參與者共同決定處置房產,負責尋找有意向單獨購買該房產的優質客戶。房子轉手出售之后,所得款項按眾籌參與者投入的份額比例進行分配,所得的收益作為投資收益。
3)眾籌平臺+開發商+購房者:營銷為主
在前一種類型中,房子需要等待買家出現,籌資人才能獲益,由于時間不確定,機會成本較高。因此,一些眾籌平臺將籌資人限定為有購房意愿的人。
4)購房者+開發商:眾籌建房
為了契合個性化需求,也有企業推出眾籌建房項目,購房者可參與建房的全部流程。市場已經出現的某個案例具體的操作如下:發起人通過微信等渠道發起籌資建房項目,申請人遞交申請表、通過審核后,交納100元訂金即可進入購房微信群,項目的設計、戶型、價格等,全部通過群員商議決定,建立眾籌家園小區,小區的初步設計方案中,房價在3500元/平方米以內,戶型包括88平方米、93平方米、110平方米三種,可以辦理銀行貸款,每人限購一套,房價比市場水平至少便宜30%。
5)P2P+商業地產開發商+投資人:權益類投資
以上的創新模式均集中在住宅類,近期還出現了“商業地產+互聯網金融”的玩法,核心是開發商將旗下購物中心的多筆租金收益轉讓給投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