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國有哪些知名房地產開發商
這兩個股票的股價相對高一些,其他的還真沒注意過,建筑行業股票接觸的不多。美國有新屋開建指數也沒研究過。
1.名稱:The St. Joe Company
簡介:together with its subsidiaries, operates as a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company in Florida
市場:NYSE 代碼:JOE
2.名稱:Consolidated Tomoka Land Co
簡介:through its subsidiaries, engages in real estate, income properties, and golf operations
市場:AMEX 代碼:CTO
2. 美國有哪些著名的房地產公司
“最受尊敬的地產公司”Centex(桑達克斯) Centex公司成立于1950年。
公司業務相對多元化,涉足的領域包括:住宅建設,金融服務,建筑產品,建筑服務和投資地產。目前Centex公司已經成為美國主要的建筑及服務、住宅建設、金融服務公司。
公司的總資產已經超過100億美元。在財富雜志評選的“美國最受人尊敬的公司”中,Centex公司名列民用住宅行業第一名。
自從1969年上市以來,Centex公司從來沒有在年報或者季度報告中記載過大的虧損。目前,該公司擁有大約18000名員工。
在美國和英國,Centex公司一共擁有超過1500個辦公地點和建筑項目。到2004年為止,Centex公司成為美國惟一一個從1968年開始就一直保持由“ProfessionalBuilder”雜志評選的全美十佳美國房地產開發商的公司。
美國房產開發商Centex公司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的成功,是由于公司在自身業務拓展和多元化方面所做出的巨大的努力。根據自身的業務特點,Centex公司將其多元化的發展和房地產產業鏈有機地聯系在了一起。
Centex公司并沒有盲目地拓展業務,而是有效地發現所處產業鏈中一些極具價值的領域。Centex公司的主要業務被分為五大部分:住宅建設、金融服務、建筑產品、建筑服務和投資美國房地產。
這五個部分既彼此之間相互獨立,又是相互支持的關系。此五大業務也組成了Centex公司出色的運營主體。
“美國第二大商業房地產營運商”GGP General Growth Properties 1954年成立,1993年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在美國境內共擁有160座各類商業房地產。
其中90家為公司全資擁有,40家為合資項目,其他商業物業由其他投資機構投資,委托GGP地產公司代為管理。GGP地產公司曾經收購了美國JP Realty地產公司,一舉獲得其旗下所屬的18家MALL和26家商業房地產,從此GGP地產公司在美國占據了商業房地產第二的地位。
截止2001年底,公司市值達到31億美元,年度收入8億美元,資產收益率為4.8%。其旗下160家商業物業,總面積達1301萬平方米,出租率達89.2%,上述物業每平方米平均年度銷售額達3870美元。
2001年收購金額達13億美元,在美國房地產建商業投資2億美元。 “美國最大的SHOPPING MALL營運商” Simon Property Group 在美國境內有250多座各型商業房地產及大型商業房地產。
公司于1960年成立,1993年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是美國證券市場最大的美國房地產基金IPO。西盟地產集團前后經過5次合并重組,其規模持續發展。
尤其是1996年,兩大家族地產商,即Simon和DeBartolo合并后,其全美第一商業房地產投資商和營運商的角色,幾乎無企業可以撼動。截止2001年底,公司90%以上的收入來自旗下商業房地產的租金。
2001年公司的市值達61億美元,總收入21億美元,企業收益率為5.9%。公司旗下物業數量為252個,總面積1741萬平方米,出租率高大91.5%,每平方米年平均零售額達4133美元。
2001年收購金額達17億美元,在建物業投資達3億美元。 “成立最晚發展最快的公司”Horton Horton公司是四大美國房地產公司中成立最晚的,但也是發展最迅速的,短短20多年就走完了其他三家50年的路,成為美國售房量最大的公司。
Horton主要從事首次置業、二次置業居民住房業務和房地產金融業務,2003年銷售額達到89億美元,利潤7.5億美元,在22個州44個市場開展業務。 Donald Horton先生從1972年開始進入房地產行業。
1978年,Horton開始他在Dallas的建筑生意。當時恰值“可變利率抵押貸款”在房地產行業逐漸被美國各州應用。
金融創新降低了消費者購房的成本和風險,引發需求爆增,1978年,美國現房銷售達到創紀錄的398.6萬套,這個紀錄一直保持到 1996年。Horton先生抓住機會,迅速拓展房地產生意,到1990年代初,他已擁有或控制25個新屋房地產發展商。
1991年,Horton公司在特拉華州正式成立,主要的執行辦公室位于德州,公司隨即收購了上述25個前期公司。Horton公司一直致力于為客戶建造高質量、精工藝且別具特色的單家獨戶新房屋,公司通過內部生長和外部并購手段,不斷塑造該領域的專業能力。
從1978年到1991年,Horton公司一直以一個家族企業的形式存在和發展。1992年,Horton公司實現第一次公開上市,隨之成為股份制公司。
1996年,Horton公司掛牌紐約證交所。為了適應紐約交易所上市的要求,Donald Horton縮減了董事會的成員數量,家族企業的成員逐漸從董事會淡出。
通過上市,Horton公司從一個家族公司蛻變為公眾公司。1950-1960年代美國出現了所謂“嬰兒潮”。
后來這個群體中年齡比較大的被稱為“活躍長者”,他們接近退休或者已經退休,但仍然充滿活力,積極追求生活品質。而比較年輕一部分人已經成為美國社會的中堅力量。
體現在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嬰兒潮”一代人開始顯現出強大的市場購買力。未來美國房地產市場機會主要向二次置業和活躍長者市場傾斜,而普通住宅市場走向低落。
Horton公司抓住市場機會,從1999年開始關注活躍長者市場,提供多元化的產品線。 “唯一一家三次被專業的建筑商雜志評為年度優秀建筑商” Lennar Lennar公司,創。
3. 中國房地產商利潤為什么比美國高
1.美國和好多國家房產稅收很重,所以大多以租房為主,不買房子的。 在中國的傳統觀念中,落葉都要歸根,“家”這個概念在中國人心中特別重要,無論窮人或者富人,男人或者女人,老人或者小孩,都充滿了對家的渴望,這為房價的長高提供了充分的買方市場
2.中國房地產市場市場化過快,現有房源不能滿足市場需要,供需關系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房價的上漲
3.受國外資本的推動,和國內利益集團聯合,對于欠發達地區采用了同樣的市場化方法,導致中西部地區的房價緊跟東部發達地區急速上漲,由于中國貧富差距的進一步拉大,房價對于大多數人來說越來越難以接受
4.國家有關部門出于金融危機等現實利益考慮,不愿意控制房價。目前金融危機階段,房地差行業的火爆為國內GDP的持續增長提供了足夠的動力,國家正在考慮如何擴大內需拉動GDP,有房地產這么一個賺錢的行業,國家暫時也不愿意去控制,況且國家部門不少官員甚至可能正是這些房價上漲的既得利益者。
房價(房地產價格)是指建筑物連同其占用土地在特定時間段內房產的市場價值,即房價:土地價格+建筑物價格,是房地產經濟運行和資源配置最重要的調節機制。房價的價格定位由多種因素構成。
房價有三種存在形式:要約價格、成交價格、申報價格。要約價格隨市場行情隨時波動,成交價格是供需雙方博弈后的結果,申報價格是向*府管理部門登記的結果。而廣泛使用的房產成交價格往往是申報價格,而申報價格質量非常差。
4. 全球前十名房地產公司有哪些
全球房地產富豪第1名,全球富豪第8名:K.P.辛格 印度最大房地產商DLF集團主席K.P.辛格(KushalPal Singh),凈資產300億美元。
憑借DLF集團2007年7月上市,DLF的IPO共籌資23億美元。辛哈的財富伴隨印度股市繁榮而劇增,所擁有的資產達到300億美元。
DLF集團于20世紀80年代在拉吉夫·甘地總理幫助下,以開發新德里近效的衛星城古爾岡起家,目前已經建成了超過2,500萬平方英尺的住宅、辦公樓和零售商鋪,還有超過4,500萬平方英尺的建筑正在施工。 根據2008福布斯公布的全球富豪榜,全球房地產十大富豪在全球富豪榜分別排名8--132位,排名最高的是來自印度的KP Singh。
十大富豪合計凈資產1351億美元,平均凈資產135億美元,最高達300億美元,最低70億美元,100億美元上下各5名,資產都同比上升。 從地域看,除英、美各一名外,其余都來自亞洲,這得益于亞洲經濟近年的快速發展和地位提升,其中三名來自香港,兩名來自印度,日本、中國大陸、新加坡各一名。
十大富豪平均年齡61歲,除來自中國大陸的26歲的楊惠妍外,年齡都在55歲以上,其中六名年齡在70歲以上,而楊惠妍也是代父持有家族資產,所以房地產十大富豪都是經過長期積累形成今天的地位和財富。 全球房地產富豪第2名,全球富豪第23名:郭氏三兄弟 掌控香港新鴻基地產的郭炳湘、郭炳江、郭炳聯兄弟,香港第二富豪,凈資產199億美元。
新鴻基地產是目前香港市值最大的房地產公司,由郭氏兄弟之父郭得勝于1972年創立并上市。1990年,郭炳湘、郭炳江、郭炳聯三兄弟子承父業,公司主要股權由三人母親鄺肖卿名下的信托基金掌控。
2008年2-5月家族紛爭,導致老大郭炳湘出局權力核心。 新鴻基地產除在高檔住宅開發領域在香港處于領導者外,還是香港最大的甲級寫字樓和高檔商場的擁有者。
目前香港最高的寫字樓—國際金融中心和最大的六星級酒店—四季酒店都屬其名下物業。新鴻基地產目前正在建設的環球貿易廣場,高490米、共118層,2010年落成后將是全球第三高樓。
全球房地產富豪第3名,全球富豪第29名:李兆基 號稱亞洲股神的李兆基,香港第三富豪,凈資產190億美元。現任香港恒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及恒基兆業發展有限公司主席兼總經理,恒基中國集團有限公司主席兼總裁,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主席,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副主席,美麗華酒店企業有限公司、香港小輪(集團)有限公司、東亞銀行有限公司董事,香港地產建設商會副會長。
全球房地產富豪第4名,全球富豪第46名:威斯敏斯特家族 英國第六代威斯敏斯特公爵,凈資產140億美元。英國最成功的房地產公司格羅夫納的董事長。
威斯敏斯特公爵夫人是威廉王子的教母,而公爵則是查爾斯王子的密友。 格羅夫納集團的總部位于倫敦梅費爾區(Mayfair)中心的格羅夫納街。
公爵是100多家組織和慈善機構的總裁或贊助人。該富豪曾被媒體暴光六周內召妓4次,與前紐約州州長斯皮策有同好。
全球房地產富豪第5名,全球富豪第56名:唐納德·布倫 美國房地產首富唐納德·布倫,凈資產130億美元。今年75歲的布倫為人低調,學藝術出身的他投資眼光敏銳。
布倫在1958年以1萬美元開始其房地產生涯,如今已經擁有多幢寫字樓、購物中心、公寓樓群和超豪華酒店。不僅在地產領域,布倫在*治領域的投資眼光也一樣獨到,這一點在他對阿諾·施瓦辛格的慷慨贊助上得到了最好的驗證。
唐納德·布倫是美國著名的慈善家。 全球房地產富豪第6名,全球富豪第86名:拉米什·錢德拉 拉米什·錢德拉,印度房地產開發公司Unitech老板,凈資產96億美元。
其上市公司Unitech由兩個兒子打理,目前正在建設一個350英畝的位于新德里郊區帶有高爾夫球場的豪宅社區。 香港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主席鄭裕彤 香港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主席鄭裕彤,香港第四富豪,凈資產77億美元。
兼任香港新世界酒店(集團)有限公司及周大福企業有限公司主席,恒生銀行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Cheng Yu Tung Family(Holdings) Limited及Centennial Success Limited董事。亦為信德集團有限公司非執行董事及利福國際集團有限公司非執行主席。
全球房地產富豪第8名,全球富豪第124名:Akira Mori 子承父業的日本首富Akira Mori,凈資產75億美元。1993年在其父去世后,與其兄Minoru Mori繼承家族事業。
后與其兄因事業發展分歧,分道揚鑣。名下物業包括酒店,公寓,辦公樓和度假村等。
其兄Minoru Mori是臺北101大廈和正在建設的上海第一高樓環球金融中心的開發商老板。 全球房地產富豪第9名,全球富豪第125名:楊惠妍 代父持有家族資產的中國首富楊惠妍,凈資產75億美元。
其父楊國強是中國最大房地產開發商之一—碧桂園集團的創始人和實際控制人。2005年楊國強將其名下全部權益轉讓給其女兒楊惠妍。
2007年4月碧桂園集團于香港上市,家族財富暴增,成為中國首富。楊國強與香港富豪李兆基私交甚好,李兆基借款30億助其收購香港最大電視臺TVB。
全球房地產富豪第10名,全球富豪第132名:黃廷芳 新加坡首富黃廷芳,凈資產70億美元。新加坡遠東集團及香港信和集團主席。
黃廷芳早年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