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3年房地產行業前景如何,現在去做置業顧問好嗎
一般置業顧問的基本提點在千分之1.5到2.0之間,上下浮動不大,會有跳點制度,就是完成一些難度比較大的任務會給一個比平常高的點數,咱們按照千分之1.5計算,賣出一套70萬的房子就是1050元,平均一周賣一套就是4*1050就是4200,一般底薪一般在1500——2500之間也看在那個城市,平均下來一個月在4000——5000左右,但是有一點要注意,不是一個項目每個月都有房子賣,可能趕上尾盤或者淡季或者項目本身就賣的不好一個月不賣房子也是可能的,總之一點置業顧問要選好項目,好項目就能掙到錢,好項目也選人,祝你有個前途,有問題再M我。
2. 討論房地產目前經營的環境
隨著兩會的召開,老百姓的買房難又被很多委員作為重點議案提了出來,把矛頭直指房地產行業,未來這一年各個地區房價的走向,又成為了許多人關注的焦點,一時間風聲四起,言論眾多,但卻都是霧里看花,揣測成分居多。
進入陽春三月,也就走入了房地產行業所謂的“金三銀四”,歷年看來往往這時候都是商品房銷售的黃金季節,而反觀今年的樓市,供求依然保持兩旺,但是相比于往年創造的輝煌,卻已是暗淡無光,蕭條的陰霾依然籠罩在房產行業的上空,老百姓大多仍保持觀望態勢,期待房價能進一步探底。筆者認為,未來一年,商品房的價格依然會保持一個回歸理性的態勢,但絕不會象某些人預言的那樣大幅下降。
面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大背景,為了振興國家經濟,國家出臺了十項產業振興計劃,倍受國人矚目,而最使人詫異的莫過于房地產行業被踢出局,這也就意味著國家不愿意搭救房產市場,經過了前幾年的瘋狂,現在的房地產行業正在擠掉浮夸的泡沫,回歸理性,當然這個過程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尤其是以地方經濟發展和財*收入為主。國家不愿意填這個大坑,但也并不意味著國家對房產行業的置之不理,面臨經濟危機的困境,許多地方*府都會為地方經濟的增長速度捏一把汗,而房地產行業作為某些地區的支柱性行業,必然對地方經濟的增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于是,在這種大的背景之下,個別地市紛紛出臺一些利好*策,促進區域房產行業的復蘇,以求帶動地方財*收入和經濟增長,而國家在對待這一類地方性行為上,保留了一種不置可否的態度,既不支持,也不反對,體現出國家想救市,但卻又想讓市場去規范重整房產行業的一種矛盾態度,畢竟國家不愿意犧牲數個點的經濟增長率來重新組合一個行業。在這樣的環境下,一些小的房產公司的日子會很不好過,一面是蕭條的房市,一面是越來越緊的銀行貸款*策,資金鏈的完整性考驗著所有的房產公司,一旦斷裂,后果可想而知。進入09年,可以預見,如果樓市依然持續這種低迷的狀態,那么這一年,將會出現很多的爛尾樓盤,隨之而來的,是許多人的噩夢,花了大半輩子的錢,甚至是下半生的錢購置的房屋,卻無法收房入住,這不得不是許多地方性*府需要面臨的一大難題,所以,必須建立健全與此配套的相關房地產公司金融的監管體系,防止無良商人卷款潛逃,保護廣大購房者的合法權益。
未來一年房價的走勢,是當前老百姓關心的頭等大事,筆者在此淺談一些個人看法。進入09年后,雖然要求房產公司降價的口號此起彼伏,但是房產公司依然只是拿出一些小恩小惠來討好購房著,而未見房價有實質性的下降,這主要歸結于成本的高位。目前,開發商手中樓盤的用地,都是前幾年樓市旺盛時拿的地,那時水漲船高,房子好賣價格高,*府在出讓土地時的價格也便節節攀升,標王、地王不斷涌現,此舉雖給地方財*帶來了顯著的收益,但卻也為日后的高房價埋下了伏筆,房產公司拿地的成本高,再加上建筑成本、宣傳、公司運營等等等等,房價自然也就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建筑原材料的價格仍保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范圍,沒有大幅度的下降,但隨著物價的上揚,卻直接導致了人工工資的不斷上漲,提高了建筑成本,面臨這樣的趨勢,要想讓房產公司再大幅下降房價,是不太現實的,畢竟房產公司也要運營,虧本的買賣他們是不會做的,于是便出現了,目前很多樓盤工地出現的情況:在建工程進展緩慢,新樓盤遲遲不肯開工……在經營上的表現則為:已具備出售條件的房屋不上市出售,各新樓盤開盤甚少,與往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些現象,總結起來看,即為通常所謂的“捂盤”。所以,筆者認為,在未來這一年內,商品房的銷售市場若依然不利于賣方,那么整個市場依然會呈現一種觀望的態勢,行成不了利好。
隨著城市擴大化腳步的加快,房屋的剛性需求依然會主導整個房產市場,而房市也遲早會春暖花開,迎來一片艷陽,筆者希望老百姓在觀望房市的同事,能夠理性的看待房地產市場,而不是一味的隨波逐流,胡亂跟風,理性的面對自己的購房需求,早日購買到合適自己的住房。 答案補充 這是我昨天寫的一篇關于09年房地產行業走向的文章,你可以參考下……當然只是一家之言,不對的地方還望斧正……
轉載請注明出處榮觀房產網 » 2013年房地產行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