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樣才能做好一個房地產公司的微信公眾平臺
不少房地產開發商也盯上了微信,紛紛開通了企業的公眾帳號,在線下的推廣渠道中也隨處可見。
不過,總體來說做得還不夠完善。 一副地產廣告海報加個二維碼,既沒有描述清楚二維碼的作用,位置也擺放得不夠顯眼。
普遍抱著試水的態度的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此沒有規劃和下點心思的試水,到頭來只能夠證明微信的作用非常非常小,可問題卻是房地產企業沒有真正開發好、運用好。老馬覺得,策劃任何一個行業的微信落地方案,首先必須了解該行業的背景,其次是目前的市場營銷狀況,緊接著才是企業實施微信的目的與預期。
區域不同和實力存在差距的房地產企業,加上自身的定位差異,應用微信時肯定是會有不同的方式。以富力為例,廣州珠江新城基本算是它的天下,但是放到了深圳,那就不得不提寶能。
做商業地產項目和做住宅項目,前者更加適合運用微信來做持久的營銷,而后者更多的是做一次性的推銷。之前有網友設想讓小區的物業做一個服務型的微信公眾帳號,想法有新意,但目前來說落地很困難。
線下的情況永遠都比你站在線上看起來要復雜很多,特別是用戶這塊,太過于理想化的想法終究是不靠譜的。 不過,商業地產也有另類的情況存在,比如廣州的高德置地,其購物廣場方面外包給了廣百百貨,平時很少在媒體上打廣告,也不做什么微博微信,唯一做過的就是上一下報紙。
但是像萬達廣場這類的項目,做微信還是有必要的。 萬達集團自己都說過,要研究如何讓商家賺到錢,而不是自己能收多少錢。
一個商業廣場的人流量相當于命脈,而微信的拉人和留人作用不可小覷。深圳海岸城就是一個經典的案例,以微信會員卡做為切入點,聚集了人流之后再分給商家們。
商業廣場如何實施微信,邁出去的第一步就是定位,其實就是公眾帳號的定位。 作為一個面向公眾的微信媒體渠道,怎么吸引目標受眾關注,傳播什么信息給目標受眾,如何讓目標受眾持續地獲得利益,能否讓目標受眾愿意去分享該平臺,這是四個主要的關鍵點。
微信公眾帳號的定位基本和商業廣場的定位是一致的,更多的是在內容上要偏向于目標受眾的需求。現如今需求也是要得到升華的,以前大家都認識到物質需求已經不是那么重要,進而開始轉向精神需求,再進一步就要升華到未知需求。
未知需求貌似說得有點玄乎了,這里是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上來講的,可能他在某個特定的環境下才會產生需求,而之前并未發現自己有這種需求。切換到企業的角度上來講,之前一直尋思如何在滿足消費者基本物質需求的同時給予更多額外的價值,比如說精神上的滿足。
商業廣場做微信其實就是為了把之前那些很難整合在一起的零散資源,通過微信這樣一款移動的溝通工具串聯在一起。比如老馬今天下午四點去萬達廣場看了一場《小時代》 ,完了一出影院就差不多到了吃晚飯的時間。
因為之前已經關注了萬達廣場的微信公眾帳號,此時便可以向該公眾帳號發送相關命令,查詢就近哪一家餐廳的飯菜最好吃了。看來整個流程幾乎都是相當流暢地完成了,不過這時老馬是硬性需求,因為肚子餓了,必須靠自己主動。
換個思路來講,微信5.0的出現其實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從一開始買電影票就可以直接在萬達的微信公眾帳號上面完成,在線支付了之后得到一張二維碼門票。
看完了電影之后,萬達的微信公眾帳號通過接口開發實現消息下發,直接就給老馬推薦附近的餐廳。其實,就算是不實現消息下發,在輸出二維碼門票的時候就可以根據該時間點進行判斷,然后附帶餐廳推薦。
所以說,未知需求可以在特定的環境下產生,就好像女生平時沒事愛逛淘寶,本來也沒想買什么東西,但是逛著逛著就不知不覺地掏錢包了。商業廣場實施微信的主要思路就該這么走,而不是老想著一天能群發多少廣告。
既然是一個平臺,玩的就是規則,廣告是跟著消費者的未知需求走的。說白了,設身處地地為消費者著想,服務好消費者,特別是以后的微信公眾帳號上面的用戶數據,一旦運用好了價值是無法想象的。
最后可能需要補充一點的就是推廣這一塊,老馬想到的是一個老掉牙的點子。比如說在情人節的時候開放廣場上的LED大屏幕,搞一個微信上墻表達愛意的活動。
當然,聯合商家一起推廣,或者是通過微信會員卡的形式吸引消費者也是不錯的選擇。地推的效果既可控,對比線上的實現難度也相對地降低了。
推廣的方式是很多的,有時候是整合著做,有時候是重點挑一種大力地去做,不過最終還是要去研究哪種方式是最容易接觸到消費者的,最容易讓消費者接受的。
轉載請注明出處榮觀房產網 » 蘇州房地產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