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平仄規則是什么?
對聯平仄規則主要包括上仄下平、平仄相對、不能失替等。上仄下平要求上聯必須以仄聲結尾,下聯則收平聲。平仄相對指的是上聯和下聯的相應位置,平仄要相對。不能失替是指在上聯或者下聯中,必須平仄相間,不能一路平下去。
對聯大概有以下幾條規則:
1、上仄下平
上聯必須以仄聲結尾,下聯則收平聲。這和律詩中中二聯的規則一致。因為仄聲收尾,就等于是個短暫停頓,而平聲收尾,則是告訴讀者這句話說完了。律詩都押平聲韻,所以上句必須的仄尾,下句必須是平聲韻。這是格律的要求,也是對仗的規則。
2、平仄相對
上聯和下聯的相應位置,平仄要相對。舉個例子。上聯是“山色攢文氣”,平仄為“平仄平平仄”,那么下聯“湖光澄讀心”平仄為“平平仄仄平”,這里“讀”是入聲字,發仄音。而“攢”字是多音字,在這里讀“cuan二聲”,是平音,是“聚集”的意思。而“澄”也是個多音字,在這里讀“deng四聲”,是仄音,是“澄清”的意思。而首字“山”和格律詩平仄一樣,可平可仄。所以“山色竄文氣,湖光澄讀心”是完全符合平仄格律的對聯。
3、不能失替
這個是指在上聯或者下聯中,必須平仄相間,不能一路平下去,比如“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這種聯句,雖然上下相對,也符合上仄下平,但是這在格律詩中是“失替”,自然在對聯中也不行。同樣也不能出現孤平,三平尾,這些都是從格律詩規則直接過來的。
4、詞性相同
這一點不是平仄關系,但是也說明一下,就是上下聯相對應位置的詞性是要一致的,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這個是不能亂的。“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還有就是上聯和下聯不能重字,但是在單聯中可以,不過上聯的重復字在哪里,下聯對應的位子也要重復字,反正是必須相對。比如“飛雪片片凝瑞,馬蹄聲聲報春”。上聯“片片”,下聯“聲聲”這樣才對。
對聯中的平仄是怎么回事
你好!平仄不僅在對聯中,古代詩詞曲都有講究,下面是我為你找到的相關資料,請參閱:
要區別平仄,先要懂得四聲。四聲是古代漢語的四種聲調。所謂聲調,指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 古代漢語聲調分平、上、去、入四聲。「平」指四聲中的平聲,包括陰平、陽平二聲;「仄」指四聲中的仄聲,包括上、去、入三聲。按傳統的說法,平聲是平調,上聲是升調,去聲是降調,入聲是短調,明朝釋真空的【玉鑰匙歌訣】曰: 「平聲平道莫低昂, 上聲高呼猛烈強, 去聲分明哀遠道, 入聲短促急收藏。」 簡單來說,區別平仄要訣是"不平就是仄"。 現代漢語 在現代漢語四聲中,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及去聲。 古代平聲這個聲調在現代漢語中分化為陰平及陽平,即所謂第一聲、第二聲。 古代上聲這個聲調在現代漢語中一部份變為去聲,一部份仍是上聲。上聲是現代漢語并音的第三聲。 古代去聲這個聲調在現代漢語中仍是去聲,即第四聲。 古代入聲這個聲調在現代漢語中已經不存在;變為陰平、陽平、上聲及去聲里去了。 現代漢語四聲聲調表如下: 陰平 陽平 上聲 去聲 第一聲 第二聲 第三聲 第四聲
希望對你有幫助,祝你閱讀愉快!
如果覺得有幫助,就請采納吧,順便給個原創和五星。
秋天潮濕,注意預防流感!
對聯中的平仄是什么
平仄 píngzèlevel and oblique tones 平聲和仄聲,泛指詩文的韻律。平仄是四聲二元化的嘗試。四聲是古代漢語的四種聲調。所謂聲調,指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 平仄是在四聲基礎上,用不完全歸納法歸納出來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在古代上聲,去聲,入聲為仄,剩下了的是平聲。自元朝周德清后,平分陽陰,仄歸上去,逐步形成陰平,陽平歸平,上聲,去聲歸仄,入聲取消的格局。自古平仄失調,平仄和不拘平仄之爭是永恒的話題。
轉載請注明出處榮觀房產網 » 對聯中的平排是什么意思,對聯平仄規則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