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講一下“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的典故?
"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 出自《紅樓夢》,第九十一回里,賈寶玉曾經這樣語帶機鋒地試圖去化解林黛玉剛剛上來的醋勁。 得一瓢之飲, 但飲便是, 不管是水做的女人還是泥制的男人, 一瓢之外, 生出來的也許都只是些無色無味無臭無形的妄念...... 《紅樓夢》第九十一回里賈寶玉有一句經典的愛情表白:“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 證弱水三千的由來,竟心覺戚戚。與其說為弱水的原義,毋寧說為其引申后的含義令人心懷不安。本是信誓旦旦的承諾,我卻老覺弱水三千總洋溢一種悲情,似乎隱喻誓盟如水之薄弱不堪,難載愛情之舟。 有一說,弱同溺,謂為水浸沒之意。想到無數鴛鴦蝴蝶小說里,男主人公掉進花叢中時(不啻于掉進異性的如水柔情旋渦里),總滿臉堅毅地對溫柔賢惠的女主人公說:“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今生今世只愛你一個...”云云,其忠貞令人肅然。其后展開的情節,更是曲折動人,賺取純情讀者眼淚鼻涕無數。 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里,男英雄也往往是情有獨鐘,情深似海,守信如節,英雄氣概義薄云天。可惜往往現實中所見,花開一茬一茬,年年歲歲人不同。 我之嗟嘆虛弱至極。古今中外,不乏忠貞愛情,守諾如節的感人傳奇故事,細看身邊的人事,無數柴米油鹽夫妻在打打鬧鬧、磕磕碰碰中,倒也相濡如沫地白頭至老。倒是風花雪月的小男女,總少不了哀怨的情節。歲月中,小心翼翼地趟過情感的河流,生怕磕碰上一塊堅硬的礁石,濺起一朵不應當的浪花,但滄海一粟,遙遙渺渺,煙波苦寒。 對于誓盟,既有重若泰山,則必有輕如鵝毛。歃血為盟,那是英雄所為。才子佳人們,花多亂眼時,尚且可說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對于普通兒女,要求無高,但求眼前一瓢飲,清甜宜人。 故事不斷上演,弱水三千更多地演繹出才子佳人的動人神話。神話便是神話,酷暑炎夏,且看如何甘甜清泉流過,蕩滌盡俗世塵埃,沖破牢關千萬。 古時許多淺而湍急的河流不能用舟船而只能用皮筏過渡,古人認為是由于水嬴弱而不能載 舟,因此把這樣的河流稱之為弱水。因此在古書如《山海經》《十洲記》等中記載了許多 并非同一河流而相同名稱的弱水。山海經載的昆侖之北有水其力不能勝芥故名弱水說的就 是這個意思。有些稱謂流傳到現在還在用,比如甘肅省現在的地圖上還有一條弱水河。弱 水也用來特指位于西北的婆夷河或黑水河,當然也只限于特定的地理學著作。 后來的古文學中逐漸用弱水來泛指險而遙遠的河流。比較有名的是蘇軾的《金山妙高臺》 中有句:蓬萊不可到,弱水三萬里。這是弱水第一次與具體的數字連用。張孝祥的《水龍 吟——望九華山》中也有一句‘縹緲珠幢愚衛,望蓬萊、初無弱水’。其他的詩詞中就很 少見弱水的句子了。反到是后來的小說中用的比較常見些。 《西游記》第二十二回唐三藏收沙僧時有詩描述流沙河的險要: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 ,鵝毛飄不起,蘆花定底沉。這是第一次正式的弱水三千的提法。魯迅先生在他的《集外 集拾遺補編.中國地質略論》說道:雖弱水四繞,孤立獨成,猶將如何如何...《紅樓夢》 第二十五回中也有提到:那道人又是怎生模樣:一足高來一足低,渾身帶水又拖泥.相逢若問 家何處,卻在蓬萊弱水西。這里也是指遙遠的意思。 再到后來弱水引申為愛河情海。這便是我們現在口邊的弱水三千的意思。第一次正式的提 出在《紅樓夢》第九十一回縱淫心寶蟾工設計布疑陣寶玉妄談禪:黛玉道:"寶姐姐和你好 你怎么樣?寶姐姐不和你好你怎么樣?寶姐姐前兒和你好,如今不和你好你怎么樣?今兒和你 好,后來不和你好你怎么樣?你和他好他偏不和你好你怎么樣?你不和他好他偏要和你好你 怎么樣?"寶玉呆了半晌,忽然大笑道:"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黛玉道:"瓢之漂水奈 何?"寶玉道: "非瓢漂水,水自流,瓢自漂耳!"黛玉道:"水止珠沉,奈何?"寶玉道:"禪心已作 沾泥絮, 莫向春風舞鷓鴣."黛玉道:"禪門第一戒是不打誑語的."寶玉道:"有如三寶 "。 從此男女之間信誓旦旦就開始用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套話了。稍微少人知的是近代詩人蘇 曼殊的《碎簪記》,里面有段對白:余曰:然則二美并愛之矣。**(電腦里無此二生僻字 且用符號代替)復嘆曰:君思‘弱水三千’之意,當知吾心。又問:然君意屬誰先?余曰 :淑芳。 至于現在,弱水三千的提法比比皆是。古龍和金庸的小說里提過不下幾十次,每次英俊瀟 灑的男英雄被一大群春心萌動的美少女騷擾追求時,他都會對女主人公說:弱水三千,我 只取一瓢飲。你放心吧,然后男英雄便花開一春又一春。瓊瑤和亦舒的鴛鴦蝴蝶小說里就 很多以至本來是很有點歃血為盟的莊重變成周星星嘴里的我愛你一樣可笑愚不可及。 曾在路邊的地攤上淘得一本古舊但很完好的《弱水集》,可惜被某對之覬覦已久的朋 友借了荊州。不過后來出版社也一版再版。前兩年《弱水集》原稿拍賣曾引起轟動,這就 是題外的收藏家的事了。 有人曾以為弱水三千的‘弱’字乃通假‘溺’字,原因是在一些古文里見到此詞作溺水之 意。原文曾見于《書.禹貢》‘拯弱與興’,而《說文》里注解:弱,溺之簡略也。《墨 子》的注解作品《墨辯發微》里也有此說。但始終未曾見到‘溺’字的原型。而這些提到 弱水的地方全是說為水浸沒之意。 學習了弱水三千的沿革,自當領會其中的含義。欲殺敵者切不可犯此俗套,欲御敵者 當慎思信口雌黃此句之人之險惡用心。有病治病,無病強身。 時代變了,弱水也差不多干涸。因此有必要重新發掘古文化之精髓,建議推行新口號 :君乃障目之一葉,吾從此不見森林,以忠君事,君可放心矣。 同時竊笑,嘿嘿,秋天到了,葉子還不落么?
轉載請注明出處榮觀房產網 » 水浸伯公客家歇后語,誰能講一下“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