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馬噴水——嗤之以鼻 這個歇后語什么意思?
燈謎面:河馬噴水解釋:嗤:譏笑。用鼻子吭聲冷笑。表示輕蔑。典故:《后漢書·樊宏傳》:“嘗欲作器物,先種梓漆,時人嗤之。”舉例:說于鄉,鄉人笑之;說于市,市人非之;請于巨紳貴族,更~。(清·頤瑣《黃繡球》第七回)
歇后語有哪些
、二十一天不出雞——壞蛋
2、冰糖煮黃蓮——同甘共苦
3、八級工拜師傅——精益求精
4、歪嘴講故事--斜(邪)說
5、小蔥拌豆腐-------- 一清二白
6、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
7、周瑜打黃蓋--------兩廂情愿
8、趕鴨子上架--------吃力不討好
9、搟面杖吹火--------一竅不通
10、大水淹了龍王廟——不認自家人
11、飛機上點燈——高明
12、虎落平陽--------被犬欺
13、木匠帶枷——自作自受
14、半夜三更放大炮—— 一鳴驚人
15、畫蛇添足--------多此一舉
16、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17、井底青蛙--------目光短淺
18、老太太吃湯圓--------囫圇吞
19、出太陽下暴雨--------假情(晴)
20、貓哭耗子--------假慈悲
21、餃子破皮--------露了餡
22、霸王敬酒--------不干也得干
23、掛羊頭賣狗肉--------虛情假意
24、擔著胡子過河--------謙虛過度
25、大海撈針--------沒處尋
26、竹籃打水-------- 一場空
27、飛蛾撲火--------自取滅亡
歇后語有哪些
面湯里煮燈泡
——
說你混蛋還有一肚子邪火
廟里的和尚憧鐘一鳴(名、聲在外)
廟里的木魚
——
合不攏嘴
廟里的
*
頭
——
各有主
(比喻都已為人所有,沒有多余。)
廟門日的旗桿
——
光棍一條
廟門前的石獅子
——
一對兒
(比喻兩個人關系密切
)
廟中的五百羅漢
——
各有各的一定的地位
摸著石頭過河
——
穩當些
(比喻做事小心謹慎,穩妥可靠)
魔術師變戲法一一無中生有
做夢娶西施
——
胡思亂想
做夢討老婆
——
想偏心了
做夢跳井
——
虛驚一場;一場虛驚
做夢招駙馬
——
想偏心了
做泥人的手藝
——
躡(捏)手躡(捏)腳
做燒餅的賣湯圓
——
多面手
做知縣的丟了印
——
糊涂官
做磚的模,插刀的鞘
——
框框套套
砸禍賣鐵
——
豁出去了坐著火箭登天
——
直線上升
做大衣柜不安拉手
——
摳門
做夢吃黃連
——
想得苦
做夢吃饅頭
——
夢里見面
做夢帶救生圈
——
想得周到
做夢當長工
——
想得苦
做夢當司令
——
神氣一時
做夢當總統
——
好事不成
做夢進棺材
——
想死
做夢騎老虎
——
想得出奇
坐飛機打靶
——
高標準坐飛機聊天
——
空談
坐飛機彈琵琶
——
高調
坐飛機演講
——
空話連篇
坐火箭上月球
——
遠走高飛
坐井觀天
——
小見識;眼光狹窄
坐木船打陽傘
——
沒天沒地
坐汽車看風景
——
走著瞧
坐在鍋邊吃煎米粑
——
急于求成
坐在屋里看電視
——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嘴上抹石灰
——
白說;白吃
嘴咬肚臍
——
夠不著
醉漢開車
——
不要命;玩命干
醉后殺人
——
罪(醉)上加罪
醉翁之意不在酒
——
另有所圖
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
耳旁風
左腳穿著右腳鞋
——
錯打錯處來
左撤子寫字
——
不順手
作家的書包
——
里面大有文章
坐車不買票
——
白搭
嘴巴上掛籠嘴
——
吃不開
嘴巴上掛油瓶
——
油嘴滑舌
嘴巴子戲
——
光說不練
嘴里吃了爛豬毛
——
亂糟糟
嘴里嚼大蔥
——
說話帶辣味
嘴里吞旋風
——
口氣不小
嘴上安拉鎖
——
說話保險
嘴上綁喇叭
——
走到哪兒吹到哪兒
嘴上掛天平
——
說話有分量
嘴上沒毛
——
辦事不牢
走路穿小鞋
”——
活受罪
走馬掃電話
——
奇(騎)談
走上步看下步
——
瞻前顧后
卒子過河
——
只講不退;死不回頭;橫沖直撞
祖宗三代的家務事
——
一言難盡
攫著拳頭過日子
——
憋氣;憋得難受
鉆頭上加鋼針
——
好厲害
嘴巴含鋼針
——
說話帶刺
嘴巴兩張皮
——
咋說咋有理
嘴巴上戴竹筒
——
說直諸自大加一點
——
變臭了
自行車下坡
——
不睬(踩)
自行車下田坎
——
得過且過
棕樹的一生
——
任人千刀萬剮
走道喝稀粥
——
性大急
走江湖的耍猴
——
拿手好戲
走江湖耍魔術
——
變著法兒騙人
走了和尚走不了廟
——
盡管放心
走路撥算盤
——
手腳不閑
走路踩棉花
——
輕飄飄
錐子裝在口袋里
——
露了鋒芒
桌上的油燈
——
不點不明
轉載請注明出處榮觀房產網 » 噴水的歇后語有哪些,河馬噴水——嗤之以鼻 這個歇后語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