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孫宏斌為什么要買萬達融創
孫宏斌談及房地產上半場融創中國的投資邏輯,也是融創快速發展的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就是融創中國一直堅持快周轉;第二階段,是在2009年提出的“高端精品戰略”。
融創在北京、上海、杭州、重慶、天津,占了高端市場份額的一半左右,特別是北京、上海十萬平米以上的樓盤,融創占了一半;第三階段就是并購。今后三年,中國房地產的前三名將占到30%的市場份額,前十名占40%、50%,市場份額集中度進程比我們想象得要快。
“我們引領了這個趨勢。” 房地產的下半場在哪兒?五年以后、十年以后,等到這個行業就剩20家、50家、100家的時候,基本上就是下半場了。
那么,房地產下半場干什么呢?就是投資消費投資美好生活。 房地產下半場干什么呢?怎么做?就是投資美好生活。
我們這兩三年一直在說的是“投資消費升級”,美好生活比消費升級更好聽一點,其實是一回事。為什么到今天消費升級了?要美好生活了?第一個階段是生存,是(解決)溫飽,要有房,有車。
下一個階段就是美好生活,因為到時候了,因為每個人都有房子住了。房地產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是很市場化的,我相信這個市場長效機制很快就會出來。
中國有八十幾個城市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基本上在發達國家的行列。現在美國的美好生活就是買房、買車、度假,第二階段就是投資房子、車,第三階段是什么?就是消費升級,因為到時候了。
為什么到時候了?中國在消費這一塊花的錢,十年前人均消費1200,現在人均2400,你看這個數字的話,根本消費升級還沒到。但是看中產階級,人均年花費已經到2、3萬、3、4萬,已經到時候了,很多人有房子、有車了,下一階段就應該是美好生活。
美好生活是什么?消費升級是什么?就是文化、娛樂、旅游、休閑、體育,這些玩的,讓你開心的,這是一類。第二類就是教育、健康、養老,這兩個不一樣,教育、健康、養老,你沒錢的時候也要教育、健康、養老,但是現在你需要的是更好的教育、更好的健康、更好的養老。
文化、娛樂、體育、休閑、旅游這些東西也是要升級的,很早以前我們就有旅游,就有體育,但跟現在完全不一樣。下一階段是智慧社區、智能家居,有了房子以后考慮怎么安全一點,怎么舒服一點。
到了消費升級的時候了,到了文化娛樂的時候了,因為這個行業確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十年前中國的電影市場就是30、40億,現在5、6百億了。 投資樂視跟投資萬達就是投資美好生活。
我們投資樂視的時候,我一直說就是消費升級,就是大文化、大娛樂,所以我投這個上市公司,再加上電視,再加上影業。移動互聯網的紅利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中國接近13億智能手機用戶,互聯網增長的紅利已經沒有了,但是智能電視、智能家居還會迎來30%、40%的增長。
樂視電視在智能電視的行業里一直是先行者。內容也是很巨大的一個市場,美國隨便一個內容公司都是一千億美元的市值,中國最好的內容公司200億,內容市場是巨大的。
萬達的文化旅游,我們跟他們合作之后,我們就是中國文化旅游物業最大的持有者,我們有2000多億文化旅游的資產,萬達文化旅游產業,有那么多酒店、商業。做大文旅城、做大健康城,其實商業是最基本的,商業做不好,這個東西是做不好的。
去過萬達mall,一層80多家飯店、飯館。文化旅游這個行業做大沒有15年基礎是不行的,萬達已經做了那么多年。
一個企業戰略怎么來的?不可能把戰略想到十年以后、二十年以后,你必須根據形勢變化在調整。我們原來手上有一個黑桃456,我們買樂視的時候希望買一個JQK,結果來了一個黑桃3,但是你不知道最后萬達來了,來了一個黑桃7,同花順。
互聯網一個是平臺,是垂直整合。這個行業也是,文化娛樂也是垂直整合的。
你有你的IP,你有你的渠道,你有你的場景。IP為什么難呢?因為很多年才能把這個東西弄得讓所有人都知道,所有人都知道以后,你的門檻就非常高了。
如果說你認為內容只是倒流量的,那你別做了,內容一定是一個獨立的非常掙錢的巨大的行業,所以要垂直整合,我們有了樂視,有了萬達,有了融創。多少人都想做智能家居,為什么做不好?就是因為沒有場景。
我們也做智能家居,每個客戶放一臺就放滿了。 這是我們下一步的做法,投資美好生活,是大家都知道的,就是消費升級,買好房子,看電影,買電視,去旅游,這就是美好生活。
2. 孫宏斌為什么要買萬達融創
孫宏斌談及房地產上半場融創中國的投資邏輯,也是融創快速發展的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就是融創中國一直堅持快周轉;第二階段,是在2009年提出的“高端精品戰略”。融創在北京、上海、杭州、重慶、天津,占了高端市場份額的一半左右,特別是北京、上海十萬平米以上的樓盤,融創占了一半;第三階段就是并購。今后三年,中國房地產的前三名將占到30%的市場份額,前十名占40%、50%,市場份額集中度進程比我們想象得要快。“我們引領了這個趨勢。”
房地產的下半場在哪兒?五年以后、十年以后,等到這個行業就剩20家、50家、100家的時候,基本上就是下半場了。那么,房地產下半場干什么呢?就是投資消費投資美好生活。
房地產下半場干什么呢?怎么做?就是投資美好生活。我們這兩三年一直在說的是“投資消費升級”,美好生活比消費升級更好聽一點,其實是一回事。為什么到今天消費升級了?要美好生活了?第一個階段是生存,是(解決)溫飽,要有房,有車。下一個階段就是美好生活,因為到時候了,因為每個人都有房子住了。房地產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是很市場化的,我相信這個市場長效機制很快就會出來。中國有八十幾個城市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基本上在發達國家的行列。現在美國的美好生活就是買房、買車、度假,第二階段就是投資房子、車,第三階段是什么?就是消費升級,因為到時候了。為什么到時候了?中國在消費這一塊花的錢,十年前人均消費1200,現在人均2400,你看這個數字的話,根本消費升級還沒到。但是看中產階級,人均年花費已經到2、3萬、3、4萬,已經到時候了,很多人有房子、有車了,下一階段就應該是美好生活。
美好生活是什么?消費升級是什么?就是文化、娛樂、旅游、休閑、體育,這些玩的,讓你開心的,這是一類。第二類就是教育、健康、養老,這兩個不一樣,教育、健康、養老,你沒錢的時候也要教育、健康、養老,但是現在你需要的是更好的教育、更好的健康、更好的養老。文化、娛樂、體育、休閑、旅游這些東西也是要升級的,很早以前我們就有旅游,就有體育,但跟現在完全不一樣。下一階段是智慧社區、智能家居,有了房子以后考慮怎么安全一點,怎么舒服一點。到了消費升級的時候了,到了文化娛樂的時候了,因為這個行業確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十年前中國的電影市場就是30、40億,現在5、6百億了。
投資樂視跟投資萬達就是投資美好生活。我們投資樂視的時候,我一直說就是消費升級,就是大文化、大娛樂,所以我投這個上市公司,再加上電視,再加上影業。移動互聯網的紅利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中國接近13億智能手機用戶,互聯網增長的紅利已經沒有了,但是智能電視、智能家居還會迎來30%、40%的增長。樂視電視在智能電視的行業里一直是先行者。內容也是很巨大的一個市場,美國隨便一個內容公司都是一千億美元的市值,中國最好的內容公司200億,內容市場是巨大的。
萬達的文化旅游,我們跟他們合作之后,我們就是中國文化旅游物業最大的持有者,我們有2000多億文化旅游的資產,萬達文化旅游產業,有那么多酒店、商業。做大文旅城、做大健康城,其實商業是最基本的,商業做不好,這個東西是做不好的。去過萬達mall,一層80多家飯店、飯館。文化旅游這個行業做大沒有15年基礎是不行的,萬達已經做了那么多年。
一個企業戰略怎么來的?不可能把戰略想到十年以后、二十年以后,你必須根據形勢變化在調整。我們原來手上有一個黑桃456,我們買樂視的時候希望買一個JQK,結果來了一個黑桃3,但是你不知道最后萬達來了,來了一個黑桃7,同花順。互聯網一個是平臺,是垂直整合。這個行業也是,文化娛樂也是垂直整合的。你有你的IP,你有你的渠道,你有你的場景。IP為什么難呢?因為很多年才能把這個東西弄得讓所有人都知道,所有人都知道以后,你的門檻就非常高了。
如果說你認為內容只是倒流量的,那你別做了,內容一定是一個獨立的非常掙錢的巨大的行業,所以要垂直整合,我們有了樂視,有了萬達,有了融創。多少人都想做智能家居,為什么做不好?就是因為沒有場景。我們也做智能家居,每個客戶放一臺就放滿了。
這是我們下一步的做法,投資美好生活,是大家都知道的,就是消費升級,買好房子,看電影,買電視,去旅游,這就是美好生活。
3. 房屋所有權嗎房款付清能取得
比如,老孫擁有該房屋的所有權。
對房屋等不動產來說,要想對它們的歸屬進行確認或者對它們的歸屬進行變動,就必須通過登記的形式,這樣才能發生效力。如果由于老孫先辦理了房屋的過戶登記手續,因此取得了房屋的所有權,而小周盡管已經住進去了,但其夂辦理過戶手續,因此不能取得房屋的所有權,應該搬出該房屋,所受到的損失應當由趙某賠償。
《物權法》第九條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依法屬于國家所有的自然資源,所有權可以不登記。
4. 監督權典型案例
杭州的丁女士自從1999年在某房地產開發公司定了一套房子以后,就發現麻煩來了。1999年10月,丁女士在杭州的房交會上看中了某房產開發公司的期房,經過初步洽談后于10月29日與該公司簽訂了購房認購書,并當場交付了定金一萬元。當時該公司承諾在2001年底前交房,但后來卻一直以各種理由推脫和搪塞,并將房子賣給了他人。而此時丁女士已將原來的舊房子賣掉,原來滿心歡喜準備喬遷之喜以改善住宿條件的,沒想到現在只能租房子住了。苦不堪言的丁女士只能向有關部門投訴。
在西安,與丁女士同樣遭遇的購房者不在少數。從質量問題、廣告夸大、虛假、誤導消費者、合同違約,承諾不兌現,到面積任意“縮水”、“漲水”、產權證難辦理、物業管理問題,可謂林林總總。河濱麗景苑一房兩賣,長達5 年之久,2005年又有業主不慎跌進其陷阱。據媒體報道,2000年開始,該公司就“頂風”建造“違法項目”馬不停蹄,如今已經為西安市建造了32棟違法“商品樓”,已經賣出去了1000余套所謂地“商品房”,其中很多“雙房主”房子和“同房號”購房合同,膽大妄為程度國內罕見!西安民間房產打假勇士“老孫”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誕生的,其與開發商一斗就是5年,并且仍在繼續著。
城東某樓盤,合同約定2005年8月1日交房,可時至今日,購房者仍然住房無望!業主們聯名致開發商的公開信并沒有泛起朵朵浪花!種種侵犯消費者權益的不良行為,使購房者的滿心歡喜變異成了身心的煎熬!
消費者維權因何如此困難重重?!
原因之一:由于開發商的不誠信。從買房一開始,陷阱就可能存在了。有缺少法人開發資格的、有房屋縮水的、有合同欺詐的……住進新房,你可能終日要為短斤缺兩奔波。消費者會遇到如此之多不公平的社會現象,表面來看,是一些合同條款存在陷阱和欺詐,但事實上,最根本的頑疾在于整個社會誠信基礎還不完善。房產作為一個價值極高的商品,體現出對誠信的需要也就更多。
原因之二:買賣雙方信息不對稱。商品房不同于一般的消費品,它不僅涉及商品本身的面積、結構、質量等問題,還與小區規劃、容積率、公建配套設施、物業等有關。正由于商品房所涉及的方方面面較多,只要在一個小環節出現問題,就會侵害消費者權益。商品房買賣雙方的信息是不對稱的,主要表現在房地產商廣告誤導傾向嚴重,而消費者卻受專業知識缺乏的限制,加上絕大多數人是第一次購房,經驗不足,往往使得自我保護措施不力。買賣雙方的不對等也造成了經營者對消費者的要求往往不肯輕易讓步。作為個體的業主面對經濟實力強大的開發商,總是顯得無奈和弱小無助
原因之三:相關法規尚不完善。很多消費者常常會遇到這樣的事,明明是自己有理卻得不到開發商的賠償。如商品房的質量問題由于鑒定起來非常困難,有的檢測部門不接受或者不敢接受消費者個人的委托鑒定。由于法規尚不完善,還經常出現像小區的配套設施難到位、房屋面積漲水、縮水嚴重,但相應賠付卻無法兌現的問題。因此,營造放心房產消費環境,建立完善的法制法規,才是消費者維護自身權益的根本保障。
雖然開發商的誠信、供需雙方的信息對稱、相關法規的完善,最終會促進房地產市場的良性延伸,但這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而備受購房之痛的消費者,難以再承受“度日如年”般的苦楚,315消費者權益日,維權正當時!這一天,消費者“理直氣壯做主人”!而消協,就是廣大購房者的“娘家”,向娘家“傾訴”、向不良開發商討回公道!
5. treeson大師請進
老孫其實并不老,他今年應該是42歲或41歲。
他起步的過程,三樓的帖子里面已經說過了。 他炒單都是短線,日內短線操作,什么長線、中線根本不考慮。
而且短線炒作也是極其頻繁的,行情波動劇烈時,一分鐘內就能跑三、四個來回。 所以他從來不看什么技術指標,因為對于超短線的炒手來說,靠的就是盤感,至于技術指標,不能說沒用,但實際上根本用不到!這就好比打仗一樣,雖然大的戰役趨勢是采取四處出擊的游擊戰的打法,但具體到每一仗,可能就要采取集中優勢兵力殲滅敵人的戰法了。
因此有些人把技術分析奉為操作的法寶是沒有道理的,誤導了很多人。對于散戶來說,那些技術分析、基本面分析可以說沒用什么用處,因為散戶的資金決定了你不可能做長期或中期的趨勢操作,最好的辦法就是短線進出,靠每次微小的盈利來集腋成裘。
老孫正是這么做的,他說過:我不可能用大資金去炒作,因為那樣會影響市場的行情的,買進賣出都不方便。 設想一下用數千萬資金去炒短線根本不可能,而百八十萬資金在一個活躍的市場里面炒作則很容易,不等行情突變,你已經跑掉了。
你發的那個鏈接中說老孫的賬面資金從來不超過50萬是不對的,當時做綠豆的話,50萬最多開倉200多手。他的賬面資金都在100-150萬之間,做綠豆如此,后來綠豆行情死掉了做大連大豆也是如此。
他的保證金總是在100萬多點,每月的盈利都劃走,大約在70-100萬左右。 至于一天做了1萬7千多手我沒看到,他在我們公司炒單時,我的記憶里是最高一天做了1萬1千多手,最平淡的日子里也做了800多手。
最高的日盈利記錄是8萬多,虧損記錄是2萬多,這些都是結算上的數據,也就是根據結算價計算的,有時收盤價很高或很低,他的持倉是獲利的,但按照結算價計算卻是虧損,因此賬面上是虧損的。 他說的曾經最高的日盈利記錄70萬和虧損記錄40萬是在來我們公司做單之前的,其后有沒有我不了解,但可能是沒有了,包括后來做大豆時,因為以后的行情都沒有94、95年的綠豆行情那樣活躍了。
大豆不如綠豆活躍,而且受外盤影響,不像綠豆基本上屬于國內市場的獨立行情,盤性好掌握。 所以他做大豆時的盈利比做綠豆是少些,大約每月50-60萬。
他基本上不持倉過夜,尤其是虧損的單子,在收市前是絕對要平掉的,因為你不知道一夜之內會發生什么變化,或許明早一開盤行情就突變了。如果一張單子盈利很多,則有可能持倉,否則決不持倉,即使有少量的盈利(比如10個點以內的)。
當然他也和普通人一樣,希望每張單子都能盈利出來,因此但收市前如果有單子是虧損的,而后市不好判斷的話,他會在相近月份上做出反向的單子來跨月鎖倉(比如買五賣七、賣七買九),但決不在一個月份上鎖倉,那樣作純粹是傻瓜的心理安慰而已。 到次日一開盤,只要盤面略有振蕩,他就能把握住,讓跨月的鎖單解鎖,并且盈利出來。
他做單時,在行情看不明白的時候,往往采取小單量試探,比如5手、10手,主要是找找盤感,這主要用在剛開盤時或行情平淡時。當找到盤感后,通常下單都是50、100、200手。
我見過最多的是400手,一個400,又一個400,然后800手一次平掉,接著反手開倉。 他看盤只看Tick圖,也就是點線圖,又稱閃電圖,因為走勢形態像閃電一樣,即每筆交易一個點顯示在畫面上那種,圖像是按成交筆數連續顯示的,不像分時圖中圖像畫面是固定尺寸的。
在世華、澎博的軟件中都有,文華財經和富遠等都做了壓縮了,不好看。 分鐘圖對于短線炒作來說是無法看的,因為可能一分鐘內就要二、三個來回,所以分鐘圖沒有意義。
文章中說他一個點就跑也不全對,我計算過他的平均盈利水平,做綠豆是基本上是每手凈盈利7元,算上交易所的手續費,大致是平均一個進出是3個點就走掉。按照每月20個交易日計算,平均每天交易5000-6000手,每月的盈利大致在60-80萬左右。
他說過一句讓人很仰視的話:這交易所就是我的提款機。
6. 西游記里孫悟空偷盜人參果時土地說的是
那猴子原來第一會爬樹偷果子。他把金擊子敲了一下,那果子撲的落將下來。他也隨跳下來跟尋,寂然不見,四下里草中找尋,更無蹤影。行者道:“蹺蹊!蹺蹊!想是有腳的會走,就走也跳不出墻去。我知道了,想是花園中土地不許老孫偷他果子,他收了去也。”他就捻著訣,念一口“-”字咒,拘得那花園土地前來,對行者施禮道:“大圣,呼喚小神,有何吩咐?”行者道:“你不知老孫是蓋天下有名的賊頭。我當年偷蟠桃、盜御酒、竊靈丹,也不曾有人敢與我分用,怎么今日偷他一個果子,你就怞了我的頭分去了!這果子是樹上結的,空中過鳥也該有分,老孫就吃他一個,有何大害?怎么剛打下來,你就撈了去?”
土地道:“大圣,錯怪了小神也。這寶貝乃是地仙之物,小神是個鬼仙,怎么敢拿去?就是聞也無福聞聞。”行者道:“你既不曾拿去,如何打下來就不見了?”土地道:“大圣只知這寶貝延壽,更不知他的出處哩。”行者道:“有甚出處?”土地道:“這寶貝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再三千年方得成熟。短頭一萬年,只結得三十個。有緣的,聞一聞,就活三百六十歲;吃一個,就活四萬七千年。卻是只與五行相畏。”行者道:“怎么與五行相畏?”土地道:“這果子遇金而落,遇木而枯,遇水而化,遇火而焦,遇土而入。敲時必用金器,方得下來。打下來,卻將盤兒用絲帕襯墊方可;若受些木器,就枯了,就吃也不得延壽。吃他須用磁器,清水化開食用,遇火即焦而無用。遇土而入者,大圣方才打落地上,他即鉆下土去了。這個土有四萬七千年,就是鋼鉆鉆他也鉆不動些須,比生鐵也還硬三四分,人若吃了,所以長生。大圣不信時,可把這地下打打兒看。”行者即掣金箍棒筑了一下,響一聲迸起棒來,土上更無痕跡。行者道:“果然!果然!我這棍,打石頭如粉碎,撞生鐵也有痕,怎么這一下打不傷些兒?這等說,我卻錯怪了你了,你回去罷。”那土地即回本廟去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