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篇關于‘人口老齡化與農村基本養老問題’的實踐報告
人口老齡化是人類發展、社會進步、人民生活水平、健康水平提高的重要標志。由傳統家庭養老向社會養老轉變是必然趨勢,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到來,不是危機,是機遇。我們的老齡化是由于實行計劃生育使少兒人口下降,老年人口比例相對升高的結果,老年人口的總量并未增加。反而因少兒撫養比降低,更有利于集中財力建立社會養老保障,這也是解決中國養老問題歷史機遇。否則,如果多生孩子,老年和少兒人口同時增加,社會負擔加劇,更不利于老齡化問題的解決。構建和諧社會,要實現人與人、人與經濟社會、人與資源環境的和諧,關鍵制約因素都是人太多了。我們的教育、就業、醫療、住房、交通等民生保障問題,無不與人口太多密切相關。多年的實踐證明:抓計劃生育本質上就是抓經濟,抓發展,抓民生,抓和諧。計劃生育*策是我國基本國策并受到憲法的保護,它解決了歷史遺留的人口問題,所以在我國仍面臨人口壓力的時候,這一*策就不應該被動搖。當然,放寬“二胎”*策的松動很有可能被鉆空子,這一原本是應付人口老齡化的*策也可能又成了富人的特權,相反造成人口壓力。因此,要緩解老齡化并非一定需要通過放寬“二胎”*策。著眼長遠,一方面,我們需要調整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思想、物質、制度等各種準備的滯后思維,要有全方位應對人口老齡化高峰的思想和意識。在此基礎上,*府部門建立一套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涵蓋人的一生。這樣的社會保障體系,不但能夠實現中華民族“老有所養”的傳統希冀,同時也是為因經濟、生活壓力而對生育望而卻步年輕人群體解除后顧之憂。人口老齡化是一個考驗,但從另一個角度說,老齡化社會的出現,也是督促我國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通過“老有所樂,老有所養”的養老規范來反向推動整個教育、醫療等體系的健全和發展。
關于農村的社會實踐報告1200百字以上
調查人:某某大學某院系某專業某班 李娟 呂曉琳
調查時間:2011-2-10
調查地點:蘇州市吳中區新豐村
調查方式:走訪村民,問卷調查,拍照等
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情況
1.人口
l 勞動力
大量年輕勞動力流向城市,留守老人,婦女,兒童較多。在調查中我們還發現,該村人口結構也不太協調,人口老齡化趨勢日趨明顯。
2.土地
l 耕地
在以前該村經濟也主要是靠農業及跟農業相關的副業,但是后來農民的土地都被國家征去了,農民的土地沒了,有的也只是很少的農民的自留地。
l 荒地/其它土地
因為荒地一般都不歸他們私人所有,所以這部分土地的使用權不在村民手中。除了一部分被上面劃為墳墓的集中劃分地。
其他的一些土地,一般的都用來蓋集中型的商業廠房,現在的拆遷越來越多,就是這個原因.地理位置不錯的,也會被用來發展商業,以便提高經濟發展。
3.土地制度
網格化土地督察制度,土地屬于國家所有,農村的土地是承包制度。
4.生計(農業/非農產業的生產經營狀況)
<1>農業
l 種植業/土地方面的收益——糧食作物、經濟作物
通過調查我們了解到該村農民的經濟來源主要以非農產業為主,所以把土地方面的收益作為經濟來源的很少。如家里包了大量土地的,這些人中的也多是經濟作物。當然也有一部分家庭生活條件不好的,還會靠自家的自留地,種些糧食作物,維持日常活動和生活。
l 養殖業
有些村民手里有點資金,對養殖比較有興趣的,就投資搞了養殖業。大多數都投資在了家禽養殖上面,像豬,雞,鴨……時下這些東西也是比較暢銷的,像烤雞,烤鴨,豬肉從前段時間起就漲價了。而且這些家禽相對而言比較好飼養。不過任何一種投資都是有風險的,這幾年流感類的疾病頻發,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投資者的收益。
l 副業
還有一些有一定手藝的,就靠”本事”吃飯。有些會刺繡的,就會做些繡品,自己到集市上賣或是提供給哪家小型加工廠。還有就是串手鏈或是一些手工藝品。
<2>非農產業
l 打工
打工一般多數是為了供孩子上學,來錢比較快一點.都是家里的頂梁柱,也就是男人出去的多一些,女人就在家找個能貼補家用的活干干.順便照顧家里.
l 經商
現在農村的經商途徑有:開個個體經營的店面(因為國際教育園建在了本地,學生很多,所以這些商店收益很好)或是招收幾個受手藝人,出外包攬活計,做個小老板。或是幾家一起合資承包一些小型公司。有些村民且本村有一些村辦企業,其中吸納了很多本村的村民,使得村里的農民都有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從而充分利用了當地的勞動力資源。使得本村村民收入提高,從而也促進了本村經濟不斷發展。
5.村莊的歷史
l 一般歷史
新豐村位于蘇州市吳中區中北部,坐落于風景秀麗的石湖之畔,該村的西面、北面被著名景點上方山所環繞;南臨蘇州市國際教育園,風景秀麗,人文氣息渾厚。村內有一村級公路通往外部。該村歷史現已無法考證。但據村里人介紹,他們的祖輩們一直就居住與此;又結合吳中區具有較長的歷史,故可推斷該村歷史也較為悠久。但具體情況不詳,還請見諒。
村莊一般以聚居為主,每家每戶的房子都挨在一起,房子都是以前的那種形式,沒有趨向于現代的小洋房.左鄰右舍處得都很熟,很有感情,不像城市里面的住宅小區,大家彼此也不是很熟悉。有的住了好多年,都不知道隔壁住的是誰。最有意思的是,村民們幾乎家家都會開墾一小塊菜地,種些時令蔬菜,等到成熟時互相贈送些,這樣又加深了村民間的感情。
二.貧困群體
1.目前/就業生活的困難
沒有固定的住房,或是房子太舊,收入不穩定,只有靠*府補貼,才能保證生計問題。家里沒有勞動力,老人年齡大,健康問題嚴重,孩子要念書,開支很大,而他們卻沒有特殊的生存技能,只能靠打工勉強維持家里的日常生活.
2.困難的成因
家庭發生變故,或是因為沒接受過什么教育,找不到好的工作,又加上沒有什么手藝,只能做一些低收入的工作,又加上孩子多,學費啊等開支較大。或是家里勞動力不夠。
3.相關的社會保障措施
國家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低保補貼
調查后的感受:
我們大概的問了一下,了解到由于村民們的受教育程度都不高,所以基本學歷都相對較低,所以面臨著殘酷的人才市場的競爭時,只有選擇打工,經營店面這些最普通,最簡單的工作。其實他們所做的都是處于下層的工作,收益較低,但當經濟發生波動,金融······································
參考自:172校園活動網 http://**
實踐報告 http://**shijianbaogao/
原文地址: http://**shijianbaogao/diaocha/2011/0210/*
如何寫一份關于《農村老年人贍養問題調研》的提綱 謝謝啦
第一段寫出當地年輕人外出的比例
第二段寫出當地老年的生活狀態。越真實越好。最好去老人家里聽老人們自己說。
第三段寫出當地需要改變的老年生活狀態的一些方式方法。
第四段區分開。外出打工子女。和不養老人子女。
第五段寫出你對此次調查的觀點和意見。
備有準確的數字,更有說服力。
比如百分比。生活收入與支出比等。記得用事實說話,別怕得罪人。就這些了。水平有限。希望可以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