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哪些三四線城市房價破萬
而三四線城市表現異常搶眼,一房難求、銀行不放款、開發商捂盤惜售再也不是一二線城市的“專利”,多個三四線城市房價漲幅較快,銷售量提升、土拍溢價率高也是屢見不鮮。
哪些三四線城市房價破萬?絕大多數三四線城市房價已經突破1萬元/平方米,其多聚集在“環京”(京津翼)、“環滬”(長三角)、“環深”(珠三角)城市圈。例如環滬的南通、嘉興、昆山、鎮江等地;環深的惠州、佛山、汕頭等地;環京的廊坊、保定等城市。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6月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幅度最大的城市依然是三四線城市。其中洛陽、蚌埠、北海、襄陽和徐州五個城市的房價環比增幅較大,分別上漲了2.4%、2.1%、2.1%、2%、1.8%。
從全國市場看,隨著樓市調控持續,一二線熱點城市的土地熱正轉移到三四線城市。上半年,佛山、溫州、無錫、寧波、嘉興、滄州、金華、阜陽、鹽城、漳州、揚州等21個熱點三四線城市的賣地收入超過百億元,平均土拍溢價率超過40%,相比往年有明顯上升。
三四線城市庫存大幅減少,購買力強勁,房價漲幅快。三四線城市樓市火熱的背后,除了一二線城市外溢的購房和投資需求外,還有其自身的人才吸引*策和年輕人的返鄉置業需求。
因此,現在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三四線城市的房子正在逐漸失去投資的價值。但是對于剛需購房者而言,則還是可以考慮買的。
2. 2017年中國三,四線城巿房地產會好嗎
不會的,原因如下:
1、中國城市化進程,就是一個人口由農村向縣城、縣城向二線城市,二線向一線城市流動的過程。而一線城市總是有限的,北上廣這些房價只能上漲。
2、一個學生,大學畢業,一般都是留在本地,很少有回家鄉的,而大學所在地,一般都是一線二線城市,而三線、四線很少,這就導致人口不斷向大城市流動,自然房價也就更高了。
3、一二線城市,教育水平,生活質量更高,相對來說房價也有增值空間,而三四線房子,自己住還是可以的,如果增值,那就洗洗睡吧!
3. 目前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產還有發展前景嗎
前景可以說很大,據《中國二三線城市房地產行業標桿企業市場布局與投資戰略分析報告》顯示,近期,樓市分化趨勢加劇,一二線城市的樓市持續火爆,頻頻登上頭條;而另一面,三四線城市庫存高企,去庫存任務艱巨,目前來看效果并不理想,有些城市的存銷比仍高達30多個月,去庫存將是場持久戰。
房地產市場受宏觀經濟影響,三四線城市甚至一些二線城市,庫存屢創新高,商品房開始出現過剩。*策的出臺對樓市短期內有一定的提振,但中長期而言,則還需進一步釋放需求。
各省市應加快調整產業結構,引入新興產業,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從而帶給城市更多的就業機會,進而產生大規模的置業需求。三四線小城市則應在產城融合、戶籍制度改革等方面入手,結合自身特點及資源優勢,落實戶籍制度改革,真正推進城鎮化和農民工市民化進程,明確自身城市定位,主動承接區域中心城市的產業轉移,增強人口吸附力。
此外,房地產市場近年來的高速增長,讓房地產企業實現了跨區域跨省市的布局,但如今面臨高庫存壓力、行業競爭加劇的局面,預計房地產業將出現兼并重組,淘汰一些弱勢企業,提高產業集中度,因為大型企業才具備有較強的風險抵抗能力。
4. 哪些三四線城市的房產值得投資
今年三月份的*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因城施策去庫存,目前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庫存依然較多,要支持居民自住和進城人員購房需求,堅持住房的居住屬性。
隨后住房城鄉建設部部長陳*高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也表示,今年,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要求,要繼續抓好三四線城市去庫存,解決三四線城市庫存過多的問題。由于一二線城市的限購導致很多人沒有了購房資格,加上*策對三四線城市去庫存的傾斜,很多房產投資者將目光轉向了三四線城市。
大量資金的涌入也的確帶動了一些三四線城市的樓市,呈現出了三四線城市樓市火爆的景象。但是筆者需要提醒有心到三四線城市購房的朋友,并不是所有的三四線城市都是機會,投資需謹慎。
有朋友就會問了,那哪些三四線城市才能投資呢?首先,工作報告中提到的是支持居民自住和進城人員的購房需求,也就是說未來這些地方大部分的接盤俠都是當地居民和新遷進城的農民,他們進城最看重的當然是能夠享受到更好的公共服務配套,比如教育、醫療以及就業等等。所以當地有沒有能力解決這個問題,建設更多的公共配套設施以滿足進城人員的需求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農民進城是城鎮化的必然結果,也是大趨勢,但是不能操之過急。現在有一些三四線城市為了早日“實現”城鎮化,揠苗助長,祭出各種鼓勵農民進城買房的*策,同時也建了大量的商品房,但后續的就業、公共配套等缺乏跟進措施,導致當地商品房滯銷。
即使房子賣完了,進城買房人員也享受到了買房*策帶來的優惠,如果長期不能解決就業、配套設施等問題,這很可能是個巨大的風險。所以投資三四線城市的房產,我們必須要看清這個城市是否有能力解決這些問題。
首先,打鐵還需自身硬,城市本身的經濟實力非常重要,你不可能總是依靠撥款來解決就業、配套建設這些問題,全中國那么多地方都需要建設,為什么偏偏要選擇你?所以靠人不如靠己,只有自身的實力過硬,有足夠的資金,城市服務配套才能快速的建立起來。當你有一定實力的時候,別人稍微拉一把你就能抓住機會,如果你什么都沒有,別人想幫你還得自己投資大筆的資金,哪有這么好的事。
這也是為什么廣佛一體化比廣清一體化名頭更響的原因,佛山的經濟比清遠強的不是一點半點。其次,地緣因素也是非常重要。
深圳、珠海、汕頭都是經濟特區,但深圳的發展卻甩開一大截,這是因為與深圳相鄰的香港比與珠海相鄰的澳門經濟實力要強得多,汕頭自不必說了,發展起步階段周邊沒有什么經濟熱點城市。當超大城市的容量不能再滿足自身經濟發展的需求時,其周邊的城市必定是最大的受益者。
因為超大城市更高端的產業、更優質的教育資源、醫療資源的城市配套將會外溢,起到承接作用的首先就是這些周邊的發展相對落后的城市,畢竟近水樓臺先得月。例如緊鄰深圳的東莞、惠州等。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三四線城市都具有投資價值,能夠投資的三四線城市總結起來有兩點:1、城市自身實力過硬;2、具有地緣優勢,在特大城市周邊。
5. 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岌岌可危
走勢判斷出現分歧 對于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未來的走勢,業界出現分歧。
悲觀論者認為,由于前些年三、四線城市興起轟轟烈烈的造城運動,導致近期形成海量的住房供應,而后續需求乏力,消化速度相對不足。如不能有效緩解這一問題,今年部分樓市可能面臨崩盤的風險。
中國指數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以來,我國部分三、四線城市住宅市場供應規模大幅增長,營口、南通、煙臺、佛山等地的土地供應總量位居全國前列,待開發量在3000萬平方米-8000萬平方米。“樓市的分化其實在2013年就已顯現。”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金融發展研究院助理教授李晟認為,三、四線城市受到產業和人口的限制,住房需求有限,而前期的供應量遠大于實際需求,房價必然增長乏力。部分出現資金短缺和泡沫嚴重的地區不排除有崩盤的可能。
而持相反態度者認為,新型城鎮化所帶來的市場紅利遠沒有消失,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依然大有可為。 恒大地產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在恒大2013年年度業績發布會上不斷強調,三線城市房地產市場不行的觀點是錯誤的,不能用個別三線城市的市場狀況來代表整個三線城市的走勢。
“三、四線城市整體容量不容忽視。”新加坡國立大學金融學博士、研究員文華說,“很多三、四線城市雖然不能進行深耕,但其市場容量足以承載企業在1-2年內集中進行開發。”
同時,文華認為在三、四線城市中,人口有一定基數,快速的城鎮化也會引導農村人口向中小城市流動,而不少城市的房地產市場還處于孕育期,其中不乏市場機會。
轉載請注明出處榮觀房產網 » 中國三四線城市房地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