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房地產是帶動整個行業的經濟鏈嗎
您好,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2014年房地產投資增速每變動1%,將帶動GDP在原來基礎上變動0.13%。測算顯示,與房地產業聯系最緊密的是建筑業,接下來是非金屬礦物制品業、交運倉儲行業以及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加1單位房地產投資,將直接或間接帶動GDP增加0.8545個單位。以2013年為基準測算,2014年房地產投資增速每變動1%,將帶動GDP在原來基礎上變動0.13%。若沒有*策干預,2014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實際增速可能回落至14%-15%左右,這將導致2014年的GDP下降到6.9%-7.1%左右。
要保持GDP在7.6%、7.5%、7.4%水平,基建投資增速需分別達到26.0%、24.6%和23.2%,均需較大幅高于去年21.2%的水平。要保持GDP在7.6%、7.5%、7.4%水平,需要的總投資增速水平分別為19.4%、19.1%和18.8%。假設2014年房地產投資增速為15%,制造業投資與其他投資增速與去年持平,要達到相應GDP目標,基建投資增速需要分別達到26.0%、24.6%和23.2%,均需較大幅高于去年21.2%的水平。
望采納謝謝
2. 關于2014年投資背景將會是如何
預計2014中國出口實際增速將由于歐美經濟復蘇加速而高于今年。
工業庫存方面,經過2011年底開始的持續去庫存,目前工業企業庫存水平整體較低,進一步去庫存壓力不大,庫存周期對經濟影響中性偏正面。明年投資方面,綜合固定資產投資四大分項面臨的趨勢,預測2014年投資增速將有所下降。
其中,海富通認為2014年房地產投資增速大概率將跟隨地產銷售增速下降而下降;其他投資類別中,制造業投資受制于整體過剩的產能和高企的資金成本,投資增速大概率維持在目前水平;基建投資增速受制于融資條件收緊,投資增速或較2013年有所下降;而其他投資中的上游原材料投資增速也將下降,農業和服務業投資增速將保持較高增速。
3. 關于2014年投資背景將會是如何
預計2014中國出口實際增速將由于歐美經濟復蘇加速而高于今年。
工業庫存方面,經過2011年底開始的持續去庫存,目前工業企業庫存水平整體較低,進一步去庫存壓力不大,庫存周期對經濟影響中性偏正面。明年投資方面,綜合固定資產投資四大分項面臨的趨勢,預測2014年投資增速將有所下降。
其中,海富通認為2014年房地產投資增速大概率將跟隨地產銷售增速下降而下降;其他投資類別中,制造業投資受制于整體過剩的產能和高企的資金成本,投資增速大概率維持在目前水平;基建投資增速受制于融資條件收緊,投資增速或較2013年有所下降;而其他投資中的上游原材料投資增速也將下降,農業和服務業投資增速將保持較高增速。
4. 從哪些方面分析出預計2014年中國經濟增長率在7.5%左右,cpi漲幅在
產市場銷售形勢的發展,房地產投資增速預計將保持在16%左右,另一方面,棚戶區改造預計對房地產投資也將有一定支持。在基礎設施、房地產投資平穩增長,出口趨穩,過剩產能調整和企業轉型升級活動增加的背景下,預計制造業投資增速下降態勢將逐步改變,增長率預計在18%左右。綜合分析,全年投資增長可能在18%左右。消費情況。消費增長大體平穩,實際增長率預計在11%左右。
在就業形勢大體穩定,最低工資水平穩定,基本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逐步改善的情況下,預計消費將平穩增長。房地產、汽車市場對消費的支持力度預計將保持平穩,消費實際增長率預計在11%左右。
綜合需求因素分析,預計2014年經濟增長率在7.5%左右, CPI漲幅在3%左右。
5. 中國房地產行業目前的狀態
有市場傳聞,近期包括住建部等相關部門的研究機構,正共同研究新一輪刺激樓市“剛需”入市的*策儲備。
一旦房地產投資增速下降過快,就可能有儲備*策推出。 但問題是,中國的住房需求究竟有多大?未來供求格局如何?首次置業的“剛需”能支撐多大市場?如果房地產投資增速下降過快,僅靠拉動“剛需”市場,能發揮多大效用? 未來供求格局正在改變 房地產行業一直以來供不應求的局面正在改變。
隨著2009~2011年房地產開發住宅新開工面積的大幅增加(假設2009~2011年新開工面積在2012~2014年竣工),預計2012~2014年房地產開發住宅年均竣工量將達到12.3億平方米,而據我們預測,2012~2014年城鎮住宅需求年均僅約12.7億平方米,也就是說,僅房地產開發住宅就基本能滿足城鎮住房需求。 再考慮到非房地產開發建設、城區擴大以及小產權房對房地產供應的補充,假設年均僅貢獻1億平方米(事實上,過去3年這3個因素合計年均貢獻了4.7億平方米,但考慮非房地產開發建設住房統計口徑的變化,比如原來不計入房地產開發新開工的單位自建房可能被計入房地產新開工面積,導致非市場化建房大幅降低;以及*府目前意欲控制清查小產權房的建造,這3個因素對供應的增加可能會明顯下降,故在此假設年均1億平方米),則城鎮住宅將明顯供過于求。
預計2012~2014年累計剩余庫存約2億平方米。 需要注意的是,2012~2014年房地產供應的大增,其實主要是由于過去3年保障房的大量新開工所致,而由于保障房有大量的不可售部分,所以,其供應壓力將主要體現在竣工后,而不像商品住房體現在銷售期(從新開工到銷售約1年周期,從新開工到竣工約3年)。
2012~2014年住宅市場的供過于求,將直接導致2012年房地產住宅新開工面積大幅下降,但由于住房需求仍在增長,預計2013年新開工面積降幅會趨緩,2014年或將再次步入增長。2015~2017年城鎮住宅需求年均約13.8億平方米,考慮到2012~2014年剩余的約2億平方米庫存,預計2012年房地產開發住宅新開工同比將降15%,2013年降幅可能收窄,同比降8%, 2014年會進入擴張,增5%,這樣在2015~2017年的建造周期內基本可以實現供求平衡。
行業供求格局的改變將導致房價快速上漲的歷史,在未來幾年都將難以再現,這是真正考驗企業基本功的時候。在融資、產品、管理、周轉有較強能力的大中型房企必定會有更多增長的機會。
而對于一些小房企而言,“狼”也許真得來了。 房地產投資增速持續下降 研究房地產投資增速非常重要,一方面,其變化影響未來房地產行業的供給;另一方面,其會影響房地產行業的相關產業鏈,影響著中國經濟增長,進而影響著房地產行業的調控*策走勢。
然而,隨著我國房地產調控*策的持續發酵,房地產投資增速也持續放緩。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0927億元,同比增長23.5%,增速比1~2月回落4.3個百分點,比去年全年回落4.4個百分點。
在整個房地產投資中,住宅投資7443億元,增長19.0%,增速回落4.2個百分點,占房地產開發投資的比重為68.1%。 接下來房地產投資增速又將怎樣發展呢?為便于分析和預測,把房地產投資拆分為兩部分:“土地購置費”和“施工面積投資額”。
先看土地購置費。歷年數據顯示,土地購置費占房地產投資的 17%~20%之間。
由于土地購置費相當于當期支付的土地出讓金,土地出讓金的分期支付導致土地購置費周期要滯后于土地出讓金周期,而后者對應土地市場成交情況。由于全國土地出讓金在2010年和2011年均保持增長,這為2012年土地購置費的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
假設2012年土地購置費增長5%,則相當于為當年房地產投資增速貢獻約0.8個百分點。 再看施工面積投資額。
施工面積投資額占房地產投資的83%左右。 施工面積投資額=單位施工面積投資額*當年施工面積。
從歷史數據看,單位施工面積投資額由于受到人工和建材成本的上升推動,一直處于小幅增長的趨勢。2005~2011年,增幅在0~6%之間,均值約4%,因此假設2012年單位施工面積投資額增長4%。
2012年施工面積=2011年施工面積-2011年竣工面積+2012年新開工面積,因此,2012年施工面積取決于當年新開工面積。2012年新開工面積又取決于2013年預期銷售面積及2012年剩余庫存。
同樣2012年剩余庫存則取決于2012年銷售面積,即市場供應是按照未來需求進行配置的。這個邏輯隱含的假設是,未來*策預期穩定,開發商群體能對未來市場需求做出相對理性的中期趨勢判斷。
假設2012年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零增長,2013年銷售面積同比增長5%,則2012年施工面積投資額同比增長19%,為房地產投資增速貢獻15.7個百分點。加上土地購置費為當年房地產投資增速貢獻的0.8個百分點,最終對應的2012年房地產投資增速為16.5%。
若2012和2013年銷售面積均較2011年下降10%,則投資增速將僅有11%。 2012年房地產整體庫存將是不斷堆積的過程,開發商資金鏈仍處于持續緊張的狀態,這些因素可能決定開發商投資意愿將呈逐漸下降的趨勢。
一季度,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0927億元,同比名義增。
轉載請注明出處榮觀房產網 » 2014房地產投資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