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高手幫寫一個關于賣寫字樓的公司的三句半
單位新年聯歡會——三句半臺詞各位朋友大家好,新年就要到來了,我們幾個湊熱鬧,喊聲好! 平時太累壓力困擾,sci發得太少,競爭變大機會變小,暈倒! 實驗不順真是鬧心,老板發怒要扣獎金,要想生存出路一條,拼! 你看大家多憔悴,面色發暗眼圈黑,拼命三郎他是誰,各位! 每天犯困來簽到,實驗一做停不了,一出結果趕緊跑,睡覺! 月月盼望發補助,money只夠填飽肚,做夢都要發nature,致富! 家庭不和夫妻吵,其實只怪文章少,文章多來錢就多,錢真好!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更寂寞,寂寞也要把試驗做,折磨! 實驗日當午,方便面我煮,好想挺刻苦,土! 中午打飯人太多,只見人頭不見鍋,啥時候才能排到我,撤! 原先飯菜給得多,大家心里樂呵呵,突然同志要減半,FAINT! 三天兩頭鬧發燒,頭暈眼花弓著腰,不用體檢也知道,三高! 脂肪變多腰帶變小,體態發胖運動太少,文體活動還要多搞,好不好! 愁眉苦臉心情不好,皺紋變多頭發變少,介紹對象一見就跑,help! 除了工……。
2. 公司年會,需要出節目,編一個搞笑的三句半(房地產行業),在線
甲:敲鑼打鼓來聯歡
乙:威風凜凜聲震天
丙:咱們這是啥節目,
丁:三句半!
甲:歡慶元旦喜氣濃,
乙:我們公司樂融融,
丙:今天舉行大聯歡,
丁:高興!
甲:在座老板真不少,
乙:叫聲領導辛苦了,
丙:先給你們敬個禮,
丁:過年好
然后穿插一些和貴公司情況有關的內容,一兩段即可起到畫龍點睛,合情應景的效果
甲:這年頭活著不容易
乙:天災人禍不斷升級
丙:日本地震傳噩耗
丁:悲劇
甲:悲催的利比亞遭空襲
乙:古巴也換了新書記
丙:美國記者逼問奧巴馬
丁:沒脾氣
甲:國內物價像坐飛機
乙:可是工資卻在爬樓梯
丙:誘人的水果不便宜
丁:吃不起
甲:某某委的*策天天變
乙:限價成了漲價的序曲
丙:車禍太多咱別怪司機
丁:昏迷
甲:瘦肉精單位說對不起
乙:沈陽豆芽沒人管理
丙:相關的監管部門誰負責?
丁:扯皮
甲:繃砂豬肉很離奇
乙:染色饅頭來充饑
丙:再強的輻射也不怕
丁:毛毛雨
甲:有人高調地辦婚禮
乙:有人私奔成了喜劇
丙:聽說《肉pu團 》全新升級
丁:3D
甲:是誰看守所里唱《傳 奇》
乙:是誰審判前聽證局部民意
丙:尼瑪法律有木有正義
丁:咆哮體
甲:殺人說法要是能成立
乙:即興犯罪從此前赴后繼
丙:坑爹現實太滑稽
丁:你懂滴
(合:懂你妹啊)
甲:注定不平凡的2011
乙:提醒各位要好好地活下去
丙:不管世界變成神馬樣
丁:傷不起
(合)平凡的人你傷不起
愛生活的人你傷不起
有夢的人你傷不起
活著的人你們傷不起,傷不起!
3. 急求元旦三句半
甲:我們四人臺上站乙:表演節目三句半丙: 不知演得好不好丁 :試試看甲:在家我是小皇帝乙:爬上爬下真淘氣丙:要是有人敢不依丁 :就躺地甲:爺爺給我當馬騎乙:奶奶是我小伙計丙:如果讓我不滿意丁 :哭鼻子甲:爸爸媽媽把我慣乙:穿衣吃飯圍我轉丙:這樣下去不變壞丁 :那才怪甲:自從上了幼兒園乙:老師教我懂道理丙:從此再也不嬌氣丁 : 好樣的甲:會講故事玩游戲乙:會疊被子會穿衣丙:還會自己管自己丁 :了不起甲:我幫爺爺奶奶捶捶背乙:我讓爸爸媽媽別太累丙:現在什么我都會丁 :好寶貝甲:爸爸媽媽聽仔細乙:我要改掉壞習氣丙:從此不當小皇帝丁:有出息。
4. 三句半是什么寫作有什么規律.舉幾首好的例子謝謝
錄自:百度百科 三句半 首先說明,三句半并不是單純寫在紙上逗趣的文字,它是一種舞臺表演形式。
是群眾喜聞樂見的曲藝形式。 看似簡單的三句半能起到烘托氣氛,活躍現場,吸引觀眾的效果。
三句半由4人演出,每人說一句。由于最后1人一般只說兩個字,故稱“三句半”。
表演者甲乙丙丁四人,手里各持镲,小鑼,鼓,大鑼等擊打樂器敲打登場。樂器停,甲高聲朗誦第一句,并根據此句意思做出一個造型動作。
下面乙第二句,丙第三句。丁的第四句是“戲眼”,下面單獨說說。
三句半,三句半,關鍵在于半。半,其實只有一個字或兩個字。
字多則味淡了。這一兩個字要求很嚴,必須壓韻,簡捷,詼諧,合意,并出忽意料。
一經丁喊出,逗得觀眾哈哈大笑才行。 觀眾大笑,臺上四人敲打樂器轉場,轉一圈或兩圈,之后接著表演第二段。
一般,一個三句半節目有八——十段說詞就可以了。 三句半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要求,如不按其要求和規律去寫,其演出效果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它對句式,字數,押韻等都有要求。如果寫出來的作品不符合要求,那就不是三句半了。
三句半的作者腦里要清楚一個問題,就是:你要寫的作品是用來表演的,而不是給人讀的,所以用詞不能生僻。 三句半不僅要押韻,而且要求很嚴。
具體來說就是:一、二、四句必須押韻,“一韻到底”,是把寫詩歌 或快板的押韻方法用到三句半中了。 三句半不僅要押韻,而且要“同調”,即押韻的字不僅要韻母相同,而且音調也要相同,但第三句的音調不能與其他句相同,只有這樣,觀眾聽起來才會感到和諧悅耳。
在實際創作中,最費腦筋的就是這個“半句”。常常因找不到合適的“半句”而不得不放棄前面好不容易想出來的三句。
所以有時就先確定最后的“半句”,然后再寫前面的三句。 “押韻”不像有人想的那樣難,但也絕非像有些人想的那樣簡單。
要掌握押韻,最好能熟悉“十三轍”的知識,有興趣的人可以找這方面的書看一下,這里就不講了。這里強調一點,押韻不是只要韻母相同就可以了,其聲母必須不同,換句話說,不能用“同音字”押韻,更不能用相同的字。
韻母不完全相同的也可以押韻,如“iang”與“uang”“ing”與“ong”。 韻母相同也不一定能押韻,如zhi與li,前者是整體認讀音節。
有些人以為,既然是“半句”,其字數就是前面每句的一半,這種望文生義的思維方式是最要不得的。三句半的“半句”絕不是其他句子的一半,而是要少于一半,只有這樣,才能使人明顯感覺到“半句”。
很多人寫的三句半的“半句”中,有不少是三個字或四個字,甚至有五個字的,這樣根本無法體現三句半的靈魂──“半句”。 為了突出三句半的特點,給觀眾一個“新鮮、奇特”或“詼諧”的效果,三句半的“半句”應該以兩個字為主,當然也可以用一個字,但不容易表達需要的思想。
如果用兩個字找不出合適的詞(韻母和音調都受控于前2句,的確很難),也可以用三個字,但應盡量少用。至于四個字和更多的字數是必須避免的。
“兒化”音中“兒”不算字數。如“沒門兒”算兩個字 前三句的字數要求不是很嚴格,一般以七字為主,也可以是五字或六字,超過七字的最好不用。
少于五字也是不行的。 每段的字數可以不同,但同一段的前三句的字數應該相同。
只有這樣,觀眾聽到最后一句時,才會感到新鮮奇特。如果前面幾句的字數多少不一,觀眾感受到的只是字數的變化,而不會感受到“半句”,也就不是三句半了。
除前面說的外,三句半和詩歌一樣,也有“句式”和“平仄”等要求。 換句話說,不是每句的字數相同就可以,必須符合一定的句式才行。
如“我們還沒有吃飯,抓時間快把活干”雖然都是七個字,但不能用在三句半中。七字的句式一般有2種:“二二二一”及“二二一二”,六字的句式“二二二”其他句式都不行。
最好能考慮一下“平仄”,懂格律詩的人容易掌握,一般人比較難掌握,一般只要注意每句詞的音調有所變化就行了。 如果都是同一音調,聽起來就不舒服。
這里講的是創作三句半的基本要領。只有熟練的掌握了這些要領,并下一番功夫,才可能寫出好的三句半。
有位昂宿星囤朋友留言相和—— 鑼鼓鞭炮震天響, 幾個光棍鬧婚場, 沒有老婆怎么辦, 搶! 我哈哈一笑,回了一段三句半—— 搶了新娘進睹場, 誰贏誰把艷福享, 新郎領來大蓋帽, 綁! 昂宿星囤朋友也哈哈一笑,接道—— 借你仨膽不敢綁, 都知俺爹在官場, 吃喝嫖賭誰敢管, 狂! 山那邊又回兩段—— 官場最怕練武場, 黑派老大名聲響, 把這小妞抬回去, 賞! 對準老大猛一晃, 治服團伙沒過晌, 英雄救美怎么謝, 獎! 錄自: 百度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