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從經濟學角度分析房地產價格變化及其影響因素
房地產價格上漲的原因、危害及對策 近年來,我國房地產市場持續高速發展,作為國家支柱性產業之一,對國民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我國房地產市場發展相對不成熟,房地產投資過熱、房價收入比過高、房價漲幅過快等問題逐漸暴露出來,不少城市出現了房價增長幅度與城市經濟發展水平不相符合、與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不相協調的現象。從一方面來說,城市經濟發展水平是房地產價格的“催化劑”;但是,從另一方面,房地產價格增長速度過快卻會增加城市的生產、生活成本,阻礙城市經濟的發展,降低城市的競爭力。
一、房價上漲的成因分析 (一)供需不平衡。房屋的供應和需求力量的相互作用對房價的變動起著主導作用,但是房價的供應和需求同一般的商品相比還有其特殊的地方,如每年新增房產的數量只占房地產市場總量很小的一部分,供應變化相對于其他許多商品較遲緩(從買地到銷售需2-3年),因此,從短期看,房產的價格更多的取決于需求數量而不是供應數量。
伴隨著全國樓市回暖的大趨勢,素有火爐之城的武漢在房價上漲上也表現出相當火爆的勢頭。而造成江城“房地產盛夏”的原因,從供需方面來看主要有兩個:一是房地產開發商刻意營造“熱銷”氛圍。
他們找來各種“房托兒”,進行瘋狂購買,擾亂了正常購房者的理性思考,造成需求競爭激烈的假象,從而為房價的量價齊升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二是購房者通脹預期強烈,消費者心理規律導致廣大住房需求者追漲勢頭強硬。
除開2010年2月,從2009年3月起,武漢樓市銷量已連續11個月過萬套。進入4月,40家樓盤捱過了“兩會”,在確定了*策方向后,加大了供應。
供給量增大,投資方仍熱情不減,而剛性需求置業者則在做最后的掙扎。拋開表面的繁榮發現,今年3月,支撐樓市銷量絕大半集中在5000元/平方米左右及8000元/平方米以上的樓盤。
根據億房網研究中心的數據,3月,全市商品房銷量占比中,價格在5000-6000元/平方米左右的樓盤比例為28.18%,8000元/平方米以上的為24.06%。從數據組成不難發現,是剛性置業需求在尋求平價房源,而投資型需求在中心城區搏殺。
長城建設錦繡龍城、百步亭世博園等,這些地處三環線以內,價格相對較平的樓盤,受到剛性需求置業者的追捧;另—方面,福星惠譽國際城、融科天城等高價樓盤,也迎來投資客的瘋搶。但也應理性地看到,由于房價虛高,隨著自住型需求的急劇萎縮,其崩盤的危險,也日益膨脹。
需求方加入了另一個新的購房群體———炒房團。與以往不同的是,以炒房著稱的溫州投資者,此次將主力轉向了二三線城市。
這批購房者是從上月底開始陸續進入武漢樓盤的。目前國家只對境外人士購房有限制,如一人只能買一套等,對境內炒房者能夠采取的應對措施不多。
炒房團的加入,不論是給普通自住房性購房者,還是住房投資者都帶來了不小的壓力,使原本就激烈的需求競爭變得更加緊張。而炒房團引起的更巨大的需求,不僅在保持房價高漲上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同時也使地產商們的資金流動性更大,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商品房的投資速度和供給量。
一般來說,房產的需求越大,則房產的價格越高,而房產的供應越大,則房產的價格越低。從2009年以來,市場持續旺銷,需求量不斷加大,但供應量下降幅度較大,因此,新增供應量與需求量的差距不斷被拉大。
2009年,武漢商品住宅累計供應面積與成交面積的比值為1:2.11,新增需求量遠遠超過了新增供應量,供需矛盾更為激化。(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響。
城鎮居民的收入水平是衡量居民購買力的重要指標,同時也是支撐房地產價格的重要指標。城鎮居民年可支配收入一直處于快速增長中,并一直處于商品銷售價格和住宅銷售價格之上,城鎮居民收入和支出支撐著房地產價格的上升。
從這一角度看,我市的房地產價格以居民收入的增長為支撐,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對房地產的有效需求相應增加,房地產的價格也隨之上漲。(三)通貨膨脹因素。
根據近幾年國際上的部分國家和城市情況可看出,投資房地產是抵御通貨膨脹的一個很好的途徑。越是在物價上漲的時期,房地產越能體現其保值性,也就是說,在物價上漲的時期里,持有房產是比較理想的,正因為這樣,真實的通脹率和預期的通脹率一般會對房價產生正面的影響,通脹率越高,人們對房地產的投資就越多,房價上漲的也就越快。
蓬勃發展的房產推動著我國房地產及相關行業的迅猛發展,這幾年,房地產等行業連續幾年以超過20%的增速運行,對房屋的需求大量增加,使得相關原材料價格穩步升高,特別是與建筑業密切相關的鋼鐵價格大幅上升,增加了房地產的開發成本,繼而導致了住房價格的上升。(四)*策因素。
適度寬松的貨幣*策及信貸的擴張給開發商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支持,使開發商資金緊張程度降低;另外,存貸款利率的下調,購房首付款的壓力減小,使得投資投機型和自住型需求同時擴大。在供給彈性較小甚至有所減少的情況下,需求量的擴大必然就引起了房價的上漲。
與此同時,由于擔心國內外銀行向市場注入的大量流動性資金,加。
轉載請注明出處榮觀房產網 » 從政治角度分析房地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