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分析企業經營虧損原因
從財務和會計的角度分析,就是一些主要財務指標:毛利率,存貨周轉率,應收帳款周轉率,速動資產比率,費用比率。
從這些主要財務指標,再向下具體分解到到企業內部各項管理指標:毛利率可分解為所經營主要產品的大類毛利率,再向下到小類毛利率,這個可以從銷售定價上分析,是否盈利;其他如存貨周轉率分解到具體的大類和小類存貨,看是不是產品積壓、殘損率過高造成損失,應收帳款分析到具體客戶,看是否有壞帳未收回,速動資產比率分析主要看現金流的流向是否有問題,從費用占收入比例,看一下是否有哪項費用比重過大和原因。
根據企業主營業務類型,再做具體分析。
財務和會計指標分析,只能從全局上說明,要找出經營虧損的原因,就得從這些指標向下向細了找那些主要經營數據,再做分析。
2. 為什么北京房企虧損遭質疑
據媒體報道,2006年,北京市2000多家限額以上房地產業總資產近13544.8億元,全年收入2235.6億元,利潤額超過175.9億元,但從整個行業來看,企業的虧損率達到52.8%、負債率為79%。
從大量的網評看,這條新聞遭到公眾質疑。其實作為企業經營,盈虧乃是情理之中的事,再看好的行業也有不少虧損者。作為虧損的房地產企業大致有以下幾種:一是經營管理不善者,這方面的例子在筆者身邊就發生過不少。這其中涉及成本、營銷、管理等諸多方面的因素。在合肥筆者接觸過一個項目,2000年拿地時是42萬/畝。幾年后地價已漲至200多萬/畝,但開發商居然虧了,筆者覺得主要是管理問題。二是由于項目前期投資過多而項目暫無收入者。由于房地產開發企業投資周期長,前期土地、拆遷、規劃等費用較高,但卻沒有什么收益,這時候虧也是正常的。三是明虧暗盈,不少企業偷漏稅的情況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還會存在。
作為業外人士,可能沒有真正了解房地產企業的經營與發展現狀,但卻被當前的高房價、房地產暴利、操盤內幕等現象所迷惑,這直接影響了房地產行業在公眾心目的形象。房價關系國計民生,與每一位消費者利益攸關,面對當前難以承受的高房價,發出種種質疑乃至不雅的言論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中國的房地產業需要調控,中國的房地產企業也需要行業自律。面對一片質疑聲,現在很多的房地產企業已開始警醒,一些房地產大腕們開始從幕后走向前臺,把樹立品牌形象提高到企業戰略的高度給予重視,這說明中國的房地產業開始走向成熟。
大浪淘沙,唯前瞻者方可永立市場潮頭。面對當前的貧富差距,面對國家的宏觀調控,面對公眾對房地產企業的一串串疑問,中國的房地產企業該如何邁出可喜的一步,值得我們充滿期待。
3. 導致因素主要有哪些
公司出現虧損,經營十分困難,導致因素主要是: 一、企業老化,歷史包袱重 由于我公司是一家老國有企業,歷史包袱比較重,每年離、退休人員(人數達963人)的工資、藥費、困難職工生活費補貼超過300多萬元,職工住房、后勤開支近100萬元,并且這些開支都無法壓縮,稍微處理不當就會釀成群體事件,影響企業和社會穩定,這些都很大程度的影響著企業的良性發展。
二、受經濟危機的影響,房地產業、建筑業持續低迷 影響企業發展的外部因素-國家經濟大環境的影響,這是我們無法預料和控制的,2011年度我市房地產業和建筑業相繼2010年持續低迷,全球性的經濟危機,造成現在公司生產經營方面形勢不很樂觀,在手項目“少”“小”,盈利能力低。 從公司范圍內看近年承接項目明顯減少,橫向比較就會發現,我們的單位合同額跟省建設系統內的其他土建公司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我市招、投標壓級、壓價,墊資建設現象仍然嚴重,公司每年因建設方拖欠工程款而承擔的銀行利息在120萬元左右。
由于缺少大型企業,房地產開發商在本市的資金信譽又不高,工程項目來源具有極大的不穩定性,所有這些方面都是企業發展的瓶頸。 三、效益難于轉化,資金周轉成問題 我公司有很強的自身優勢-發展思路清晰,*策對路,廉潔勤*,各項管理制度逐步健全。
還有就是“國有企業”,給社會的印象就是管理規范,實力雄厚,講信用,按規矩辦事。但劣勢也很明顯,主要是流動資金的不足,融資難,盈利能力不強,工程毛利率普遍不高,效益與工程規模不成比例,需要加強管理,加強成本控制,加強資金集中管理。
經營思路仍需解放,要認真吸取兄弟單位的經驗和做法,實行更加靈活的經營方針。 四、資產負債率高,工程款項滯收時間長 2011年度,我公司年末資產總額達2。
29億元,負債1。78億元,資產負債率為77。
72%,由于應收賬款高達1。1億元,公司很長一段時間由于工程款項的滯留,帶來了很大的資金周轉困難。
4. 房地產企業虧損是否要繳土地增值稅土地增值稅如何計算
1、土地增值稅的計算過程和企業所得稅的計算過程是不同的,所以企業最終經營虧損并不代表企業轉讓不動產或土地使用權不增值。
2、土地增值稅計算過程: (1)計算增值額 增值額=收入額-扣除項目金額 (2)計算增值率 增值率=增值額÷扣除項目金額 (3)依據增值率確定適用稅率。 (4)依據適用稅率計算應納稅額。
應納稅額=增值額*適用稅率—扣除項目金額*速算扣除系數 (5)扣除項目金額=取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金額+房地產開發成本+房地產開發費用+財*部規定的其他扣除項目(一般指開發公司可以按取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金額和房地產開發成本的和加計20%扣除)。 有例題: 3、企業所得稅計算公式 (1)年應納稅所得額=全年收入總額-準予扣除項目金額(收入有關的成本、費用、稅金和損失等)=利潤總額±稅收調整項目金額 (2)應納稅額=年應納稅所得額*稅率 有詳細說明: 4、從兩者的公式可以看出兩者的計算內容不盡相同,收入確認和準予扣除的內容也不同,從而會出現企業當年經營虧損,但能算出土地增值稅的情形。
當然也會出現企業盈利,但算不出土地增值稅的情形,如增值額未超過扣除項目20%的,予以免稅。 5、土地增值稅是按項目計算的,如果住宅和商鋪是同一塊開發用地同一項目批復批準建設的,則不分開計算。
如果是同一開發商開發的不同地塊,或者是同一開發商不同批次立項批復分別開發的,自然要分開計算。 即如果一個小區既有住樓宅又有商鋪,或者樓上是住宅樓下是門市,這些都是合并計算增值稅的,不用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