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想知道2015
1、流動比率=1.57
2、速動比率=0.56
3、資產負債率=33.67%
4. 應收賬款周轉次數=26.68
5.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13
6. 存貨周轉率=7.11
7. 存貨周轉天數=51
8. 流動資產周轉率=5.97
9. 流動資產周轉天數=60
10. 銷售凈利率=1.53%
11. 總資產報酬率=2.87%
12. 成本費用利潤率=2.51%
2.房地產開發企業現金流量表
一、現金流量及其分類 現金流量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內有關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的流入、流出信息的會計報表。
現金流量表中的現金,是指企業的庫存現金以及可以隨時用于支付的存款。它不僅包括“現金”科目核算的庫存現金,還包括企業“銀行存款”科目核算的存入金融企業、隨時可以用于支付的存款,也包括“其他貨幣資金”科自核算的外埠存款、銀行匯票存款、銀行本票存款和在途貨幣資金。
至于銀行存款和其他貨幣資金中有些不能隨時用于支付的存款,如不能隨時支取的定期存款等,不應作為現金,而應列作投資。 現金等價物是指企業持有的期限短、流動性強、易于轉換為已知金額現金、價值變現風險很小的投資。
現金等價物雖不是現金,但其支付能力與現金的差別不大,也可視為現金。如企業為保證支付能力,手持必要的現金,為了不使現金閑置,可以購買短期債券,在需要現金時,隨時可以變現。
一項投資被確認為現金等價物,必須同時具備如下四個條件:期限短、流動性強、易于轉換為已知金額現金、價值變現風險很小。其中期限短,一般是指3個月內可到期變現。
現金流量是指某一段時期內企業現金(包括現金等價物,下文同)流入和流出的數量。如企業銷售商品房屋、轉讓土地、提供勞務、出租房屋、出售固定資產、向銀行借款等取得現金,形成企業的現金流入;發包工程、購買設備材料、接受勞務、購買固定資產、對外投資、償還債務等支付的現金,形成企業的現金流出。
現金流量信息能夠表明企業經營狀況是否良好,資金是否緊缺、企業償付能力大小,從而為企業管理者、投資者、債權人等報表使用者提供非常有用的信息。應該指出的是:企業現金形式的轉換,并不構成現金的流入和流出,如企業從銀行提取現金,企業用現金購買將于3個月內到期的國庫券等。
房地產開發企業的現金流量,可分為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和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三類。 (一)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經營活動是指企業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項。
就房地產開發企業來說,經營活動主要包括:銷售商品房屋、轉讓土地、提供勞務、出租房屋、發包工程、征用和批租土地、購買設備材料、接受勞務、交納稅款,等等。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有:銷售商品、轉讓土地、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收到的租金;收到的稅費返還;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等。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出有:發包工程、征用和批租土地、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經營租賃所支付的現金,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支付的營業稅款;支付的所得稅款,支付的除營業稅、所得稅以外的其他稅費;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等。 (二)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投資活動是指企業長期資產的購建和不包括在現金等價物范圍內的投資及其處置活動。
這里所指的長期資產是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遞延等其他資產等待有期限在一年或一個營業周期以上的資產。所以將包括在現金等價物范圍內的投資排除在外,是因為已將包括在現金等價物范圍內的投資視為現金。
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有:收回投資所收到的現金;分得股利或利潤所收到的現金;取得債券利息收入所收到的現金;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收到的現金凈額;收到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等。 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支出有: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支付的現金;權益性投資所支付的現金;債權性投資所收到的現金;支付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三)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籌資活動是指導致企業資本及債務規模和構成發生變化的活動。這里所說的資本,是指實收資本(股本)、資本溢價(股本溢價)及與資本有關的現金流入和流出項目,包括吸收投資、發行股票、分配利潤等。
“債務”是指企業對外舉債所借入的款項,如發行債券、向金融企業借入款項及償還債務等。 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有;吸收權益性投資所收到的現金;發行債券所收到的現金;借款所收到的現金;收到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等。
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出有:償還債務所支付的現金;發生籌資費用所支付的現金;支付股利或利潤所支付的現金;償付利息所支付的現金;融資租賃所支付的現金;減少注冊資本所支付的現金;支付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二、現金流量表的作用 編制現金流量表,可為企業管理當局改善企業財務狀況,投資者、債權人及其他報表使用者正確評價企業財務狀況和預測企業發展情況提供會計信息。
(一)可使企業管理當局掌握現金流量信息,搞好資金調度,最大限度地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化解財務風險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現金流量很大程度上決定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能力。即使企業有盈利能力,但如資金周轉不暢,現金調度不靈,就會嚴重影響企業的發展,甚至影響企業的生存。
如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中,香港百富勤公司就因無法及時籌措6 000萬美元以償還到期債務,最終導致崩潰。事實上,當時百富勤公司只是定息市場業務在東南亞金融危機中蒙受了巨額損失,。
3.房地產企業資產負債率多少比較好
資產負債率保持在50%比較合理,也就是資產與負債的比例為1:1。
但是對于不同的行業還要區別看待,如房地產開發行業,前期投資非常大,正常的范圍在60%-70%之間,如超過80%,負債比例已經過高了,企業的經營就已經面臨很大的風險了,不僅可能導致短期的資金風險,而且由于企業的固定資產等面臨減值和無法變現的問題,可能最終導致企業資不抵債,最終破產。 我認為60%資產負債率對房地產企業來說是正常的水平,哪怕到70%,恐怕也是正常。
中國指數研究院等機構9日發布的“2012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TOP10”研究報告顯示,截至去年年末,滬深上市房地產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均值為63.43%,較2010年提高0.24個百分點;內地在香港上市房地產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均值為67.43%,較上年提高1.12個百分點。總體計算,已有15家企業的資產負債率超過80%。
4.為什么房地產企業總資產那么多,但上市的卻少
這種東西是會計做賬的常用手法 小公司要求現金 而大公司是什么都可以變成注冊資本的 比如人 房子 設備等 都在里面 再加上社交圈子都比較有錢所以成立一家開發公司不難 他們只有1000萬 但是他們能做1個億的生意 其實這就是房地產最關鍵的地方 杠桿效應 一塊地是1個億 你住需要先出8%的錢 也就是800萬就可以做上億的生意了 有地了 去找銀行貸款 估值一般在60 到80 之間 就有錢開發了
他們注冊完畢之后 銀行會對他們的資產評估 評估之后為1個億 那么那就能借6000萬左右 這個東西在銀行是有備案的 多找幾家銀行 這樣就會出現幾個億的現象
主要是看資產表 損益表 利潤表等財務預算表 很多公司注冊資本很高 但是他的股東會逐漸撤資 目的就是空手套白狼 虧損之后整個公司抵押出去 其實就是個殼啦 還有那塊地 然后拍賣 填補銀行的損失
所以他們看起來 注冊資本很高 其實什么都沒有 再加上證監會對這個審查的很嚴 最后就是 不是每個企業家都會上市的
一般過億的都是大型企業了 注冊資本過億的話就是大型企業 金融行業和地產行業都是一樣的暴利行業
5.中國房地產上市企業 圈錢之后干什么
無論是胡葆森還是張玉良,他們心里都明白,上市并不會讓自己的企業成為第二個長江實業、和記黃埔抑或萬科。但他們的考慮顯然會更為現實——比“百年企業”更具誘惑力的,是上市能夠圈來的巨額現金。
當人們已經習慣于“換股”等資本運作手段,頻繁地出現在國際大型企業間的“并購”或“重組”進程中的時候,中國房地產業的上市企業應該意識到,資本市場除了是融資買地的平臺,還兼具其他功能,這里也是實現地產行業并購重組,向規模化大型企業發展的平臺。
另一方面,相比于其他行業,房地產行業又是民營化最為徹底、歷史遺留問題最少的行業,這顯然又是企業資產重組的另一基石。從理論層面分析,這個行業內的兼并重組,實際上是最能發揮市場規律與力量的領域所在。
根據國家統計局2006年公布的相關數據,年開發量在300萬平方米以下的中小型房地產企業,占房地產企業總量的94%。業界共知的事實甚至比這一數據夸張:超過一半的注冊房地產企業甚至“無米下鍋”。業界通行的估計是,如果以開發面積為指標計算,中國內地市場銷售額排在前十位的房地產企業所占的市場份額,甚至不超過總量的10%。
行業集中度如此之低,毫無疑問展現了“兼并”、“重組”的巨大機會,而房地產上市企業中,也并非“皆如萬科”。業績較差,無法摘掉“ST”帽子的房企上市公司并不鮮見。即使在今天這樣節節攀升的房地產市場中,這些“失敗者”也難以進入人們的視野。這些企業成為上市公司之間兼并、重組的“絕好素材”,現在看來只是時間問題。
過去兩年,諸如萬科一類的房企,已經開始嘗試收購企業以拓展未來市場和業務領域,但均集中于“大魚吃小魚”,即上市公司直接以現金收購“非上市中小企業”的模式。而上市房地產企業之間的重組,尚無人涉及。
在宏觀調控進一步從緊信號日益明晰、在香港資本市場成就了郭廣昌、楊國強、潘石屹這樣的“地產富豪”之后,上市已經成為了中國房地產企業的“心結”。但如何充分利用資本市場提供的平臺,大多數房地產企業卻顯得十分迷茫。實際上,“圈錢——買地”不過是“花錢”的邏輯之一,除此之外,還可以有更加精彩的故事等待他們演繹。而上市房企之間的并購、重組,無疑最值得市場期待。
轉載請注明出處榮觀房產網 » 房地產行業上市公司現金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