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房價與中國經濟
不能說中國房價主導中國經濟,帶動中國經濟的發展只要是投資和出口。
房價主導中國股市,起到帶動作用,這就是真的!中國經濟的雖說是“三駕馬車”,但消費的拉動作用其實不大,主要由于人們“有錢不敢花”,“有錢不能花”和“有錢沒處花”導致的。這與社會保障,醫療衛生和環境保護等方面有關,閣下沒問,在下也不扯太遠了。
而投資和出口中,又以出口為主(占到GDP的接近一半)。試問出口關房價什么事呢?!難道房價高點我國的出口就會好點?!如果是的話,現在我國出口不行,那*府為何救出口行業而不救房地產(起碼沒明救)呢?!如果房價主導中國經濟的話,那中國完全不受金融危機影響,只需救房地產就可以了。
所以不能說中國房價主導中國經濟。投資方面又的確關房地產的事。
因為房地產的興旺可以帶動鋼鐵,水泥,木材,沙土,零售業等相關行業。*府和個人都可以從房地產的興旺中獲得好處。
而地產商在買地、開發和銷售中,和銀行密切相關。買地時,不可能一次性給*府幾十個億,買地錢是分期給的。
開發建房時,給工人和原材料商的工款和貨款,也是分期給的,不可能一次給清。消費者買房更是分期付款(除了極少數傻的之外)。
在各個環節都是分期給的情況下,地產商本身流動資金是不多的,大多靠銀行貸款的。買房的就更是由銀行貸款了。
一旦房價過高,買房人每月賺的錢大多給了銀行(還貸),那用與消費的錢就不多。地產商由于高房價,使得眾多買樓的和炒樓的都向銀行貸款,就會使得銀行的風險提高。
一旦房價下滑,樓沒人買,地產商買不出房套不了現金還貸,高位買房的人因房價跌而套住了資金,炒房的更是虧大了。這樣就嚴重威脅到銀行的收回貸款。
一旦出現到斷供的話,銀行更是血本無歸了。因此說房價綁架了銀行,這也是對的;但說房價綁架了中國經濟,就不對了。
在中國股市,眾多的散戶中,以中高收入者居多(阿公阿婆的是多但不是居多),這些人或自身是老板或經理,或自身是稍有閑錢的中產(小康家庭)。這些中高收入者或是買房,或是供房,或是炒房,總之總會與“房”發生關系。
銀行又是提供資金的只要來源。股市需要資金(看大小非就知了),買房、供房、炒房的更需要資金。
一個房價綁架了銀行,而銀行又時刻影響這股市。說以說房價主導中國股市,起到帶動作用,這就是真的!中國4萬億RMB的確是投資于國內實體經濟,但連帶作用可以影響全球啊!中國自己的經濟搞好了,人們口袋漲了,企業也賺錢了,大量*府基建也上馬了,就會帶動外圍經濟啊!中國煉鋼的鐵礦石大多是進口的,一旦基建項目多,鋼鐵需求大增,那外國經濟是否可以間接受惠?!一個鐵礦如此,那其他進口的原材料呢?!企業賺錢了,就會開始考慮擴張業務和產業升級,對外進口和出口的量就會大。
那無論出口企業還是內銷企業,只要開始擴張業務和產業升級就可以拉動經濟,最直接的就是居民收入增加。居民收入增加了就開始想要過好的生活,那出國旅游、購買外國商品等就會上升。
而且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個國家拉動經濟從來都不是一個國家的是,尤其對于中國來說。所以外國股市會跟著上漲也就不稀奇了。
在下拙見。
2.*府為什么要調控房價
很多人都認為是為了調控房價,保障民生,其實這只是中央*府調控的目的之一,*府調控房產是一石多鳥的長遠之策:一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需要,改變那種依靠大拆大建、依靠高投入推動經濟發展的粗放方式,所以,觀察中央的*策,可以發現一方面*府在調控房產,一方面逐步推進資源的價格改革(即使面臨嚴峻的物價形勢依然堅定推進),同時出臺多項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立足長遠,高瞻遠矚。
*府也知道新興產業的發展不能很快見效,所以為保經濟增長,一方面打壓房地產,同時加大*策性住房的建設、加大對高速鐵路、高速公路的建設,保持投資的穩定。中國的未來,在新興產業,不在房地產!二是保障民生,維護社會穩定的需要,這個我就不多說了三是轉變*府職能、培育地方*府穩定財源的需要,現在的地方*府通過土地運作發展經濟,做出*績已經是普遍想象,城市的土地是有限的,而且在地價高漲、拆遷日益規范和拆遷成本不斷高漲的情況下,未來兩三年很多城市尤其是一線城市會面臨無地可賣的境況,所以現在中央*府推進房產保有稅并不是單純為了打壓房價,一個稅種從推出到完善,總有幾年的時間。
幾年之后,房產保有稅將成為地方*府穩定而可靠的財*收入,現在的房地產**,就是放水養魚。另外,我們從中央*府對地方*府的考核中可以發現,現在對地方*府的考核越來越全面,不在單純依靠經濟指標了,從環保、節能減排到群體性事件的處置、保障性住房建設,都實行問責制,以后地方*府必然弱化經濟職能,而向服務性*府轉變。
四是防止金融泡沫,逐步推進金融市場改革的需要,房地產的投資屬性和可抵押按揭的特點,實際上已經具有較高杠桿的金融屬性,所以抑制房地產泡沫,可以有效地防范金融風險向銀行集中,打擊境外熱錢的涌入,為平穩推進金融市場改革創造條件。看到很多所謂專家的觀點,真的很痛心!不知道是沒水平還是收了利益集團的黑錢,不敢講真話。
3.為什么中國房價*府越管越漲是*府不力還是另有隱情
為什么說中國經濟是泡沫經濟,理由很簡單。
中國在98年后,下崗危機到達最高峰,失業率高,就業率低,當時中國想到的辦法,就是停止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增加商品房的建設,然后讓原本應該買保障性住房的老百姓自己掏錢去買商品房,在建設房子的過程中,自然會產生眾多就業崗位,就業問題得到緩解,然而這樣,必然會產生住房問題。說的通俗點,就是犧牲住房,滿足就業;解決“衣、食”,放棄“住”“行”;把房子,轉化為了一日三餐。
那么,就很容易理解現在高房價的原因了。
第一個原因:就是國人窮!
從世界范圍內來看,中國是什么樣的國家?中國,是一個制造業大國,而中國的制造業,是產業鏈結構當中利潤最為微薄的,世界杯用球“普天同慶”,完全是中國制造,毛利潤是1美元1個,而物流,廣告,設計,零售過程中,產生的利潤是制造的百倍不止,而這些完全是國外占有。但是我們平常所消費的東西呢,很多都是國外進口的商品,或者是外國企業在中國生產,在中國銷售的商品,這些產品賣的都是最高利潤的部分。簡單的說,我們國家是出口最便宜的商品,消費進口利潤最高的商品,你說說,我們能不窮么?現在中國表面的繁華,難道不是海市蜃樓么??
第二,*策誘導的全名商品房。
一般國家,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的比例,通常在 2:8左右,而我們的比例是反過來的,理由剛才已經說過了,是房子換面包*策。所以,房子才會那么遙不可及,不是說你買不起房子,只是說沒有保障性住房可買,你又買不起商品房。
4.房價下降中國經濟真會崩盤嗎
孟子說,居者有其屋;老子認為,安其居才能樂其業。千百年來,在中國人的潛意識里,有了房子才有家的感覺,因此,在大多數人心目中,住房一直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
今天,沒有什么比房價更能牽動國人的神經,*府在房產調控*策上左右搖擺,已經讓人憂心忡忡,寢食難安。而最近一些經濟學家與知名人士密集發表觀點,大言不慚地說,如果房價降30%,中國的經濟就會崩盤,富人就會大規模地轉移資金。民間經濟學者劉*洛就說,中國房價下跌會導致經濟下滑,失業率升高。初聽這些言論,不覺心里一緊,甚至很是害怕,但仔細一想,卻感到不對勁在當前房價畸高,人們怨聲載道的時局下,要是房價不降反升,老百姓還能活嗎?
衡量一個*府是否有所作為,關鍵是看老百姓是不是安居樂業,因為衣、食、住、行是人們最基本的生活要素。然而,這個最基本的夢想對大部分人而言卻是奢望。以北京為例,目前,在四環以內基本找不到像樣一點的低于3萬元/平方米的房子,很多五六口之家擠在幾十平方米的房子里。孩子大了買不起房子,成不了家。僅靠自己的積累,大學畢業工作十年,也付不起首付。在*府限購*策頒布之前,有一個月房價竟然翻了一番。很多地產商靠與官員勾結,拿地囤地,一夜暴富。我認識一個地產商,5年以前他手上也就幾百萬元,現在已經有十億元身家了。投機者靠銀行貸款瘋狂炒房富得流油,而真正辛勤勞動的人只能望房興嘆,財富的積累永遠跟不上房價的上漲。
我曾經和一個開飯館的老板閑聊過,他也痛恨這些沒有良心的商販,但他認為現在的物價上漲得太快,房租就更不用提了,開飯店要是還用好的油、好的肉、好的佐料,根本就賺不到錢,這就逼得很多老板不得不買便宜的地溝油和其他有問題的原料。從內心來講,他們并不想這樣做,但現實卻讓他們沒有選擇。
美國的富人主動要求*府對有錢人多征稅,而中國的一些富豪卻千方百計地與官員勾結,魚肉百姓,甚至還買通所謂的經濟學家進行輿論誤導,這實在讓人痛心。但凡有良心的人都知道,房價的上升,只能是少數人得利;只有房價下降,才是百姓的福氣。
5.中國*府為什么提高房價
有人說房價太高了,應該要跌下來,很有力的一個論點就是:房價與出租房子的收益不成比例。
打個比方,目前100萬的房子出租,一年的租金也就3萬元,但是100萬的利息也有36700元,房租收益竟然還不及銀行利益,這還省了許多出租的煩惱。如果100萬的現金放點高利還更多得多。
但是現實中的房價卻讓抱著這個美好幻想的人次次失望,其實道理很簡單:那些看空的人沒有考慮到經濟發展的預期。 通俗地說,就是經濟在高速發展階段,資產的價格上升幅度一定比正常工資水平來得快,而租金應該是工資水平中的再分配。
為什么房價下不來,因為很多買房者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預期目前的高速經濟發展還會存在很長時間(這個預期起碼在10年以上),相應資產的價格還會大漲。而與發達國家目前的房價水平來衡量,當前我們的房價還不是太高。
這就是房價降不下來的原因,因為購房者是在購買這個預期,而不是在購買當前的投資回報率。對于資產的增值來說,目前以租金形式的投資回報率又算得上是什么呢? 所以,如果要考慮租金形式的投資回報率與房價的關系,前提必須是這個市場是一個成熟的市場,經濟發展已經比較穩定,增長率不是太高,換句話說:當中國也成為發達國家的時候,這樣的論據才有意義。
反。有人說房價太高了,應該要跌下來,很有力的一個論點就是:房價與出租房子的收益不成比例。
打個比方,目前100萬的房子出租,一年的租金也就3萬元,但是100萬的利息也有36700元,房租收益竟然還不及銀行利益,這還省了許多出租的煩惱。如果100萬的現金放點高利還更多得多。
但是現實中的房價卻讓抱著這個美好幻想的人次次失望,其實道理很簡單:那些看空的人沒有考慮到經濟發展的預期。 通俗地說,就是經濟在高速發展階段,資產的價格上升幅度一定比正常工資水平來得快,而租金應該是工資水平中的再分配。
為什么房價下不來,因為很多買房者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預期目前的高速經濟發展還會存在很長時間(這個預期起碼在10年以上),相應資產的價格還會大漲。而與發達國家目前的房價水平來衡量,當前我們的房價還不是太高。
這就是房價降不下來的原因,因為購房者是在購買這個預期,而不是在購買當前的投資回報率。對于資產的增值來說,目前以租金形式的投資回報率又算得上是什么呢? 所以,如果要考慮租金形式的投資回報率與房價的關系,前提必須是這個市場是一個成熟的市場,經濟發展已經比較穩定,增長率不是太高,換句話說:當中國也成為發達國家的時候,這樣的論據才有意義。
反過來說,當經濟陷入衰退的時候,租房子比買房子更值得,估計如果不發生大的災難與戰爭,這樣的情況我們這一輩子都很難看到。所以,如果你打定決心一輩子都租房子住,這個問題與你無關,如果你想在有生之年擁有自己的一套房子,我勸你趁早買了房子做房奴,起碼你能安心過過小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