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對聯的左右順序是怎樣的?
貼對聯的左右順序是面對大門右手邊貼上聯,左手邊貼下聯;區分上下聯最主要是按照最后一個字的聲調,來進行區分的,比如上聯是(仄),下聯是(平);也可以按時間先后分區分,時間在前為上聯,時間在后為下聯。
對聯又稱對偶、門對、春貼、春聯、對子、桃符、楹聯(因古時多懸掛于樓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于桃符。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字數相同,結構相同,是中文語言的獨特的藝術形式。
對聯的左右順序是怎樣的?首先要看看對聯怎么分上下聯。
一般對聯分上下聯有以下四種區分方法:
一、是按音調平仄分
對聯比較講究音調平仄,上聯最后一個字為仄音,下聯最后一個字應是平聲。比如“春回大地千山笑”(“笑”是仄音),“福滿人間萬民歡”(“歡”是平聲)。仄聲:一般指三四聲,平聲:一般為一二聲。
二、是按因果關系分
“因”為上聯,“果”為下聯。比如“方向正確城鄉富,*策英明衣食豐”,因為只有“城鄉富”這個“因”,才會有“衣食豐”這個“果”。
三、是按時間先后分
時間在前為上聯,時間在后為下聯。比如“風送鶯歌辭舊歲,雪伴梅香迎新春”,“辭舊歲”在前,“迎新春”在后。
四、是按空間范圍分
一般是小者在前,大者在后。比如“勤儉持家家道昌,團結建國國事興”。這副春聯中的“國”比“家”大,所以“家”在前,“國”在后。
總的來說,對聯分上下聯比較簡單,就相當于一句話以前,前半句和后半句要銜接。
區分好對聯的上聯和下聯之后,將上聯貼在右側,下聯貼在左側。左右順序指的是我們面向大門的時候,此時的橫批是從右往左書寫的。如果橫批是從左往右書寫的,那么對聯的上聯在左邊,下聯在右邊,不要貼錯了。
16、關于對聯的貼法,如何正確貼對聯?
對聯的貼法:
首先介紹貼對聯的位置,面對大門右手邊貼上聯,左手邊貼下聯,這是最傳統的貼法。
當然這里也說一個特例,對聯的橫批也指示了對聯的方向:橫批從左往右寫,上聯就貼在左手側;橫批從右往左寫,上聯就在右手側。(因為漢字書寫放心指示了閱讀方向)但是一般會采用傳統的右邊貼上聯。
知道怎么貼了,那么就來區分上下聯
從平仄上區分,上聯的最后一個字為仄聲(現代漢語中的三聲和四聲),下聯的最后一個字為平聲(一聲和二聲),如“歲”為仄聲,“新”為平聲。從意境上區分,下聯的意境一般比上聯的意境深刻遠大一些,如“雄雞辭舊歲,靈犬迎新春”,迎新春就比辭舊歲的意境深刻些。
“福”字貼在門的中間。”福“字有正著貼的,也有倒著貼的。倒著貼”福“字,寓意福到了……
貼春聯的時間:
按照各地習俗的不同,貼春聯的時間也稍有差異。俗話說:“二十八,貼花花”,也有些地方的民謠里有“二十九,貼倒酉(意即貼春聯)”一說,春聯一般在臘月二十八、二十九貼,不過大多數人不是很講究。
選擇對聯顏色要注意:
在古時候對聯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為辟邪之木,古人貼春聯其作用是驅邪保平安。《典術》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壓伏邪氣者也。”因為桃木的顏色是紅的,所以我們大多數都是選擇紅色的對聯貼在大門口,象征著吉祥和避邪的意思。
但是對聯其實有白、綠、黃三種,在古時候家里老人去世了,晚輩家一般從當年起三年不帖紅春聯,第一年用白紙,第二年用藍紙,第三年用黃紙,第四年喪服滿才恢復用紅紙,故白藍黃三色的對聯俗稱“孝聯”、“孝春聯”或“丁憂聯”。
對聯怎么貼才正確
如果橫批是從右向左書寫,上聯就應該貼在右邊,反之上聯則貼在左邊。另外,對聯除了對仗等要求外,一般應上仄下平,上聯結尾宇的音調應該落上聲和去聲,下聯結尾字的音調應落在平聲。
看見許多對聯,有的橫批明明是從右向左書寫, 上聯卻貼到左邊,有的橫批是從左向右書寫,上聯又貼到右邊,還有的對聯,沒有平仄,而且也不符合人們的閱讀習慣。
以春聯為例,來說明張貼對聯的正確做法。有的春聯有兩幅直聯和一幅橫批,直聯的每幅最后一宇有平、上、去、入等聲韻,接近現在的國音四聲法,但有出入。
正確的貼法是:上聲、去聲及入聲字為上聯,平聲為下聯。簡單說就是右手為上聯,左手為下聯。即當面對大門時,上聯在右,下聯在左,橫額文字順序為從右至左。
貼對聯怎么貼
剛回答了別人,再拷貝一下給你:
首先,要搞清那個是上聯,那個是下聯,一般來說,尾字為仄聲,即”漢語拼音“中的三聲和四聲,為上聯,尾字為平聲的,即”漢語拼音“中的一聲和二聲,為下聯。當然,也有例外,忽略不計。
你的上下聯如沒有搞錯的話。那么就是貼法。對聯的貼法一般從”古法“,即我國古代的讀寫順序,都是從上往下,從右往左的豎排。打開本古書,你從什么方位先開始讀,你的上聯就從什么方位開始貼,一頁書,在什么方位結尾,那就是你貼下聯的位置。
至于橫批,有從右往左寫的,也有按當今橫排本的順序,從左往右的,都不算錯,反正是貼在上方。
應當說得很清楚了,你不會再搞錯。
大家來說說對聯怎么貼法
對聯分上下聯,還有橫批。在張貼時是有講究的,不能貼反,否則會弄出笑話。
在貼春聯前,大家先分清上下聯。最大的區別就在于最后一個字的讀音。上聯最后一個字是‘仄聲’,也就是三四聲;而下聯的最后一個字就是‘平聲’,也就是一二聲。拿到春聯后只需要看春聯最后一個字的讀音,就能分清楚了。
我國古代寫對聯一直是直行書寫,從右到左排列。對聯以楹柱室壁為主要張貼場所,更需要而且也一直是直行書寫。
盡管下聯在一行寫不完時,書寫要從左至右排列,但兩聯張貼時,仍然是上聯在右,下聯在左。所謂左與右,應以面對對聯所貼處來確定。
有些對聯貼反了,或者是由于根本不知道對聯張貼要上聯在右,下聯在左,或者是以背對對聯所貼處為準而造成的。現在,由于書寫習慣從左向右,所以也有把上聯貼在門左邊的。
傳統貼春聯的方法是,面對大門時,上聯在右邊,下聯在左邊。橫額順序也是從右至左。春聯是豎讀,右為上,右也代表著吉慶。
轉載請注明出處榮觀房產網 » 大門貼對聯是怎么樣貼的,貼對聯的左右順序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