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漢》中的“月涌大江流”的上一句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是杜甫的詩句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江岸的原野與天際的稀星互成動勢,原野因星垂而寥闊,稀星因野闊而低垂。「星垂」,一馬平川,無遮無掩,地闊星低;「月涌」,月隨波涌,目隨浪走,大江奔流。這兩句大筆勾勒,造出一種雄渾浩闊,但又寂寞空曠的意境,真有「涵蓋干坤」(宗白華語)的大氣象。如此宏闊奇麗的意境與詩人的情意有何關系呢?其實,這兒運用了以壯景樂景反襯悲苦之情的筆法。燦爛的星空、遼闊的原野和洶涌的江流,反襯出詩人的渺小和悲苦,甚至還有幾分蒼涼和恐懼。因此,杜甫這兩句寫長江奔流的名句壯闊之中見沉郁,雄渾之外顯悲涼
滿江紅·江漢西來的詩詞
《滿江紅》蘇軾 寄鄂州朱使君壽昌
江漢西來,高樓下、葡萄深碧。猶自帶,岷峨雪浪、錦江春色。君是南山遺愛守,我為劍外思歸客。對此間,風物豈無情,殷勤說。
《江表傳》,君休讀。狂處士,真堪惜。空洲對鸚鵡,葦花蕭瑟。獨笑書生爭底事,曹公黃祖俱飄忽。原使君,還賦謫仙詩,追黃鶴。
賞析如下:
這是元豐四年(1081年)蘇軾寄給朱壽昌的詞作。描寫了江漢的壯麗景色,并借古人以抒發自己的苦悶和不滿,具有蒼涼悲慨、郁憤不平之氣。
上闕即地寫景,由景到情,把對長江景色的描寫、自己對家鄉的思念以及對朱壽昌的稱贊融為一體。但有情就要傾吐、抒發,故有"對此間,風物豈無情,殷勤說。"以引出下文。
下闕即景懷古。江表傳、鸚鵡洲、黃鶴樓等,處處都聯系當地的歷史遺跡來評人述事,使眼中景,意中事,胸中情有機的交融在一起,字里行間流露出慷慨郁憤之氣,頗耐人咀詠。末三句"愿使君,還賦謫仙詩,追黃鶴",則是通過對歷史故事的回憶所下之結論,意在勉勵朱壽昌要胸襟開闊,作一個風格超邁的人。
“江漢西來”開篇大筆勾勒,突兀而起,描繪出大江千回萬轉、浩浩蕩蕩、直指東海的雄偉氣勢。江漢,即長江、漢水。長江、漢水自西方奔流直下,匯合于武漢,著名的黃鶴樓在武昌黃鵠山巋然屹立,俯瞰浩瀚的大江。此二句以高遠的氣勢,抓住了當地最有特色的勝景偉觀,寫出了鄂州的地理特點。
“葡萄深碧”,化用李白的詩句“遙看漢水鴨頭綠,恰似葡萄初酦醅”,形容流經黃鶴樓前的長江呈現出一派葡萄美酒般的深碧之色。……
受字數限制,供參考。
江漢 古詩
江漢 杜甫
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遠,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疏。
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
譯文:
我是滯留江漢的思歸之客,是天地間的一介腐儒.我和天上的云彩一起飄向遠方,像長夜里的明月一樣孤單.落日猶能激起我的壯心,秋風使久病的身體好轉.古人保存老馬是因為其識途的智慧,并不一定要取其體力,馳騁長途.
【賞析】
寫出杜甫飄泊江漢的孤獨,以及病情好轉時重新勃發的壯志
抒情寫志與云天日月化成一片,在空遠高曠的境界中,突出了自己獨立在天地間的形象
指出古人保存老馬是為它的識途的智慧,并不一定要取它的體力,而自己雖然年老,但仍有可為
轉載請注明出處榮觀房產網 » 詩經中江漢的詩句,《江漢》中的“月涌大江流”的上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