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氏宗祠對聯
三蘇望族;五鳳功臣。——佚名撰蘇姓宗祠有用聯上聯典出北宋散文家蘇洵(1006-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以文章名于世。其散文語方流暢,筆力雄健,與子蘇軾、蘇轍合稱“三蘇”。下聯典出西漢大臣蘇武(?-公元前60),字子卿,杜陵(今陜西西安東南)人。武帝時為郎。天漢元年(公元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將持節出使匈奴,被扣。匈奴貴族多方威脅利誘,欲命名投降;后將他遷到北海(今貝加爾湖)邊牧羊,揚言要公羊生子始可釋放。他歷盡艱辛,留居匈奴十九年行節不屈。昭帝時,匈奴與漢和親,至始元六年(前81),方獲釋回朝,官至典屬國。死后,宣帝(年號五鳳)命畫其像于麒麟閣,以彰其節操。乾坤容我靜;名利任人忙。——蘇曼殊撰蘇姓宗祠有用聯此聯為近代學者蘇曼殊(1884-1918)自題聯,現懸于浙江舟山普陀寺。蘇曼殊,字子谷,廣東中山人,生于日本,父中國人,母日本人。有《蘇曼殊全集》。武著遷秋源苦竹;功傳萬代念蘆山。—佚名撰蘇姓宗祠有用聯此聯為*省新竹縣東鎮蘇氏公祠“武功堂”聯。聯首嵌“武功”堂名。聯語典指西漢時,杜陵人蘇建以校尉跟從衛青出擊匈奴有功,封平陵侯,定居武功,成為望族,故稱武功堂。蘇建后人蘇益隨王朝、王審知于唐末入閩,為福建“蘆山堂”蘇氏始祖。清乾隆、嘉慶年間,從汀州府永定縣苦竹入*的蘇氏,多定居于新竹,建武功堂。對聯寫出了蘇氏先祖自陜西武功遷福建的足跡,表達了*新竹尋根問祖的思想感情。襟懷談定天無二;氣象光昌月是元。——佚名撰蘇姓宗祠有用聯此聯典指東漢平陵人蘇章,字孺文,安帝時舉賢良方正,官冀州刺史,當時有老朋友任清河太守,貪山贓枉法,蘇章到清河去查處他,他沒宴招待,熱情敘舊,并高興地說:“人人都有一個天,只有我有兩個天。”蘇章說:“今日我和老朋友飲酒,是私誼;明日冀刺史辦案,是公法。”果然依法處理了他,一州肅然。唐宋八家三席占;指揮六國一身榮。——佚名撰蘇姓宗祠有用聯上聯典出唐、宋兩代八個散文作家,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其中蘇氏占了三人。下聯典出戰國虹縱橫家蘇秦(?-公元前284),東周洛陽(今河南省洛陽東)人。字季子。他曾與趙奉陽君(李兌)共謀,發動韓、趙、魏、齊、燕五國合縱,迫使秦國廢帝請服,退還部分侵地。趙封他為武安君。北海牧羊不屈志;南天放鶴超然情。——佚名撰蘇姓宗祠有用聯上聯典出西漢大臣蘇武事跡。下聯典出北宋文學家蘇軾典故。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佚名撰蘇姓宗祠有用聯上聯典指“三蘇”既是散文家,又長于詩詞。下聯典出北宋六個文學家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張耒、陳師道和李鷹并稱為蘇門六君子。其中前四人,在《宋史.黃庭堅傳》中謂“天下稱為四學士”。瑞雪飛花,映中郎之節;金蓮絢彩,輝學士之文。——佚名撰蘇姓宗祠有用聯上聯典出西漢大臣蘇武事跡。下聯典出宋代進士蘇舜欽,字子美,范仲淹薦其才,召試集賢校理。好為古文詩歌,其體豪放,往往驚人。善草書,酒酣落筆,爭為人所傳。有《蘇學士集》。
祠堂對聯大全
祠堂通用對聯:
長綿世澤;
丕振家聲。
——長綿:亦作“綿長”1.延續久遠。南朝梁庾肩吾《謝賚林檎啟》“丹徒故。:苑,歲綿長而不見;岷山舊植,路重阻而來難。《西游記》第十一回:”“普諭世人為善,管教你后代綿長。《清史稿?理密親王允礽傳》“如大清歷數綿長,”:延臣壽命,臣當益加勤勉,謹保終始。”世澤:祖先的遺澤。主要指地位、權勢、財產等。語本《孟子?離婁下》“君子:之澤,五世而斬。明吳承恩《挽陳拙翁》詩:”“龍樓動褒表,世澤正丕丕。”清姚衡《寒秀草堂筆記》卷三:“余既識其前后歲月,而慨夫能守世澤之難也。”丕振:.大力振興。《東周列國志》第六九回:“乃不思大展經綸,丕振舊業,以光先人之緒。”家聲:家族的名聲。
衣冠百世;
俎豆千秋。
——衣冠:指世族;士紳。《后漢書·羊陟傳》:“家世衣冠族。”百世:很多世代;很長時期(一世,三十年)俎豆:1.祭祀,宴客用的器具。《史記孔子世家》::“常陳俎豆,設禮容。”2.引申為祭祀和崇奉之意。《后漢書祭遵傳》“雖在*旅,范曄:不忘俎豆”。清田蘭芳《明河南參*袁公墓志銘》:“故著之獨詳,亦以見公(袁可立子袁樞)得俎豆于孔庭者非誣也。”千秋:歲月久遠。
福田祖宗種;
心地子孫收。
——福田:佛教語。佛教以為供養布施,行善修德,能受福報,猶如播種田畝,有秋收之利,故稱。晉道恒《釋駁論》“是以知三尊為眾生福田供養,自修己之:功德耳。”心地:佛教語。指心,即思想、意念等。心能生萬法,如地能長萬物,儒家用以指心性存養《朱子全書?學二》“自古圣賢,皆以心地為本”《鏡花緣》“欲廣福田,須憑心地”。收:指收心。收起散漫放縱的或不良心思,不要被外界所干擾。
禮樂繩其祖武;
詩書貽厥孫謀。
——禮樂詩書:“禮樂”指禮節和音樂。古代帝王常用興禮樂為手段以求達到尊卑有序遠近和合的統治目的。“詩書”原指《詩經》和《尚書》。后泛指書籍和一般的詩文。
春露秋霜崇典祀;
父慈子孝篤倫常。
——篤:指“篤信”忠實地信仰;深信不疑。倫常:人與人相處的常道。特指封建社會的倫理道德。即認為這種道德所規范的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五種關系,即五倫,是不可改變的常道。
高天厚地獻奇,星斗圖書山水畫;
光宗耀祖垂訓,衣冠禮樂圣賢言。
——高天厚地:比喻長久。明·吳承恩《賀金恥齊翁媼齊壽障詞》引:“高天厚地,共啟長年。”圖書:指河圖洛書。河圖與洛書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兩幅神秘圖案,歷來被認為是河洛文化的濫觴。河圖洛書是中華文化,陰陽五行術數之源。最早記錄在《尚書》之中,其次在《易傳》之中,諸子百家多有記述。太極、八卦、周易、六甲、九星、風水、等等皆可追源至此。《易·系辭上》有: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之說。光宗耀祖:光:有面子;宗:宗族;耀:顯耀;祖:祖先。為宗族爭光,使祖先顯耀。元·石君寶《曲江池》第四折:“今幸得一舉登科,榮宗耀祖。”清·曹雪芹《紅樓夢》第33回:“兒子管他,也為的是光宗耀祖。”垂訓:垂示教訓。《文選·夏侯湛<東方朔畫贊>》:“傲世不可以垂訓也,故正諫以明節。”劉良注:“傲慢理不可以垂教后人。”三國魏嵇康《答釋難宅無吉兇攝生論》:“夫先王垂訓,開端中人。”明李贄《答馬歷山書》:“雖各各著書立言,欲以垂訓后世,此不知正墮在好為人師之病上。”清陳熾《<盛世危言>序》:“顧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空文垂訓,道可傳而器不可傳。”
蘇姓宗祠通用對聯
展開全部
可用蘇軾、蘇武兩人的事:
東坡耕田 ,千古唯我有才,儒也、釋也、道也?
北海牧羊,百代嘆其矢志,忠乎、義乎、勇乎!
轉載請注明出處榮觀房產網 » 蒼梧蘇氏宗祠眉山堂對聯,蘇氏宗祠對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