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竿頭掛剪刀的歇后語是什么?
高才(裁)
百尺竿頭掛剪刀——高才(裁),指很有學識或本事。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師示一偈曰:‘百丈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百尺竿頭掛剪刀的歇后語是高才(裁),百尺竿頭指桅桿或雜技長竿的頂端,比喻極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學問、事業有很高的成就。佛家語,比喻道行、造詣雖深,仍需修煉提高。比喻雖已達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滿足,還要進一步努力。
歇后語是中國勞動人民在生活實踐中創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風趣、形象的語句。歇后語由前后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謎面;后一部分起“后襯”的作用,像謎底。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領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
歇后語也叫俏皮話,可以看成是一種漢語的文字游戲。歇后語是熟語的一種,熟語包括成語、諺語、慣用語和歇后語四種。歇后語由勞動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創造,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濃郁的生活氣息。歇后語幽默風趣,耐人尋味,為廣大人民所喜聞樂見。
隔著門縫看人歇后語的下一句是什么?
把人看扁了
“隔著門縫看人”的歇后語下一句是“把人看扁了”,比喻瞧不起人,解釋是在門縫里看人都是很小的。
“從門縫里看人”,這句俗話非常傳神地刻畫出被看者和看人者的形象來,挺耐人尋味。門縫很窄,“從門縫里看人”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其表,不知其里;只知其短,不知其長。這樣看人,容易犯以偏概全的錯誤,往往把人看小了、看矮了、看扁了、看走樣了。
“從門縫里看人”,這句俗話非常傳神地刻畫出被看者和看人者的形象。有的人之所以愛“從門縫里看人”,一是心眼小,不容人。對別人的優點視而不見,對別人的成績充耳不聞,故意挑剔別人,貶損別人,說明自己的心胸狹窄,更嚴重的,恐怕還是心理陰暗。二是有私心,不服人。三是有成見,不饒人。“從門縫里看人”都是不地道的。你在“門縫里”看人家,同時也在別人心目中留下了自己矮小的、猥瑣的、扭曲的投影,這個投影是很讓人瞧不起的!
四月的冰河歇后語的下一句是什么?
開動(凍)了
四月春天的時候,河里的冰開始融化,所以開凍了。歇后語用諧音的方式,取“凍”的諧音“動”,形容原本固定的很牢的物品動了,也能形容禁錮的思想或者思路一下子開竅了。
四月是陽歷年中的第四個月,是全年第一個小月,共有30天。在北半球,四月是春季的第二個月。英文中的四月(April)來源于單詞aperire,表示“開”,意味著植物在春天開始生長。
因此四月春天的時候,河里的冰開始融化——開動(凍)了。
造句:經過老師的耐心的分析、點撥,我這腦子算是四月的冰河——開動(凍)了。
轉載請注明出處榮觀房產網 » 有辱斯文的歇后語,百尺竿頭掛剪刀的歇后語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