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知識歸納
電 學 1. 摩擦過的物體有了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就說物體帶了電.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體帶電,叫摩擦起電. 2. 自然界存在著兩種電荷,用綢子摩擦的玻璃帶正電;用毛皮摩擦的橡膠棒帶負電. 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3. 電荷的多少叫電量. 電荷的符號是“Q”,單位是庫侖,簡稱庫,用符號“C”表示. 4. 摩擦起電的原因是電荷發生轉移. 電子帶負電. 失去電子帶正電;得到電子帶負電. 5. 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把正電荷移動的方向規定為電流的方向. 能夠提供持續供電 的裝制叫電源. 干電池、鉛蓄電池都是電源. 直流電源的作用是在電源內部不斷地使正極聚 集正電荷,負極聚集負電荷. 干電池、蓄電池對外供電時,是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6. 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 金屬、石墨、人體、大地以及酸、堿、鹽的水溶液等都是導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 橡膠、玻璃、陶瓷、塑料、油等是絕緣體. 導體和絕緣體之間沒有絕對的界限. 金屬導電,靠的就是自由電子導電 . 7. 把電源、用電器、開關等用導線連接起來組成的電流的路徑叫電路. 接通的電路電通路;斷開的電路電開路;不經用電器而直接把導線連在電源兩端叫短路. 用符號表示電路的連接的圖叫電路圖. 把元件逐個順次連接起來組成的電路叫串聯電路. 把元件并列地連接起來的電路叫并聯電路. 8. 電流強度等于1秒鐘內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量 . "I"表示電流, "Q"表示電量, "t"表示時間,則 I= . 1安=1庫/秒. 1安(A)=1000毫安(mA);1毫安(mA)=1000微安(μA); 9. 測量電流的儀表叫電流表. 實驗室用的電流表一般有兩個量程和三個接線柱,兩個量程分別是 0~0 .6安和 0~3安;接0~0 .6安時每大格為0.2安,每小格為0.02安;接0~3安時每大格為1安,每小格為0.1安. 10. 電流表使用時:①電流表要串聯在電路中;②“+”、“-”接線柱接法要正確;③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④絕對不允許不經用電器而把電流表直接連到電源的兩極上. 11.電壓使電路中形成電流. 電壓用符號“ U”表示,單位是伏,用“ V”表示. 1千伏(kV)=1000伏(V); 1伏(V)=1000毫伏(mV);1毫伏(mV)=1000微伏(μV). 一節干電池的電壓為1.5伏 ,電子手表用氧化銀電池每個也是1.5伏,鉛蓄電池每個2伏 ,家庭電路電壓為220伏 ,對人體的安全電壓為不超過 36伏. 12. 測量電壓的儀表叫電壓表. 實驗室用的電壓表一般有兩個量程和三個接線柱,兩個量程分別是 0~3伏和 0~15伏;接0~3伏時每大格為1伏,每小格為0.1伏;接0~15伏時每大格為5伏,每小格為0.5伏. 13. 電壓表使用時:①電流壓表要并聯在電路中;②“+”、“-”接線柱接法要正確;③被測電壓不要超過電壓表的量程. 14. 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叫電阻. 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它的大小決定導體的材料、長度和橫截面積. 電阻的符號是“R”,單位是“歐姆”,單位符號是“Ω”. 1兆歐(MΩ)=1000千歐(kΩ);1千歐(kΩ)=1000歐(Ω). 15. 變阻器的作用是:改變電阻線在電路中的長度,就可以逐漸改變電阻,從而逐漸改變電流. 達到控制電路的目的. 16. 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這個結論叫歐姆定律. 用公式表示是:I= . 17. 電流在某段電路上所做的功,等于這段電路兩端的電壓、電路中的電流和通電時間的乘積. 公式是W=UIt. 電功的單位是“焦”.另外,1度=1千瓦時=3.6×106焦, “度”也是電功的單位. 18. 電流在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叫電功率. 公式是P=UI. 用電器正常工作時的電壓叫額定電壓,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的功率叫額定功率. 如"PZ220V 100W"表示的是額定電壓為220伏,額定功率是100瓦. 19. 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跟電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 跟通電時間成正比,這個結論叫焦耳定律. 公式是Q=I2Rt . 熱量的單位是“焦”. 電熱器是利用電來加熱的設備. 如電爐、電烙鐵、電熨斗等. 20. 家庭電路的兩根電線,一根叫火線,一根叫零線. 火線和零線之間有220伏的電壓,零線是接地的. 測量家庭電路中一定時間內消耗多少電能的儀表叫電能表. 它的單位是“度”. 21. 保險絲是由電阻率大、熔點低的鉛銻合金制成. 它的作用是:在電路中的電流達到危險程度以前,自動切斷電路. 更換保險絲時,應選用額定電流等于或稍大于正常工作時的電流的保險絲. 絕不能用銅絲代替保險絲. 22. 電路中電流過大的原因是:①發生短路;②用電器的總功率過大. 插座分兩孔插座和三孔插座. 23. 測電筆的使用是:用手接觸筆尾的金屬體,筆尖接觸電線,氖管發光的是火線,不發光的是零線. 24. 安全用電的原則是:不接觸低壓帶電體;不靠近高壓帶電體. 特別要警惕不帶電的物體帶了電,應該絕緣的物體導了電. 電 磁 1. 永磁體包括人造磁體和天然磁體. 在水平面內自由轉動的條形磁體或磁針,靜止后總是一端指南(叫南極),一端指北(叫北極). 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 原來沒有磁性的物質得到磁性的過程叫磁化. 鐵棒磁化后的磁性易消失,叫軟磁鐵;鋼棒磁化后的磁性不易消失,叫硬磁鐵. 2. 磁體周圍空間存在著磁場. 磁場的基本性質是對放入其中的磁體產生磁力的作用, 因此可用小磁針鑒別某空間是否存在磁場. 3. 人們為了形象地描述磁場引入了磁感線(實際并不存在)。(采用了模型法)磁感線的疏密表示該處磁場的強弱,磁感線的方向(即切線方向)表示該處磁場方向。在磁體外部磁感線從北極出發回到南極,在磁體內部磁感線從南極指向北極。磁感線都是閉合曲線。 4.可以用安培定則(右手螺旋定則:右手握住導線,讓伸直的大拇指方向跟電流方向一致,那么彎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場方向)來判定電流產生的磁場方向。對于通電螺線管,用右手四個手指的環繞方向表示螺線管上的電流方向,則大拇指指向即為通電螺線管的N極。 5.電磁鐵與永磁體相比有很多優點,它可以通過調整電流的有無、強弱、方向,達到控制磁場的有無、強弱、方向。利用電磁鐵做成的電磁繼電器(電鈴)在自動控制和遠距離操縱上常有應用。 6.通電導體在磁場中會受到力的作用,受力方向跟電流方向和磁感線方向有關。 7.直流電動機就是利用通電線圈在磁場里受到力的作用發生轉動而制作的。在這一過程里把電能轉化為機械能。在直流電動機里利用換向器改變線圈中電流方向,使線圈在磁場力作用下持續沿同一方向轉動。 8.閉合回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作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導體中會產生感應電流,這就是電磁感應現象。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是:一是電路閉合;二是導體做“切割”磁感線運動,即導體運動方向不能與磁感線平行。 9.發電機是利用閉合線圈在磁場中作切割磁感線轉動時,產生感應電流的原理制成的,它是把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 10.電池分化學電池(正極是銅帽碳棒)、水果電池、伏打電池(有里程碑意義,是真正意義上的電池)、蓄電池(有鉛和硫酸,污染大)、太陽能電池(無污染,利用可再生能源),燃料電池 發電廠發電有以下幾種方式:火力發電,水利發電,風力發電,核能發電,潮汐發電等謝謝!!
物理初二初三所有知識點
物理公式匯總一、密度(ρ):1、定義: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2、公式:P=m/v 變形v=m/P m=Pvm為物體質量,主單位kg ,常用單位:t g mg ;v為物體體積,主單位cm3 m33、單位:國際單位制單位: kg/m3 常用單位g/cm3 單位換算關系:1g/cm3=103kg/m3 1kg/m3=10-3g/cm3水的密度為1.0×103kg/m3,讀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義是:1立方米的水的質量為1.0×103千克。二、速度(v):1、定義: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等于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物理意義: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2、計算公式:V=S/t 變形t=S/V , S=Vt S為物體所走的路程,常用單位為km m;t為物體所用的時間,常用單位為s h3、單位:國際單位制: m/s 常用單位 km/h 換算:1m/s=3.6km/h 。三、重力(G):1、定義:地面附近的物體,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2、計算公式: G=mg m為物理的質量;g為重力系數, g=9.8N/kg,粗略計算的時候g=10N/kg3、單位:牛頓簡稱牛,用N 表示四、杠桿原理1、定義:杠桿的平衡條件為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2、公式:F1l1=F2l2 也可寫成:F1 / F2=l2 / l1 其中F1為使杠桿轉動的力,即動力;l1為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即動力臂; F2為阻礙杠桿轉動的力,即阻力;l2為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即阻力臂五、壓強(P):1、定義: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物理意義:壓強是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2、計算公式: P=F/S F為壓力,常用單位牛頓(N);S為受力面積,常用單位米2(m2)3、單位是:帕斯卡(Pa)六、液體壓強(P):1、計算公式:p =ρgh其中ρ為液體密度,常用單位kg/m3 g/cm3 ;g為重力系數,g=9.8N/kg;h為深度,常用單位m cm2、單位是:帕斯卡(Pa)七、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1、內容:浸入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2、公式計算: F浮 = G排 =ρ液V排g G排 為排開液體受到的重力,常用單位為牛(N);ρ液為物體浸潤的液體密度,常用單位kg/m3 g/cm3 ;V排為排開液體的體積,常用單位cm3 m3 ;g為重力系數,g=9.8N/kg 3、單位:牛(N)八、功(W):1、定義:功等于力跟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的乘積2、計算公式: W=FS其中F為物體受到的力,常用單位為為牛(N);S為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常用單位為m3、單位:焦耳,1J=1N·m九、機械效率(η):1、定義: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2、計算公式:η= W有用/ W總W有用為對人們有用的功,即有用功;W總為有用功加額外功或動力所做的功,即總功。單位都為焦耳(J)3、單位:通常用百分數表示(%)十、功率(P):1、定義:單位時間里完成的功。物理意義: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2、公式: P=W/t W為所做的功,單位焦耳(J);t為做功的時間,單位s h3、單位:主單位W;常用單位kW 換算:1kW=103W 1mW=1000000W
轉載請注明出處榮觀房產網 » 中考物理知識點總結歸納(完整版),初中物理知識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