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關房地產最近幾年每季度的銷售面積和銷售金額
一、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情況 2012年1-6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30610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6.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4.3%),增速比1-5月份回落1.9個百分點。
其中,住宅投資20879億元,增長12.0%,增速回落1.6個百分點,占房地產開發投資的比重為68.2%。 1-6月份,東部地區房地產開發投資17809億元,同比增長15.4%,增速比1-5月份回落0.6個百分點;中部地區房地產開發投資6328億元,增長16.9%,增速回落5.4個百分點;西部地區房地產開發投資6473億元,增長19.9%,增速回落2.6個百分點。
1-6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47561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7.2%,增速比1-5月份回落2.4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施工面積357392萬平方米,增長15.0%。房屋新開工面積92380萬平方米,下降7.1%,降幅比1-5月份擴大2.8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68617萬平方米,下降10.7%。
房屋竣工面積33259萬平方米,增長20.7%,增速回落5.6個百分點;其中,住宅竣工面積26719萬平方米,增長21.1%。 1-6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1754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9.9%,降幅比1-5月份擴大1.2個百分點;土地成交價款3441億元,下降13.3%,降幅擴大3.3個百分點。
二、商品房銷售和待售情況 1-6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3996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0.0%,降幅比1-5月份縮小2.4個百分點;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11.2%,辦公樓銷售面積增長7.1%,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面積增長2.5%。商品房銷售額23314億元,下降5.2%,降幅縮小3.9個百分點;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6.5%,辦公樓銷售額下降1.1%,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額增長5.4%。
1-6月份,東部地區商品房銷售面積1966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0.9%,降幅比1-5月份縮小3.2個百分點;銷售額14130億元,下降7.2%,降幅縮小4.9個百分點。中部地區商品房銷售面積9879萬平方米,下降7.4%,降幅縮小2.8個百分點;銷售額4388億元,增長1.1%,1-5月份為下降2.9%。
西部地區商品房銷售面積10418萬平方米,下降10.8%,降幅縮小0.3個百分點;銷售額4797億元,下降4.5%,降幅縮小0.5個百分點。 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31408萬平方米,比5月末增加669萬平方米。
其中,住宅待售面積增加512萬平方米,辦公樓增加84萬平方米,商業營業用房增加31萬平方米。 三、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情況 1-6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本年到位資金43329億元,同比增長5.7%,增速與1-5月份持平。
其中,國內貸款7592億元,增長8.1%;利用外資202億元,下降53.9%;自籌資金18591億元,增長12.9%;其他資金16944億元,下降0.7%。在其他資金中,定金及預收款10389億元,增長1.5%;個人按揭貸款4216億元,增長0.8%。
四、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 6月份,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簡稱“國房景氣指數”)為94.71,比上月回落0.19點。
2. 第一季度樓市成交量同比下降了多少
據報道,3、4月份往往是樓市打開銷量閘門的關鍵時間點,但在今年,北京房地產市場卻陷入冰火兩重天的市場窘境,北京4月新房僅成交1161套,同比降幅達44.5%。
報道稱,隨著北京多元化供給體系的搭建,全面覆蓋多重需求客群,使得新房市場的需求也呈現出明顯的兩極化特征。剛需剛改客群持幣觀望,等待更多共有產權房的上市,以及中低價位“限競房”的推出。
日前發布的《4月全國40城住宅成交報告》顯示,4月份,40個典型城市成交面積約2479萬平方米,環比增加5%,同比減少9%。2018年1-4月份,40城累計成交面積同比下跌4%,跌幅較1-3月擴大2個百分點。
分析人士表示,全年來看,一線城市成交有望企穩,但未調控或弱調控三四線城市成交將面臨較大下跌風險,樓市調控*策將保持延續性和穩定性,因此2季度成交不存在大幅回升的可能,預計規模與去年同期比較接近。 文章來源:央廣網。
3. 我國今年一季度gdp指數是多少
下面是轉述,真偽自己判斷。
國家統計局官方網站今日發布一季度國民經濟數據,2015年第一季度GDP增長7%。全文如下: 今年以來,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和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困難局面,**、**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主動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以提高質量效益為中心,把調結構轉方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著力深化改革開放,著力激發市場活力,著力加強民生保障,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結構調整穩步推進,新生動力加快孕育。
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14066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7770億元,同比增長3.2%;第二產業增加值60292億元,增長6.4%;第三產業增加值72605億元,增長7.9%。
從環比看,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3%。 一、農業生產形勢穩定 根據全國11萬多農戶種植意向調查,2015年全國稻谷意向種植面積增長0.2%,小麥增長0.7%,玉米增長1.9%,棉花減少11.2%。
目前,主產區苗情正常。一季度,豬牛羊禽肉產量2315萬噸,同比下降1.4%,其中豬肉產量1557萬噸,下降3.1%。
二、工業生產增速有所回落 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4%。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集體企業增長2.4%,股份制企業增長7.4%,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4.3%。
分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2%,制造業增長7.2%,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2.3%。分產品看,564種產品中有333種產品產量同比增長。
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銷率達到97.2%。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出**貨值26287億元,同比增長2.9%。
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6%,環比增長0.25%。 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452億元,同比下降4.2%。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5.55元,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4.9%。 三、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有所放緩 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77511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3.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4.5%)。
其中,國有控股投資23611億元,增長14.4%;民間投資50349億元,增長13.6%,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為6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1553億元,同比增長32.8%;第二產業投資31361億元,增長11.0%;第三產業投資44597億元,增長14.7%。
從到位資金情況看,一季度到位資金102672億元,同比增長6.8%。其中,國家預算資金增長11.0%,國內貸款下降3.7%,自籌資金增長11.3%,利用外資下降33.5%。
一季度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58372億元,同比增長6.1%。從環比看,3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1.04%。
一季度,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6651億元,同比名義增長8.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5%),其中住宅投資增長5.9%。房屋新開工面積2372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8.4%,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下降20.9%。
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825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9.2%,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9.8%。全國商品房銷售額12023億元,同比下降9.3%,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9.1%。
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405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2.4%。3月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6499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4.6%。
一季度,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27892億元,同比下降2.9%。 四、市場銷售穩定增長 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0715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0.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8%)。
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32472億元,增長7.8%。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60709億元,同比增長10.4%,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0007億元,增長11.6%。
按消費形態分,餐飲收入7458億元,同比增長11.3%,商品零售63257億元,增長10.5%,其中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30534億元,增長7.8%。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名義增長10.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2%),環比增長0.71%。
一季度,全國網上商品和服務零售額7607億元,同比增長41.3%。其中,網上商品零售額6310億元,增長41.0%,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8.9%;網上服務零售額1297億元,增長43.0%。
五、對外貿易順差大幅增加 一季度,進出口總額55433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6.0%。其中,出口31493億元人民幣,增長4.9%;進口23940億元人民幣,下降17.3%。
進出口相抵,順差7553億元人民幣。3月份,進出口總額17555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3.5%。
其中,出口8868億元人民幣,下降14.6%;進口8687億元人民幣,下降12.3%。 六、價格水平低位運行 一季度,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2%。
其中,城市上漲1.2%,農村上漲1.0%。分類別看,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9%,煙酒及用品下降0.5%,衣著上漲2.9%,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上漲1.2%,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上漲1.7%,交通和通信下降1.8%,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上漲1.2%,居住上漲0.7%。
在食品價格中,糧食價格上漲2.8%,油脂價格下降5.1%,豬肉價格下降1.7%,鮮菜價格上漲1.4%。3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4%,環比下降0.5%。
一季度,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
4. 房地產企業的簡述
房地產開發一般指房地產開發企業(即開發商),以贏利為目的投資開發房地產項目,從立項、規劃、土地出讓或轉讓、拆遷、建設、到銷售等一系列經營行為。
我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2條對房地產開發下的定義是指在依據本法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土地上進行基礎建設,房屋建設的行為。房地產開發項目有住宅、別墅、商鋪、寫字樓等等、現市場上提到的所謂商住兩用的物業其實是指開發商以住宅為目的進行立項,但在設計以及建設階段將其建設成為可作為寫字樓出售的一種類型的物業。
房地產開發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程序:1、前期的準備前期準備工作主要包括由計委對房地產項目進行立項審批,規委對項目進行規劃審批,進行設計施工,土地出讓或轉讓等。此階段的主要工作是取得項目開工建設的一系列許可證和取得項目建設用地的國有土地使用權。
我們所說的五證中的《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開工許可證》、《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都是在這個階段取得的。而《國有土地使用權證》由于開發商支付土地出讓金的時間不同,取得的時間也不盡相同。
在房地產開發中,土地的取得是最重要的。現階段,土地的取得有兩種方式:劃撥和出讓。
劃撥是指國家將土地無償劃撥給使用人使用,劃撥出讓的土地由于未向國家交納土地出讓金,不允許作開發利用。一般都是劃撥給國家機關、學校等單位使用。
出讓是指與國家簽訂土地出讓合同,交納土地出讓金獲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方式。目前的房地產開發除經濟適用房外,都屬于這種方式。
同樣,如果要在劃撥土地上進行開發,也要交納土地出讓金,將劃撥土地轉為出讓土地。出讓的土地由于其用途不同,土地的使用期限也不相同。
主要分為:居住用地70年,工業用地50年,商業用地40年等。2、建筑施工階段建筑施工階段是開發商委托建筑公司進行項目建設的階段。
該階段是房地產開發的重要階段。在本階段,為了更快的收回成本,回籠資金,實現贏利,開發商通常在建筑階段采用項目預售的方式對物業進行銷售。
3、銷售階段銷售階段是開發商出售商品房,回收資金實現贏利的階段。一個項目銷售的成敗決定著開發商的根本利益。
銷售分為預售和現房銷售兩個階段,預售即通常所說的期房銷售,是指開發商在建設工程竣工之前進行銷售,現房銷售即開發商在取得《竣工證》或竣工驗收合格文件后進行銷售。由于預售可以提前回收資金,目前開發商大多采用此種銷售方式。
預售條件:《城市商品房預售管理辦法》第五條規定:(一)已交付全部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取得土地使用權證書;(二)持有建設工程規劃和施工許可證;(三)按提供預售的商品房計算,投入開發建設的資金達到工程 建設總投資的25%以上,并已經確定施工進度和竣工交付日期。第六條 規定:商品房預售實行許可證制度。
開發經營企業進行商品房預售,應當向城市、縣房地產管理部門辦理預售登記,取得《商品房預售許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231383265可證》。商品房現售,應當符合以下條件:(一)現售商品房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具有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和房地產開發企業資質證書;(二)取得土地使用權證書或者使用土地的批準文件;(三)持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施工許可證;(四)已通過竣工驗收;(五)拆遷安置已經落實;(六)供水、供電、供熱、燃氣、通訊等配套基礎設施具備交付使用條件,其他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具備交付使用條件或者已確定施工進度和交付日期;(七)物業管理方案已經落實。
5. 房地產銷售流速是什么意思
銷售房地產業績是什么意思,在房地產銷售方面,業績是指銷售金額或提成金額。
把銷售金額列為業績指標的占多數。銷售金額:個人本月累計銷售的金額。
比如某人本月賣了三套房,累計銷售金額為500萬。提成金額:賣一套房提成總價的千分之五,本月賣了500萬即可提成25000元。
實際案例:萬科披露2018年銷售業績:合同銷售額超過6000億房企前三強中,萬科率先披露2018年全年銷售業績。1月4日早間,萬科發布公告稱,2018年1至12月份公司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面積4037.7萬平方米,合同銷售金額6069.5億元,同比增長約14.54%。
當日傍晚,碧桂園發布公告,2018年實現歸屬于公司股東權益的合同銷售金額約5018.8億元,同比增長31.25%。雖然恒大尚未公布年度銷售數據,但根據稍早前克而瑞研究中心的統計,恒大2018年實現銷售金額5511億元。
“強者恒強”的格局基本穩定。具體來看,萬科2018年四季度持續沖量,全季度完成1754億元合同銷售額。
僅在12月,萬科實現630.1億元的合同銷售金額,僅次于當年1月的679.8億元和6月的656.3億元,并較505.79億元的當年月均合同銷售額增長約24.58%,較2017年12月的合同銷售金額622.3億元微增1.25%。
6. 2018第一季度土地出讓金同比增長了多少
據報道,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3月,全國土地供應量同環比均增,整體成交量同比增近七成,樓面均價及溢價率同比均降。
報道稱,2018年1至3月,中指院監測的全國300個城市共推出土地6387宗,同比增加20%;推出土地面積28190萬平方米,同比增加38%。其中,住宅類用地(含住宅用地及包含住宅用地的綜合性用地)1975宗,同比增加19%,推出土地面積10084萬平方米,同比增加33%。
出讓金方面,一季度300城市土地出讓金總額同比增近四成,各線季度收金總額均超去年,三四線漲幅領銜。1至3月,全國300個城市土地出讓金總額為9661億元,同比增加37%。
其中,住宅用地出讓金總額為7683億元,同比增加34%。 值得一提的是,1至3月,全國40個大中城市中共20個城市出讓金同比增加,漲幅前十中以二線城市居多,一線城市僅北京入圍;降幅前十城市中,僅南京季度收金過百億元,溫州、廈門、合肥同比降幅居前。
相關負責人稱,“房住不炒”成為2018年房地產市場主基調,一二線城市延續此前調控并加大土地供應,高溢價拿地已成小概率事件;三四線城市熱度分化,部分城市承接外溢需求熱度上升,拉升供求及收金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