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7年昆明房地產市場調查報告 (2007.5
2007年昆明房地產市場調查報告 (2007.5-8月) 報告提綱: 上半年經濟概述 上半年房地產市場概述 5-8開盤項目 9月以后開盤和推廣項目 市場分析和預測 上半年經濟概述(全國) 2007年上半年,國民經濟繼續保持平穩快速發展,經濟形勢總體是好的。
消費增速加快,農業生產穩定發展,經濟效益繼續提高,人民生活進一步改善。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1.5%,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3.2%。
針對銀行體系流動性持續偏多、貨幣信貸擴張壓力較大的問題,中國人民銀行按照**、**統一部署,及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金融宏觀調控,維護總量平衡。搭配使用公開市場操作和存款準備金等對沖工具,基本回收了新增外匯占款投放的流動性。
2007年以來,人民銀行六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共3個百分點,三次上調金融機構存貸款基準利率,同時,引導信貸結構優化,穩步推進金融機構改革,進一步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加快外匯管理體制改革。 總體上看,在各項宏觀調控措施的綜合作用下,銀行體系流動性得到合理控制,貨幣信貸雖然仍在高位運行,但過快增長的勢頭有所緩解。
6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同比增長17.1%,比上年同期減緩1.4個百分點;人民幣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6.5%,比上年同期和2007年第一季度末分別加快1.3和0.2個百分點。上半年新增貸款2.5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增3681億元。
人民幣匯率彈性進一步增強,6月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7.6155元,比上年末升值2.54%。 下半年,國內外經濟環境總體上仍較為有利,我國國民經濟將有望繼續保持高位增長,但要更加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要充分認識經濟運行中潛藏的風險。
目前,我國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的趨勢更為明顯,貿易順差過大、信貸投放過多、投資增長過快問題仍然突出;高耗能產業增長偏快,節能減排形勢依然嚴峻;價格上漲壓力持續加大,特別是一些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食品價格和住 房價格上漲較快。 中國人民銀行將按照**、**的統一部署,堅持把遏制經濟增長由偏快轉向過熱作為當前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
繼續執行穩健的貨幣*策,堅持穩中適度從緊,保持必要的調控力度,努力維護穩定的貨幣金融環境,控制通貨膨脹預期,保持物價基本穩定。繼續協調運用公開市場操作和存款準備金率工具,根據宏觀調控的需要積極創新對沖工具,加強流動性管理。
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推動貨幣市場基準利率體系建設,進一步增強價格杠桿的調控作用。繼續按照主動性、可控性和漸進性原則,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繼續推進外匯管理體制改革。積極配合國家財稅*策、產業*策、外貿外資*策、環保*策等重點工作,引導金融機構進一步優化信貸結構,防范信貸風險,推動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圍繞“創新、發展、規范、協調”四個方面,推動金融市場發展。以完善公司治理和優化金融結構為重點,進一步深化金融企業改革。
上半年經濟概述(昆明) 日前,從市統計局2007年上半年經濟運行數據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上半年,昆明 市實現GDP593.9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4.2%,為近十年增長最快。此外,最令人關注的CPI數據為3.2%,與全國數據持平。
數據顯示,上半年,昆明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經濟運行內在質量不斷提高,全市經濟運行呈現又好又快的發展態勢。 速度快 GDP:高于全國2.7個百分點 根據初步測算,2007年上半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593.9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4.2%,是近十年來增長最快的,高于全國2.7個百分點。
從產業結構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29.1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8%;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273.08億元,增長17.4%,其中工業實現增加值240.71億元,增長17.4%,建筑業實現增加值32.37億元,增長16.9%;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91.76億元,增長12.3%。 質量好 農業:夏糧連續三年豐收 上半年,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9.7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6.0%。
其中農業總產值22.24億元,牧業總產值22.48億元,分別增長4.5%和8.4%,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44.7%和45.2%,是全市農業發展的支柱產業。 全市夏糧產量26.01萬噸,比上年增產2678噸,增長1.04%,已連續三年獲得豐收。
全市蔬菜產值9.0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6.1%,占全市農業總產值的40.7%。花卉產值5.46億元,同比增長9.2%,占全市農業產值的24.5%。
全市主要畜產品產量全面增長,全市肉類總產量18萬噸,禽蛋產量2.77萬噸,牛奶產量4.36萬噸,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4.4%、11.5%和2.2%。 工業:主要效益指標增速超兩成 上半年,全市全部工業實現增加值240.7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7.4%。
其中,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以下簡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205.87億元,增長19.0%。 在工業企業中,又以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發展最為迅速,全市規模以上國有及國有控股經濟完成工業增加值167.2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1.4%,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平均增幅2.4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81.3%。
1-5月,全市規模以上工。
2.07年1
07年1-11月長沙房地產市場分析報告 一、房產一級市場(商品房) (一)累計供銷量分析 1.商品房累計供應和銷售總量分析 1-11月,全市商品房累計批準預售801.07萬㎡,同比增長12.13%;其中住宅批準預售656.09萬㎡,同比增長3.47%。
同期全市商品房累計銷售812.05萬㎡,同比增長33.25%;其中住宅銷售735.46萬㎡,同比增長33.49%,占商品房銷售面積的比重為90.57%。 從批準預售和銷售數據來看,全市供給和銷售同比保持同向增長,供銷差距進一步縮小。
分區來看,岳麓區、芙蓉區今年以來商品房供銷均表現欠佳,供應量呈現負增長,銷售量雖同比有所增長,但增幅在全市五區中位置靠后;開福區今年以來商品房批準預售同比增幅最大,銷售量增幅也居 下載地址:地產互動資源網。
3.分析中國房地產市場所必須包含哪幾個方面
分析中國房地產市場所必須包含的幾個方面: 房地產市場在一、二、三線城市都提供了比股票、債券、存款更高的回報率。
在所有城市,低收入家庭也會購買房價八倍于其年收入的房子。 隨著房地產市場的繁榮,中國的家庭同樣有大量的銀行儲蓄。
考慮房地產市場應該在中國金融系統不完美的背景下進行分析。過低的存款利率是一個不按鍵的因素。
房產除了眾所周知的較差的流動性之外,風險也是房產作為一種投資品的重要維度。然而使用月度的數據很難度量當經濟急劇下滑時的風險。
比如在2008-2009年房地產是比股票更穩健的資產。
4.現在的房地產是什么趨勢
2014年中國房地產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2013年,無論是房地產行業抑或是開發企業,都是高歌猛進的一年。
在*策趨向寬松、經濟平穩回升等宏觀環境持續向好的情況下,一、二線城市市場迅速回暖,并維持成交高位態勢,各線城市、各類地王紀錄被屢屢刷新,房企逐鹿資本市場,爭相借殼上市或者謀劃海外投資。 隨著市場成交的持續上行,7家房企沖刺“千億俱樂部”。
與之相應的是,新一屆*府執*、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未來房地產業必將面臨新的*策挑戰,整個行業也在孕育未來發展的深度變革,經過對全年數據、*策、房企年報的分析和對房地產行業的理解,提出以下2014年的房地產行業發展趨勢。 一、*策兩極分化:一線*策仍將強化,二、三線城市預計將適當放寬 三中全會基調是理順*府與市場的關系,但房地產市場化機制的形成是一個漸進過程, 2013 年房地產市場量價齊升,部分一二線城市房價飆漲,因此以限購限貸為代表的行*性調控短期內仍不會全面退出,而這也是現階段*府的無奈之舉,當務之急是加快房地產制度的改革和完善進程,為市場真正成為房地產的主導力量作好準備。
當然,房地產市場供需情況地區差異較大,從目前來看,過去十年全國“一刀切” 式的調控已經出現了改變,中央層面上全局性的*策調控不會出現。 從城市層面上看,一線城市和熱點二線城市限購限貸等措施短期難以退出,適當延遲改善性需求釋放及抑制投資性需求,仍將是2014年的主基調,而例如房產稅擴圍、土地流轉改革等,在一線城市先行落地機會也較大。
因此,繼續適當壓制需求釋放,爭取更多時間從供應入手,包括保障性住房、自住型商品住房等,解決房價上漲過快問題。大部分二、三線城市*策面將有序放寬,近幾年這類城市房價呈現持續平穩增長,主要與當地GDP 增長、人均收入水平提升以及貨幣流動性充裕等因素相關,房地產市場相對健康,*府過多的干預將有違市場性原則,這也不是新一屆*府的整體態度,2014年,這類城市回歸市場化將是大趨勢,即便短期內限購限貸*策不會在明文上退出,其執行層面的松動也將成為可能。
二、投資持續增長 本輪行業新開工面積增速走勢,在2012年6月觸及低點后緩慢回升,2013年4月起累計增速回歸正數,而后幾個月雖然震蕩上行,但上漲速度遠不及2009年,這一方面是由于2011年土地市場成交大幅萎縮所致,另一方面也表明2013年企業層面對房地產調控會否重啟仍心存忌憚。另外,本輪去庫存截至當前,各城市之間庫存水平存在明顯的結構性差異,一二線城市庫存下降較快,北京等城市已降至歷史低點,而三線城市庫存依然有壓力,這也是本輪新開工面積增速回升較為緩慢的原因之一。
新開工增速回升緩慢,可能會導致回升的周期拉長,且在房地產調控*策逐漸明朗,企業預期穩定的背景下,開工熱度將有提升,明年新開工面積增速的回升還將持續,預計全年增速升至13%左右。 房地產投資方面,2013年上半年單月增速高位震蕩,下半年自8月起開始出現略微震蕩下行的態勢,但累計增速整體仍保持在19.2%的水平,較上半年下滑幅度不大;2013年年底信貸緊張,成交增速逐漸收窄,預計11-12月銷售增速不會有太好表現,此情況下企業投資熱情一般,全年增速可能降至19%以下。
2014年隨著行業整體進入平穩運行期,調控*策預期將穩定,企業投資開工意愿較強,且2013年房企拿地數量增多,明年新開工增速回升,對投資增速有一定支撐作用,預計2014年房地產投資增速將在25%左右。 三、市場依然向好,一線城市:成交量與2013年總體持平,房價將先漲后穩 從供應層面上看,2013年年底一線城市因房價調控壓力推遲高價盤的預售證審批,這部分供給或將推遲至明年一季度,而2012年下半年起逐步釋放的土地市場成交也將在明年下半年之后形成住宅新增供應,因此一線城市層面上2014年總體供應走勢應是穩中有增,其中北京和深圳增幅大約在30%左右,上海和廣州則基本與2013年持平。
從成交層面上看,2013年一線城市中上海、廣州和深圳供求比大致維持在均等水平,由于明年*策面依然看緊,估計市場銷售速度大致將和2013年持平,總體上看, 2014年一線城市中上、廣、深三城市場成交量將和2013年基本持平。 從房價角度看,一線城市2014年將呈現先漲后穩,其中上半年在市場慣性的作用下新盤價格仍將穩定上漲,尤其是2013年年底因信貸緊縮而推遲購房的需求在明年初將集中入市,這一定程度上將提升開發商銷售預期,其定價也將具有更大上漲空間;而下半年之后,*策面持續收緊的影響將持續發酵,主要的變數有兩方面:其一是新一輪局部*策收緊有可能出臺,目標可能是二套房貸或存量房稅收,其二是預售證管理再度啟動,兩者無疑都將對市場交易熱情造成壓力,從而平抑房價漲勢。
二線城市:市場供求兩旺,房價呈穩步上漲格局 從供應層面上看,與一線城市相同點是2012年下半年以來土地市場成交的放量,不同點是二線城市城區可供開發的土地規模更充足,從數據預期中看,南京、武漢、長沙、寧波、昆明等2014年新房供應量增幅均超過30%,而重慶。
5.房地產市場描述并分析分析是什么
市場背景描述與分析 (一)宏觀房地產市場形勢和相關*策 2011年國家房地產調控*策頻出,6次存款準備金率上調;3次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上調;2次個人公積金貸款利率上調。
“雙限”:限購、限貸。“一提高”:按揭首付比例提高。
強力遏制房價過快上漲。 使住宅房地產價格開始走向平穩,并開始合理回歸。
(二)全國房地產市場總體趨勢 1。新建商品住宅價格變動情況。
今年第一季度全國70個大中城市中,下降的城市有46個,持平的城市有16個,上漲的城市有8個。環比價格上漲的城市中,漲幅均未超過0。
2%。與去年同期相比總體呈穩步回落的趨勢。
2。二手住宅價格變情況。
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42個,持平的城市有12個,上漲的城市有16個。環比價格上漲的城市中,漲幅均未超過0。
8%。與去年同期相比總體亦呈現緩慢回落的勢頭。
但比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回落的趨勢較為緩慢。 通過總體分析,我們看到全國一線城市住宅價格開始明顯下降。
二、三線城市住宅價格由于鋼需作用,趨于平穩。在國家*策的強力調控之下,全國地房地產價格正逐步實現理性回歸。
(三)當地同類房地產市場狀況 1。過去10年**市住宅房地產市場經歷。
2000-2003年房地產價格出現緩步增長,2004年有小幅調整,2005-2007年隨著國家經濟高速發展,我市房地產市場進入快速增長軌道。2008年受調控和金融危機的影響,房地產市場增長短暫放緩,不久迎來了2009-2011年的高速增長期。
房價漲幅連續兩年突破30%,但是到了2010年國家開始逐步加大對房地產價格調控、遏制的力度,我市商品住宅和二手房的價格漲幅開始放緩,并出現小幅回落的矛頭。 2。
當前**市住宅房地產價格概況。目前**市普通商品住宅市場價格區間集中在5000-7000元/平方米之間,購房者有持幣觀望的情緒。
成交均價與上月比無大變化,波動較小。成交量略有緩慢回升。
3。未來**市住宅房地產市場基本分析。
一方面,國家調控*策無松動跡象,商品住宅供給增速趨緩,加之我市購房主體基本上屬于剛性需求,最近一些銀行開始對首次房貸利率實行95%折優惠。一些開發商推出各種優惠措施,使價格暗降。
另一方面,隨著長吉圖戰略規劃的實施,長吉一體化建設快速發展,將使鋼需得到集中釋放,雖有足量的保障房推出,也不會使我市房價有大幅回落,從價格走勢來看,地產市場發展腳步趨于穩健,可以預見我市未來一段時間,房地產市場會在*府的宏觀調控下呈現平穩健康的發展態勢,商品住宅價格會處在穩定階段。
轉載請注明出處榮觀房產網 » 昆明房地產市場分析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