淠河附近的樓盤比較多,濱河御景、中央公館、水上公園等等,價格基本上都在5800左右,麗水康城等離水遠一點的價格在5499左右,淠望大橋那邊的陽光威尼斯房價現在是6000+了。
那邊地勢低嗎?我記得98年三里橋那邊淹得一塌糊涂,我怕地勢低還會重復那一幕。
放心好了,不可能的了,現在的六安是淹不掉的,周邊的水庫水里設施都齊全了,你說的98年的時候三里橋那里、紙廠那邊是淹,市區這邊不會的,可以放心的。
六安市 金安區 三里橋一帶有多層新房小區賣嗎
暫時還沒有,請多去關注
金安區為六安市市轄區,設立于1999年9月,屬六安市主城區,是六安市*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國家級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和合肥經濟圈重要組成部分。[1]
金安區位于六安市東部,東倚省會合肥,北接壽縣,南鄰舒城縣,西鄰裕安區。
金安區名優特產主要有六安瓜片、皖西白鵝、一品齋毛筆等;景區景點主要有皖西大裂谷、毛坦廠老街、洞天湖等。
截至2011年,金安區幅員面積為1657平方公里,下轄5街道、11鎮、6鄉;總人口為851993人。
安區境,秦朝時,屬九江郡。
漢代,先后屬九江郡、衡山國、六安國、六安郡、廬江郡。
金安區在六安市的位置(紫色處)
三國時期,屬曹魏,為廬江郡治。
西晉時,屬廬江郡。
南北朝時期,劉宋時屬南豫州新蔡郡;齊梁時為霍州新蔡郡開化縣;北魏時為新蔡郡和邊城郡。[3]
隋朝,開皇元年(581年),屬廬州;開業三年(607年),改屬廬江郡。
唐代,開元二十七年(739年),改霍山為盛唐縣,移治騶虞城,屬淮南道壽州。
五代十國時期,后梁時改盛唐為潛山縣;后唐復名盛唐縣;后晉天福元年(936年)改盛唐為來化縣,后復名盛唐;吳、南唐及后周建置末變,仍屬壽州。[3]
宋朝,開寶四年(971年)置六安縣,屬淮西路壽州;*和六年(1116年)屬壽春府;重和元年(1118年)升為六安*,屬淮西路;紹興十二年(1142年)降為縣,屬安豐*;景定五年(1264年)復升為*。
元初,為六安*;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改為六安縣;后置六安州,屬河南江北行中書省廬州路。
金安區鄉鎮風貌
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省縣入州,屬中都臨豪府;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屬廬州府;弘治七年(1494年),復置霍山縣,六安州領英山、霍山兩縣。[3]
清代,順治二年(1645年),屬江南省;康熙六年(1667年)屬安徽省廬州府;雍正二年(1724年),屬安徽省鳳潁六泗道。
民國元年(1912年)廢除六安州,恢復六安縣,初屬淮泗道,不久改屬安慶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直屬安徽省;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先后屬第五區和第三區;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改屬第二區。[3]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
民國37年底至次年(公元1949年)初,屬皖北行*區六安專區;1952年4月,改屬安徽省六安專區;1979年,屬六安地區領轄;1999年,設立金安區。[4]
金安區行*區劃圖
截至2012年,金安區下轄5街道、11鎮、6鄉,分別為:中市街道、東市街道、三里橋街道、望城街道、清水河街道、木廠鎮、馬頭鎮、東橋鎮、張店鎮、毛坦廠鎮、東河口鎮、雙河鎮、施橋鎮、孫崗鎮、三十鋪鎮、椿樹鎮、城北鄉、翁墩鄉、淠東鄉、中店鄉、橫塘崗鄉、先生店鄉。共計35個居委會,299個村委會。[5]
從2013年1月起,城北鄉的新井、立新、中心、雙橋、新華5個村和三十鋪的黃堰、和平、大橋畈3個村劃歸六安經濟開發區管轄。
六安三里橋 造紙廠家屬區什么時候拆遷
我想那個地方居民比較集中,地域面積又不大,六安房價上不去,因此拆遷成本較大,開發商大多不愿意介入。只有等市*建設用地拆遷。
六安房價
新房最高8000左右,周邊5000多,今年漲價漲的厲害
我也在愁六安的房價呢
現在買房最不劃算
六安三里橋黑社會名單
我看錯掉了
我當你問六安的來
顧勇 大頭魚 小五子 陳小鬼
關健 東森 大洋洋
楊勝 葉小龍
只能跟你講這么多,黑社會 少摻和
轉載請注明出處榮觀房產網 » 六安市區現在房價多少靠什么位置好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