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中國城市最新房價排行 各地都是多少
您好,
東北
東北地區幾個三大城市的房價相差不大,均價為6984元/平。據統計,東北人均收入為43441元/年,月收入3620元,按房價最低的長春來算,每月可以買0.53平米,如果買一套普通套二90平米的房子,需要14年不吃不喝呢!
華北
華北地區各地方房價跨度相差較大,其中,渤海經濟圈的房價最高,北京首當其沖;其次中部及西部地區房價較低。據統計,北京人均收入在6500元/月,按35086元/平來算,一個月只能買0.18平,如果要買一個普通套二90平的房子,需要42年不吃不喝。
華東
華東地區土地富庶經濟發達,所以房價基本上都會比較高,即便是二三線城市也會比中西部地區的省會房價高,據統計,上海人均收入為6500元/月,按37062元/平來算,一個月只能買0.18平,如果要買一個普通套二90平房子,也需要42年不吃不喝!
華南
華南地區的房價屬階梯型分布,東部房價明顯高于西部,尤其是深圳房價乃中國大陸第一高,港澳臺地區的房價相對較高,買房需要一些特殊條件。深圳人均收入是7630元/月,按大陸第一高的深圳房價來算,一個月只能買0.17平,買一套90平的套二房子需要44年不吃不喝。
華中
華中地區城市發展水平較慢,房價較低,都在萬元以下,因居住環境良好,華中地區號稱幸福感最強。由圖可知,房價最低的貴陽是貴州的省會城市,每平米不到4500元,近相當于一個三四線城市的房價。
西北
雖然西部地區的人均收入高于中部地區,但因其自然居住環境比較惡劣,所以西部地區房價相對較低的,除了蘭州均價在7228元/平,其他地區的房價相當于普通三線城市
望采納,謝謝
2.中國城市房價排名
排行 城市 新房均價(元/平方米) 排行 城市 新房均價(元/平方米) 1 杭州市 25840 51 威海市 5363 2 北京市 22310 52 長沙市 5339 3 上海市 19168 53 常州市 5302 4 溫州市 18854 54 江門市 5205 5 三亞市 18319 55 鞍山市 5150 6 深圳市 16978 56 秦皇島市 5114 7 寧波市 13438 57 漳州市 5110 8 廣州市 12560 58 泰安市 5100 9 南京市 12016 59 廊坊市 5090 10 舟山市 10500 60 鎮江市 5052 11 紹興市 10105 61 承德市 5016 12 珠海市 9747 62 沈陽市 4980 13 大連市 9678 63 呼和浩特市 4920 14 廈門市 9660 64 石家莊市 4874 15 蘇州市 9103 65 桂林市 4865 16 臺州市 8967 66 泰州市 4830 17 青島市 8962 67 柳州市 4822 18 天津市 8958 68 大慶市 4814 19 南通市 8950 69 湛江市 4772 20 福州市 8666 70 九江市 4771 21 湖州市 8220 71 銀川市 4690 22 哈爾濱市 7939 72 徐州市 4632 23 無錫市 7843 73 連云港市 4610 24 佛山市 7822 74 貴陽市 4534 25 濟南市 7760 75 烏魯木齊市 4410 26 泉州市 7680 76 東營市 4370 27 嘉興市 7587 77 汕頭市 4330 28 海口市 7288 78 邯鄲市 4300 29 東莞市 7023 79 包頭市 4225 30 成都市 6630 80 洛陽市 4207 31 合肥市 6255 81 鹽城市 4150 32 鄂爾多斯市 6220 82 延安市 4135 33 武漢市 6196 83 吉林市 4008 34 南寧市 6137 84 濟寧市 3950 35 唐山市 6098 85 北海市 3890 36 昆明市 6006 86 開封市 3737 37 金華市 6000 87 葫蘆島市 3719 38 中山市 5988 88 濰坊市 3689 39 煙臺市 5835 89 齊齊哈爾市 3671 40 重慶市 5720 90 清遠市 3625 41 日照市 5700 91 營口市 3580 42 鄭州市 5689 92 錦州市 3550 43 惠州市 5649 93 西寧市 3440 44 宜昌市 5637 94 襄樊市 3432 45 太原市 5635 95 拉薩市 3400 46 揚州市 5630 96 淄博市 3300 47 南昌市 5573 97 丹東市 3273 48 長春市 5445 98 喀什市 3250 49 蘭州市 5440 99 張家口市 3210 50 西安市 5398 100 克拉瑪依市 3200。
3.2016年全國有哪些城市房價上漲的城市排名
2016年,全國房價上漲的bai勁頭還是蠻大的,主要是一二線城市,熱門城市集中在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京津冀地區、呼包鄂地區以及一些du地方省會城市,一線城市諸如北京、上海、天津、廣州這四個絕對房價會繼續zhi飆升,至于二線城市的話比如天津、杭州、南京、包頭、武漢、合肥、西安、大dao連、青島、蘇州這些城市的房價也會有很大的上升空間,三四線城市的房價會冷一些,個專人認為,如果手頭經濟不是很充足的話,買個二線屬城市的房子也不錯,至少不會賠啊。
4.2016年全國有哪些城市房價上漲的城市排名
熱門二線城市繼續火熱
廈門、合肥、南京等8個二線城市房價環比漲幅超過北上廣深一線城市,8個二線城市同比平均增速為6.35%,增幅較上月擴大0.61個百分點。
二線城市漲幅趕超一線城市的趨勢在長三角地區尤為典型。7月份,上海新建商品住宅環比漲幅僅為1.4%,比6月回落整整1個百分點,不僅是今年年內的最低漲幅,也是首次排名一線城市中的最末位。相比之下,同處長三角地區的合肥環比上漲4.2%,南京上漲3.6%,無錫上漲2.7%,杭州上漲2.4%,漲幅均大幅領先于上海。
漲幅雖不敵,一線城市房價仍第一
北上廣深的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漲幅全部收窄,比如領跑一線城市的深圳,新房環比漲幅2.0%,比前期收窄0.6個百分點。北京新房價格環比上漲1.7%,排名第二,上海環比上漲1.4%,排名一線城市中第三,但漲幅比前期收窄0.6個百分點。
從上海這個城市看,根據統計部門指出,7月份和近幾個月來上海房價增速放緩,主要是受有效的調控*策影響。3月25日滬九條樓市調控新*出臺以后,上海房地產市場非理性過熱態勢得到扭轉,交易量增速回落,價格指數升速有所收窄,*策效果有所顯現。
不過,由于一線城市此前房價已經過長期的過快上漲,造成基數高、同比增幅仍遠高于二線城市,因此一線城市仍應堅持“因城施策”,繼續控制房價三過快上漲。shqianyy
5.在中國買房究竟有多難
說起買房之難,從北上廣深到寧杭成渝,從一線城市到三四線城市,大江南北,960多萬平方公里上,大抵都有同類感慨。
當然,最令人感慨的還不是房價持續高企,而是收入增長越來越落后于房價漲幅,以至于房價越來越脫離基本面,越來越與普通居民無關,越來越成為少數人的投機游戲。在中國買房究竟有多難?我們還需要數據說話。
全國房價地圖:僅有10城房價不過萬經過2016年這一輪的暴漲,大多數一二線城市房價實現翻倍。以全國36個主要城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作為觀察對象。
這36個城市里,房價不過萬的只有10個城市,基本都屬于東北、西北城市,如沈陽、哈爾濱、蘭州、銀川。而在2015年,房價過萬的城市還屬于少數,只有北上廣深和廈門、杭州、天津等寥寥10個城市,最近大熱的武漢、鄭州、合肥、重慶、成都、長沙都還未過萬。
進入2017年,北上深房價突破6萬元,廈門、廣州跟隨其后,共同進入均價3萬元俱樂部,而三亞、杭州、南京、福州、天津則突破2萬元。請注意,這還只是全城均價,如果只看中心城區,這一數字往往還要翻上2倍左右。
如北上深中心城區均價早已超過8萬元,而廈門、廣州中心城區也在5萬元以上,二線城市如武漢天津福州也都在3萬元以上。不過,單看絕對值,二線城市與一線城市之間,的確還存在較大的差距。
但如果結合房價漲幅,二線城市已經基本趕上一線城市。2全國收入地圖:區域懸殊有多大關于收入主要有兩個指標,一個是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另一個是城鎮在崗職工平均工資。
前一個是以家庭為統計單位,覆蓋到所有居民,統計的是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后一個是以單位為統計單位,個體就業者和自由勞動者不在其列。這兩個指標各有優勢,就評價購房難度而言,覆蓋到所有居民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更有現實意義。
這是2016年36個主要城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行:置換成在地圖上顯示的氣泡圖是這樣的:從這兩張圖上,我們可以發現幾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其一,從整體上看,北上廣深寧杭處于第一陣營,而房價漲幅較為突出的鄭州、合肥、武漢處于中游,西部城市基本處于墊底位置。從數字上看,北京上海的收入水平,是二線城市鄭州、合肥、西安的1.6倍左右,是處于墊底位置的貴陽和西寧的兩倍有余。
其二,一般而言,經濟越發達的地區,收入水平也相對較高,但也存在例外。比如天津和重慶,這兩地的GDP總量僅次于廣州深圳,但收入水平卻排在全國中下游,重慶甚至還處于倒數位置,僅有北京和上海的一半多一點,甚至還不如長沙、濟南、福州等普通二線城市。
城市富而民眾收入一般,天津主要是由經濟結構決定的,天津以國有大工業企業為主,覆蓋的就業人群有限,難以惠及普通民眾。重慶是一個很容易被總量光環吸引的城市,卻忽略了光環之下,這是一個典型的西部城市。
3000萬人口的量級,很容易拉大總量,但也會產生均攤效應,畢竟在主城區之外,還有大量并不富裕的地區。3房價收入比排行:哪里買房最難?所謂房價收入比,顧名思義就是房價與收入之比,通過這一指標,可以粗略評估普通居民家庭購房的難度。
換句話說,房價收入比,衡量的就是一個家庭不吃不喝要多少年才能夠買得起一套房。中國典型的家庭是三口之家,以90平米作為標準面積,由此計算房價收入比:轉換為氣泡地圖如下:結合房價地圖、收入地圖以及房價收入比數據,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幾個要點:1、從國際標準來看,房價收入比的合理水平是3-7。
在36個主要城市里,只有長沙、西寧、烏魯木齊、沈陽、呼和浩特和銀川等6個城市處于合理水平。當然,其他超出合理水平的30個城市,并不意味著全都存在泡沫,原因在于,房價收入比衡量的是全體居民的購房難度,但實際上購房群體一般都以中高收入者為主,越富裕的城市、人口流入越大的城市,房價收入比自然會更高。
一個城市房價有沒有泡沫,還需要更多數據進行分析,這不在本文討論之列。2、從整體上看,房價收入比與房價排序基本一致,呈現一線、二線到三線的階梯式分布。
從數字上看,在36個城市里,房價收入比超過30的只有北上深廈四個城市,與房價排序一致。而超過20的也只有7個城市,除了北上深廈,還有三亞、福州和天津,而同為一線城市的廣州則只有18.7。
而超過10的則有22個城市。從區域上看,從東部到中部再到西部,房價收入比也形成階梯式分布。
東部沿海城市普遍超過15,中部城市在10-15之間,西部和東北城市基本都在10以下。3、套用城市分級模式,以房價收入比來衡量,深圳上海北京廈門三亞屬于一線城市,至于廣州,只能跟福州、天津、南京、杭州、石家莊、海口、武漢、鄭州等位列二線城市,大連、西安、長沙則只能類同于三線城市。
4、作為這一輪房價暴漲周期的領漲城市,深圳的房價收入比當仁不讓,位居首位。2015年,深圳房價收入比為27,到了2017年底,這一數字攀升到40。
這意味著,一個普通深圳家庭,連續40年不吃不喝積攢的收入才能供得起一套房。即便是兩倍于平均收入的中產群體,買一套房也要耗費20年的家庭收入。
這說明,深圳的樓市早已與普通人無關,北京上。
6.房價長期走向趨勢的研判
1、城市之間房價差距將更大*府一直想在城鎮化過程中,實現大中小城市的均衡發展。
但由于公共資源無法均衡配置,發展機遇更多地集中在首都、直轄市、省會城市和特區,所以城市發展中的“馬太效應”將日益明顯。 過去5年里,中國形成了三大三小6個人口增長中心,“三大”是北京、上海和深圳,以及其周邊城市;“三小”是鄭州、長沙和“廈門+泉州”。
資金增量上,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杭州、南京成為明星城市。上述這些地方,其房價將獲得人和錢的雙重支撐。
2、大城市房屋日益資產化 一線城市,以及10個左右的強二線城市,其中心區的物業將日益資產化,而且投資人將全球化、全國化。中小城市,特別是人口流失城市,房屋將回歸居住、辦公、商業等原始屬性。
對于多數中國人來說,房子最令人痛苦的時代過去了。絕大多數城市的95后,他們的青春將不再受到住房的擠壓,這是房地產(專題閱讀)泡沫帶給我們的最大福利。
3、小戶型將機械化 在大城市中心區,機械化的小戶型將崛起。20來平米的小公寓,將演變成一架精密的儀器,通過折疊、打開,創造出豐富的生活場景。
開發商,越來越像客機、游輪的生產商。 4、逆城市化很難出現 很多國家在充分城市化之后,會出現逆城市化。
也就是城里人到農村買地,建別墅。未來10到20年,中國很難出現這種局面。
因為中國人多,耕地少,土地國家所有。此外,公共資源的不均衡分配,也讓去農村居住的人,生活不方便、不安全。
5、大城市很難“去中心化” 歐美絕大多數城市,都出現了去中心化的趨勢。目前中國特大城市無不面臨交通、環境的壓力,讓一個城市擁有多中心成為很多人的夢想。
但中國的國情是人均耕地少,土地國有化。國家正在劃定大城市的邊界,防止無限制侵占土地。
加上公共資源不能均衡分配,所以去中心區難度極大。相反,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正讓交通發生新的變局:如果北京這樣的城市,有150萬輛出租車和專車,私人就沒有必要擁有汽車。
這樣,城市的交通死結就被打開了,去中心化意義就不大了。 6、商鋪面臨價值重估 商鋪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提袋消費”(服裝、鞋帽、家電等)日益被網購取代,支撐商鋪價值的只剩下“體驗式消費”(餐飲、電影、培訓、溜冰場)。
傳統商業旺區的街鋪,可能是最危險的資產,因為單價太高。此外是人口流失城市的郊區、新區的綜合體。
“一鋪養三代”越來越困難,“三代養一鋪”的悲劇隨時發生。 7、寫字樓跟住宅價格將長期倒掛 在一線城市,一直存在一種現象:同樣地段、同樣檔次的住宅和寫字樓(含商務公寓),住宅更貴。
為什么?原因有三:第一,商業物業基本上沒有學位,不能落戶口;第二,商業物業土地使用年限短;第三,管理費水電價格高,一般不能通煤氣。 網絡時代,在家辦公、分散辦公、郊區辦公正在成為時尚,寫字樓的“剛需色彩”不足。
一個人在辦公室,可能只需要3平米就夠用了,但對住宅面積的需求是多多益善。未來這種現象將持續,投資房地產還是要首選大城市中心區的住宅。
當然,如果你希望現金流充裕,就是要投資好的寫字樓。 8、房產稅會出臺,但對市場影響不大 由于絕大多數城市房地產出現了拐點,為了穩增長,國家不太可能出臺嚴厲的房產稅。
房產稅是地方*府的稅源,將來肯定會因地制宜,稅率各不相同,減免*策也不相同。一線城市的房產稅率肯定會最高。
整體而言,房產稅對房價影響不大。 9、計劃生育*策將逐步調整,但對樓市影響不大 全面放開二胎,已經沒有任何懸念,只是時間問題。
未來,可能還會有更寬松的人口*策。否則,中國在幾十年之后,將面臨嚴峻的人口危機(過度老齡化,勞動力不足)。
這對樓市構成長期利好,但作用可能沒有想象的大,因為生兒育女的成本越來越高,年輕人在生育上的積極性在下降,這也是全世界的趨勢。早晚有一天會有地方*府宣布:多生一個孩子,獎勵半套房子。
10、大城市的房價:漲漲漲! 中國的城市模式完全不同于美國。我們是摞起來的城市,密度高,人口高度集中。
這種趨勢一旦形成,很難改變。你讓中國人過“買個牙刷也要開車10分鐘”的生活,是不可能的。
所以,有人口增量的城市,房價很難回落。加上人民幣貨幣供應量長期偏高,所以房價只能不斷上漲。
以美元計價,中國大城市的房價或許會在未來幾年出現波動、反復,甚至下跌。但以人民幣計價,房價的大趨勢是不斷上漲。
換句話說,這里面有很大的因素是貨幣貶值。 11、房地產企業將大量消亡、轉型 2014年2月,我寫過一篇文章,題目是《2014:開發商的“逃命年”》。
逃亡的路線包括:逃離三四線城市、逃出郊區、逃離高債務、逃向多元化、逃往海外。現在看來,都應驗了。
未來10年,這種趨勢將延續下去,大量中小房企將被收購,轉型,或者死亡。最終,國內也許只剩下一百來家大房企,而且是多元化發展的。
大量的人員,將離開這個行業另謀出路。 12、“互聯化+房地產”泡沫將破 移動互聯網帶來的新一波網絡熱,如今在中國和美國同時達到了頂點。
隨著美元加息臨近,美國股市大調整已經開始。在中國,IPO注冊制改革因股災已經。
7.2016年有哪些城市房價最有上漲潛力
熱門二線城市繼續火熱廈門、合肥、南京等8個二線城市房價環比漲幅超過北上廣深一線城市,8個二線城市同比平均增速為6.35%,增幅較上月擴大0.61個百分點。
二線城市漲幅趕超一線城市的趨勢在長三角地區尤為典型。7月份,上海新建商品住宅環比漲幅僅為1.4%,比6月回落整整1個百分點,不僅是今年年內的最低漲幅,也是首次排名一線城市中的最末位。
相比之下,同處長三角地區的合肥環比上漲4.2%,南京上漲3.6%,無錫上漲2.7%,杭州上漲2.4%,漲幅均大幅領先于上海。漲幅雖不敵,一線城市房價仍第一北上廣深的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漲幅全部收窄,比如領跑一線城市的深圳,新房環比漲幅2.0%,比前期收窄0.6個百分點。
北京新房價格環比上漲1.7%,排名第二,上海環比上漲1.4%,排名一線城市中第三,但漲幅比前期收窄0.6個百分點。從上海這個城市看,根據統計部門指出,7月份和近幾個月來上海房價增速放緩,主要是受有效的調控*策影響。
3月25日滬九條樓市調控新*出臺以后,上海房地產市場非理性過熱態勢得到扭轉,交易量增速回落,價格指數升速有所收窄,*策效果有所顯現。不過,由于一線城市此前房價已經過長期的過快上漲,造成基數高、同比增幅仍遠高于二線城市,因此一線城市仍應堅持“因城施策”,繼續控制房價三過快上漲。
shqianyy。
8.全國各個城市的房價大概都是多少啊
2011年4月中國城市房價排行榜榜單 《2011年中國城市房價排行榜》在杭州揭曉,杭州房價躍居榜首,北京緊隨其后位居亞*。
煙臺列第39,青島第17。這是 “宜居城市研究室”第五次發布中國城市房價排行情況,統計樣本城市總量 為110個。
從統計數據來看,2010年1-6月份,房價繼續保持了快速的增長勢頭,排名前20個城市均價均超過8500元/平方米。其中,浙江城市占據六席,廣東和江蘇城市各占三席。
排行榜中,杭州房價躍居榜首,新房均價達25840元/平方米,創歷史最高,北京以22310元/平方米緊隨其后,上海新房均價下降至19168元/平方米位列第三,廣州以12560元/平方米位列第八。無錫以7843元/平方米位居第二十三位。
濰坊以3689元/平方米位居第88位。 《2010年1月十大最高房價城區排行》1、北京市西城區 337252、上海市靜安區 322003、深圳市羅湖區 319964、溫州市甌海區 310005、杭州市西湖區 268206、南京市玄武區 210007、天津市和平區 187418、廣州市天河區 184089、三亞市區 1800010、廈門市思明區 17860。
2010年7月中國城市房價排行榜 排行 城市 新房均價(元/平方米) 1 杭州市 25840 2 北京市 22310 3 上海市 19168 4 溫州市 18854 5 三亞市 18319 6 深圳市 16978 7 寧波市 13438 8 廣州市 12560 9 南京市 12016 10 舟山市 10500 11 紹興市 10105 12 珠海市 9747 13 大連市 9678 14 廈門市 9660 15 蘇州市 9103 16 臺州市 8967 17 青島市 8962 18 天津市 8958 19 南通市 8950 20 福州市 8666 21 湖州市 8220 22 哈爾濱市 7939 23 無錫 7843 24 佛山市 7822 25 濟南市 7760 26 泉州市 7680 27 嘉興市 7587 28 海口市 7288 29 東莞市 7023 30 成都市 6630 31 合肥市 6255 32 鄂爾多斯 6220 33 武漢市 6196 34 南寧市 6137 35 唐山市 6098 36 昆明市 6006 37 金華市 6000 38 中山市 5988 39 煙臺市 5835 40 重慶市 5720 41 日照市 5700 42 鄭州市 5689 43 惠州市 5649 44 宜昌市 5637 45 太原市 5635 46 揚州市 5630 47 南昌市 5573 48 長春市 5445 49 蘭州市 5440 50 西安市 5398 51 威海市 5363 52 長沙市 5339 53 常州市 5302 54 江門市 5205 55 鞍山市 5150 56 秦皇島市 5114 57 漳州市 5110 58 泰安市 5100 59 廊坊市 5090 60 鎮江市 5052 61 承德市 5016 62 沈陽市 4980 63 呼和浩特市 呼和浩特市 64 石家莊市 4874 65 桂林市 4865 66 泰州市 4830 67 柳州市 4822 68 大慶市 4814 69 湛江市 4772 70 九江市 4771 71 銀川市 4690 72 徐州市 4632 73 連云港市 4610 74 貴陽市 4534 75 烏魯木齊市 4410 76 東營市 4370 77 汕頭市 4330 78 邯鄲市 4300 79 包頭市 4225 80 洛陽市 4207 81 鹽城市 4150 82 延安市 4135 83 吉林市 4008 84 濟寧市 3950 85 北海市 3890 86 開封市 3737 87 葫蘆島市 3719 88 濰坊市 3689 89 齊齊哈爾市 3671 90 清遠市 3625 91 營口市 3580 92 錦州市 3550 93 西寧市 3440 94 襄樊市 3432 95 拉薩市 3400 96 淄博市 3300 97 丹東市 3273 98 喀什市 3250 99 張家口市 3210 100 克拉瑪依市 3200。
9.2016年房價的8大趨勢,買不買房都要看
1、大城市的房價還有一段上漲空間。
中國的城市模式完全不同于美國。我們是摞起來的城市,密度高,人口高度集中。
這種趨勢一旦形成,很難改變。 你讓中國人過 " 買個牙刷也要開車 10 分鐘 " 的生活,是不可能的。
所以,有人口增量的城市,房價很難回落。加上人民幣貨幣供應量長期偏高,所以房價只能不斷上漲。
財經傳媒人劉曉博就此表示:" 如果以美元計價,中國樓市可能接近見頂,當然這是階段性的頂部。但由于熱錢流出帶來的通縮效應,國內貨幣*策必然會通過寬松來對沖。
因此以人民幣計價的中國樓市,還有一段上漲空間,中國房價的長遠走勢,還要看改革的進展。" 2、房產稅的出臺將使樓市未來發生深刻轉變。
房產稅的出臺至少將在以下三個方面逐漸發揮作用: 首先是改變人們的理財觀念。以往可能是買房就發財,但是從房地產稅落地之日起,這一途徑的發財概率就降低了。
其次,將可能改變城市的資源配置。隨著市民納稅人意識的覺醒,人們對于上繳的稅款天然有追問透明度和去向的要求,這一要求倒逼*府部門在資源配置端重新調配資源。
最后,房地產稅的出現對于實體經濟的影響也是巨大的。此前,由于持有土地、房產的成本極低,很多非房地產企業蜂擁進入這一市場,而且也確實獲利豐厚。
3、計劃生育*策并不會改變樓市發展大勢。 全面放開二胎,這雖然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利好,但還沒到足以改變整個樓市發展大勢的程度。
好處還是一定有的。有經濟學家分析說,日本和歐洲部分國家過去的教訓表明,人口拐點到來前后,經濟危機如影隨形,首當其沖是對房地產的沖擊。
比如日本,在 1992 年出現人口拐點后,房地產泡沫破裂,地價大幅下降。而如今,中國樓市的人口拐點也已越走越近。
從這個意義上說,二胎*策的放開,對樓市來說將猶如一場及時雨;即將終結的人口紅利,有望因此重獲生機。 4、房地產企業將大量消亡、轉型。
曾經有無數專家在說,中國樓市正在上演大逃亡,逃亡的路線包括:逃離三四線城市、逃出郊區、逃離高債務、逃向多元化、逃往海外。現在看來,都應驗了。
未來 10 年,這種趨勢將延續下去,大量中小房企將被收購,轉型,或者死亡。最終,國內也許只剩下一百來家大房企,而且是多元化發展的。
大量的人員,將離開這個行業另謀出路。 5、未來將有部分將淪為鬼城或空城。
未來三、四線城市人口總體將持續外流,而一、二線城市人口總體將繼續保持流入態勢。三、四線城市目前商品住房高庫存及滯銷問題已經較為嚴重,而其未來的人口又呈流出態勢,隨著住房供給結構性過剩問題的突出,未來將有部分新城將淪為鬼城或空城。
6、逆城市化很難出現。 很多國家在充分城市化之后,會出現逆城市化。
也就是城里人到農村買地,建別墅。未來 10 到 20 年,中國很難出現這種局面。
因為中國人多,耕地少,土地國家所有。此外,公共資源的不均衡分配,也讓去農村居住的人,生活不方便、不安全。
7、商鋪面臨價值重估。 商鋪面臨的最大問題是," 提袋消費 " ( 服裝、鞋帽、家電等 ) 日益被網購取代,支撐商鋪價值的只剩下 " 體驗式消費 " ( 餐飲、電影、培訓、溜冰場 ) 。
傳統商業旺 區的街鋪,可能是最危險的資產,因為單價太高。此外是人口流失城市的郊區、新區的綜合體。
" 一鋪養三代 " 越來越困難," 三代養一鋪 " 的悲劇隨時發生。 8、寫字樓跟住宅價格將長期倒掛。
在一線城市,一直存在一種現象:同樣地段、同樣檔次的住宅和寫字樓 ( 含商務公寓 ) ,住宅更貴。 為什么?原因有三:第一,商業物業基本上沒有學位,不能落戶口;第二,商業物業土地使用年限短;第三,管理費水電價格高,一般不能通煤氣。
更多資訊可查詢房便利。
轉載請注明出處榮觀房產網 » 2016全國各城市房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