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們不禁發疑:為什么房地產調控了140多天,房價不但沒有降,整天
新*調控下 房價何時能不瘋漲? 作者: 來源:人民日報 2010-08-25 08:34:37 3月15日,兩會閉幕的第二天,北京市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今年1—2月,北京市四環路內商品住宅期房均價首次突破3萬元/平方米,六環路外的房價也首次突破萬元大關。
就在同一天,北京土地市場接連誕生3塊“地王”,并分別創下52。4億元總價紀錄,以及2。
75萬元/平方米和3萬元/平方米的樓面地價紀錄。 許多普通購房者原本認為房價會在本輪調控中穩定甚至有所回調,而創紀錄的房價和地價卻讓他們再度感到焦慮和恐慌。
房價要漲到什么時候?旨在遏制房價過快上漲的調控*策能否起作用?“滿足人民群眾的基本住房需求”的目標,正變得更近還是更遠? 普通購房者“就這樣被拋棄” 一個年收入6萬元左右的兩口之家,按照目前的價格要在北京六環外買一套90平方米的住房,不吃不喝需要15年的時間。 在北京,近兩年由于購房者收入增長速度趕不上房價上漲速度,大量需求開始向通州、大興等北京郊區甚至燕郊等遠郊區轉移,從而造成郊區房源出現局部供不應求,不斷推高郊區房價。
目前,遠郊區縣每平方米超過2萬元的項目已經屢見不鮮。另一方面,郊區房價不斷上漲,助長了房價上漲的預期,又進一步助推主城區的房價。
在這種惡性循環中,房價不斷上漲。 根據北京市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今年1—2月,北京六環外期房均價首次突破萬元大關,達到10409元/平方米。
同期,北京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頭兩個月共為5335元。據此推算,一個普通的兩口之家年收入大約6萬元左右,按照目前的價格要在六環外買一套90平方米的住房,不吃不喝需要15年左右的時間。
這意味著,大多數中低收入家庭甚至中等收入家庭已經很難在六環內買房置業,他們幾乎已經被北京的高房價“拋棄”。 對主要由這些家庭構成的普通購房者群體而言,解決“基本住房需求”面臨的困難不僅僅是高房價。
咬牙想買房,但市場上真正適合這些家庭的中低價位、中小戶型的普通商品房難覓蹤影,且大多數位于交通不便的遠郊區縣。 希望購買經濟適用房或限價房,無奈覆蓋面有限,多數處于中等收入水平的普通家庭短期內無法被納入保障范圍。
退而選擇租房,盡管“盤活住房租賃市場”的聲音已經呼喊了多年,但租房難、租房貴、不穩定的現實情況,讓許多家庭不敢長期租房。 于是,廣大普通購房者不得不面對“買不起、買不到、沒保障、不敢租”的尷尬境地,逐漸形成一個特殊的、群體龐大的“夾心層”。
“房價不斷上漲,從根本上講是市場的力量在起作用。”北京師范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董藩認為,由于近幾年首都北京快速發展,城市價值不斷提升,對人口的集聚能力也不斷增強,由此帶來的房地產價值提升和住房供需矛盾,推動房價不斷上漲。
但漲幅過快、大多數普通購房者無法承受高房價的確是一個大問題,應該引起*府高度重視。 盡管各級*府已經表態要遏制房價過快上漲的勢頭,并出臺了一系列*策,但房價過高的局面短期內似乎難以改變。
而且,房價上漲速度遠快于居民收入增長速度的情況,正從一線城市開始蔓延,越來越成為普遍性問題。央行日前公布的一份針對全國儲戶的調查顯示,逾七成居民認為當前房價“過高,難以接受”。
自2009年2季度以來,城鎮居民反映房價過高的占比逐季攀升,各收入水平持此判斷的居民普遍增加了一成左右。 “這種局面不利于房地產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有可能導致市場出現大幅震蕩,后果令人擔憂。”
董藩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