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8年香港房屋平均銷售價格
瑞銀集團(UBS)日前表示,預期香港的住宅價格將于2008年底前上升40%,并預期地產發展股及零售物業收租股將會領先大市。
UBS預期,香港住宅價格將于2007年初至2008年底期間飆升40%;中環寫字樓價格則將上漲25%,但預計于2007年底至明年初見頂;同期內的零售物業價格升幅則將達20%。
UBS估計,在未來6-12個月內,香港、內地和全球的投資者將積極入市,大量資金將流入香港房地產市場。瑞銀亞洲房地產聯席主管王震宇表示,由于負利率再現,香港市民的就業和財*狀況趨于穩定,加上缺乏具吸引力的投資出路,回流香港物業市場的資金將節節上升。
UBS還表示,由于市場對資產價格保持高企和價格增長前景普遍感到樂觀,而投資者再度追捧增長股,故香港大型股的估值將再度出現溢價,而小型股的價格亦會上升。此外,中國概念股將持續造好。
2.香港房價1997年為什么暴跌
2010年開始了一場全民大猜謎,很多開發商、專家學者、購房者都參與進來了,估計大家都知道猜的到底是什么了吧,對,就是2011年的房價走勢。
引爆這場大猜謎的是中國人民大學的經濟研究所發布的一個報告,報告的主要觀點是說2011年上半年房價將下跌兩成。給出的理由是當時的宏觀調控,尤其是房地產調控非常嚴格,開發商的錢開始收緊了。
到現在,2011年已經過去一大半了,謎底其實還沒有揭曉,但我今天不想去探究到底誰猜對了,或者誰猜錯了,我想探究的是開發商的信貸是不是真的收緊了?我在《我們的生活為什么這么無奈》這本書中,特意查了一下當時的真實數據,太可怕了。因為僅僅是2010年的前三個季度,開發商的貸款竟然就有6000億。
各位曉得2009年一整年銀行放出的貸款是多少嗎?告訴你,是5980個億,而且很多專家都說2009年中國銀行業的特征已經是天量信貸了。可是,現在的狀況是2010年的前三個季度發放的貸款竟然比2009年一整年還多,同時還超過了2007年與2008年的總和,這難道不可怕嗎?透過這組數字,我想告訴你的是,開發商現在根本就不差錢!也就是說,我們將會繼續看到開發商囤地、捂盤惜售。
所以說,我們現在所說的房價應該下跌或即將下跌,可能更多的是從道義上來講的,是一種道德感。但是,正是這種道義上的評判,卻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老百姓更大的痛苦。
我為什么這么說?道理很簡單,正是因為一些所謂的專家到處說這個房價會下跌,老百姓才會抱有希望。但實際情況是怎樣的呢?房價是一漲再漲。
這對老百姓來說,其實已經變成了一種折磨,就像是用鈍刀子割肉,一點點讓你死掉,這還不如干脆點,讓大家死個痛快。 更有意思的是,現在這個房價是漲是跌,已經構成了一個新的分水嶺。
它把持不同意見的知識分子分成了“唱漲派”和“唱跌派”。其實我覺得這兩撥人都有點奇怪,如果說是為了打壓房價,那我們*府出臺的*策,包括之前推出的新“國五條”、“國十條”,都不會成功的。
為什么?因為這都是表面現象。猜房價,更是一件非常荒謬的事情,明明都是瞎猜的,給出的理由根本經不起推敲的。
當然,不管這些專家學者吵的多熱鬧,我得先做個表態,很多人在網絡上留言說,郎教授說了什么什么樣的觀點。我在這里要清楚地告訴各位,我不是股評家,也不是理財專家,我從來不會去預測股市、樓市會怎么樣,這方面的話題,我是從來不談的。
為什么?因為我水平不夠,而且這也不是我的風格。我只想談談,目前這種狀況,究竟是怎么造成的? 這種“北京式”的下跌其實是屬于心理按摩,只是暫時緩解一下大家的情緒,根本沒有觸及到問題的本質。
問題的本質是什么?各位想一想,為什么市區中心的房價都這么高了,還是一個勁地往上漲?而且,即使它一個勁地瘋漲,為什么還是有那么多人要買市區中心的房子?你是不是覺得奇怪?其實也沒有什么好奇怪的,道理很簡單,就是因為所有好的資源都集中到市中心了,比如說學校,醫院。而我們老百姓,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為了讓家人生病時能接受更好的治療,就只能想盡辦法住得離市中心近點,更近點,所以才會出現市中心房價都這么高了,還是供不應求的狀況。
想想看,如果把好的資源遷到河北的涿州去,或者遷到燕郊去,那北京的二環、三環、四環還會這么堵車嗎?房價還會這樣嗎?所以說,現在問題的本質是資源分配制度的問題,如果說不從根本上改變這種分配制度,而只是想透過某種手段抑制這種強烈剛需的話,中心城市的房價根本就降不下來。 還有一個值得我們關注的問題,就是房價究竟是高是低,我們應該用一個什么樣的指標來衡量?還以北京為例吧,如果說3萬塊錢算高,2萬塊錢算高,那1.9萬塊錢是不是就不算高了?所以說,其實我們現在進入了一個誤區,我們把房價的漲和跌,當作判斷房地產是否陷入危機的最重要的一個指標了。
我要告訴各位的是,不是說房價漲了,它就一定有危機,房價跌了,就沒有危機,問題不是這么簡單的。最可靠的指標是什么?是老百姓的負擔能力。
我舉個例子,各位曉得香港的房地產為什么會在1997年崩盤嗎?如果你跟媒體一樣,說是因為索羅斯狙擊香港,那我告訴你,你完全搞錯了,因為那只是表面現象。根據我們的調查發現,香港的供樓負擔水平在1997年金融海嘯之前已經很高了,在1994年、1995年的時候是90%,1995年跌到70%,然后1996年又上來了,在金融海嘯之前最高達到110%,都成了負資產了,這太可怕了,因為這是崩盤的前兆。
想想看,香港的老百姓把收入的90%、70%、110%,都拿去還房貸了,甚至都透支了,還怎么消費?老百姓沒有錢消費的結果,就是香港經濟的猛然下滑,這種狀況持續下來,香港樓市怎么可能不崩盤?索羅斯的狙擊不過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而且,透過中國香港的國民生產總值也可以看出來,1998年金融危機之后的經濟并不是最差的,之后香港經濟還經歷了兩次衰退,等到2003年“非典”爆發的時候,香港的旅游業和酒店業幾乎停業。
這整個過程中,樓價一直下跌,經濟萎靡,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月供。
3.2008年香港和美國的房地產現狀如何
香港不太了解.
美國的不好!房地產市場處于衰退初期階段,短期難以復蘇.你就別想了.
我在網站上看過一些相關文章,給人的感覺似乎就是西方國家的房地產市場都不太好.唯一的例外是澳洲前景尚被人看好.
以下是專家分析:
美國過去10年來房價的上揚,主要歸因于經通脹調整的利率水平的下降,房價和房租之間對比關系的變化,以及房屋投資收益的變化,而鑒于這些因素仍然存續并有所強化,預計未來數年美國房價將更為波動,將導致美聯儲預測房產市場對整體美國經濟的影響更為困難。
美國經濟正步入其7年內的第二次泡沫后衰退時期,與2000年和2001年期間由于商業資本消費崩潰而引起的經濟衰退不同,當前的經濟衰退則是由房地產和信貸泡沫的雙雙破裂引起的。
美國房市風暴不僅對房主和建房商是個打擊,對美國的經濟景氣也是一個嚴重的危險,從而進一步對世界經濟造連鎖反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幾個月來一直警告美國房地產降溫可能帶來的經濟危險,甚至可能出現的由降價潮引發的經濟蕭條。
美國經濟將進入增長放緩時期,房地產市場已處于衰退初期階段,短期難以復蘇。一方面,美國國內累積的可供出售房屋較多,需要一定時期釋放和消化才能恢復正常水平。另一方面,美國通貨膨脹壓力加大,美聯儲連續降息的貨幣*策遭遇兩難境地,這都不利于房地產市場盡快回暖。
你可以看看這個網頁:
4.08年以后房價到底是會漲還是會跌
預言之一 從整體上看,中國的房價將出現“調整期”,但不會出現大降,小幅上漲仍有可能。
盡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出臺了貨幣從緊的*策,房價可能會出現一定的波動和調整,但是2008年中國的經濟仍將是處在高速增長期,房地產經濟仍是中國經濟的主流之一,開發量仍將很大,需求量仍將旺盛。而且除了國內需求外,在中國承辦奧運會的大背景下,還將會帶動許多潛在的國際需求,并且城市化的進程仍將加快,因此房地產仍將出現一定的增長,房價從總體上來看,小幅上漲仍是趨勢。
再看中國的各大行業,豬肉、糧油、原材料都在漲、“瘋狂的石頭”也成百上千倍地漲,房價又能跌到哪里去呢?退一萬步說,就算中國的房價要跌,也有一個“過渡期”和“潛伏期”,也不會出現在2008年,而應在2009年之后,因為按照經濟周期理論,中國的房價自2003年出現“井噴現象”后,快五年了,一般五年為一個經濟周期,也就是說到2009年大調的可能性較大。 預言之二 從局部來看,珠三角地區,主要是以深圳、廣州,包括珠海為主的地區的房價,盡管現在一些地方出現了降價,但是不會出現大幅度、大面積的降價,現在只不過是小幅的“震蕩”而已,長期的趨勢肯定是價格走向“平穩”。
因為道理很簡單,珠三角地區是中國市場化程度最高的地區,房地產市場化的程度也最高,住房制度改革也最徹底,因此應付風險的能力也將最強,同時隨著“港粵經濟一體化”,長期來看,深圳的房價與香港的房價接軌將是趨勢,因此“在曲折中前進是主旋律”。 預言之三 在長三角地區,上海的房價仍將趨高,但是周邊的城市,例如杭州、寧波、蘇州等房價將與之差距縮小,同樣在“世界經濟一體化”、“世界扁平化”的今天,上海的房地產需求仍將增長,這不乏包括一些巨大的國際需求,與國際接軌來看,上海的房價現在還不算高,因此,出現一定的調整后,上海的房價仍將小幅上揚。
可以這樣說,上海的樓市現在就是中國樓市的晴雨表,如果上海的房價真正跌下來了,那么“中國房地產的冬天”也就真正到來了。另外,從杭州和寧波這兩個城市來看,兩市的房價將最終看齊,而隨著與上海的接軌,寧波的房價仍有潛在的漲幅,蘇州和南京的房價由于消費能量的限制將趨于平靜。
預言之四 從“環渤海圈”來看,房價最活躍的城市當然是天津,平均價格每平方米7500元左右并不稀奇,特別是“濱海新區”,隨著環境的改善,其房價仍將上揚。 而隨著“京津”的大融合,天津的房價與北京相比、“八九不離十”才是目標。
北京的房價就不用多說,在中國的*治中心,用“穩健”兩個字最妥。山東沿海城市中房價最堅挺的當然是青島,而且隨著青島新一屆領導人的新*,房價仍將有一個再發力的過程,因為青島這座城市本身的價值就決定了房價是物有所值;煙臺、威海等城市的房價如果不打個性牌的話,基本上也就到位了。
大連當然也是屬于“環渤海圈”的一部分,由于其城市建設日益完善,其房價也基本到位了,而且隨著當地*府出臺一定的抑制措施,房價還可能出現一定的波折,因為這個城市的定位首先就是為大多數老百姓而想的。 預言之五 在“東北地區”中,作為東北最大的城市沈陽,隨著城市基礎設施的日益完善,其房市仍將是最活躍、價格仍將會小幅上漲,二環以內均價在5500元左右、中心公園等地區將在8000元左右、三環以外均價在3000元左右就是趨勢。
相對而言,長春市在東北三大省會城市中,無論從城市規模、人口基數、經濟實力、產業規模來看均無法與沈陽和哈爾濱相提并論,但是其房價有一個“后發制人”的過程,特別是長春市近年來吸引了全國100強開發企業(包括萬科、中海、中信、萬達等)進入開發,就從品質上加速了其價格上揚,因此其房價趕上甚至超過哈爾濱市都不是難題。 哈爾濱雖然將松北、呼蘭、阿城納入城市版圖,推行了“大都城市圈”的戰略,但是整個房價一直“溫而小動”,不過,預計2008年二環以內的中心城區均價在6000-7000元/平方米之間,少數高達萬元也是有可能出現的。
預言之六 與沿海相比,“西北地區”一些城市的房價一直基數相對較低,有的甚至只有1000多元左右,但是近年隨著西部大開發的推進,一些城市的房價開始像脫籠猛虎,快速上揚,出現了連續的“漲停板”,一些小城市上漲的幅度甚至快于中等城市,中等城市上漲幅度快于大城市。 而到了2008年,由于前期上漲過大,后期需求相對有限,其房價將處于一個劇烈震蕩期,“漲停板”的現象將不再出現。
在蘭州稍微好一點兒的房子也得每平方米4000元左右了,而銀川市房價以前在西北五省會城市中漲幅常居前列的位置已讓給了烏魯木齊市,烏魯木齊市其均價也就在3300元/平方米左右。 西安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盡管現在想圓“大唐新都”之夢,但是房價當以“保護”二字為妥。
預言之七 “西南地區”的熱點當然是“成渝板塊”,在2007年成都和重慶同時被宣布為“特區”之后,其房價就出現了一個快速上揚的過程,這其實也是一個潛在價值發現的過程。畢竟這兩個城市古往今來在中國的版圖上一直占有舉足輕。
5.2008年房價還會上漲嗎
經濟學家分析2008年的房價已經形成了拐點,不敢說房價會下跌但是應該會呈現增長緩慢,2007年貸款6次加息,二次致業首付40%都是對房價的控制,而且已經初見成效.但是要說價格回落還要看城市的發展建設,外來人口的多少,配置使用的土地的多少,房子的需求量的多少,人民幣的增值情況,和買房者的購買能力,國家的宏觀調控等諸多方面,以我個人的分析是現在的房價不穩定,大多數人都會和您一樣抱觀望的態度,房子是買漲不買跌,如果跌了你會賣嗎?你是在跌的時候買還是跌到低谷的時候買什么時候是低谷你知道嗎?房子是在你需要的時候買,香港的房價有史以來從為跌過,因為人多地少形成了反比,只有在供求平衡的時候,房子是會跌的,這就是深圳的房價下跌的原因.我不知道提問者要買的是那的房子如果是北京,我看跌的肯能性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