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經濟學中M1,M2.M3.M4各表示什么
基礎貨幣M0=流通中現金 M1=M0+企事業單位活期存款 M2=M1+單位定期存款和儲蓄存款 M3=M2+金融界信用保證金 M4=M3+央行票據 擴展資料四個屬性 ①可控性,是中央銀行能調控的貨幣; ②負債性,是中央銀行的負債; ③擴張性,能被中央銀行吸收作為創造存款貨幣的基礎,具有多倍創造的功能; ④初始來源唯一性,即其增量只能來源于中央銀行。
中央銀行通過調節基礎貨幣的數量就能數倍擴張或收縮貨幣供應量,因此,基礎貨幣構成市場貨幣供應量的基礎。在現代銀行體系中,中央銀行對宏觀金融活動的調節,主要是通過控制基礎貨幣的數量來實現的。
參考資料基礎貨幣_百度百科。
2.在經濟學中"M1""M2"是什么意思
M0、M1、M2、M3是用來反映貨幣供應量的指標。
M1反映經濟中的現實購買力,M2同時反映現實和潛在購買力。若M1增速較快,則消費和終端市場活躍;若M2增速較快,則投資和中間市場活躍。
M1過高,M2過低,表明需求強勁,投資不足,存在通貨膨脹風險;M2過高,而M1過低,表明投資過熱,需求不旺,存在資產泡沫風險。通常,M2主要衡量經濟體系中投資市場與資本市場的買賣活動。
此條答案由有錢花提供,希望對您有幫助。有錢花作為度小滿金融(原百度金融)旗下的信貸品牌,為用戶帶來方便、快捷、安心的互聯網信貸服務,最高可借額度20萬。
3.m1與m2代表什么
M1、M2是貨幣供應量的范疇。人們一般根據流動性的大小,將貨幣供應量劃分不同的層次加以測量、分析和調控。實踐中,各國對M。、M1、M2的定義不盡相同,但都是根據流動性的大小來劃分的,M。的流動性最強,M1次之,M2的流動性最差。
我國現階段也是將貨幣供應量劃分為三個層次,其含義分別是:
M。:流通中現金,即在銀行體系以外流通的現金;
M1:狹義貨幣供應量,即M。+企事業單位活期存款;
M2:廣義貨幣供應量,即M1+企事業單位定期存款+居民儲蓄存款。
在這三個層次中,M。與消費變動密切相關,是最活躍的貨幣;
M1反映居民和企業資金松緊變化,是經濟周期波動的先行指標,流動性僅次于M。;
M2流動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會總需求的變化和未來通貨膨脹的壓力狀況,通常所說的貨幣供應量,主要指M2。
4.什么是m1和m2 剪刀差
M1和M2是我國貨幣統計制度中,將貨幣供應量按照流動性劃分的三個層次。
最底層是M0,叫做“流通中現金”,指的是銀行體系外,各個單位的庫存現金和居民手持的現金之和;第二層是M1,叫做“狹義貨幣”,是指以M0為基礎,加上企業、機關、團體、部隊、學校等各種社會單位在銀行的活期存款;第三層是M2,被稱之為“廣義貨幣”,指的是以M1為基礎,加上企業、機關、團體、部隊、學校等各種社會單位在銀行的定期存款,和城鄉居民個人在銀行的各項儲蓄存款以及證券客戶的保證金。M1和M2的剪刀差:一般M1的增長被認為是經濟向好的表現,隨著M1的增長,M2常以略高于M1的增速而增長。
然而自2015年10月以來,M2的增長速度開始出現慢于M1的情況,并且在后續幾個月里持續擴大增速差距,在今年7月份達到了歷史新高。這種M1增速反超M2增速的情況,稱之為M1和M2的剪刀差,M2增長放緩與M1激增共同作用的結果。
拓展資料:M1的流動性其次,因為M1實際上就是M0+對公賬戶的銀行活期存款;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單位對公賬戶的活期存款是可以開支票的,所以流動性會比個人活期存款更強。M2的流動性又略低于M1,M2簡單說就是M1+對公賬戶定期存款+個人賬戶的銀行存款+證券客戶的保證金。
M2和M1的差額,被稱之為“準貨幣”。M2-M1=對公賬戶的定期存款+個人賬戶的銀行存款+證券賬戶的保證金;雖然這部分貨幣沒有像現金一樣在市場上流動,但是代表著潛在的購買力,所以又叫“潛在貨幣”。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貨幣統計體系。
5.經濟學中什么叫M1、M2指數
狹義貨幣M1,廣義貨幣M2。
狹義貨幣一般用字母M1來表示:M1=M0(流通中貨幣)+企業活期存款+機關團體部隊存款+農村存款,狹義貨幣的供應量是中央銀行制定及執行貨幣*策的主要觀測依據。廣義貨幣:廣義貨幣是和狹義貨幣相對應的一個經濟學概念,在經濟學中以M2來表示,其計算方法是社會流通貨幣總量加上活期存款以及定期存款與儲蓄存款。
廣義貨幣(M2)=M1+儲蓄存款(包括活期儲蓄存款和定期儲蓄存款)擴展資料由于歷史原因,在不同國家其統計口徑及表示方法會有所不同。例如,在美國的經濟統計中,常常以M3表示廣義貨幣;而在英國,則以M4表示。
每個國家都只使用唯一的一種貨幣,并由中央銀行發行和控制。不過也存在例外,亦即多個國家可以使用同一種貨幣。
例在歐盟國家通用的歐元,在西非經濟共同體的法郎,以及在19世紀的拉丁貨幣同盟,名稱不同但能在聯盟內部自由流通的等值貨幣。一個國家可以選擇別國的貨幣作為法定流通貨幣,比如,巴拿馬選擇美元作為法定貨幣。
不同國家的貨幣還可能使用相同的名字,比如,在法國和比利時使用歐元之前, 它們和瑞士的貨幣都叫法郎。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狹義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