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怎么寫啊?
《if語句》教案【使用教材】高等教育21世紀課程教材《C語言程序設計教程(第2版)》龍佑喜、彭三城主編,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章節名稱】第4章 選擇結構程序設計 第4.1節 if語句【授課教師】秦老師【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通過實例學習如何利用 if語句解決實際問題。(2)能力目標:通過分析、歸納等手段,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編程能力。(3)情感目標: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重點】1、分支結構的思想,流程圖表示和執行過程。2、if語句的兩種形式及其應用。【教學難點】如何用if語句解決具體的選擇結構問題【課型及課時】新授課(1課時)【教學方法】實例教學法【教具】黑板、粉筆【教學過程及內容】(以下帶有下劃線的內容為板書內容,圖1、圖2a、圖2b和圖3為版畫內容)第4章 選擇結構程序設計一、導入新課首先復習順序結構的定義及其特點。在此基礎上,根據分支結構特點導入新課。二、講授新課4.1 if語句C語言提供的if語句的三種形式:第1種是if語句的一般形式;第2種是if語句的缺省形式;第3種是if …else if語句。首先學習if語句的一般形式。1. if語句的一般形式(if-else形式)(1) 一般形式的語句格式如下:if(表達式) 語句1else 語句2下面考慮if語句的一般形式是怎樣形成分支的?(2)執行過程:(見圖1)首先計算表達式的值,若表達式的值為“真”,執行右邊的分支,也就是執行語句1,然后執行if語句的下一條語句,這時語句2不會被執行。如果表達式的值為“假”,就執行左邊的分支,執行語句2后直接執行if語句的下一條語句。這時,語句1也不會被執行。很明顯在程序中,利用if語句的一般形式可以形成兩個分支。【例1】 輸入兩個整數a,b,比較大小,將較大數輸出。(1)算法分析:設3個變量a,b,max;輸入a,b的值;判斷a,b,將較大者放到max中;輸出max的值。下面用流程圖來描述算法。(2)流程圖。(見圖2a)首先簡要敘述流程圖的執行過程,然后根據流程圖編寫程序代碼。(3)源程序 (以下程序板書在黑板中間):#include main() { int a,b,max; scanf("%d,%d
轉載請注明出處榮觀房產網 » 教學教案模板,教案怎么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