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寫音樂教學論文?
答:我認為在寫教學論文是要遵循這些觀點。
首先,音樂教育有助于學生記憶力的發展。在音樂教學中,教師 通過歌曲演唱、和樂
演奏、隨歌隨舞等活潑豐富、各種各樣的教學形 式,讓學生全身各種器官都能活躍起來,
在提高興趣和注意力的同時, 也促進了學生記憶力的提高。并且,音樂能改變人的情緒,
在日常生 活中,我們都有類似的體會。聽一些輕松愉快的抒情樂,能使我們渾 身放松,精
神愉快,對改善記憶有著極顯著的效果。誠如馬克思所言: "一種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藥
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憊和痛楚。"
其 次,音樂教育能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 過讓學生欣賞
《草原之夜》、《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優秀作品,借 音樂形象來喚起學生對相關視覺形象、
聽覺形象及有關事物的聯想, 讓學生盡情暢想草原之夜獨特的自然美和莫斯科郊外別具異
域風光的 境遇美,使學生的想象力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
第三,音樂教育能培 養學生的節奏感,促進時間知覺的發展。音樂是一門節奏性很強
的學 科,在教授過程中,學生最易感受到的便是那抑揚頓挫、高低起伏的 樂感,尤其是在
敲打樂、搖滾樂中。這時,教師應注意教會學生從身 體的協調動作、肌肉反映上去感覺、
體驗節奏,并運用到樂理中去, 增強學生的節奏意識。
求問幼兒園音樂教育論文:如何在歌唱活動中提高幼兒的表現能力
歌唱是幼兒園音樂教育的主要內容,在音樂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歌唱也是表現情意的好工具,但在教學中我們有時會發現,有些幼兒唱起歌來卻只是一種機械性的背唱,聽起來總覺得干巴巴的,沒有感情色彩。有些歌曲孩子們在開始學唱時還有點樣子,可等一段時間再去聽他們唱時,一首優美的歌曲就面目全非了。如何培養幼兒對歌曲的表達力呢?在實踐中,我總結了以下幾點體會:
一、創設意境,理解歌詞。
在實踐中我體會到,幼兒不能到位地演唱歌曲,跟他們對歌詞的理解非常重要。所以,我覺得可以從歌詞下手。歌詞,是音樂的一種文學形式,雖詞語不多、篇幅短小,但卻是幼兒與歌曲接觸的第一步,歌詞中所描繪的人物、情節、語言、動作對幼兒有著直接的影響。但幼兒園的孩子還不具備獨立朗讀和理解詞義的能力,此時若采用傳統的條文式的灌輸,對他們來講則會由于抽象而失去吸引力。因此,在教學中我通常把歌詞變化為孩子們愛聽的小故事,作為教授新歌的導語,或者以故事情節貫穿整堂課,用生動的語言向他們講解。如在教授《小籬笆》這首歌時,我先繪聲繪色地講述:“春天來了,外面的世界真美啊!瞧!有誰在迎接春天的到來?聽!是誰在為春天歌唱?美麗花兒、嫩綠的草兒、漂亮的小籬笆”。或者將歌曲融入故事情節當中,如戲歌《蟈蟈和蛐蛐》,我就是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將歌曲通過角色對話演唱出來的。這樣,孩子們在聽故事的同時,情不自禁地對歌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唱起來積極性就會非常高。
二、范唱感染,激發欲望。
每首歌都有各自所要表達的不同內容和情感,他們或高亢、或低沉、或歡快、或抒情,如何讓幼兒感知這一切呢?這時就需要教師按照歌曲的情感要求、風格特點進行有感情的范唱。例如在歌曲《小小羊兒要回家》的范唱中,我通過豐富的表情,抒情的旋律以及有感情的演唱,讓孩子們體會天色暗了,星星亮了,一個可愛的小女孩趕著心愛的羊群回家的美麗畫面------這樣,使孩子們對歌曲有了一個較完整的藝術形象,從而激發了幼兒學唱歌曲、急于表達的欲望。
三、模仿演唱,提高能力。
唱,是一項重要的音樂實踐活動,是一首歌曲最重要的表達方式,通過唱可以使幼兒在音準、吐字、唱詞、節奏等方面得到訓練和提高。由于大班孩子不能獨立處理關于音準的高低、節奏的快慢等方面的問題,所以他們只能采用模仿演唱的方法來學唱歌曲。在教學中,我多用錄音帶。在幼兒初步了解歌曲的基礎上,通過三個步驟來幫助幼兒進行模唱:第一步,要求幼兒耳聽錄音,心里默唱;第二步,要求幼兒隨錄音進行輕聲哼唱;第三步,要求幼兒模仿錄音,反復進行齊唱練習,直至幼兒能夠基本跟上錄音的速度為止。
四、教師引導,激發情感。
幼兒演唱過程中,教師的引導語、過渡語非常重要,因此,教師應采用優美動聽的語言,喚起幼兒的情感。
如歌曲《媽媽的眼睛》的引導語:美麗的天空,不知疲倦的小星星眨著眼睛,美麗的天空、光亮的小星星讓我們想起了什么?(媽媽的眼睛)。過渡語;你們的歌聲把天空打扮得更美麗,聽了你們的歌,老師越來越感動,感到了你們愛媽媽的心,是啊,媽媽給了我們生命,媽媽哺育我們長大,媽媽是最偉大的,讓我們用歌聲來擁抱媽媽吧!
有這么多充滿深情的話語的渲染,孩子演唱時會更加地投入。
五、輔助律動,融入情感。
律動,是一種根據歌曲的內容創設動作,隨著旋律的發展進行表演的一種藝術形式。由于孩子們好動,尤其喜歡隨著音樂的節拍動,而律動正好符合他們這一年齡特點,因此也就成為他們唱好每一首歌的重要輔助手段之一。在孩子們初步學唱歌曲后,如果能引導幼兒用動作加以表現,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學習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這個活動中,在幼兒學唱歌曲后,我就引導幼兒通過梳頭、穿衣服、系鞋帶、疊被子等一系列動作的編配,使幼兒在邊唱邊做的過程中,理解性地記憶歌詞,并能把疼愛媽媽的感情付注于演唱當中。
總之,對于大班孩子來講,教師只能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思維發展規律,利用多種形式,突出一個“活”字來進行音樂教學中的歌唱活動,才能激發他們對歌唱活動的興趣。孩子們通過這樣一種科學的音樂教育,不僅學到能一些必要的音樂知識和技能,同時也培養了對音樂的感受力、記憶力、理解力、想象力和表現力,提高了他們的音樂素質,同時也大大促進了其智力的開發。
轉載請注明出處榮觀房產網 » 音樂教學論文,怎樣寫音樂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