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7年適合買房嗎
1、房子是用來住的,利好剛需
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會議在抑制房地產市場泡沫、增加土地供應、落實人地掛鉤等方面也作出了部署,提出要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
這一表述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被解讀為強調房屋的居住屬性,減弱房屋的金融屬性,也為明年的樓市調控定下了基調。這個2017年的樓市定調,意味著,房屋的居住屬性被再次強調,打擊投資投機行為。
2、調控給剛需上車機會
房地產的平穩健康發展,關鍵需要完善長期制度建設。2017年,不管是有保有壓,一城一策的調控,還是房地產稅等長期*策的加快落地,都是穩定房價的關鍵,相信這都是在給剛需上車的機會。
3、專家預測2017年房價趨穩
專家預測,2017年的房地產行業將進入調整期,盡管成交量可能會萎縮,但房價并不存在大跌或大漲的基礎。開發企業的資金較為寬裕、*策的舉措較為理性、低利率環境仍然存在,基于這三個原因,房價保持平穩態勢,不會出現明顯的下跌。
需要注意的是,剛需購房者需要解決實際的居住需求,不需要有太多顧慮,不要受制于價格波動和*策調整,在近期調控后某些城市的房價可能會走低,可以抓住這些購房時機。
2. 為什么說2017年是買房的最好一年
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會議在抑制房地產市場泡沫、增加土地供應、落實人地掛鉤等方面也作出了部署,提出要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
這一表述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被解讀為強調房屋的居住屬性,減弱房屋的金融屬性,也為明年的樓市調控定下了基調。
那么今年是否是合適的買房時機呢?顧云昌表示,目前房價已到“天花板”,去年透支了相當一部分的購買力,*府實施調控*策之后,改變了人們對房地產的預期,另外2017年的貨幣*策可能會適度收緊,這些因素會對樓市產生較大的下行壓力。
顧云昌預測, 2017年市場可能會平靜得多,下半年下行的壓力可能會更大,多數泡沫較小的城市的房價會緩慢增長,個別泡沫較大城市的房價或許會出現下降,但對于自住型需求的購房者來說,還是應該“該出手時就出手”,優先滿足自己的居住需求,2017年還是合適的買房時機。
牛鳳瑞則認為,房地產市場不可能總是爆發式的上漲,今年房價上漲有過去積累的因素,在需求已經快速釋放的情況下,明年將是一個休整期,預計不會出現像2016年的大幅度上升,但房價下跌的概率是比較小的。
3. 2017年房地產調控*策變化有哪些
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陳*高26日在“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部署明年的工作任務,并將“千方百計抓好房地產調控,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
“調控”再成住建部工作重心,源自于決策層對房地產市場施*思路的轉變。從9日召開的中央**會議,到16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到21日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僅今年12月份,中央就三次在高規格會議上談到“穩樓市”。
防泡沫、抑制投機性購房,加快建立房地產發展長效機制的思路在各個會議中一以貫之。盡管限購、限貸、限價等各地頻繁使用的房地產調控手段并未被提及,但在金融、土地、財稅、投資、立法等領域建立起長效機制之前,行*性調控措施還不能退場。
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對中新社記者指出,明年調控不但不會松動,還有望從嚴。因為,長效機制的建立非一夕之功,這些調控措施需要繼續使用,以抑制樓市過快上漲,防止泡沫的產生。
例如,在降杠桿、防范金融風險方面,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等措施將會繼續推動或升級。目前一些大額信用卡支付、消費貸、裝修貸等大多是變相的首付貸,未來這些渠道可能會被徹底堵死。
各地也在調控升級方面不斷跟進。例如:12月3日,浙江嘉興市實行住宅限購;12月22日起,武漢限購范圍進一步擴大;23日鄭州樓市跟進“認房又認貸”,有房或有貸者購房,首付比例調至60%;26日,濟南再度收緊限購*策。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指出,各地*策收緊預期繼續增強。近3個月來,武漢和鄭州各調控了4次,杭州、南京等城市也都在10月以來連續發布超過3次調控*策。
這些無疑對處于調整邊緣的樓市影響明顯。業內人士認為,調控從嚴信號出現后,可能會讓明年的房地產市場進入冷卻調整期。
尤其是在2016年多地購房需求大量釋放甚至出現透支以后,明年人們購房熱情可能大幅降溫。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預測稱,2017年房地產調控將保持高壓姿態。
受此影響,本輪房價調整可能持續到2017年底至2018年上半年。在此期間,房地產開發投資可能出現“二次探底”,2017年房地產投資增速可能回落至1%到3%左右。
任澤平同時指出,由于當前調控主要是通過限購限貸控制需求,如果土地供給跟不上以及長效機制建立不理想,那么2017年底至2018年上半年房價面臨新一輪上漲壓力。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理事長李鐵則提醒,需要認識到房價上漲是局部現象,而不是全國現象。
三四線樓市庫存嚴重積壓的問題也需要重視。住建部提出,明年將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繼續堅定不移抓好三四線城市和縣城房地產去庫存。
因地制宜的“一城一策”甚至“一區一策”可能在明年普遍推廣。
4. 為啥2017年適合買房
2017年可從容選房
限購、限貸*策嚴重削弱了購房群體基數,純本地自住需求的購房者需要時間培育,未來市場成交量會繼續呈現較大幅度下滑趨勢,整體價格會在保持相對平穩的前提下,呈現微小下移,這樣的現狀短期內都將持續。
2017年調控*策還將繼續,開發商出于資金安全、年末沖業績等因素考慮會主動試探性優惠促銷,成交量冷卻將拉長樓市庫存去化周期,買方市場將在局部區域內重現。
新的一年,做一個孤獨的購房者,切勿盲目跟風。當市場成交量萎縮到最小的時候,是購房良機,2017年可以從容選房,有迫切購房需求的剛需購房者擇機入市,不急的話,在調控*策出現明顯變化前都有機會。
5. 對房地產行業的2017前景有什么規劃
參考《2017-2022年中國房地產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 過去15年,我國房地產業以超過20%的年均增速發展。而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在2015年降至2000年有數據記錄以來最低點,僅為1%。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名義增長6.6%。
中國城鎮化在繼續,收入水平在提高,消費在升級,過去驅動我國房地產市場發展的核心驅動因素沒有消失,我國房地產市場進入以理性增長為特點的“白銀”時代,仍有發展潛力。
一方面,房地產行業對經濟增長可形成重要支撐,另一方面,過度投機引發泡沫,扭曲資源配置,損害實業和創新,為長期經濟發展埋下隱患。
當前房地產市場分化態勢明顯。一方面,一二線熱點城市房價上漲過快,如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地區的部分城市,以及內地的一些區域性中心城市。另一方面,東北、西北、西南地區的多數城市市場平穩,一些三四線城市庫存壓力仍然較大。
6. 2017房價預測2017年房價是漲還是跌
房價的漲與跌,主要影響因素是當地的庫存和供求關系,當供大于求,則房價上漲無力!
在“3·25”新*的持續影響下,上海、深圳樓市持續看跌;一線城市樓市供求關系逆轉,呈現供大于求態勢,出現明顯降溫。業內人士預測,部分一、二線城市房地產價格上漲過快帶來了房地產新的泡沫風險,未來樓市可能出現大逆轉.
需求部分:一線城市人口基數大,對商品房需求量十分巨大遠遠超過供給量,在這種情況下房子成為了高價奢侈品。供給部分:首先是新房方面,一線城市可供應土地日益減少,拿地成本的持續走高推高了新房房價;其次是二手房方面,存量房流通不充分,市場上行期供需矛盾更為加深。在這種供需長期失衡的狀態下遇上寬松貨幣*策,價格上漲成為了必然。
由于一線城市庫存規模實際上還在減弱,所以根據目前的供求關系,其實價格繼續上漲依然是有充分的理由。
7. 2017年房地產調控*策變化有哪些
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陳*高26日在“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部署明年的工作任務,并將“千方百計抓好房地產調控,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
“調控”再成住建部工作重心,源自于決策層對房地產市場施*思路的轉變。從9日召開的中央**會議,到16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到21日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僅今年12月份,中央就三次在高規格會議上談到“穩樓市”。防泡沫、抑制投機性購房,加快建立房地產發展長效機制的思路在各個會議中一以貫之。
盡管限購、限貸、限價等各地頻繁使用的房地產調控手段并未被提及,但在金融、土地、財稅、投資、立法等領域建立起長效機制之前,行*性調控措施還不能退場。
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對中新社記者指出,明年調控不但不會松動,還有望從嚴。因為,長效機制的建立非一夕之功,這些調控措施需要繼續使用,以抑制樓市過快上漲,防止泡沫的產生。
例如,在降杠桿、防范金融風險方面,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等措施將會繼續推動或升級。目前一些大額信用卡支付、消費貸、裝修貸等大多是變相的首付貸,未來這些渠道可能會被徹底堵死。
各地也在調控升級方面不斷跟進。例如:12月3日,浙江嘉興市實行住宅限購;12月22日起,武漢限購范圍進一步擴大;23日鄭州樓市跟進“認房又認貸”,有房或有貸者購房,首付比例調至60%;26日,濟南再度收緊限購*策。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指出,各地*策收緊預期繼續增強。近3個月來,武漢和鄭州各調控了4次,杭州、南京等城市也都在10月以來連續發布超過3次調控*策。這些無疑對處于調整邊緣的樓市影響明顯。
業內人士認為,調控從嚴信號出現后,可能會讓明年的房地產市場進入冷卻調整期。尤其是在2016年多地購房需求大量釋放甚至出現透支以后,明年人們購房熱情可能大幅降溫。
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預測稱,2017年房地產調控將保持高壓姿態。受此影響,本輪房價調整可能持續到2017年底至2018年上半年。在此期間,房地產開發投資可能出現“二次探底”,2017年房地產投資增速可能回落至1%到3%左右。
任澤平同時指出,由于當前調控主要是通過限購限貸控制需求,如果土地供給跟不上以及長效機制建立不理想,那么2017年底至2018年上半年房價面臨新一輪上漲壓力。
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理事長李鐵則提醒,需要認識到房價上漲是局部現象,而不是全國現象。三四線樓市庫存嚴重積壓的問題也需要重視。住建部提出,明年將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繼續堅定不移抓好三四線城市和縣城房地產去庫存。因地制宜的“一城一策”甚至“一區一策”可能在明年普遍推廣。
8. 2017年到底要不要買房
好像一到每年的年末歲初總會有這樣的問題出現:“今年適合買房不?、今年啥時候是買房佳期……”。
以上的這些問題其實蠻難回答的,因為市場變化莫測,而且買房這件事還是比較“自我”的,當你真正迫切需求時,你難道就真的非要等到最佳時期出手買房嗎?yuqiancyh
到底啥時候適合買房看:銀行對房貸的態度
普通買房人看市場的方法很簡單,那就是看銀行對買房貸款的態度。一般而言,銀行對貸款的態度比專家的話真實、準確,可信度更高。
銀行手松,說明市場看好,投資客涌動,房價一般呈上漲趨勢;銀行手緊,說明市場風險加大,*策調控,投資客抽身,絕大部分賣家著急,買家觀望,房價一般呈下跌趨勢。
到底啥時候適合買房看:由平均價看供需比
有專家說平均價格下跌是因為市場上出售的某類房子增多,然而也有人說如果供給增多真實需求也增多,則此類房屋價格持平或者小幅上揚,此時是買不到便宜房子的;如果供給增多真實需求保持不變,則此類房屋的價格立刻下跌,此時才是購買房屋的最佳時機。
到底啥時候適合買房看:賣房中介電話多還是少
中介向你推銷房子的陌生電話少,證明市場行情好,市場上并不缺客戶,這時你買房只能任由賣方開價;房產中介向你推銷房子的陌生電話多,證明市場行情不好,市場上買房的客戶少,跟房東討價還價的機會就多。
所以,買房真正的佳期很難給出一個真正契合的答案,但是呢,我們也是可以根據一些參考標準來找尋一個適合的答案!
轉載請注明出處榮觀房產網 » 2017年房地產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