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是不是商業交易都是騙人的
1、首先肯定你是一個很善良的人,這是你的優點,應該堅持,你的客戶會喜歡你的;同時也是你的缺點,因為你在給別人打工,肯定不能按你的意志辦事,做違心的事對自己也是傷害。
2、人的素質不可能都一樣,但有一點,商品交易是由買賣雙方自己的意念決定的,一個愿打一個愿挨;你只代表老板做事,是否騙人與你無關,你是“端人碗,受人管”,這也是工作道德準則問題,除非你不在他那里做了;3、商業交易最高的境界就是雙贏,一方得到價有所值商品,另一方獲得豐厚的利潤;如果有一方認為不值,交易就無法進行;房地產是特殊商品,原是各路神仙(包括*府)眼中的“唐僧肉”,如今隨著購房者的覺醒各方都在博奕;但羊毛總是出在豬身上,對你來說如果做不了觀音菩薩,就做個沙和尚罷。
2. 金邊房地產騙局是真的嗎
購買金邊房產并不是騙局,現在金邊發展房地產是一個機會。這里的土地成本比較低,利潤空間大。隨著土地被用來開發公寓,排屋將逐漸被公寓取代,很多本地人也開始購買公寓。
1、有中國投資者認為金邊房地產還是剛剛開始起步,柬埔寨房價還很低,還相當于中國20年前的形勢,有巨大升值空間。有新加坡投資者則認為金邊房地產已經太多泡沫,即將崩盤。隨著金邊的房價不斷上漲,升值空間也很大,很多人是為了投資而來。
2、現在金邊核心區域投資回報率不同項目年化高達10%~20%,金邊租金回報達到6%~10%,目前是處于全世界前列的。外國人投資房地產,也是看好柬埔寨的長期的發展。接下來,隨著項目開發的激增,房地產*策趨向于收緊及規范化。
3. 開發商的有哪些常見騙局
1、特價房肯定不會有好房子便宜一時爽,買過悔一生。
特價房應該是開發商最常見的優惠*策。定期推出一定特價房,這些房子會比正常的房價低上不少。
其實大家心理都清楚,便宜沒好貨。特價房一般都是每棟樓里戶型、樓層等比較差的。
所以,如果貪圖一時的便宜,真的住進去以后,等著后悔,而且,想轉手,估計你也得特價的特價才能賣出去吧。 2、沙盤圖看到的,住進去才知道并沒有沙盤圖的出現,的確是讓購房者能夠對小區未來的規劃的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
但是,開發商總會把沙盤圖做的很精致,但是實際規劃可能并不是這樣。滿眼的綠植在后期可能都變成了停車場,說好的幼兒園,孩子都念高中了,也沒看建成,所以看沙盤圖也是一門學問。
比如小區的出入口,樓棟之間的位置,這些一般都是不會變,后期的規劃一定要和開發商溝通清楚,有必要也要簽訂到合同里。 3、說好的教育地產變成了泡沫許多置業者返鄉購房都希望可以買到教育地產。
開發商們也都清楚這一點,置業顧問在和購房者溝通也會保證是教育地產。 細心的購房者可能也會提前在查詢相關的網站資料,了解該項目的學區。
但是沒想到當住進去以后卻發現學區變了甚至沒了。 4、精裝的樣板間看起來很美,但不是你家我們去售樓部看房時,置業顧問都會帶我們去樣板間參觀一圈,讓我們對中意的戶型有所了解。
開發商裝修過的樣板間看起來真漂亮,可是你的房子就未必能裝成這樣,因為樣板間里的貓膩可不少,且不說面積上會不會有問題;就是在室內的構造上,有的開發商會把墻體打掉,裝成玻璃,就會讓室內空間顯得更大,讓你產生一定錯覺。 所以,樣板間永遠只能是參考。
4. 房地產開發商的五大騙局是什么
用電變成工業電 初裝費交了又交 徐先生等多位業主反映,他們入住漢口某小區前,開發商書面承諾:小區全面接入民用電網,所有住戶按民用電交納電費。
合同上還注明,他們已交了天然氣管道安裝初裝費。 可是,開發商最近卻通知,從5月份開始,將按工業用電交納電費,并且還要交天然氣初裝費,而同一小區的另一棟住宅樓的居民卻不用掏一分錢。
這讓業主們很不理解,希望有關部門及時介入此事。 買的一單元 分的卻是二單元 王先生反映,他和老伴在購房時,聽售樓小姐說,當天開盤的是第一單元,第二單元要等到以后才開盤。
他們當時看中了第一單元8樓的房子,售房小姐說:8樓已全部賣完了,推薦他買9樓的房子,并要他們趕快決定,不然9樓也沒有了。 王先生和老伴就按售樓小姐的建議,交了1萬元定金。
等在合同上簽了字要看房時,才發現他們買的并非第一單元的9樓,而是第二單元的9樓,兩套房子面積一樣,但差價達7萬多元。他們希望通過有關部門,要回1萬元定金。
看中的敞亮商鋪 最后卻“貍貓換太子” 陳女士反映,去年7月,她相中后湖地區一間10號店鋪,收房時才發現,給的鋪面不是她看中的10號商鋪,變成了第11號商鋪。 11號商鋪門前,地面開裂下沉,還有一根電線桿。
她認為是商家將號碼排錯了,應該改過來,可商家卻解釋說,合同上是以軸線為準,10號商鋪就是現在的位置。她認為商家“坑爹”,希望能討回公道。
開發商讓補差價 房產局說補冤了 鐘先生反映,2009年11月,他花28。 3625萬元,在黃陂買了一套117。
96平方米的房子。2010年收房時,開發商說房子面積擴大了4。
51平方米,要補交1。1萬的房屋面積差價。
今年元月,鐘先生到黃陂*務大廳辦房產證時,房管人員說,合同上已明示是按套計算房價,不存在補交房屋面積差價。 鐘先生找到售樓部,售樓人員答應退錢,但一直以各種借口拖著不退。
要么逾期交房 要么沒有“兩證” 陳先生反映,2010年,他通過按揭付款,在漢南買了套房子,房價38萬元。開發商開始說他沒有還清銀行貸款不給辦“兩證”,后來,有部分業主還清了銀行貸款,還是不能拿到“房產證和土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