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認為資本家傾倒牛奶和房地產開放商的商品房空置不是一回事。
資本家傾倒牛奶是因為供給嚴重大于需求,而普通窮人的購買力非常低,如果按你說的辦法,廉價出售確實可以收回一部分成本,但是這是有條件的,即價格要降至相當低的程度才可以實現市場出清。
如果這樣的話,所有的在售牛奶只能以這樣的價格出售,將會遭受重大虧損。
另一方面,還可以考慮預期因素。
如果資本家廉價出售牛奶,則會形成降價預期,會對他以后的牛奶銷售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
而如果資本家傾倒部分牛奶,減少供給,將會使均衡產量減少而均衡價格上升,這樣來說,雖然已經傾倒的牛奶是完全虧損的,但是尚未傾倒的牛奶仍可以以較好的價格出售,獲得較好的收益。
因為牛奶屬于非耐用消費品,有一定的保質期,完全從需求的角度解釋顯然是不全面的。
而建造商品房在經濟學中是投資范疇而不是消費品范疇。
1.中國由于投資渠道較為狹窄,金融市場不發達,所以房地產投資是普通居民的重要投資渠道。
但是因為商品房投資的特殊性(單價高、按套出售),所以居民的購買決策將更為謹慎。
如果開發商大幅降價,商品房將失去其保值增值的功能,將導致投資需求大幅萎縮,甚至導致房地產市場價格的進一步下降。
2.購買商品房不是買白菜冬瓜,今天買了明天還可以買。
如果房地產開發商廉價銷售的話,他以后開發出的房子就沒人買了。
但是如果他不愿意按照現價銷售,即使他現金流緊張,只要國家不收緊銀根,他就可以通過房產抵押獲得貸款。
公眾的住房需求特別是剛性需求(如婚房需求)是客觀存在并且較為緊迫的,你可以推遲一年兩年卻不可能一拖再拖,所以開發商卻可以捂著房子等到你出手。
3.同樣,開發商的廉價銷售商品房又將導致預期的改變。
個人認為商品房的需求曲線類似于股票,價格與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正相關,無論在股票市場還是在房地產市場都存在追漲殺跌的現象。
2008年下半年房地產市場價格的下跌并沒有導致成交量的提高;而2009年房價飛漲卻出現了一波波的瘋狂購買行情。
4.由于開發商開發成本特別是土地成本的剛性約束(一般認為土地成本約占4成左右),即使房地產開放商降價也只可能是適度浮動而不可能是大規模降價。
轉載請注明出處榮觀房產網 » 為什么發生經濟危機時資本家“寧可把牛奶倒掉也不廉價賣給窮人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