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到張家界自駕車旅游攻略
東營到張家界自駕車由張家界稻草人俱樂部導游稻家樂主辦,開設此百科,主要是全力為南京到張家界旅行的朋友提供最實在旅游信息,如,交通,線路,景點,門票,導游等,讓你的出游更有底氣,玩得更開心!東營到張家界自駕車精心編輯每一條信息,設計每一條旅游線路,憑借張家界稻草人俱樂部專業旅游服務隊伍和強大的旅游資源整合優勢,為全國游客提供張家界、鳳凰古城、長沙韶山等其他地區旅游接待服務和旅游信息提供商,連續八年游客接待量位于張家界旅游同行之首。
東營到張家界自駕車路線
東營—(高速)→開封—→許昌—→平頂山—南陽→襄陽—→荊州荊州—(國道)→公安—(國道)→湖南澧縣—(省道)→石門—(省道)→慈利縣—(常張高速)→張家界約13小時(全程1252公里)
濟南到張家界火車路線:
到鄭州火車站轉車:1645次列車
鄭州發車17:20發——許昌18:32發——達到張家界09:11 硬座62元 臥鋪:131元
生活是一種態度,選擇是一種方式,藍天和白云,期待美好風景!
還記得兒時的夢想旅程跟麥兜的意境是契合滴!“這是一片世外桃源,這里藍天白云,椰林樹影,水清沙白……”,時光太拽,讓我們夢想照進現實,放下疲憊,一起來置身于這片大自然的海灘!
自張家界稻草人時尚主題公寓成立以來力求為天下驢友提供了最實惠的張家界旅游線路,最舒適的住宿,最全面的張家界旅游攻略,最給力的張家界旅途!張家界稻草人時尚主題公寓是張家界稻草人俱樂部多年的導游經驗的稻家樂創立的,經過多年的發展,由單一的導游服務擴展為集吃、住、行、游為一體的張家界自助旅游單位。
始終秉持優良品質,不斷創新,專心培育旅游顧問團體,用心為每一位游人提供殷勤備至、專業細致的各項旅游服務,張家界稻草人時尚主題公寓以“價格實惠,服務周全”的定位成為了眾多來張家界的自助旅游者和戶外運動愛好者的理想居所,有自己的車隊可以為廣大朋友提供張家界,長沙,鳳凰旅游包車服務,服務項目涉及旅游的各個環節,大家期待的集導游,餐飲,住宿,往返車票,行程安排于一體的張家界鳳凰旅游一條龍服務已經形成,讓親輕松出游,快樂無限!!
張家界自助游攻略:張家界的吃、住、行、玩,購:
張家界的吃:在張家界市區,好吃的很多,辣!是湖南菜的特色,土家菜也不例外,除了辣以外,土家人還特別鐘愛臘、酸、腌制菜食,風味獨特,建議品嘗一下。
第一個推薦的就是張家界的特色菜-----三下鍋,所謂的三下鍋其實就是一種很方便的干鍋,它是由三種主料做成的,燉著不放湯的火鍋。
“胡師傅三下鍋”“*哥腸子館”就很有代表性,三下鍋40元/鍋,分量很夠吃的,包你吃夠吃好!推薦的就是干煸腸子,干煸核桃肉和湘西臘肉三種混在一起燉,吃的同時還可以點一份酸蘿卜,又脆又酸。
真的是極品哦!可以吃野味,供兜里錢多的人腐敗,“無味飯莊”名字很有特色,名叫“無味”,飯菜其實很有味:有野豬肉,芭毛鼠,麂子肉,臘肉等等,推薦本地特色菜:黃子肉,苗家酸肉。
黑竹溝野山菌,新鮮的各式菌子讓你眼花繚亂;在張家界景區內用餐是很貴的,因為山高,食物都是靠村民背或挑上去的,所以成本價格比較高。
帶肉的菜每份30元以上,野味菜80元以上,有野豬、鹿子、竹雞、樅菌、野木耳等,蔬菜15元以上。
到市內就很便宜,晚上滿街都是大排檔,50元錢可以讓四個人吃得很不錯。
土家風味美食有臘野味、血豆腐、團年菜、社飯、酸魚肉、合渣、油炸野蜂卵蛹等。
建議嘗一下風味獨特的土家火鍋以及土家小吃,有葛粉、米酒、涼粉、粑粑等,價錢都不貴,一定要嘗一下。
此外,在張家界景區內可以吃到大城市難得吃到的香甜可口的玉米棒以及野獼猴桃。
如果你想品嘗正宗的煙熏臘肉,還非得在張家界景區內吃。
在景區內當地人開的小飯館里可以吃到被炭火烤得烏黑的香噴噴的臘肉,只要把外層洗掉就行了。
這種臘肉在城里是不可能吃到的,它是在農家的灶上慢慢烤出來的。
若聊天或品土家餐飲,也可去商業大樓旁的夜市,揀人多的地方坐,點幾份燒烤,幾分素食,外面涼風颼颼,里面熱氣騰騰,別有風味!張家界的土特產尤以獼猴桃、青巖茗翠茶、龍蝦花茶、松菌等較為著名,原汁原味,還可以買些土家風味的“土家妹辣臘”系列食品帶回家。
我就是小李
張家界的行:張家界只是一個小山城,只要你是在市區,打個車,從城東打到城西20元就可以搞定,打車起價4元。
坐環城的10路公交1元/人,也可以把張家界逛一圈了,如果你體力好,喜歡逛街,走著在市區逛逛也是比較容易的事!張家界市區至各景點距離 張家界景區 45公里 茅巖河 35公里 九天洞 80公里 天子山 40公里;這些景點之間,大部分有營運的公交車,15分鐘一趟。
進山后景點之間有環保車送達,很方便的。
如果想玩得輕松一些,可以坐天子山環保車直接到山頂不用走路或者從其他大門進山登山索道和滑竿,百龍電梯上下均為72元/人;也可以坐滑竿,價格要比索道貴一些,一般平地上為100元,上山要200元。
張家界的玩:在張家界還是玩一些當地的民間娛樂活動才有意思,張家界土家毛古斯舞、土家擺手舞、土家武術硬氣功、土家織錦(西蘭卡普、土家陽戲等,至今仍保留著鮮明的傳統特點,是民族風情的精華。
市內游玩:在景區值得去的地方是土司城(110元/人,就在市區中心,土司城最主要介紹的就是一些少數民族的建筑和風俗民情,還有每天都有土家風情表演,上刀山下火海,鬼谷神功等;還有老院子(30元/人)也值得一游;晚上的晚會推薦區天門山大峽谷的《天門狐仙》門票238元/人 ,天門山(一日游):(261元/人、含索道)不去將是遺憾的事,它是張家界最早被記入史冊的名山,海拔1518.6米,巍然聳立于張家界市區邊沿,距市區僅8公里,是張家界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觀之一。
它有全世界最長的索道---天門山索道,讓你真正的體驗一下凌空脫俗的感覺;有中國公路的奇觀----盤山道;再爬999個臺階剛好就可以到天門洞的洞底;.1997年5月,著名歌手李娜登天門山,似受冥冥中神奇力量的點化,頓悟而皈依佛門,一時轟動全國。
在1999年和2006年,世界特技飛行大師駕機穿越天門洞,實現人類首次駕飛機穿越自然溶洞的壯舉,震驚世界;曾經徒手攀越美國紐約帝國大廈、法國埃菲爾鐵塔的法國蜘蛛人阿蘭?羅伯特于2007年11月18號成功挑戰天門山,在垂直度接近200米的絕壁上上演“空中芭蕾”。
令人費解的張家界當地禁忌
“36禁忌”
土家人最忌諱的數字是36。
在土家人心目中,36這個數是個“劫數”,甚至連3斤6兩、3元6角、3尺6寸等數字亦在禁忌之列。
如記序號,當排到35后,便又從第一開始記。
一生中,最怕36歲生日。
屆時,要穿上紅布內褲,或扎一條紅腰帶,據說如此可以禳解掉36歲所帶來的煞氣。
民諺云:“三十六,接跟頭,人到三十六,不打官司要賣屋。
”有的人到了36歲這一年,邀請親友,擺設宴席,提前賀生祝壽,來賓們要在主人屋內放鞭炮,以避煞氣,席上,親友們還要向過生日者祝賀一番,以求吉祥。
交際禁忌
土家人對外族人忌用土家語,忌用粗話、鄙話和不禮貌語言;晚輩對長輩忌直呼姓名、平輩呼叫姓名忌不帶姓,男女之間忌呼“逮、喂”;晚輩對長輩忌呼“逮、喂”;忌長聲呼叫,如“啊——”;有病人忌說“不高、不長、死、亡、完了”等語;有人去世,忌直說“死亡”,而改用“作古”、“歸天”、“走了”等替代,對生意人忌說“折、虧、損、耗”等字。
忌男女同坐一條板凳或相對坐視,忌男人觸及女人腰部。
忌遇見別人時或當總別人面吐口水。
忌留胡子。
婚嫁喜慶之際,不準說“分開、分離”之類的話,更不能談喪葬之事,否則,認為會帶來災禍。
出行忌諱
旅行忌七、九日出門,忌八日起程歸家,建間稱“七不出門八不歸,逢九出門惹是非”。
土家人還認為,農歷一月、四月、七月、十月的蛇日,冬月的雞日,三月、六月、九月的牛日,均為“紅煞日”,忌出遠門。
有“出門遇紅煞,一去不歸家”之說。
人們出門走親訪友或辦事,最忌諱遇到的第一個人是婦女,若是遇見,則不宜出門,等至第二天再出門。
若第一個遇見是男性,第二個是女性,則不忌。
摸頭禁忌
土家族男子嚴禁別人觸摸自己的頭,無論善意的或其他什么原因。
唯自己祖父母、父母除外。
諺云“男兒頭、女兒腰,只許看,不許撓。
”俗信,摸男子頭,是侵犯男子漢的尊嚴,再好的朋友,也必須嚴守這一禁忌,否則會使友誼化為仇怨。
張家界土特產:
張家界鄉土特產特別豐富,尤其是張家界的葛根粉、蕨根粉、巖耳和杜仲茶最受游人青睞,被稱為張家界的“三寶一絕”、“四大名產”。
葛根粉:張家界盛產葛,也是當地人最愛吃的食品之一,既可開水沖服,亦可與肉類煎食成為佳肴。
具有退肝火、解暑毒、健胃脾、滋陰壯陽、補虛益氣之功能,亦有抗衰健美等保健神效,故有“皇食品”之盛譽。
《本草綱目》中曾有記載:“葛,止眩、消竭、消毒、祛脂、醒酒之上品”,是歷代中草藥配伍之良藥,在日本被稱為“長壽龍根”。
蕨根粉:屬蕨類,開水沖服,經常食之有消炎降火,降壓去脂的功能。
由于100%純野生蕨粉含有豐富的鐵、鈣、鉀、磷等多種微量元素,豐富的氨基酸及特有的藥理特性,尤其降血酯,消除體內炎癥,去熱、利水功效顯著。
是糖尿病、高血壓、減肥、美容的理想輔助食品。
巖耳:又名石耳,生長于景區砂巖絕壁之上,屬菌類植物。
雖然張家界菌類食品種類繁多,色味各異,倍受游人喜愛,但巖耳因其獨特的特效功能位居張家界菌類食品之首,被評為張家界“三寶”之一。
因生長環境無任何污染,所以此地生長的巖耳品質上等、其味鮮美、脆嫩清香,是有名的包廚之珍。
具有養顏抗衰、防癌健胃、清熱明目、降脂降壓、增強免疫力等功效。
杜仲茶:張家界可以說是茶葉之源,品種特別豐富,像春茗翠茶、龍蝦花茶、毛尖茶、甘露茶、土家蘭貴人茶、土家云霧茶等等,都是武陵源的名茶之一。
而“茶類之王”要數杜仲茶,被稱為“張家界一絕”。
杜仲具有養肝滋腎、調節血壓、強筋健骨、消除疲勞之功效。
土家蠟染:是中國古老染織文化中的瑰寶,具有燦爛的歷史文化。
蠟染,是一種防染工藝,據《張家界通志》匯載,“用蠟繪于布面而染之,即去蠟,而花紋如繪”,這種以蜂蠟和白蠟作為主要防染原料的蠟制品,主要是天然植物--藍靛,做成的蠟染布,蘭白相間,圖案清晰、飽滿,點、線、面巧妙結合,疏密錯落有致,產生抽象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