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目前來看,二環以內房價下降的趨勢不大,到2013年全運會前,類似渾南這樣的地方房價還有可能上漲,暫時因為國家的*策和沈陽的購買力及工資標準普遍偏低,所以房價暫時維持在持平的標準,但全運會之前沈陽要拆遷18到28個大塊,ZF已經畫出來了,房價應該會漲
沈陽的歷史
沈陽市,簡稱沈,原名盛京(滿語:)、奉天,是遼寧省省會及最大城市,中國東北地區區域中心城市[6][7],副省級城市,國家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沈陽經濟區核心城市[8]。
沈陽位于東北平原南緣,南連遼東半島,位處環渤海經濟圈之內,是環渤海地區與東北地區的重要結合部[1]。
沈陽沈北新區房價為什么低?
1.沈陽城市行*重心南移,工業重心西移,北面遠離工作地點,越來越“偏僻”。
2.好的城市要依水布局,沈北新區北面沒有水。
3.道義等地區與主城區隔著沈飛等大工廠,被人為割裂了。
4.歷史上北面就沒有大型居民區,沒有人氣。
沈北新區,隸屬于遼寧省沈陽市,是沈陽十大市轄區之一,地處沈陽北郊,位于沈陽、大連、長春、哈爾濱“東北城市走廊”中部,南靠三環,北隔遼河、萬泉河與鐵嶺、法庫縣相望。
東與撫順市、鐵嶺縣毗鄰,西接遼西走廊,與新民市、于洪區相連。
區境介于東經123°16'至48',北緯41°54'至42°11'之間,總面積819平方千米。
沈陽多少年歷史?
沈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
3萬年前,舊石器時代已有人類活動。
7200年前,有中華民族的分支先民(太陽鳥圖騰文化)在此農耕漁獵,繁衍生息,創造出新樂文化。
春秋戰國時期,燕國的重鎮方城(侯城前身),隸燕遼東郡襄平縣,為沈陽建城史之初,距今2600余年。
[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分天下為36郡,沈陽隸屬遼東郡(遼陽)。
西漢時期,始稱“侯城”,隸屬漢遼東郡(遼陽)。
是為沈陽正式建城之始。
唐代改稱“沈州”公元921年,遼太祖移民到此,修筑土城,生產隨之發展金代時期,金太祖攻占沈州,沿用“沈州”之名1296年,元代重建土城,改沈洲為“沈陽路”,歸遼陽行省管轄。
由于沈陽地處沈水(渾河)之北,以漢族傳統方位論,即“山北為陰,水北為陽”,故改沈洲為沈陽。
從此,“沈陽”這一名稱正式出現在史料上,距今已有七百余年的歷史1386年,明朝改稱“沈陽路”為“沈陽中衛”,修建沈陽城墻(磚城)。
沈陽的*事地位益加重要,是明朝經營關東的重要基地。
1625年,清太祖努爾哈赤把都城從遼陽遷到沈陽,并在沈陽城內著手修建皇宮(今沈陽故宮)。
1634年,皇太極改稱沈陽為“盛京”
沈陽歷史 月平均氣溫
沈陽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從設立候城,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1625年,努爾哈赤建立的后金遷都于此,將沈陽改名為盛京。
11年后,皇太極在此改國號為“清”,建立清王朝,1644年清*入@關后,定@都@北@京,而盛京則成為陪都。
因此沈陽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并遺留有眾多的歷史文化遺存,如清沈陽故宮和清福陵、清昭陵等~
轉載請注明出處榮觀房產網 » 未來3年沈陽房價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