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的房價真的瘋了嗎
沒瘋,我們所謂的房價高,其實就是一線城市(例如北上廣)和核心城市(例如南京重慶)房價高。
一線城市(例如北上廣)和核心城市,全國一共能有多少個,全國不超過20個,而中國富人有多少,都去那里買房子,自然把房價推高了。而一線城市周圍的房價根本就不高。
舉個簡單例子,上海市里房價好幾萬,但是昆山只有1萬,杭州好幾萬,而湖州只有幾千,南京好幾萬,而馬鞍山只有幾千,而他們之間,用高鐵少則15分鐘,多則也就半個小時。其實在馬鞍山居住,在南京工作是很正常的事,但是為什么不能這樣,原因有以下幾個:既得利益者反對;我們在北京買房子,真正要享受的不是10萬元一平的房子,而是北京的教育、醫療等等。
我在馬鞍山買房子,只能享受馬鞍山的教育醫療,而無法享受南京的。所以北京必然房價高,你是河北考生,自然享受不到北京的分數。
這就是中國房價高的根本原因。
中國一線城市一共有幾個,如果北京上海房價暴跌,由十幾萬跌至幾萬(或者幾千)我也要去北京買房了。
但是現實是——上海房價,2015年均價5萬,2016年均價6萬,2017年均價7萬。
中國這么多人,總是有想買房的,想兒子結婚的,想投資的,想上北大的。..。
2.北京房價瘋漲北漂買房難在哪里
全國兩會結束以后,全國多個城市掀起了一波房地產調控潮,尤其是北京“限房限貸”*策重新回歸,讓原本請了年假沖回老家“搶房”的林雪又多了一層猶豫。
林雪是國內某985高校畢業的碩士,來帝都做北漂已經三年了。她和男朋友兩個人平時都不太喜歡社交,周末除了加班就是拿兩年多沒換過的安卓手機玩玩游戲,一切只為攢錢買房,但樓市卻一直跟林雪開著一個玩笑。
這幾個月來,因為買房,林雪一直處于情緒焦灼之中。本以為北京買不起房,老家總是最后的安身之所。
回去才發現,已經今非昔比,老家的房子不到一年翻了一兩倍,房主坐地起價、炒客大量囤房等情況時有發生。不快一步,連老家的房子都要買不起了。
猶豫中錯失良機林雪最痛苦的就是當初沒去燕郊買一套房。當年男友鐘情于股市,而且每年盈利還算可以,所以買房計劃被一拖再拖。
2015年后半年,身邊很多人開始去燕郊買房了,當時燕郊好地段精裝修的二手房均價也只有一萬出頭。不過男友對此嗤之以鼻:燕郊再往東就到他老家唐山了,買這兒沒意義。
等到2016年全國房價飆漲,燕郊房價居然漲到兩萬多一平。林雪傻眼了:炒股票一年兩三成的盈利,和房價上漲比起來簡直就是zuo啊!當年沒著急下手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男友比她早畢業三年,很早就拿到了《北京市工作居住證》,這個小綠本號稱是北京市的綠卡,里面第一頁就清楚地寫明了“持有本證,在購房和子女入托入學方面享受本市市民待遇”。
他們本來想利用這個小綠本搖一套自住商品房。沒想到卻陷入自住房的深坑里。
自住商品房是北京的一項福利*策,*府通過限價賣地的方式讓開放商售賣低于市價30%的限價房,符合*策的人可以搖號排隊購買。這項*策在2016年之前并不太合人心,很多樓盤因為位置不好認購者寥寥。
就像2016年春節之后的第一個自主商品房項目-緊鄰良鄉大學城地鐵站的“恒大濱河左岸”樓盤,當時價格僅1.7萬元一平米,林雪壓根就沒申請,因為當時海淀、朝陽、通州、昌平等區都還有很多優質項目發布。但是隨著2016年樓市暴熱,自住房的餡餅變成了鐵餅,砸碎了林雪這種北漂的夢。
原來并沒有太多人問津的自住商品房,一下子冒出十幾萬人搶購。搖號優先北京本地無房家庭,雖然很多本地人家里都有幾套房或者別墅,但以父母名義搶購的仍不在少數,林雪這種手拿這所謂“綠卡”的北漂一下子就沒了機會。
林雪終于發現,自己完美的錯過了這一波房價上漲。原來合租房子的小伙伴,一年前東拼西借湊出一百萬首付買了奧森公園附近的小兩居,現在都浮盈兩百萬了!連排隊看房都沒機會當林雪意識到無論怎么賺錢,也敵不過北京房價上漲的時候,已經是2017年了。
這時她征用了男友的股市資金,收回所有借出去的外債,拿到了家里的馳援,開始瘋狂地看房。北京北四環外的南沙灘地區,一套39平米售價325萬的開間最先讓她動了心,首付150萬。
但林雪當時還有一部分資金購買了理財產品,要等到5月份才到期,而房主自己也是換房,賣房心切,一口咬定不能等。當晚她還在和家人商量時,中介就發來微信,那套房子已經被別人加價定了。
奧森公園附近,一套35平米售價310萬的房子,林雪去看房時,前面已經有一隊看房的進去了,后邊還排了三隊人馬,等待看這套房子。這次還沒輪到林雪和家里人商量,有人已付了意向金。
北京五環外首都機場附近,年紀比林雪還大的破紅磚樓,均價也到了四萬多一平……3月的一個周二,林雪一下子約了中介周末要看六套房,順義的首都機場、昌平的沙河、南苑機場南邊的和義,遠的都不能再遠了。悲劇的是到了周五,居然都不用再去看了,因為想看的房子都已經成交了!跟著中介看房時,林雪才明顯感覺到北京樓市瘋狂遠超想象。
鏈家數據顯示北京2月看房次數接近70萬次,是去年3月以來的最高點。請年假回老家搶房覺察到北京房價即將迎來新一輪大漲,林雪和男友商議后,立刻請年假奔回浙江老家去搶房。
畢竟男友的老家唐山環境不是太理想,而林雪老家雖然只是三四線城市,但緊鄰上海,漲價空間可期。這一波無論如何不能再錯過了。
回到老家,才知道北京的樓市相比來說還算理性的,家鄉的樓市已經徹底瘋了!前兩年林雪的媽媽在老家某高檔小區工作,說為她物色了不錯的學區房,均價只有6000左右,內部價首付只要十幾萬。但當時她和男友一心想在北京買房,壓根沒考慮。
卻沒想到,轉眼均價已經漲到1萬1、1萬2。搞得她后悔,當時有點膽色,借錢也應該買。
林雪姐姐在老家某著名景點附近有一套房,當年117平40、50萬入手,但現在已經漲到了130、140萬左右。還有姐姐給小孩上學買的學區房,買時不到1萬的均價,現在已經漲到將近2萬。
去年大批上海、溫州等地的炒客來到此處買房,將這個小城市幾年都不動彈的房價迅速推高,先是學區房,再是景區房,還有高鐵房,甚至老城區動遷房。聯系中介時,聽說最近老家的房源已不好尋找,掛牌出來的房子基本是一擁而上。
以前賣不出去的新房,現在也買不到,二手房都掌握在一些大戶手里。有些精明的生意人在臨近上海的幾個縣區以低價買入多套房子囤著,等待著像林雪這樣的剛。
3.中國的房價真的瘋了嗎
沒瘋,我們所謂的房價高,其實就是一線城市(例如北上廣)和核心城市(例如南京重慶)房價高。
一線城市(例如北上廣)和核心城市,全國一共能有多少個,全國不超過20個,而中國富人有多少,都去那里買房子,自然把房價推高了。
而一線城市周圍的房價根本就不高。舉個簡單例子,上海市里房價好幾萬,但是昆山只有1萬,杭州好幾萬,而湖州只有幾千,南京好幾萬,而馬鞍山只有幾千,而他們之間,用高鐵少則15分鐘,多則也就半個小時。
其實在馬鞍山居住,在南京工作是很正常的事,但是為什么不能這樣,原因有以下幾個:
既得利益者反對;我們在北京買房子,真正要享受的不是10萬元一平的房子,而是北京的教育、醫療等等。我在馬鞍山買房子,只能享受馬鞍山的教育醫療,而無法享受南京的。
所以北京必然房價高,你是河北考生,自然享受不到北京的分數。
這就是中國房價高的根本原因。
中國一線城市一共有幾個,如果北京上海房價暴跌,由十幾萬跌至幾萬(或者幾千)我也要去北京買房了。
但是現實是——上海房價,2015年均價5萬,2016年均價6萬,2017年均價7萬。
中國這么多人,總是有想買房的,想兒子結婚的,想投資的,想上北大的。..
4.2018年北京房價將保持平穩態勢嗎
據報道,1月19日舉行的2017年北京市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相關負責人表示,從房地產市場的建設和銷售兩方面數據來看,去年均出現了較大幅度下降,今年房價預計保持平穩態勢。
報道稱,2017年,北京全市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3745.9億元,比上年下降7.4%;商品房新開工面積為2475.7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2%;商品房竣工面積為1466.7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8.5%。通過對2017年新建住宅的銷售做了一個統計,全年住宅銷售是4.29萬套,同比下降49.3%,月均銷售3474套,不足上年的一半;對5-12月的價格的統計發現,在新建商品住宅方面,這八個月的環比價格是四降四平,基本上沒有上升的情況。
北京市財*部負責人表示,2017年,我市房價快速回落,表明我市房地產市場調控取得顯著的成效,達到了預期的效果,購房者的市場預期也回歸理性和冷靜,房地產市場調控從單一的控制性*策轉向多措并舉的長效機制,將為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奠定基礎。房價將保持平穩的運行態勢,房地產市場也將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5.2016年北京房價瘋漲,國家為什么不控制
無法控制
房價調控10年北京房價漲了10年,因為來京外地人太多,不斷的來,每年還有4-5萬外地本科碩士博士畢業生被北京單位錄取給轉北京集體戶口都不走了·這都需要在京買房子安家
北京四環內不建設新的住宅房子了,而市區好資格全集中的四環內,房子少要房的人多,誰出價格高賣誰·全國人民有錢的那也不少
現在在京長住外地人就超過1000多萬人,每年來京看病外地人超過1億人次,都需要住
想降低房價除非不準外地人來京,不準任何外地人在京買房,但這是不可能的,這是要出事的
北京剛出臺外地人積分落戶*策,只能吸引更多外地人來京,而在京外地人更不愿意走,而積分落后前提您在京要有住房
轉載請注明出處榮觀房產網 » 2017北京的房價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