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樓市5大怪現象是什么
第一大怪:二手房時代全面到來 從過去的2016年前5月數據看,北京進入了全面存量年代:二手房住宅前5月簽約121768套,新建住宅簽約19485套。
新建商品房住宅連續三年前5個月不足2萬套,但成交均價持續上漲,2016年首次攀升到3。5萬,同比上漲了25。
6%。庫存繼續減少,供應量繼續刷新最低記錄。
第二大怪:豪宅時代全面到來 北京2016年前5月住宅類銷冠榜單,前20全部豪宅,合計20個銷冠,均價在3萬以下的只有2個項目。歷史首次。
而且均價在4萬以上的多達14個。從銷冠榜單看,2016年是歷史第一次出現了如此多的頂豪占據榜單的現象。
第三大怪:五環住宅進入千萬時代 2016年,北京五環內10萬+的豪宅簽約達到了167套,刷新了之前的年度紀錄,預計全年高達400套,五環內住宅單套均價999。1萬! 第四大怪:公寓占據銷冠榜 從全北京的銷冠看,公寓類項目成交逐漸占據前列,在大金額銷冠前10當中,公寓類項目多達4個。
而且銷冠40億也出現在通州公寓項目中。 第五大怪:土地供應少,剛需比例低 從供應的商品房住宅用地規劃建筑面積看,合計2016年前5個月,北京5宗用地供應的商品房住宅為85。
39萬平米,刷新了歷史最低記錄,比之前最低的2012年同期的243萬平米下調了65%。 整體看,2016年土地合計成交了326億,也是最近幾年的最低值。
即使供應只有5宗土地,因為房企的拼搶,實際最后成交的商品房住宅土地中,商品房住宅的面積只有34萬平米,也就是商品房住宅土地未來大約只能供應3000套左右,而2016年前5個月商品房住宅成交2萬套左右,也就是說,北京的土地剛需比大約在1:7左右。
2.2011年北京房價會跌嗎
試問北京再漲還能漲到哪去?現在均價2萬多 ,按照一些人的看法(調控過后必然會報復性上漲)均價漲到3,4萬或者5萬?那估計真的就沒人買了,有人說中國富人多,北京的房子不愁賣,但怎么不想想為什么很多人在北京買不起房子但還選擇留在這,因為工作!回中等城市可能沒有這樣的機會,收入沒有北京多,真正的有錢人還會在乎工作嗎,他們上班嗎?富人在北京買那么多房子留著下崽啊?頂多投資幾套或十幾套,中國的富人大多都會找一些環境好的或者在國外買房子,溫哥華郊外的一排別墅都是準備給中國的富人的,懂嗎?那樣畸形的房價能吸引人才留在北京嗎 就算年薪20萬(掙的多花銷也大吧), 一個幾十平普通的房子就要1,2百萬,不吃不喝也得5,6年買得起啊! 有多少有能力的人會因為北京的房價選擇離開,這對北京的發展好嗎?北京能有今天的發展有一半的功勞要歸功于外來人口吧,如果所有人都當房奴,那手里的錢必然會大部分都堆在房子這,購買其他產品的能力必然下降,生產出來的產品一直滯銷,久而久之,那很多企業必然會倒閉,相比之下讓房價降一些(不是大幅下降,崩盤對誰都不好),銀行和開發商能盡快回籠資金,國家經濟會得到良好循環,房子賣的快,相關行業也會得到更好的發展吧?只是讓開發商和炒房客少賺一些百姓的血汗錢而已!孰輕孰重。
3.房價已經很畸形了,泡抹已經很大了
就算你80年的,今年也不過就是30歲,你去問問你父母,他們什么時候才擁有自己住房的?別以為高就是有泡沫,看問題不能老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那樣會有失偏頗投機炒作需要短期內獲得暴利,這樣才能產生泡沫,現在這么多調控*策,房市已經沒有投機的價值了現在商品房價格這么高,固然有ZF和KFS利益勾結,投機客炒作的成分在里面,但是主要原因還是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和人的住房觀念導致的供需嚴重不平衡,不然的話,為什么不管出多少國N條都壓不下去呢?你要知道,歷史上沒有哪個國家(芝麻綠豆大的小國除外)解決過住房難問題人類歷史上那么多戰爭是為啥,不就是搶地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