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年后三線城市房價走勢
18日,統計局發布8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與上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下降的城市有26個,上漲的城市有35個,持平的城市有9個。
時隔16個月,再次出現半數城市房價上漲的現象。 房價下跌的城市有以下幾類:一是傳統重化工產業占主導、人口老齡化嚴重、人口整體外流的城市,如丹東、牡丹江、錦州等東北三、四線城市;二是傳統農業大省、勞動生產率較低、人口外出務工至東部的城市,例如襄陽、安慶、南充、瀘州等中西部省份三、四線城市。
目前樓市待售庫存的大部分、在建工程的一半集中在三、四線城市,返鄉置業不可能長期旺盛,未來要加速推進新型城鎮化、推進東部產業轉移、集體土地市場化改革,推動本地區人口和產業就地集聚,才能保證這些城市樓市平穩,這也是促進全國樓市長期平穩健康發展的動力。
2.2016年后三線城市房價走勢
18日,統計局發布8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與上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下降的城市有26個,上漲的城市有35個,持平的城市有9個。時隔16個月,再次出現半數城市房價上漲的現象。
房價下跌的城市有以下幾類:一是傳統重化工產業占主導、人口老齡化嚴重、人口整體外流的城市,如丹東、牡丹江、錦州等東北三、四線城市;二是傳統農業大省、勞動生產率較低、人口外出務工至東部的城市,例如襄陽、安慶、南充、瀘州等中西部省份三、四線城市。
目前樓市待售庫存的大部分、在建工程的一半集中在三、四線城市,返鄉置業不可能長期旺盛,未來要加速推進新型城鎮化、推進東部產業轉移、集體土地市場化改革,推動本地區人口和產業就地集聚,才能保證這些城市樓市平穩,這也是促進全國樓市長期平穩健康發展的動力。
3.本輪房價領漲的不是北上深是哪座城市
近日,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的《全國房地產板塊輪動現象研究報告》顯示,本輪房地產周期中樓市熱度由一線城市傳至二線城市,然后近期又傳至三線城市,使得中國樓市首次出現了類似股市中的板塊輪動現象。
本輪樓市周期中房價累計增幅排名首位的并不是一線城市,而是安徽省府合肥,累計漲幅為52%。北京和廣州分別以51%和47%的漲幅位列二、三位。
合肥房價累計漲幅最大報告顯示,由于在本輪房價上漲周期中大部分城市的啟動時間為2015年5月份左右,因此以統計局公布的70城房價指數的2015年的基期值為準,截至今年8月,房價累計增幅排名首位的是合肥,漲幅為52%,北京和廣州分別以51%和47%的漲幅位列二、三位。值得注意的是,前七名被四大一線城市和屬于“樓市四小龍”的合肥、廈門和南京所占據。
前二十名中的城市大多為熱點一二線城市。其中,70城中只有2個城市房價是負增長的,分別為丹東和錦州,它們的房價累計增幅分別為-1%和-6%,由于丹東和錦州均地處東北,經濟增長較為乏力,人口流出現象也較為嚴重都成為了當地樓市萎靡不振的原因。
如果從全國七大板塊來看,華東、華南和華北的房價累計增幅排在前3名,分別為20%、19%和15%,而華中和西南分列四、五位,房價累計增幅分別為14%和7%,東北和西北的房價累計增幅則墊底,均不足5%。東北和西北由于經濟基礎較弱等原因使房價缺少支撐,而華東、華南和華北板塊則由于經濟和人口等基本面較好,因此房價有較大幅度的上漲。
一二三線城市輪動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70城房價指數可以觀察到本輪房價領漲城市的變化。本輪房價上漲周期中深圳率先啟動,然后帶動一線城市領漲全國,隨著2016年325*策的發布,一線城市房價快速上漲的態勢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以廈門和合肥為代表的樓市四小龍接過了房價領漲的大旗,隨后在2016年3季度,無錫和鄭州又取而代之,成為了全國領漲的城市,之后全國城市多點開花,武漢、長沙等熱點二線城市的房價快速上漲,在2017年2季度,更多的三線城市如北海、無錫和蚌埠等加入了樓市火爆的行列。
從房價領漲城市的變化可以看出,樓市熱度由一線城市傳至二線城市,然后近期又傳至三線城市,這也使得中國樓市首次出現了類似股市中的板塊輪動現象。2015年以來,全國樓市出現了罕見的板塊輪動現象,不同區域的市場表現嚴重分化,樓市熱度在板塊之間輪動。
目前大多數仍在輪動的區域為市場較弱且啟動時間較晚的板塊,因此,本輪周期中板塊輪動的上半場已過,進入到了下半場。根據板塊輪動理論,板塊輪動中漲得多和漲得早的板塊會更早下行,據此對未來輪跌板塊進行預測,一二三線城市會依次下跌;華北先跌,華南、華東、華中和西南隨后,東北和西北最后;東部和中部先跌,西部和東北隨后;京津冀先跌,長三角隨后,珠三角最后。
一線城市有望率先回調報告顯示,對不同城市,以最近幾個月房價開始下跌的時間為起點,截止到統計局最新公布的8月份的70城房價數據來看,北京處于領跌的位置,累計跌幅達到了3.6%,考慮到這是由房價指數計算得到的,而房價指數相對來說更加平緩,實際跌幅可能會更大。與北京毗鄰且同處京津冀的天津累計跌幅排在第二位,跌幅為2.7%,而同為樓市四小龍的廈門和合肥的累計跌幅排在三、四位,分別為2.1%和1.7%。
值得注意的是,不光是熱點一二線城市出現了降溫,三線城市中的宜昌和韶關也出現了房價下跌。總的來說,本輪樓市周期中房價上漲較快和上漲較早的城市更早出現回調,這也是板塊輪動的一大特征。
從區域的角度來看,目前三類城市中只有一線城市出現了下跌,累計跌幅為0.7%。七大板塊中華北率先出現了下跌,目前累計跌幅為0.5%,主要是受到北京和天津樓市降溫的影響。
總體來看,樓市率先啟動的區域房價已經略顯頹勢,市場熱度已經在所有板塊中進行了傳導,目前大多數仍在輪動的區域為市場較弱且啟動時間較晚的板塊。因此,本輪周期中板塊輪動的上半場已過,進入到了下半場,當所有板塊都輪動完且均出現回調,本輪房地產的牛市也就宣告結束。
4.中國城市房價排名
排行 城市 新房均價(元/平方米) 排行 城市 新房均價(元/平方米) 1 杭州市 25840 51 威海市 5363 2 北京市 22310 52 長沙市 5339 3 上海市 19168 53 常州市 5302 4 溫州市 18854 54 江門市 5205 5 三亞市 18319 55 鞍山市 5150 6 深圳市 16978 56 秦皇島市 5114 7 寧波市 13438 57 漳州市 5110 8 廣州市 12560 58 泰安市 5100 9 南京市 12016 59 廊坊市 5090 10 舟山市 10500 60 鎮江市 5052 11 紹興市 10105 61 承德市 5016 12 珠海市 9747 62 沈陽市 4980 13 大連市 9678 63 呼和浩特市 4920 14 廈門市 9660 64 石家莊市 4874 15 蘇州市 9103 65 桂林市 4865 16 臺州市 8967 66 泰州市 4830 17 青島市 8962 67 柳州市 4822 18 天津市 8958 68 大慶市 4814 19 南通市 8950 69 湛江市 4772 20 福州市 8666 70 九江市 4771 21 湖州市 8220 71 銀川市 4690 22 哈爾濱市 7939 72 徐州市 4632 23 無錫市 7843 73 連云港市 4610 24 佛山市 7822 74 貴陽市 4534 25 濟南市 7760 75 烏魯木齊市 4410 26 泉州市 7680 76 東營市 4370 27 嘉興市 7587 77 汕頭市 4330 28 海口市 7288 78 邯鄲市 4300 29 東莞市 7023 79 包頭市 4225 30 成都市 6630 80 洛陽市 4207 31 合肥市 6255 81 鹽城市 4150 32 鄂爾多斯市 6220 82 延安市 4135 33 武漢市 6196 83 吉林市 4008 34 南寧市 6137 84 濟寧市 3950 35 唐山市 6098 85 北海市 3890 36 昆明市 6006 86 開封市 3737 37 金華市 6000 87 葫蘆島市 3719 38 中山市 5988 88 濰坊市 3689 39 煙臺市 5835 89 齊齊哈爾市 3671 40 重慶市 5720 90 清遠市 3625 41 日照市 5700 91 營口市 3580 42 鄭州市 5689 92 錦州市 3550 43 惠州市 5649 93 西寧市 3440 44 宜昌市 5637 94 襄樊市 3432 45 太原市 5635 95 拉薩市 3400 46 揚州市 5630 96 淄博市 3300 47 南昌市 5573 97 丹東市 3273 48 長春市 5445 98 喀什市 3250 49 蘭州市 5440 99 張家口市 3210 50 西安市 5398 100 克拉瑪依市 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