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府詩與非樂府詩的區別
因唐代出現一種新樂府,模仿民間樂府詩的基本精神和體制上的某些特點而并不入樂,為了加以區別,后人稱唐以前的樂府為古樂府,后代模仿其體制,沿用樂府舊題而不入樂的,有時也稱古樂府,如李白的《蜀道難》。
新樂府 漢樂府 漢樂府舊題三者的區別
一、漢樂府和新樂府的區別:
1、漢樂府和新樂府的概念性質不同:
漢樂府:樂府初設于秦,是當時“少府”下轄的一個專門管理樂舞演唱教習的機構。
新樂府:中唐時期由白居易、元稹倡導的,以創作新題樂府詩為中心的詩歌革新運動。
2、漢樂府和新樂府作品的標準不同:
漢樂府:
漢初,樂府并沒有保留下來。到了漢武帝劉徹時,在定郊祭禮樂時重建樂府,它的職責是采集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來配樂,以備朝廷祭祀或宴會時演奏之用。
它搜集整理的詩歌,后世就叫“樂府詩”,或簡稱“樂府”。
后來有不入樂的也被稱為樂府或擬樂府。
新樂府:
新樂府”在古代文學史上,即“新題樂府”,相對于古樂府而言。
指的是一種用新題寫時事的樂府詩,不再以入樂與否作標準。
二、漢樂府舊題:
漢樂府舊題是漢樂府詩的題目,是相對新樂府新題而言。
擴展資料:
漢樂府藝術特色:
1、漢樂府最大、最基本的藝術特色是它的敘事性。
2、通過人物的語言和行動來表現人物性格。
3、語言的樸素自然而帶感情。
4、形式的自由和多樣,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以及雜言種種,其中最常用的是新興的雜言和五言詩。
5、浪漫主義的色彩。
新樂府特點:
1、用新題。建安以來的作家們歌寫時事,多因襲古題,往往內容受限制,且文題不協。白居易以新題寫時事,故又名“新題樂府”。
2、寫時事。建安后作家有自創新題的,但多無關時事。既用新題,又寫時事,始于杜甫。白居易繼其傳統,以新樂府專門美刺現實。
3、不以入樂與否為衡量標準。新樂府詩多來嘗“播于樂章歌曲”。從音樂角度看是徒有樂府之名,而在內容上則是直接繼承了漢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是真正的樂府。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漢樂府
百度百科-新樂府(詩歌革新運動)
白居易的詩和古樂府的詩有何異同
白居易闡述新樂府運動的理論主張:強調詩歌的社會功能和諷諭作用,主張詩歌要有社會內容,要反映民生疾苦和社會現實弊端,并且要求詩歌的形式與內容統一,為內容服務,表達直切順暢。
唐朝元和年間(806~820)發生的用通俗化的樂府體寫時事和社會生活的詩歌運動。樂府詩的作者主要有白居易、元稹、
李紳、張籍和王建等人。所謂新樂府,是相對古樂府而言的。這一概念首先由白居易提出來。他曾把擔任左拾遺時寫的“美刺比興”、“因事立題”的50多首詩編
為《新樂府》。新樂府作為詩歌運動,其創作并不限于寫新題樂府。當時張籍、王建、劉猛、李馀等人,既寫新題樂府,又寫古題樂府,都體現了詩歌革新的方向。
白居易寫下《新樂府序》、《讀張籍古樂府》等詩文,闡述了新樂府運動的理論主張。其中《讀張籍古樂府》中 “風雅比興外,未嘗著空文”
強調了詩歌的社會功能和諷諭作用,主張詩歌要有社會內容,要反映民生疾苦和社會現實弊端,并且要求詩歌的形式與內容統一,為內容服務,表達直切順暢,讓人
容易接受這些詩歌理論,一反大歷以來逐漸抬頭的逃避現實的詩風,發揚了《詩經》、漢魏樂府和杜甫以來的優良的詩歌傳統,是具有進步意義的。
轉載請注明出處榮觀房產網 » 樂府詩與舊樂府詩有何不同,樂府詩與非樂府詩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