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例分析唐代邊塞詩的發展階段及其特征
唐代的邊塞詩是縱貫初、盛、中、晚整個過程的。大致的情況是這樣的:一些有切身邊塞生活經歷和*旅生活體驗的作家,從親歷的見聞和經驗來進行邊塞詩創作,另一些詩人則利用間接的材料,用一些樂府舊題進行舊調翻新的創作,這類樂府詩題在不同時期其內涵也各不相同,顯然,后者的作家人數眾多,數量也多得多,而且出現過李白、杜甫及高適《燕歌行》之類的杰作,但就總體水平而言,前者的那類詩作中更貼近邊塞生活,更能準確反映時代精神,藝術特色也更為鮮明。由于國力強弱不同,在對外戰爭中的勝負不同,初盛唐邊塞詩中多昂揚奮發的格調,中唐前期尚有其余響,而中唐后期及晚唐只有對昔日盛況的追慕以及凄涼現實的哀嘆。終唐之世,邊塞詩始終是唐詩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豐富、藝術性最強的部分。其代表人物有王昌齡、王翰、王之渙、岑參、高適、李益等。
轉載請注明出處榮觀房產網 » 初唐時期邊塞詩特點,舉例分析唐代邊塞詩的發展階段及其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