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中的內容包括哪些?適合中學生看嗎?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詩歌三百零五篇(《小雅》中另有六篇“笙詩”,有目無辭,不計在內)。最初稱《詩》,被漢代儒者奉為經典,乃稱《詩經》,也稱《詩三百》。他開創了我國古代詩歌創作的現實主義的優秀傳統。《詩經》里的內容,就其原來性質而言,是歌曲的歌詞。《墨子·公孟》說:“頌詩三百,弦詩三百,歌詩三百,舞詩三百。”意謂《詩》三百余篇,均可誦詠、用樂器演奏、歌唱、伴舞。《史記·孔子世家》又說:“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這些說法雖或尚可探究,但《詩經》在古代與音樂和舞蹈關系密切,是無疑的。《詩經》“六義”指的是 風、雅、頌、賦、比、興,前三個說的是內容,后三個說的是手法。《風》、《雅》、《頌》三部分的劃分,是依據音樂的不同。
很適合中學生讀,初中,高中課本里面都會有摘錄詩經里面的內容來講述,也有中學生課外閱讀推薦也有。
轉載請注明出處榮觀房產網 » 詩經數據內容是什么,《詩經》中的內容包括哪些?適合中學生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