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冬吃蘿卜夏吃姜”?
吃蘿卜夏吃姜 “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藥方。”這是一則諺語,但不知總結出這則諺語的是誰,辭書就把功勞記在群眾名下了。 小小老百姓,大大智慧人,用尋常的蘿卜、姜解決了保健防病的大課題,話又說得這么自信而又有人情味。若說“不用”,就沒有余地,太絕對了;說“不請”,就見外了,醫生是自己人嘛;“不勞”,多熨帖呵。蘿卜可以通氣消食、祛痰除脹,姜能散風寒,開胃增食欲。經常食用,別的好處不說,照諺語囑咐的來看,實在可以節約一些醫療費。 蘿卜是挺實在的。一個蘿卜一個坑,它不多占地方,不像有些人,住著寬敞的房子,別的地方還藏著別墅。坑越大,蘿卜越大。不像秕子,招招搖搖地舉個大幌子卻只結很小的谷粒或者根本沒米兒。 蘿卜又是嬌氣的,容易糠心。深秋時節,拔了蘿卜,晾曬幾日,要趕上霜凍前把它們窖在土里。為提防焐窖,須堅個透氣的秫秸把子。那些鮮嫩可愛的蘿卜就靜靜地睡在土里,隨吃隨扒,可以保存到來年開春二三月。窖起來的蘿卜,就剔除了嬌氣,保持了那份耐久力。 蘿卜在生長期內是隱、顯皆備,不像地瓜、土豆、山藥,整個身子藏在土里,像是植物界的地下工作者。功成名就了,蘿卜被窖起來,才能“功德圓滿”。埋沒,是保存它的鮮活生命的最佳方式。拒絕埋沒的蘿卜,要么凍爛,要么糠心。 姜這個字猛一看像“美”字。造字的人為什么要加個女字底?大約是姜有些母性的品格吧?一小塊作母體的姜,埋在土里,就能衍生出一大窩熱辣辣的兒女。在人類種植的莊稼、菜蔬、果樹中,不管是枝蔓上的果實,還是地下的塊莖,大約只有姜生得五股六杈,像只豐腴的手掌。想一想,姜在土里生長好幾個月,好似小孩子的胖手,慢慢發育、伸展,汲取養分,依附著泥土又慢慢推開泥土,長成黃皮膚黃血肉的怪而憨厚樸實的模樣,真有趣。 籠統地講,姜屬于蔬菜,在蔬菜市場可以買到。嚴格地講,姜只是調味品,炒、燉、炸、涼拌……無論怎么做菜,沒姜總欠著幾分味道。要是做魚、羊肉,忘了放姜,那腥臊氣就大倒胃口了。但姜又不能多吃。有的人能吃辣,一頓可以吃下半碗炒辣椒,辣得滿頭大汗倒吸幾口涼氣也不怯,但讓他多吃姜他可不干。姜是熱性子,能祛寒去濕,舒筋活血,吃多了就等于在胃里點著個小火爐,會燥得七竅冒煙。 離不了,不宜多———世上好多事大抵如此。蘿卜和姜都是尋常物,不金貴。當你吃厭了雞魚肉蛋生猛海鮮,或者想吃而買不起這些物什時,就來個炒蘿卜絲吧。甚至連鍋都不用動,做盤涼拌蘿卜絲也不賴。不過無論熱炒還是涼拌,都別忘了放姜。 蘿卜營養成份豐富,被人們奉為日常蔬菜之上品。諺語云:“三天不吃蘿卜湯,兩腿腰部酥汪汪(膝部腰部疲軟無力)”、“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藥方”,這是人們對蘿卜生姜的贊譽。 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蘿卜含有豐富的營養成份、微量元素和酶等,如維生素C的含量比蘋果、梨子高出8—10倍,維生素A、維生素B、碘、鈣、鐵、磷、糖、脂肪、蛋白質及多種酶的含量也很高。蘿卜具有健胃消食、順氣化痰、生津止渴、清熱解毒、通利小便等多種作用。生姜含有姜辣素及姜油,對人的延髓呼吸和血管運動中樞有興奮作用,促使血液循環加快。醫書上應用蘿卜和生姜治病的方例甚多,今擇幾例,介紹給讀者。 1.蘿卜治食積不化:蘿卜切成鋼絲,加入小茵香粉少許,食鹽少量,拌勻后擠出汁,加麻油幾滴服之。 2.蘿卜治滋補失當:健康之人,強壯之體,濫服參茸等強烈滋補劑,自覺脘腹部脹滿不適,可吃蘿卜緩緩消之。 3.蘿卜治傷風感冒:將蘿卜洗凈后生吃或將蘿卜切薄片后煎湯飲服,對傷風感冒,有防治作用。 4.蘿卜治久咳痰喘;將蘿卜切成薄片,置于碗內,挑入2-3匙飴糖,待溶解后將蘿卜糖水頻頻飲服,有止咳化痰之效。 5.蘿卜治煤氣中毒:使用煤氣的家庭,如因煤氣泄漏人感到頭暈惡心,立即離開廚房,急服蘿卜汁。 6.姜有止嘔作用:外出旅游乘坐飛機、汽車、火車,可提前吃幾片生姜或干姜,能預防暈車、暈機引起的嘔吐。 7.姜治療食欲不振:把蘿卜切碎,加少許生姜汁攪拌后佐餐,對增進食欲和幫助消化有效。若胃部滿脹不舒,可吃幾片生姜,或喝一些煎熬的姜汁,可減輕胃部癥狀。 8.姜治療頭痛及牙痛:取姜汁和麻油等量混合,再加入少許蜂蜜,擦拭頭痛的部位。牙痛時,將磨碎的生姜和面粉混合成粘狀物后,貼在牙痛側的面頰部。 9.姜治療傷風感冒:傷風感冒時,取姜數片,紅糖少許,煎汁喝,治療和預防感冒效果佳。 10.姜治療頭屑過多:把生姜壓汁150毫升,煮沸后備用,每天用棉簽沾少許擦頭皮
今天立秋,秋天還會刮臺風嘛?
1.教會徒弟,餓死師父。 只有狀元徒弟,沒有狀元師父。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無祖不立,無師不傳。
名師出高徒。 藝多不壓身。 三分靠教,七分靠學。 寧贈一錠金,不傳一句春。(春:指行話)
寧給十吊錢,不把藝來傳。 藝人的肚兒,雜貨鋪兒。藝高人膽大,膽大人藝高。學到知羞處,方知藝不高。
拳不離手,唱不離口。 要想人前顯貴,就得背后受罪。 打你今朝有過,為裂雀你將來成人。
要想學好藝,先得做好人。 南京到北京,人生活中返不生。 生意不得地,當時就受氣。
臺上無大小,臺下立規矩。 玩藝兒是假的,精氣神兒是真的。 沒有君子,不養藝人。
練到老,唱到老,學到八十不算老。 一遍功夫一遍巧,一遍拆洗一遍新。
2.天上魚鱗斑,曬谷不用翻。
不怕陰雨天氣久,只要西北開了口。
云向東,有雨變成風,云向南,水漣漣,云向西,下地披 衣。
時雨時晴,幾天幾夜不停。
烏云攔東,不下雨也有風。亂云天頂絞,風雨來不小。
朝有破紫云,午后雷雨臨。
二,有關風向和天氣的諺語
東風急,備斗笠。
風靜悶熱,雷雨強烈。
急雨易晴,慢雨不開。
2、五月南風下大雨,六月南風井底干
13、西風隨日落止,不止刮倒樹
14、西北風開天鎖
15、西南轉西北,還得半個月
16、南風不過三,過三不雨就陰天
17、風亂轉,不用算
18、東風濕,西風十,北風寒,南風暖
19、頂風上云,不雨就陰
20、急風行
雷電聲光測天諺語
1、早雷下大雨,下雨不過晌
2、雷打天頂不雨不大,雷打云邊大雨降
3、響雷雨不兇,悶雷下滿坑
4、急雷快晴,悶雷難晴,
5、曇天西北閃,有雨沒多遠
6、雷聲像拉磨,狂風夾冰雹
7、春雷十日陰,春雷十日寒
8、露水閃,來日晴
9、東閃空,西閃雨,南閃火門開,北閃連夜來
雨后生東風,未來雨更兇。
雨前有風雨不久,雨后無風雨不停。
不刮東風不雨,不刮西風不晴。
三、有光,電、聲現象與天氣的諺語
星星密,雨滴滴。
星星稀,好天氣。
星星明,來日晴。
星星眨眼,有雨不起。
直閃雨小,橫閃雨大。
炸雷雨小,悶雷雨大。
雷轟天頂,雖雨不猛。 *
雷轟天邊,大雨連天。
小暑一聲雷,倒轉做黃梅。
南閃火開門,北閃有雨臨。
四、有關生物反應與天氣的諺語
泥鰍跳,雨來到。
泥鰍靜,天氣晴。
青蛙叫,大雨到。
雞進籠晚兆陰雨。
燕子低飛要落雨。
螞蟻搬家早晚要下。
蜜蜂歸窠遲,來日好天氣。
魚兒出水跳,風雨就來到。
蜻蜓飛得低,出門帶 笠。
黑蜻蜓亂,天氣要旱。
撲地煙,雨連天。
水缸穿裙,大雨淋淋。
咸物返潮天將雨。
柱石腳下潮有雨。
草灰結成餅,天有風雨臨。
水里泛青苔,天有風雨來。
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穿上棉。
早晨下雨當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雨打五更,日曬水坑。
南風暖,北風寒,東風潮濕,西風干。
久雨冷風掃,天晴定可靠。
滿天亂飛云,雨雪下不停。
天上烏云蓋,大雨來得快。
有雨天邊亮,無雨頂上光。
喜鵲枝頭叫,出門晴天報。
蚊子咬得怪,天氣要變壞。
河里浮青苔,畢有大雨來。
蚯蚓路上爬,雨水亂如麻,螻蛄唱歌,天氣晴和
長蟲過道,下雨之兆,蛤蟆哇哇叫,大雨就要到。
頭發響,風一場。
老牛抬頭朝天嗅,雨臨頭;馬嘴朝天,大雨在前
不要盜采
云下山,地不干。
云絞云,雨淋淋。
黑云接駕,不陰就下。
云低要雨,云高轉晴。
天色亮一亮,河水漲一丈。
紅云變黑云,必有大雨淋。
天上豆英云,地上曬死人。
日落烏云漲,半夜聽雨響。
日落胭脂紅,非雨便是風。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天上跑臺云,地上雨淋淋。
西北起黑云,雷雨必來臨。
云自東北起,必有風和雨。
有雨山戴帽,無雨山沒腰。
一、看云識天氣
天上鉤鉤云,地上雨淋淋。
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臨。
天上掃帚云,三天雨降淋。
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
早晨東云長,有雨不過晌。
早晨云擋壩,三天有雨下。
早晨浮云走,午后曬死狗。
早雨一日晴,晚雨到天明。
今晚花花云,明天曬死人。
空肆培早中魚鱗天,不雨也風顛。
天上豆莢云,不久雨將臨。
天上鐵砧云,很快大雨淋。
老云結了駕,不陰也要下。
云吃霧有雨,霧吃云好天。
云吃火有雨,火吃云晴天。
烏云接日頭,半夜雨不愁。
烏云腳底白,定有大雨來。
低云不見走,落雨在不久。
西北惡云長,冰雹在后晌。
暴熱黑云起,雹子要落地。
黑云起了煙,雹子在當天。
黑黃云滾翻,冰雹在眼前。
黑黃云滾翻,將要下冰蛋。
滿天水上波,有雨跑不脫。 二、看風識天氣
久晴西風雨,久雨西風晴。
日落西風住,不住刮倒樹。
常刮西北風,近日天氣晴。
半夜東風起,明日好天氣。
雨后刮東風,未來雨不停。
南風吹到底,北風來還禮。
南風怕日落,北風怕天明。
南風多霧露,北風多寒霜。
夜夜刮大風,雨雪不相逢。
南風若過三,不下就陰天。
風頭一個帆,雨后變晴天。
晌午不止風,刮到點上燈。
無風現長浪,不久風必狂。
無風起橫浪,三天臺風降。
大風怕日落,久雨起風晴。
東風不過晌,過晌翁翁響。
雨后東風大,來日雨還下。
雹來順風走,頂風就扭頭。
春天刮風多,秋天下雨多。
三、看天象識天氣
天空灰布懸,大雨必連綿。
天上拉海纖,下雨不過三。
四周天不亮,必定有風浪。
有雨天邊亮,無雨頂上光。
日落胭脂紅,無雨便是風。
日落黃澄澄,明日刮大風。
日出太陽黃,午后風必狂。
星星水汪汪,下雨有希望。
星星眨眨眼,出門要帶傘。
日月有風圈,無雨也風顛。
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風大夜無露,陰天夜無霜。
大霧不過三,過三陰雨天。
霧露在山腰,有雨今明朝。
久晴大霧陰,久雨大霧晴。
雷聲連成片,雨下溝河漫。
先雷后刮風,有雨也不兇。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悶雷拉磨聲,雹子必定生。
陰雨亮一亮,還要下一丈。 四、看物象識天氣
喜鵲搭窩高,當年雨水澇。
久雨聞鳥鳴,不久即轉晴。
海雀向上飛,有風不等黑。
鳥往船上落,雨天要經過。
喜鵲枝頭叫,出門晴天報。
蟋蟀上房叫,莊稼挨水泡。
蚊子咬的怪,天氣要變壞。
蜻蜓千百繞,不日雨來到。
蜜蜂采花忙,短期有雨降。
腰酸瘡疤癢,有雨在半晌。
棗花多主旱,梨花多主澇。
晴天不見山,下雨三五天。
河里泛青苔,必有大雨來。
海水起黃沫,大風不久過。
1白露身不露 寒露腳不露
2立夏節氣諺語
3四六不開天,開天晴半天。
4六月北風,水浸雞籠。
5海水發臭,臺風隨到。海水不凈,海上不靜。
6無事七、八、九,莫向江中走。
7草席浪來刮臺風;無風來長浪,不久狂風降;無風起長浪,不久風就降;大浪靜風,今日明日見北風。
8星星閃爍,星下風惡。
9六月無善北。六月北風不過午,過午必臺風。
10東風頭大,西風尾大。
11夏東風,池塘空。夏刮東風海底干,秋到東風水淹山。夏刮東風井底干,秋刮東風水連天。
12八月南風二日半,九月南風當日轉
13北風雨,南風晴。六月北風當日雨,好像親娘看閨女。入伏北風當日壞。六月北風陰雨綿綿。
14南風多霧露,北風多嚴霜。
15北風寒冷天氣晴。
16一場秋風一場涼。一場秋風一場雨。
17開門風,關門住,關門不住吹倒樹。早風晴,晚風雨。 18 風扛門,大天晴。
19半夜五更西,明朝拔樹枝。
20秋刮南風不到黑,臘月西北是正當。九月南風當日雨。秋后南風當時雨。
21久晴西風雨,久雨西風晴。
22晝息不如夜靜。
23西風煞雨腳,勿等泥土白。
24立夏節氣諺語 聽民諺 識天氣 白露身不露 寒露腳不露 臺風諺語 四六不開天,開天晴半天。 六月北風,水浸雞籠。
25八月南風二日半,九月南風 南風多霧露,北風多嚴霜。 風吹一大片,雹打一條線。 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
雷電聲光測天諺語
早雷下大雨,下雨不過晌
雷打天頂不雨不大,雷打云邊大雨降
響雷雨不兇,悶雷下滿坑
急雷快晴,悶雷難晴,
曇天西北閃,有雨沒多遠
雷聲像拉磨,狂風夾冰雹
春雷十日陰,春雷十日寒
露水閃,來日晴
東閃空,西閃雨,南閃火門開,北閃連夜來
天象
1、久雨刮南風 天氣將轉晴 2、云絞云 雨淋淋
3、朝起紅霞晚落雨 晚起紅霞曬死魚 4、天有鐵砧云 地下雨淋淋
5、直雷雨小 橫雷雨大 6、南閃四邊打 北閃有雨來
7、月亮撐紅傘 有大雨 8、月亮撐藍傘 多風去
9、日落射腳 三天內雨落 10、西北天開鎖 午后見太陽
11、星光含水 雨將臨 12、久晴天射線 不久有雨見
13、對時雨 連幾天 14、朝有棉絮云 下午雷雨鳴
15、風靜又悶熱 雷雨必強烈
物象
16、燕子低飛 天將雨 17、燕子窩墊草多 雨水多
18、群雁南飛天將冷 群雁北飛天將暖 19、螞蟻搬家 天將雨
20、大榕樹冬不落葉 兆春寒 21、豬銜草 寒潮到
22、狗泡水 天將雨 23、雞曬翅 天將雨
24、蜜蜂遲歸 雨來風吹 25、蚯蚓封洞 有大雨
看云測天諺語
1、早起浮云走,中午曬死狗 2、早怕南云漫,晚怕北云翻
3、早看東南,晚看西北 4、云從東南漲,有雨不過晌
5、日出紅云升,勸君莫遠行; 日落紅云升,來日是晴天
6、日落云里走,地雨半夜后
7、烏云接日高,有雨在明朝;烏云接日低,有雨在夜里
8、烏龍打壩,不陰就下。 9、云在東,雨不兇;云在南,河水滿
10、天上鉤鉤云,地上雨淋淋 11、天上棉絮云,地上有雨淋
12、天上堡塔云,地下雨淋淋 13、云交云雨淋淋
14、西北黃云現,冰雹到跟前 15、屏山出云,不用問神
16、晚上西北暗,有雨還有閃;晚若西北明,來日天氣晴
17、魚鱗云,不雨也風顛 18、西北來云無好貨,不是風災就下雹
19、黑云是風頭,白云是雨兆 20、云結親,雨更猛
觀風測天諺 1、四季東風下,只怕東風刮不大 2、春東夏西秋不論
3、春起東風雨綿綿,夏起東風并斷泉; 秋起東風馬牛不相及 秋不論,冬起東風雪邊天
4、開門風,閉門雨 5、東風下雨東風晴,再刮東風就不靈6、南風刮到底,北風來還禮 7、東風急,雨打壁
8、南風腰中硬,北風頭上尖 9、早刮東風不雨,澇刮西風不晴
10、南風轉東風,三天不落空 11、雨后西南風,三天不落空
12、五月南風下大雨,六月南風井底干 13、西風隨日落止,不止刮倒樹
14、西北風開天鎖 15、西南轉西北,還得半個月
16、南風不過三,過三不雨就陰天 17、風亂轉,不用算
18、東風濕,西風十,北風寒,南風暖 19、頂風上云,不雨就陰
3.寓言故事
一、 用人之道
去過廟的人都知道,一進廟門,首先是彌陀佛,笑臉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則是黑口黑臉的韋陀。但相傳在很久以前,他們并不在同一個廟里,而是分別掌管不同的廟。
彌樂佛熱情快樂,所以來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丟三拉四,沒有好好的管理賬務,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韋陀雖然管賬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陰著個臉,太過嚴肅,搞得人越來越少,最后香火斷絕。
佛祖在查香火的時候發現了這個問題,就將他們倆放在同一個廟里,由彌樂佛負責公關,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韋陀鐵面無私,錙珠必較,則讓他負責財務,嚴格把關。在兩人的分工合作中,廟里一派欣欣向榮景象。
其實在用人大師的眼里,沒有廢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貴寶劍,摘花飛葉即可傷人,關鍵看如何運用。
二、 鸚 鵡
一個人去買鸚鵡,看到一只鸚鵡前標:此鸚鵡會兩門語言,售價二百元。
另一只鸚鵡前則標道:此鸚鵡會四門語言,售價四百元。
該買哪只呢?兩只都毛色光鮮,非常靈活可愛。這人轉啊轉,拿不定主意。
結果突然發現一只老掉了牙的鸚鵡,毛色暗淡散亂,標價八百元。
這人趕緊將老板叫來:這只鸚鵡是不是會說八門語言?
店主說:不。
這人奇怪了:那為什么又老又丑,又沒有能力,會值這個數呢?
店主回答:因為另外兩只鸚鵡叫這只鸚鵡老板。
這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領導人,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強,只要懂信任,懂放權,懂珍惜,就能團結比自己更強的力量,從而提升自己的身價。
相反許多能力非常強的人卻因為過于完美主義,事必躬親,什么人都不如自己,最后只能做最好的攻關人員,銷售代表,成不了優秀的領導人。
三、 袋鼠與籠子
一天動物園管理員發現袋鼠從籠子里跑出來了,于是開會討論,一致認為是籠子的高度過低。所以他們決定將籠子的高度由原來的10米加高到20米。結果第二天他們發現袋鼠還是跑到外面來,所以他們又決定再將高度加高到30米。
沒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員們大為緊張,決定一不做二不休,將籠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
一天長頸鹿和幾只袋鼠們在閑聊,“你們看,這些人會不會再繼續加高你們的籠子?
”長頸鹿問。“很難說。”袋鼠說∶“如果他們再繼續忘記關門的話!”
管理心得:事有“本末”、“輕重”、“緩急”,關門是本,加高籠子是末,舍本而逐末,當然就不得要領了。管理是什么?管理就是先分析事情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認清事情的“本末”、“輕重”、“緩急”,然后從重要的方面下手。
四、 扁鵲的醫術
魏文王問名醫扁鵲說:“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于醫術,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鵲答:“長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問:“那么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鵲答:“長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發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鏟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時。一般人以為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及本鄉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經脈上穿針管放血、在皮膚上敷藥等大手術,所以以為我的醫術高明,名氣因此響遍全國。”
管理心得: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數的事業經營者均未能體會到這一點,等到錯誤的決策造成了重大的損失才尋求彌補。而往往是即使請來了名氣很大的“空降兵”,結果于事無補。
五、 曲突徒薪
有位客人到某人家里做客,看見主人家的灶上煙囪是直的,旁邊又有很多木材。客人告訴主人說,煙囪要改曲,木材須移去,否則將來可能會有火災,主人聽了沒有作任何表示。
不久主人家里果然失火,四周的鄰居趕緊跑來救火,最后火被撲滅了,于是主人烹羊宰牛,宴請四鄰,以酬謝他們救火的功勞,但并沒有請當初建議他將木材移走,煙囪改曲的人。
有人對主人說:“如果當初聽了那位先生的話,今天也不用準備筵席,而且沒有火災的損失,現在論功行賞,原先給你建議的人沒有被感恩,而救火的人卻是座上客,真是很奇怪的事呢!”主人頓時省悟,趕緊去邀請當初給予建議的那個客人來吃酒。
管理心得:一般人認為,足以擺平或解決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各種棘手問題的人,就是優秀的管理者,其實這是有待商榷的,俗話說:“預防重于治療”,能防患于未然之前,更勝于治亂于已成之后,由此觀之,企業問題的預防者,其實是優于企業問題的解決者。
六、 救 人
在一場激烈的戰斗中,上尉忽然發現一架敵機向陣地俯沖下來。照常理,發現敵機俯沖時要毫不猶豫地臥倒。可上尉并沒有立刻臥倒,他發現離他四五米遠處有一個小戰士還站在哪兒。他顧不上多想 ,一個魚躍飛身將小戰士緊緊地壓在了身下。此時一聲巨響,飛濺起來的泥土紛紛落在他們的身上。上尉拍拍身上的塵土,回頭一看,頓時驚呆了:剛才自己所處的那個位置被炸成了一個大坑。
七、 出 門
古時候,有兩個兄弟各自帶著一只行李箱出遠門。一路上,重重的行李箱將兄弟倆都壓得 喘不過氣來。他們只好左手累了換右手,右手累了又換左手。忽然,大哥停了下來,在路邊買了一根扁擔,將兩個行李箱一左一右掛在扁擔上。他挑起兩個箱子上路,反倒覺得輕松了很多。
把這兩個故事聯系在一起也許有些牽強,但他們確實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故事中的小戰士和弟弟是幸運的,但更加幸運的是故事中的上尉和大哥,因為他們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幫助了自己!
管理心得:在我們人生的大道上,肯定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但我們是不是都知道,在前進的道路上,搬開別人腳下的絆腳石,有時恰恰是為自己鋪路?
八、 魚王的兒子
有個漁人有著一流的捕魚技術,被人們尊稱為‘漁王’。然而‘漁王’年老的時候非常苦惱,因為他的三個兒子的漁技都很平庸。
于是個經常向人訴說心中的苦惱:“我真不明白,我捕魚的技術這么好,我的兒子們為什么這么差?我從他們懂事起就傳授捕魚技術給他們,從最基本的東西教起,告訴他們怎樣織網最容易捕捉到魚,怎樣劃船最不會驚動魚,怎樣下網最容易請魚入甕。他們長大了,我又教他們怎樣識潮汐,辨魚汛。。。凡是我長年辛辛苦苦總結出來的經驗,我都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們,可他們的捕魚技術竟然趕不上技術比我差的漁民的兒子!”
一位路人聽了他的訴說后,問:“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們嗎?”
“是的,為了讓他們得到一流的捕魚技術,我教得很仔細很耐心。”
“他們一直跟隨著你嗎?”
“是的,為了讓他們少走彎路,我一直讓他們跟著我學。”
路人說:“這樣說來,你的錯誤就很明顯了。你只傳授給了他們技術,卻沒傳授給他們教訓,對于才能來說,沒有教訓與沒有經驗一樣,都不能使人成大器!”
九、 河邊的蘋果
一位老和尚,他身邊聚攏著一幫虔誠的弟子。這一天,他囑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擔柴回來。弟子們匆匆行至離山不遠的河邊,人人目瞪口呆。只見洪水從山上奔瀉而下,無論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無功而返,弟子們都有些垂頭喪氣。唯獨一個小和尚與師傅坦然相對。師傅問其故,小和尚從懷中掏出一個蘋果,遞給師傅說,過不了河,打不了柴,見河邊有棵蘋果樹,我就順手把樹上唯一的一個蘋果摘來了。后來,這位小和尚成了師傅的衣缽傳人。
世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過不了的河。過不了的河掉頭而回,也是一種智慧。但真正的智慧還要在河邊做一件事情:放飛思想的風箏,摘下一個“蘋果”。歷覽古今,抱定這樣一種生活信念的人,最終都實現了人生的突圍和超越。
十、 右手握左手
桌上流行一首順口溜:握著老婆的手,好像右手握左手。
每當有人念出:熟悉的或不熟悉的一桌子人便會意地放聲笑起來,氣氛立刻就輕松了。當然,這是基于人家對該順口溜的一致理解——感覺準確,描述到位。
有一天在餐桌上有人又念起這段順口溜,男人們照例笑得起勁。
后來發現餐桌上的一位女人沒笑。男人們忙說鬧著玩別當真。沒想到女人認真地說:最妙的就是這“右手握左手”。第一,左手是最可以被右手信賴的;第二,左手和右手彼此都是自己的;第三,別的手任怎么叫你愉悅興奮魂飛魄散,過后都是可以甩手的,只有左手,甩開了你就殘缺了,是不是?一桌子男人都佩服,稱贊女人的理解深刻而獨到,婦人淡淡地說 :有什么深刻而獨到,不妨回去念給你們各自的老婆聽聽,看她們說些什么。
男人當中有膽子大的果然回去試探老婆,果然老婆們的理解均與餐桌上的女士相同。
她們都是左手,男人們當然要以左手計。
而他們都是右手,他們當然作右手想。
◥
轉載請注明出處榮觀房產網 » 肚子的功勞歇后語,為什么說“冬吃蘿卜夏吃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