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參的樂府邊塞詩有哪些?怎么判斷哪些詩是樂府詩?
判斷標準就是沒有嚴格格律、近于五七言古體詩的詩歌體裁。
《磧中作》
走馬西來欲到天,辭家見月兩回圓。
今夜不知何處宿,平沙萬里絕人煙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
隨風滿地石亂走。匈奴草黃馬正肥,
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
將*金甲夜不脫,半夜*行戈相撥,
風頭如刀面如割。馬毛帶雪汗氣蒸,
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
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
車師西門佇獻捷。
《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輪臺城頭夜吹角,輪臺城北旄頭落。
羽書昨夜過渠黎,單于已在金山西。
戍樓西望煙塵黑,漢兵屯在輪臺北。
上將擁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行。
四邊伐鼓雪海涌,三*大呼陰山動。
虜塞兵氣連云屯,戰場白骨纏草根。
劍河風急雪片闊,沙口石凍馬蹄脫。
亞相勤王甘苦辛,誓將報主靜邊塵。
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
怎么從詩名上判斷樂府詩?
漢樂府民歌多用生動的口語, 親切樸素, 敘事同抒情結合, 感情真摰動人。如《孤兒行》寫孤兒受兄嫂虐待, 詩句雖參差不齊, 而情與境會, 孤兒口狀心計之狀, 活現筆端。詩句句式長短不一, 二至八言都有,有句式整齊的齊言詩, 也有錯綜參差的雜言詩。漢樂府民歌沒有固定的章法和句法, 長短隨意, 整散不拘, 靈活自由.有繼承《詩經》四言體的:如《公無渡河》,《善哉行》;有雜言體的, 句法自由多變, 整散不拘:如《鼓吹曲辭》里《鐃歌》中的《上邪》:“上邪!我欲與君相知, 長命無絕衰.山無陵, 江水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與君絕。”二,三,四,五,六,七字也有, 變化極為自由。漢樂府還有不少完整的五言詩, 如《江南可采蓮》,《孔雀東南飛》等, 比四言詩多了一個音節, 適應當時社會語言的發展, 又增強了詩歌的表現力。篇幅長短均有, 最長的達三百五十馀句, 短的則數句。漢樂府民歌篇幅長短均有, 最長的如《孔雀東南飛》, 便長達三百五十馀句, 短的如《雜曲·枯魚過河泣》只得四句;《江南可采蓮》便是只有七句。
詩詞賦樂府如何區分?
分開搜百度百科
詩一般絕句,律詩,一般都是四句一組,上下字數相同,或五個字或七個字,詞有詞牌,變化比較豐富,押韻也不如律詩嚴謹,一般長短句組合而成,賦類似作文,最大區別就是這是用來讀的不是唱的,樂府是收集的各地小曲小調,只不過時候比較早,那時候還沒雜七雜八的詞牌,也更加隨性,沒有太多格式要求。
另外還有歌、行、歌行體,和律詩一樣一般都是七言,卻更加放誕不羈,除賦以外,詩詞兩個字基本全蓋,樂府也叫樂府詩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