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五年內房價趨勢
在這么寬松的流動性狀態和如此低的利率水平下,任何貌似嚴厲的樓市調控*策都會事倍功半,且不論*策發揮效力本身就要有一定的時滯。再考慮到現階段樓市調控措施自身的混亂性,半年內主要城市的樓價要迎來拐點其實很難。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國內樓市會在近幾年一直漲下去。從現在的情形看,在明年年中的某個時間,地產商近期加大投資所形成的房屋供給將集中入市,央行也會鑒于通脹上行而開始逐步升息。大致從明年下半年開始到2011年,主要城市的高樓價將面臨越來越大的風險。
2.未來五年之內中國房價到底會怎樣
套用股市中的一句話:“沒有只跌不漲的股票,也沒有只漲不跌的股票。”
商品市場也同樣遵循著這個定律,房價亦不例外,先來兩張圖片預熱。 顯而易見,美國和日本房地產市場均出現過泡沫的積累以及破裂過程。
那么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將來何去何從?我認為在2017年也難逃厄運,當然對于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說是最大的好消息。 這是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歷史房價走勢圖,趨勢基本一致,只是漲速有些許差別。
現在我利用經典的五浪理論結合美日房價歷史走勢規律來給中國的房價做個技術面分析。 標準的五浪結構,08-10年與11-13年出現了兩次明顯的小幅回調,期間為3浪主升,爆發力強,周期短漲速快。
沒錯,伴隨著國家近期一系列調控*策,房價將于2017年見頂大幅回落,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觀點,各位手握大量房產的大咖不必過度驚慌。 此外,商品的價格當然離不開供需關系,眾所周知在15年房地產曾出現過低迷,隨后的年底以及16年年初,在國家以及地方*府的一系列刺激*策下,尤其是轟轟烈烈的去產能“運動”,我國的房地產行業“重鑄輝煌”,隨之而來的是開發商不斷涌入,停滯的樓盤重新復工,按照周期來推算,17年年中新的產能將集中釋放,會對商品房市場剛剛均衡的供需關系造成極大的沖擊,也就是說下半年的房價下跌已成必然。
還有一個顯著的現象,那就是上市公司在近期扎堆賣房。人們常說股市是實體經濟的晴雨表,充分體現出資本市場“超前”的屬性。
老百姓買賣房產除了剛需之外,只會根據實時價格進行追風,而資本市場會對實體經濟做出提前的判斷。因此,上市公司的BOSS們可是在資本市場耳濡目染多年,做的就是一個預期,抓的就是一個提前量,趕在近期扎堆賣房必然是不看好樓市未來幾年的預期。
結合種種因素,商品房價格即將構筑大頂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更準確一點的時間應該在17年下半年,此后中國的房地產行業將進入數年的嚴重低迷期。
3.北京未來的房價趨勢如何
北京的房價未來的趨勢個人認為是繼續上漲,作為理財師,我對于股票、期貨和房地產的預測幾乎沒有出過偏差,而我對于北京市區的房價更有信心,上漲基本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主要的理由有下面幾個: 第一、中國的大城市的房價具有稀缺性,特別是北京市更是如此,因為中國的城市模式完全不同于歐美國家,我們是摞起來的城市,密度高,人口高度集中。
這種趨勢一旦形成,很難改變。 第二、北京市區的擴大幾乎已經是極限了,如果繼續擴張的話,其實已經不是北京了,當然好的地段更加少,所以漲價的趨勢不可能抑制住,除非出現不可抗力。
第三、地域性和首都情節,也是我對北京房價有信心的原因,從我國的基本國情看,誰也希望進入首都居住,而且每年進入的人口在不斷的增加,這樣趨勢下,要房價下跌幾乎不可能。 第四、北京的人口*策也在變化,特別是計劃生育獨生子女*策已經取消,可以生二胎,這樣北京市的未來居住會更加緊缺,所以這個原因也會出現上漲。
當然未來的北京房價,大漲的可能性也不會很大,基本保持每年小漲,原因是房產稅的出臺將使樓市未來發生深刻轉變,具體情況如下: 第一、是改變人們的理財觀念。以往可能是買房就發財,但是從房地產稅落地之日起,這一途徑的發財概率就降低了。
第二將可能改變城市的資源配置。隨著市民納稅人意識的覺醒,人們對于上繳的稅款天然有追問透明度和去向的要求,這一要求倒逼*府部門在資源配置端重新調配資源。
第三、房地產稅的出現對于實體經濟的影響也是巨大的。此前,由于持有土地、房產的成本極低,很多非房地產企業蜂擁進入這一市場,以后就不會有這樣的情況了。
4.因為來北京工作,現在值不值得買房
如果現在有地方住就別著急買。
到06-07年以后再買。 雖然現在不買,但你有這個念頭,我建議你從現在開始關注一下房市。
因為,如果想買好房子也是需要知識加運氣的。了解一下目前市場狀況,相關的*策及購房知識,萬一碰到合適的,就要該出手時就出手。
我現在買的房子就很有運氣,我在買這套房之前,看了一年多的房子,書也看了不少,定過三套房子,最終碰到了這個。 而且還要有點前瞻性,要有耐心。
我為了買到滿意的戶型,等了半年,從一期預售等到二期。雖然二期價格比一期高了點,但戶型好,價格還是比周邊樓盤低,所以我等值了。
所以別著急,先全面了解,再出手。畢竟這幾十萬我們掙的不容易呀。
5.未來3
對于未來3~5年房價的走勢調查顯示,認為會繼續上漲的調查者比例達54.73%,認為房價將下跌10%左右、20%左右的調查者比例分別為12.87%和7.97%,此外還有24.43%的參與調查者認為房價會下跌30%甚至以上。
目前,業內較為一致的觀點認為,房價在2010年達到頂峰,2015年可能是拐點年。第一財經日報周末發起的第77期調查——“未來3~5年內房價會跌嗎?”截至8月5日13時,10955名投資者參與。
今年“兩會”期間,住建部負責人表示,中國城市89%的居民擁有住房,其中約12%為祖上傳下來的,為原有的私有住房;40%多是計劃經濟時代建的宿舍,其后通過住房制度改革變成職工個人的房產,也就是“房改房”;還有近40%的城市居民通過市場購買了商品住房。另外,數據顯示,隨著城鎮住房制度的改革,中國城鎮住房隨之快速發展。
1978年到2010年,城鎮人均住房建筑面積從6.7平方米提高到30平方米以上。調查顯示,參與調查者中,有60.22%的人處于沒有自住性房產狀態,28.35%的人有一套自住性房產,11.43%的人有一套以上的自住性房產。
今年以來,諸多房地產人士認為,今年房價將出現拐點,因此也是買房的較好時機。調查顯示,參與調查者中,66.42%的人今年沒有買房計劃,9.03%的人表示已經落實了買房計劃,還有24.55%的人表示正準備落實買房計劃。
今年以來,北京、天津、沈陽、上海、杭州、南京、蘇州、寧波、廣州、深圳等主要城市受限貸、限購等*策的影響,成交明顯放緩,隨著限購*策的深入,市場將進一步向自住型需求主導的方向發展。調查顯示,參與調查者中,85.57%的人表示買房主要是用來居住的,11.37%的人表示是以此作為投資項目,僅有3.06%的人表示買房主要是用來出租。
從這個結果或許可以看出房產市場自住需求成主流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