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房地產為什么要限購
房地產限購主要是為了防止房地產市場過熱過快的增長。
限購發展歷程: “限購令”是指*府出臺的房屋限購*策,出自2010年4月30日北京出臺的“國十條實施細則”,從2010年5月1日起,北京家庭只能新購一套商品房,購房人在購買房屋時,還需要如實填寫一份《家庭成員情況申報表》,如果被發現提供虛假信息騙購住房的,將不予辦理房產證。這是全國首次提出的家庭購房套數“限購令”。
此后,相繼有49個地級以上城市實施“限購令”。 2017年3月份以來,河北涿州、保定、張家口,安徽滁州,海南三亞,浙江嘉興嘉善縣,江西贛州等三四線城市紛紛啟動限購或提升首付比例。
限購主要目的: 中國的房地產調控*策,應該遵循的原則是對市場干預最少、符合行業發展規律從而有利于長期穩定發展的*策體系。為此,在加強住房保障之外,在中心城市應長期實施商品住宅限購,徹底遏制投機和過度投資,同時取消一些現有非市場化的調控措施,可以確保行業長期平穩健康發展。
參考資料: /item/%E9%99%90%E8%B4%AD%E4%BB%A4。
2. 全國的房產限購*策的具體內容是什么
中央*府可在住房與城鄉建設部指定的40個重點城市統一實施基本限購令:各城市本地戶籍與持人才居住證家庭,最多限擁有兩套住房;外地戶籍和境外人士最多限擁有一套;兩次購房時間需相隔兩年以上;禁止公司購房。
基本限購令符合絕大多數家庭的居住、投資需求,與一些城市的購房入戶*策也不沖突,且不會阻礙住房租賃、度假物業市場發展。 在人口大量流入、土地供應相對緊張的北京、上海等城市,可附加實施外來人員一年等候期制度,即外地和境外居民,須提供至少一年的納稅或社保證明后才能購買。
限購令簡單易行,其實施主要依賴各城市房管部門的房地產產權登記和網絡簽約兩個信息系統,不需全國聯網。目前住建部正在推進40個重點城市住房信息系統的建設和聯網,這項工作非常有價值。
系統建成后,將可有效支持開征多套房房產稅,并可優化40個城市范圍內的限購。 長期限購后,需求主力必然回歸中間階層,房價也會回歸到收入可支撐的水平,地方*府可通過土地供應、公積金的松緊等*策靈活調整供求限購令漫畫,其他手段可重歸市場化: 第一、取消商業銀行的差別化信貸,并通過住房公積金貸款的低利率、低首付、提高貸款上限,支持中間階層置業。
現行的差別化信貸*策違背商業銀行的逐利本能,必須靠銀監會三令五申才可實施,而限購令可基本禁絕利用信貸資源炒房和過度投資的行為。央行、銀監會可根據全國宏觀調控需要規定按揭首付和利率的底限,由商業銀行在此基礎上,按風險管理要求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戶制宜地發放按揭。
第二、取消限價房,逐步取消經濟適用房。中產階層可購買性價比更好的新建或二手商品住宅;住房保障體系從“以售為主”轉向“租售并舉”,將來可轉向“以租為主”直至最終取消經濟適用房。
第三、原用于調整供應結構、抑制地價的90/70和中小套型、中低價位普通商品房用地可以取消。國有土地出讓繼續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盡量減少易導致暗箱操作的綜合評標。
自住房和商用房在首付上是沒有區別的,只有在繳納稅費的時候商用房比自住房多了土地增值稅這個稅種。現在首付的情況可以分為: 1、在首套房的情況下,購買新房并且面積不超過90平米的繳納首付可以最低為20%; 2、在二套房的情況下,購買房產的最低首付為50%; 3、三套房的情況,需要貸款的銀行根據房價的情況可以不予與貸款; 4、其他的情況最低首付為30%。
更多詳情請到海房線。
3. 目前中國房地產限購的城市有哪些
截止2016年11月,全國在限購房產的城市如下:
深圳:重啟“90/70”*策;市戶籍成年單身人士限購1套住房
南京:市戶籍成年單身人士限購1套住房;2套房首付提至8成
廈門:限購面積從144提高到180平,外地戶籍購房門檻提高
廣州:2套房首付不低于70%,繼續暫停發放家庭購買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貸款
北京:重啟“90/70”*策;2套房為非普通自住房首付至少七成
天津:擁有1套及以上的外地人暫停在部分區域購房,其商業貸款首付比例也提高至40%
蘇州:戶籍居民有三套房者,不得再買房;房企價格過高將被約談
成都:分區域限購,二套房首付比例不低于40%;部分區域單人只能新購一套房
鄭州:擁有兩套房者限購180平米以下住房,二套房首付40%,首套房首付30%
珠海:本地限購3套外地限購1套144平方米及以下住房,而二套房首付不低于40%
濟南:購買首套和二套住房的首付款提至30%、40%,已有三套住房的暫不得再購房
無錫:二套房首付比例提至40%,非本市戶籍限購二套房,對土地出讓設置最高限價
合肥:在市區范圍內,第三套禁購,首套房首付比例調整為30%
武漢:漢陽等區實行住房限購限貸,本地戶口居民購房首套房首付最低25%,二套首付最低50%,第三套禁貸
佛山:預售商品房時,應當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
南寧:商品房實售價格不得高于預售申報價
東莞:申請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0%,2套房最低首付款比例不低于40%。
福州:1套房首付比例不低于30%,2套房首付比例不低于40%,三種類型居民家庭購房將受限制。
惠州:預售商品房時,應當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
4. 房地產為什么要限購
房地產限購主要是為了防止房地產市場過熱過快的增長。
限購發展歷程:
“限購令”是指*府出臺的房屋限購*策,出自2010年4月30日北京出臺的“國十條實施細則”,從2010年5月1日起,北京家庭只能新購一套商品房,購房人在購買房屋時,還需要如實填寫一份《家庭成員情況申報表》,如果被發現提供虛假信息騙購住房的,將不予辦理房產證。這是全國首次提出的家庭購房套數“限購令”。此后,相繼有49個地級以上城市實施“限購令”。
2017年3月份以來,河北涿州、保定、張家口,安徽滁州,海南三亞,浙江嘉興嘉善縣,江西贛州等三四線城市紛紛啟動限購或提升首付比例。
限購主要目的:
中國的房地產調控*策,應該遵循的原則是對市場干預最少、符合行業發展規律從而有利于長期穩定發展的*策體系。為此,在加強住房保障之外,在中心城市應長期實施商品住宅限購,徹底遏制投機和過度投資,同時取消一些現有非市場化的調控措施,可以確保行業長期平穩健康發展。
參考資料: /item/%E9%99%90%E8%B4%AD%E4%BB%A4
5. 房產市場的發展歷史
中國房地產市場發展的歷史
第一階段: 理論突破與試點起步階段(1978至1991年)1978年理論界提出了住房商品化、土地產權等觀點。1980年9月北京市住房統建辦公室率先掛牌,成立了北京市城市開發總公司,拉開了房地產綜合開發的序幕。1982年**在四個城市進行售房試點。1984年廣東、重慶開始征收土地使用費。1987至1991年是中國房地產市場的起步階段。1987年11月26日,深圳市*府首次公開招標出讓住房用地。1990年上海市房改方案出臺,開始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1991年開始,**先后批復了24個省市的房改總體方案。
第二階段:非理性炒作與調整推進階段(1992至1995年)
1992年房改全面啟動,住房公積金制度全面推行。1993年“安居工程”開始啟動。1992年后,房地產業急劇快速增長,月投資最高增幅曾高達146.9%。房地產市場在局部地區一度呈現混亂局面,在個別地區出現較為明顯的房地產泡沫。1993年底宏觀經濟調控后,房地產業投資增長率普遍大幅回落。房地產市場在經歷一段時間的低迷之后開始復蘇。
第三階段:相對穩定協調發展階段(1995至2002年)
隨著住房制度改革不斷深化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住房成為新的消費熱點。1998以后,隨著住房實物分配制度的取消和按揭*策的實施,房地產投資進入平穩快速發展時期,房地產業成為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
第四階段:價格持續上揚,多項調控措施出臺的新階段(2003年以來)
6. 房地產歷史上的重大事件有哪些
中國房地產市場發展的歷史 第一階段: 理論突破與試點起步階段(1978至1991年) 1978年理論界提出了住房商品化、土地產權等觀點。
1980年9月北京市住房統建辦公室率先掛牌,成立了北京市城市開發總公司,拉開了房地產綜合開發的序幕。1982年**在四個城市進行售房試點。
1984年廣東、重慶開始征收土地使用費。1987至1991年是中國房地產市場的起步階段。
1987年11月26日,深圳市*府首次公開招標出讓住房用地。1990年上海市房改方案出臺,開始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
1991年開始,**先后批復了24個省市的房改總體方案。 第二階段:非理性炒作與調整推進階段(1992至1995年) 1992年房改全面啟動,住房公積金制度全面推行。
1993年“安居工程”開始啟動。1992年后,房地產業急劇快速增長,月投資最高增幅曾高達146.9%。
房地產市場在局部地區一度呈現混亂局面,在個別地區出現較為明顯的房地產泡沫。1993年底宏觀經濟調控后,房地產業投資增長率普遍大幅回落。
房地產市場在經歷一段時間的低迷之后開始復蘇。 第三階段:相對穩定協調發展階段(1995至2002年) 隨著住房制度改革不斷深化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住房成為新的消費熱點。
1998以后,隨著住房實物分配制度的取消和按揭*策的實施,房地產投資進入平穩快速發展時期,房地產業成為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 第四階段:價格持續上揚,多項調控措施出臺的新階段(2003年以來) 2003年以來,房屋價格持續上揚,大部分城市房屋銷售價格上漲明顯。
隨之而來出臺了多項針對房地產行業的調控*策。 最早是1978年 至今已經走過了30年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