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杭州房地產市場情況
杭州房產市場分析
市場供需:
經濟、人口雙增長,購房需求持續增多。
【現象1】經濟快速增長:人才加速聚集
上市公司的數量和市值代表一個地區的經濟實力和經濟發展勢頭。截至目前,杭州擁有境內外上市公司165家,總市值達到5萬億元,不管是家數還是市值規模均列全國第4位,僅次于北京、上海和深圳,在省會城市中排名第一位。其中信息經濟、智慧經濟發展最為快速,2015-2017年,杭州市信息經濟連續三年增長超過20%,成為該市經濟增長主引擎。
【現象2】G20峰會大幅推動杭州整體發展,城市吸引力不斷提升
G20峰會向世界全方位展示了杭州,同時,為提高杭州的國際化地位,杭州在交通和產業上都有了新的規劃:
交通規劃:依據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和綜合交通規劃,杭州市城市軌道交通 2025 年線網由10條線組成,總長度約423.5公里,共設車站228座,其中換乘站39座;遠景年線網由14 條線路組成,總長度 642.2公里,共設車站 310 座,其中換乘站 82 座。預測2025年,杭州市公共交通占全方式出行量比例為40%,軌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量比例為30%。
產業規劃:加快產業國際化。作為G20杭州峰會主會場,杭州國際博覽中心啟用4個月,營收破億元并實現盈利,最遠的訂單已排到2022年;全球電子商務平臺(eWTP)建設加速推進,杭州正在探索一套適應和引領全球跨境電商發展的管理制度和規則。2017年,建成國家級眾創空間55家,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對象增至24家,占全省22.2%。人才凈流入率、海外人才凈流入率均居全國城市第一。
除此之外,全國學生運動會、世界短池游泳錦標賽、世界游泳大會以及2022年亞運會,國際性賽事項目接踵涌入杭州;新一輪旅游國際化行動計劃,也將讓杭州基本形成以國際化為引領的全域旅游新格局。杭州市承載了很多*府的規劃期望。從 16 年開始始終保持著全國人才凈流入率。
【現象3】常住人口連續3年增長,人口總量已達946.8萬
杭州市2017年城鎮化率為76.2%,全市年末常住人口為946.8萬人,比2016年末增加28萬人,增幅3.05%。2015年、2016年、2017年,杭州新增常住人口分別上漲了12.6萬、17萬、28萬,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
【現象4】新房市場供需缺口不斷拉大
杭州近1034萬套,新建商品房批準上市總套數約35萬套,基本處于即供即銷的狀態。而2015年開始,新房市場供應量連年下滑,杭州市新房市場出現了嚴重的供求的現象
2. “杭十條”出爐推動樓市去庫存 這一輪漲勢會持續嗎
先是上周末杭州樓市如火如荼,千余組客戶搶購不到四百套房源,東南西北各大案場人聲鼎沸;再是周一“杭十條”火速正式出爐,為上半年樓市奠定基調;然后昨天傍晚時分,央行今年首次宣布降準……一時之間,暖風熏得樓市醉。
今年上半年的杭州樓市,即將會出現一個久違的牛市。有專家認為,大部分人對樓市的預期已經轉變為普遍上漲,市場各方應該理性呵護。
也有專家認為,在經歷了多年的陰跌之后,杭州主城區樓市目前還僅僅處于補漲的開端,對于自住型家庭來說,現在仍然是買房的好時機 “杭十條”迅速出爐 全方位推動樓市去庫存 繼上周五公布了征求意見稿后,昨天,杭州市*府辦公廳下發《關于進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的通知》(下稱《通知》),“杭十條”迅速出爐。 《通知》提出對土地出讓實行統一管理,市區范圍內經營性用地(不含工業用地)出讓方案需報市*府同意后實施;合理把握土地供應規模、結構、節奏和時序,有效協調不同區域的住宅、商業、辦公用地供應。
同時,對未落實地塊周邊配套設施的,不予安排土地出讓。 加大住房保障貨幣化的推進力度,嚴格控制拆遷安置房建設,對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征收,鼓勵全部實施貨幣化安置;被征收人(被補償人)使用貨幣補償款購買住宅,購房成交價不超過貨幣補償額的,免征新購住宅契稅。
同時,市本級全面實施公租房貨幣補貼制度,暫停新選址建設經濟適用住房、公共租賃房,暫停經濟適用住房保障申請受理。 《通知》表示,對居民家庭購買普通住房的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降至人民銀行、銀監會允許的下限,并根據借款人資信狀況,鼓勵給予個人住房貸款優惠貸款利率。
進一步放寬公積金貸款條件,對在杭州市域外正常繳存住房公積金的職工,在杭州市購買自住住房的,可申請辦理公積金異地貸款。支持職工使用公積金貸款購買二手房,二手房房齡加貸款年限總和限制從40年放寬到50年,最低首付款比例降到20%。
落實契稅、營業稅優惠*策,對個人購買家庭唯一住房,面積為90平方米及以下的,減按1%的稅率征收契稅;面積為90平方米以上的,減按1.5%的稅率征收契稅。對個人購買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面積為90平方米及以下的,減按1%的稅率征收契稅;面積為90平方米以上的,減按2%的稅率征收契稅。
個人將購買不足2年的住房對外銷售的,全額征收營業稅;個人將購買2年(含)以上的住房對外銷售的,免征營業稅。 在桐廬、淳安、建德、臨安四縣(市)購買商品住宅(含二手房)的人員,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可以在當地申請登記常住戶口。
土地、保障房、公積金 多方面出臺細化新* “杭十條”的出臺,涉及面頗廣,可謂全方位推動樓市大力去庫存,相較以往也提出了一些全新的、細化的內容。 土地方面,首次提出了對市區土地出讓實行統一管理,這意味著余杭、蕭山的土地出讓都將匯總到市*府統籌安排,不再各自為*。
保障房方面,除了大力鼓勵貨幣化安置,還首次提出暫停新選址建設經濟適用住房、公共租賃房,暫停經濟適用住房保障申請受理。這也是前所未見的說法和力度。
信貸方面,重申首付比例可以降到央行和銀監會的下限執行。 公積金方面,允許在全國范圍內繳存公積金的職工,在杭州買房可以申請公積金異地貸款;公積金貸款購買二手房*策繼續放寬,二手房房齡加貸款年限總和從40年放寬到50年,最低首付款比例降到兩成。
同時要求加大公積金轉商業貼息貸款力度,增加公積金轉商業貼息貸款銀行數量。 對契稅和營業稅*策進行了落地。
契稅由原來的三檔計費變成兩檔,取消了140方普通住宅與非普通住宅的區別,從而鼓勵大家購買140方以上的改善大戶型。 資深房產評論人丁建剛認為,杭州市*府尚未出臺2008年那樣大力度的地稅返還*策,因此,“杭十條”應該說是一個全面大力度的*策,但并不算空前,因為力度仍不及2008年的救市*策。
“這些*策能夠直接涉及的購房人群和實際優惠力度并不大。但是,保障性住房等*策的改變,會使得需求部分導流向商品房市場,對漸進去庫存會起到作用。
當然,更大的作用在于,中央*府和地方*府密集*策對公眾市場預期的導向。” “種種跡象表明,杭州樓市市場預期已經悄然發生變化,大部分人對市場的判斷已經由平穩微漲,轉變為普遍上漲甚至大漲的預期。
這就是房地產市場的規律,改變市場預期可能要花半年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但預期改變只在一瞬間。牛市確實來了。”
由此,丁建剛分析稱:“市場參與的各方,無論是購房者還是開發商,更包括各級*府,都應該理性細心地呵護這次來之不易的牛市。任何不顧自己需求不顧自己的支付能力的盲目搶購,任何失去理性脫離市場承受能力的漲價,都可能會釀成失誤。”
新*刺激下一二線城市樓市火爆 事實上,最近國內多個城市的樓市都出現了火爆行情,連夜買房、排隊交錢、開發商及房東坐地起價、日光盤等詞語似乎一夜之間成為了樓市的代名詞,尤其是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以及南京、杭州等二線城市,“搶房”的現象層出不窮。 拉開2016年樓市火爆序。
3. 2016年杭州房價走勢會怎樣
在“3·25”新*的持續影響下,上海、深圳樓市持續看跌;一線城市樓市供求關系逆轉,呈現供大于求態勢,出現明顯降溫。
業內人士預測,部分一、二線城市房地產價格上漲過快帶來了房地產新的泡沫風險,未來樓市可能出現大逆轉.需求部分:一線城市人口基數大,對商品房需求量十分巨大遠遠超過供給量,在這種情況下房子成為了高價奢侈品。供給部分:首先是新房方面,一線城市可供應土地日益減少,拿地成本的持續走高推高了新房房價;其次是二手房方面,存量房流通不充分,市場上行期供需矛盾更為加深。
在這種供需長期失衡的狀態下遇上寬松貨幣*策,價格上漲成為了必然。由于一線城市庫存規模實際上還在減弱,所以根據目前的供求關系,其實價格繼續上漲依然是有充分的理由。
4. 杭州的房產下半年市場 大家預計是怎么樣如題 謝謝了
近年來杭州房價上漲幅度較快,主要由于供求關系的嚴重失衡引起。
杭州是全國第一個實行土地“招拍掛”的城市,土地的不飽和供應令土地成交價格連年倍升,2003年,杭州的土地交易價格漲幅為38.1%,排在全國35個大中城市之首,高額的地價成本直接抬高了房產價格。加上“創業在杭州”一系列引進人才、購房入戶等優惠措施,杭州城市人口不斷增長,市場對房地產的需求非常旺盛,支撐著杭州房地產價格的不斷上升。
2006年1-11月,杭州全市批準預售商品房(含經濟適用房)面積784.42萬平方米,其中批準預售商品住宅面積689.24萬平方米;商品房預售面積589.1萬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預售面積491.8萬平方米。2006年1-11月,杭州市二手住房成交192.89萬平方米,占房地產交易總量的25%,比重明顯偏低。
相對而言,2006年以來杭州市二手房市場受調控影響較大,存量房源的釋放緩慢,二手房成交量回升乏力。從各類商品房銷售情況看,2006年杭州市商品房中辦公樓、商業用房銷售保持較高增幅。
2007年上半年,杭州市區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131.39億元,同比上升7.0%。新開工279.75萬㎡,同比上升22.35%,施工面積2657.3萬㎡,同比上升9.4%。
竣工面積106.3萬㎡,同比下降15.8%。2007年上半年市區商品住宅銷售27867套,面積367萬㎡,分別同比上升49.3%和50.2%。
2007年上半年新增住房供應出現下降,市區新批準預售住宅面積300.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2.2%。 2007年上半年市區商品住房價格7686.4元/㎡,二手住房7388.9元/㎡。
從增幅情況看,2007年1-6月主城區住宅平均銷售價格(不含經濟適用房)同比上升3.83%,二手房價格同比上升2.8%。從城房指數看,6月價格指數108.4,比2006年1月上升8.4%,1-6月價格指數環比漲幅分別為2.6%,0.6%,2.3%,2.1%,-0.5%,2.2%。
杭州*府針對投機需求、過度投資、超前消費和過度消費等四個方面的不合理需求制定了一系列的*策,過熱的市場需求已經開始降溫,投資需求已經退潮。通過一系列的市場變化,杭州樓市走向規范,走向平和理性,房價沒有出現大起大落的情況,市場基本穩定。
從長遠發展分析,杭州房價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中國投資咨詢網發布的《2008年杭州房地產市場分析及投資咨詢報告》共十七章。
首先介紹了房地產的相關定義、分類、特點及價值影響因素等,接著分析了中國房地產行業的發展概況,并介紹了杭州房地產市場的發展環境及運行情況,然后具體分析了杭州土地市場、住宅市場、別墅市場、商業地產市場、寫字樓市場、商鋪地產市場、二手房市場的發展。隨后,報告對杭州房地產市場做了重點企業運營狀況分析、營銷渠道分析、投融資分析和發展趨勢分析,最后詳細列明并解析了與杭州房地產市場密切相關的*策和法規。
您若想對杭州房地產市場有個系統的了解或者想投資杭州房地產,本報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5. 2016年杭州房價走勢會怎樣
在“3·25”新*的持續影響下,上海、深圳樓市持續看跌;一線城市樓市供求關系逆轉,呈現供大于求態勢,出現明顯降溫。業內人士預測,部分一、二線城市房地產價格上漲過快帶來了房地產新的泡沫風險,未來樓市可能出現大逆轉.
需求部分:一線城市人口基數大,對商品房需求量十分巨大遠遠超過供給量,在這種情況下房子成為了高價奢侈品。供給部分:首先是新房方面,一線城市可供應土地日益減少,拿地成本的持續走高推高了新房房價;其次是二手房方面,存量房流通不充分,市場上行期供需矛盾更為加深。在這種供需長期失衡的狀態下遇上寬松貨幣*策,價格上漲成為了必然。
由于一線城市庫存規模實際上還在減弱,所以根據目前的供求關系,其實價格繼續上漲依然是有充分的理由。
6. 杭州樓市是如何淪為垃圾市場的
參考資料:1,過往的繁華透支了杭州樓市太多的未來。
一直以來,杭州樓市都以北上廣深馬首是瞻,甚至一度超越廣州,被很多人士直接晉升為樓市一線城市。記得當年有外地朋友來杭,一聊到杭州的房價,總是禁不住心生豪邁,盡管嘴上虛偽地說著杭州房價太高了之類的話語,內心卻早已是一副志得意滿狀,內心深處固執地認定,房價高的城市,肯定富足,肯定上檔次,其城市地位遠甩人家幾條街。
到如今才明白,那是種多么膚淺的攀比。也正是在這種全民狂熱的普遍刺激下,買房成了很多人保全財富與佐證自我價值的最佳手法。
今天再去看周邊的很多朋友,手上握有兩套及以上房子的人并不少,受“雙限”影響,他們幾無買房的可能,甚至他們的下一代,也基本不用買房了。過往對現在的透支,上一代對下一代的透支,嚴重壓縮了樓市的未來成長空間。
那么多的空置房,如今都以一種漆黑沉默的方式存在著,看當年的歡歌笑語緩緩消失在時間的盡頭。 2,外地投資客的絕跡,讓樓市喪失兩條腿走路的可能。
杭州的樓市,很長時間內,都曾靠兩條腿走路,一條為自住,另一條為投資。雖然沒有明確的統計數據,但在很多人士看來,過往兩者的比例大約對半開。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杭州是個外向型需求的樓市。如今,隨著溫臺等地經濟增長的乏力,來杭州投資,甚至于投機的外來購買群體,基本已經絕跡,差不多一半需求的喪失,使得杭州的樓市,就算把自住型、剛需型客戶的需求挖到只穿內褲,也補不上這個血盆大口般的窟窿。
對于那些豪宅而言,這個窟窿已像黑洞,一點點需求填進去,轉瞬即逝。 3,杭州集聚能力的e69da5e6ba90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35313133下滑。
無論是在樓市紅火的年代,還是在樓市起伏的年代,杭州基本只是個一省需求的樓市,至于全國化,甚至國際化,那只是*府工作報告里的夢話。與北上廣深等城市相比,杭州的資源占有與產業活躍度,明顯差上一大截,這使得杭州一直以來,對外來人口的誘惑能力有限,有數據顯示,杭州一年吸引的大學生只在10萬人次左右,而上海的這個數據是60萬,差距巨大。
杭州一直缺乏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白領階層,也與此有關。沒有大量人口的導入支撐,同時城市的吸附能力又相對有限,直接導致杭州的樓市,并不能分享到太多的人口紅利。
而這種趨勢還隨著經濟的整體放緩仍在加劇。 4,未來的不確定性,使得有購買能力的群體也不再輕易出手。
在中國的經濟版圖中,浙江算得上是活躍的一塊,這個土地上的人們,有著光榮的白手起家的傳統。與其他地區的人相比,他們勤勉、奮進,有著強烈的改變自我與社會的動力。
在大多數時間里,他們游走于各個行業的最前沿,親身感觸這個社會的冷暖。比起很多人來,他們更洞悉這個社會的現實,預判這個社會的未來。
同時,他們也更具備開放的視野與胸襟。未來的眾多不確定性,內外在各種資源方面的明顯差異,都促使他們找尋更為多元的發展道路。
他們不是沒有購買能力,只是他們更會衡量,還需不需要購買;或者說,還需不需要在現在,在這個地方購買。 5,*府的無節制推動,加劇整個樓市的困頓。
一直以來,杭州各級*府在推地方面不遺余力,當然,全國幾乎所有的*府都是如此。去年全年,杭州的土地出讓收入在1300億元以上,僅次于北京、上海。
這些地,到今年都將變成房子。而在此之前,杭州還有高達12萬套的庫存。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杭州樓市已是疲態盡顯,但這顯然無法阻止*府高價出讓土地的決心。 事實上,大量推地,還只是*府運作土地的一種手段,在推地過程中的很多手法,更讓開發商有苦難言。
例如說,將大塊的土地切割成小塊土地出讓,在盡可能回避“地王”的同時,也降低了競拍的門檻,從而放大競拍過程中的拼殺程度,最大限度地保證*府的利益。而開發商在拿到土地后,卻不得不面臨同一銷售節點內,同區域內同質化樓盤的慘烈競爭,最終不得不仰仗“價格肉搏”的方式斷臂求生。
如今的城東、大城北等區域,正每天上演如此的槍戰大片。 一直以來,杭州的土地市場還存有一大詬病,那就是*府只熱衷拍賣土地,卻不善于經營土地。
究其原因,還是賣地來錢快,經營土地出效益慢。這使得杭州這樣一個經濟強市,在城市商業布局、交通出行治理、商務辦公氛圍、市*公建配套等方面,遠落后于經濟在其下的很多城市。
典型如余杭,在做死一片臨平北后,沒有吸取教訓,如今在臨平南、大城北、未來科技城,任何一個它能想得到的地方,大肆出讓土地,堪稱沒有節操。 6,劣質開發企業的害群效應。
房地產市場走到今天這種局面,還與一些劣質企業的存在有很多關系。雖然這行業,如今正奔走在“寡頭化”的道路上,但離真正的“寡頭化”還有很大的距離。
這個市場,讓存有大量的劣質企業。他們的共性是資金少、規模小、能力有限、人品欠佳,抱著有一票賺一票的心態入市,等到市場一有風吹草動,就花容失色,手足無措,結果禍害他人。
事實上,這類企業的房子,無論順市,逆市,最好都不要去碰,尤其在逆市,本來就不高的底線,可能再次下探,從未地板地下有。
7. 請問杭州最近的房地產市場發展趨勢怎么樣,誰比較懂,能說下嗎
最近正好讀到《仲量聯行 2019上半年杭州房地產市場回顧及展望》這篇行業分析文章,目前杭州企業擴張需求增速放緩,租金小幅承壓,摘取里面一部分內容供參考。
宏觀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使得辦公樓需求增速放緩,企業短期內擴張意愿相對謹慎。盡管上半年辦公樓市場進入盤整期,但以一汽奧迪亞太銷售總部落地杭州為例,市場需求方面仍不乏亮點。
杭州憑借在長三角一體化格局下的戰略地位、城市創新能力及*府服務意識,從候選城市中脫穎而出。此外,科技類企業在優質辦公樓市場中的活躍度顯著提升,多家互聯網平臺企業入駐錢江新城,成為二季度租賃需求主要驅動力之一;而人民生活品質提升使得健康醫療、教育、娛樂等產業積極擴張,成為優質辦公樓市場新增的潛力市場。
仲聯量行JLL旗下地產搭檔是在線物業租賃平臺,你可以去網站上搜索了解熱門商業項目的具體情況。
8. 杭州的房產下半年市場 大家預計是怎么樣
近年來杭州房價上漲幅度較快,主要由于供求關系的嚴重失衡引起。杭州是全國第一個實行土地“招拍掛”的城市,土地的不飽和供應令土地成交價格連年倍升,2003年,杭州的土地交易價格漲幅為38.1%,排在全國35個大中城市之首,高額的地價成本直接抬高了房產價格。加上“創業在杭州”一系列引進人才、購房入戶等優惠措施,杭州城市人口不斷增長,市場對房地產的需求非常旺盛,支撐著杭州房地產價格的不斷上升。
2006年1-11月,杭州全市批準預售商品房(含經濟適用房)面積784.42萬平方米,其中批準預售商品住宅面積689.24萬平方米;商品房預售面積589.1萬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預售面積491.8萬平方米。2006年1-11月,杭州市二手住房成交192.89萬平方米,占房地產交易總量的25%,比重明顯偏低。相對而言,2006年以來杭州市二手房市場受調控影響較大,存量房源的釋放緩慢,二手房成交量回升乏力。從各類商品房銷售情況看,2006年杭州市商品房中辦公樓、商業用房銷售保持較高增幅。
2007年上半年,杭州市區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131.39億元,同比上升7.0%。新開工279.75萬㎡,同比上升22.35%,施工面積2657.3萬㎡,同比上升9.4%。竣工面積106.3萬㎡,同比下降15.8%。2007年上半年市區商品住宅銷售27867套,面積367萬㎡,分別同比上升49.3%和50.2%。2007年上半年新增住房供應出現下降,市區新批準預售住宅面積300.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2.2%。
2007年上半年市區商品住房價格7686.4元/㎡,二手住房7388.9元/㎡。從增幅情況看,2007年1-6月主城區住宅平均銷售價格(不含經濟適用房)同比上升3.83%,二手房價格同比上升2.8%。從城房指數看,6月價格指數108.4,比2006年1月上升8.4%,1-6月價格指數環比漲幅分別為2.6%,0.6%,2.3%,2.1%,-0.5%,2.2%。
杭州*府針對投機需求、過度投資、超前消費和過度消費等四個方面的不合理需求制定了一系列的*策,過熱的市場需求已經開始降溫,投資需求已經退潮。通過一系列的市場變化,杭州樓市走向規范,走向平和理性,房價沒有出現大起大落的情況,市場基本穩定。從長遠發展分析,杭州房價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中國投資咨詢網發布的《2008年杭州房地產市場分析及投資咨詢報告》共十七章。首先介紹了房地產的相關定義、分類、特點及價值影響因素等,接著分析了中國房地產行業的發展概況,并介紹了杭州房地產市場的發展環境及運行情況,然后具體分析了杭州土地市場、住宅市場、別墅市場、商業地產市場、寫字樓市場、商鋪地產市場、二手房市場的發展。隨后,報告對杭州房地產市場做了重點企業運營狀況分析、營銷渠道分析、投融資分析和發展趨勢分析,最后詳細列明并解析了與杭州房地產市場密切相關的*策和法規。您若想對杭州房地產市場有個系統的了解或者想投資杭州房地產,本報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9. 2017年杭州外地購房者占比下降至14.4%了嗎
據報道,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日前公布的杭州樓市年度報告顯示,2017年外地購房者在杭置業的總套數占市區新建商品住房成交總套數的比例為14.4%,為近三年來最低。
報道稱, 近年來,杭州高度重視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平穩健康發展,不斷優化調控措施、加強市場監測監控。2017年3月杭州進一步調整限購*策后,外地購房者成交占比顯著降低,2016年在杭置業較多的上海購房者,2017年占比僅為1.8%,下降了5個百分點。
據統計,2017年在杭州市區購買新建商品住房的購房者中,約59%的購房者為首次購房,其中新建商品住房價格相對較低的下沙、大江東、余杭區首次購房比例最高,占比均超過七成,全年外地購房者在杭置業的總套數占市區新建商品住房成交總套數的比例為14.4%,這一占比2015年為19.5%,2016年為33.8%。 與此同時,杭州新建商品住房板塊間價格差異較大。
主城區內隨著地鐵的動工建設以及區域內商業配套的升級,價值優勢凸顯,其中申花板塊新建商品住房成交均價達到42511元/平方米。富陽區和大江東由于受到區位條件的限制,價格整體相對較低。
轉載請注明出處榮觀房產網 » 房地產2016年杭州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