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哪種報紙有關于房地產的報道
20世紀末至今,美國專欄文章的多樣化趨勢愈加明顯,出現了許多沒有新聞業經歷、具有某方面專業知識的專家型專欄作家,他們的寫作題材涉及藝術、古董、橋牌、棋藝、經營、財*、園林、房地產、體育運動、旅游等廣闊領域。譬如商業精英李·艾科卡、民權運動領袖杰西·杰克遜,此外還有一些醫生專門在報紙上寫作醫學專欄,許多是通過辛迪加向報社出售;同時專欄作家在*構成上結束了白人一統天下的局面,許多少數族裔人也加入了專欄作家的行列,在媒介上討論本*問題。 當今美國最有影響、名氣最盛的專欄作家大都匯聚在大報周圍,同時大報也重視報紙的評論力量,愿意為專欄作家指點江山提供陣地。《紐約時報》是美國乃至世界最具權威性的報紙,在過去曾培養了大量杰出的專欄作家,現在其麾下的專欄作家也是人才濟濟,是美國的一方輿論重鎮。該報目前擁有9位專欄作家,都是所評論領域的一時之選,現擇其代表者作一介紹: Maureen Dowd : 從1995年1月起被聘為《紐約時報》社論版對頁(OP-ED)的專欄作家,因其對“萊溫斯基事件和克林頓彈劾案中的各種虛偽現象的尖銳批評”獲1999年普利策評論。早前,她任《紐約時報》華盛頓分社駐白宮記者,以其睿智、一針見血和辛辣的報道風格廣獲業界贊揚。同時為《紐約時報雜志》撰寫專欄“華盛頓觀察”。Dowd殊榮甚多,1992年,她入圍普利策全國報道獎決賽。1996年,被提名為年度杰出女性。2000年因其對新聞界的巨大貢獻獲得Damon Runyon獎。 托馬斯·S·弗里德曼(Thomas L. Friedman),是美國新聞界鼎鼎有名的外交問題專欄專家,兩次榮獲普利策獎。他的專欄“外交問題”從1995年1月起在《紐約時報》的刊登。弗里德曼是《紐約時報》的資深人物,1981年加入《紐約時報》,從普通記者做起,第二年即任貝魯特分社社長。接下來的幾年他都在中東地區進行報道,直到1989年,才調往華盛頓分社做外交記者,后來先繼擔任駐白宮記者和首席經濟記者,直至擔任《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 Icholas D. Kristof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隊伍中的新人,他的任務是專門評論“9·11恐怖事件”造成的后果,文章每周二和周五刊登。他在1984年10月加入《紐約時報》,歷任商業記者、香港分社社長、北京分社社長和東京分社社長。被任命為專欄作家之前,他是《紐約時報》的助理編輯主任,負責星期日版的編輯工作。 威廉(William Safire),作為一名*治專欄作家,曾獲1978年普利策評論獎,但是他現在的專欄“文章”談論的話題是語法、用語與詞源。其實,他早從1979年起即在《紐約時報雜志》上開辟了一個相似的專欄“論語言”。這些專欄文章結集成10多本書,他本人也成為在英語世界擁有廣泛讀者的知名作家。在進入《紐約時報》前,它是尼克松總統的發言稿撰寫者,后來在《紐約先驅論壇報》做記者。他著作豐厚,其中包括關于林肯總統與美國內戰的小說《自由》,記述水門事件之前的尼克松的傳記《落馬之前》,辭典《*治學新語言》,還有學術著作《公共關系的膨脹》等,是一位多產的作家。 三、專欄文章的特性分析 今天,人們提及美國報紙的專欄文章,印象最深的莫過于能夠左右美國朝野輿論走向的*治專欄文章,誤以為專欄文章是評論文章的一種。實際上,在美國,專欄文章并不是一種報章文體,它是泛指那類由個人撰寫、署作者姓名、以一定周期性刊登在報紙相對固定位置、版面處理通常圍框(有時無)的文章,其體裁之多樣、內容之廣泛、風格之迥異絕不是評論文章所能涵括的。因此,要給美國報紙專欄文章下一個內涵準確、外延適當的定義比較困難,但是作為報紙內容的一大種類,專欄文章也具有一些共同的特性: 1.內容廣泛、題材豐富 專欄文章的內容上至國家大*方針、民生社稷,下至百姓衣食住行、家長里短。 2.專欄文章具有強烈個人化特點 個人化可以說是專欄文章最大的特點,專欄文章的題材、風格及影響力的大小都與其作者緊緊地聯系在了一起。首先,在形式上,美國報紙上的專欄都有作者署名,在一些情況下,還附有作者的肖像。其次,專欄文章傳遞的是專欄作家個人的觀點與見解、個人的聽聞與經歷;再次,專欄作家進行寫作時可以選擇自己擅長和喜愛的話題和表達方式。 實際上,個人化正是專欄與社
2.求一關于中國經濟的雜志 書 或報紙
這類書籍報紙有很多,哪一種都有側重點。書籍因為成書到印刷出版需要不少時間,時效性差。建議讀報紙或雜志。
報紙中 《中國經濟時報》 就不錯 。 《中國經濟時報》是中國近年崛起的新興報紙中具有獨特個性的一份權威媒介。 《中國經濟時報》既有宏觀信息,也有中觀和微觀信息,以經濟為主要報道內容,兼顧社會、文化。報社編輯部經常就中國和世界時事發表自己的觀點,并邀請中國各階層人士對中國*治、經濟、社會問題發表直率的言論。目前主要版面有:要聞、國際、地區、財經、產經、企業、東部經濟新聞、房地產、新視點(理論)、百姓廣場(言論)、特別報道、網絡、法律、讀書、國際觀察(評論)等。 還有“中國證券報”“證券時報”也不錯,不過后兩個專業行可能稍微強點。
雜志類有“當代財經”、“中國經濟”、“經濟與管理研究”、“經濟問題”等都不錯。其中“中國經濟”包含面非常廣,沒一期的側重點都不同,較全面的說明了中國的經濟問題。
除了報紙和雜志建議多看看網上新聞,這個涉及的更廣也更大眾化。還可再往上定一些電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