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您說的情況二手房確實存在很大,下面是處理辦法您參考:
一、二手房交易賣家違約一般有以下情形:
1、賣家拒簽居間協議;
2、賣家拒收定金;
3、愿意雙倍返還定金;
4、房東拒簽買賣合同;
5、簽買賣合同時提出不合理要求;
6、簽訂合同之后拒絕過戶;
7、要求賠違約金而解除合同。
二、二手房交易賣家違約的處理辦法
1、針對拒簽居間協議和拒收定金:
如果賣家在中介處掛牌待售,按中介一般的操作流程,中介會先讓買家簽居間協議,由于居間協議僅有買方簽字,所以居間協議還沒有成立,賣家即使不簽,也不承擔什么法律責任。中介應當采取反向操作的方式,即將居間協議的主要內容確定后,先讓賣家簽字,再讓買方簽字。
賣家雖然已經簽了居間協議,但房價上漲后不肯收定金。通常居間協議都約定意向金在賣家簽收以后才能轉變為定金,所以如果賣家不簽收的話,那么意向金就不會變成定金,賣家毀約就不會受到定金罰則的處罰。中介除了采取前面所說的反向操作方式外,還應當要求賣家在居間協議中授權中介收取定金并代為保管。這樣,中介收了定金也就等于賣家收了定金,賣家毀約就要承擔定金罰則。
2、簽訂居間協議后雙倍返還定金
通常居間協議約定為收受定金的一方如毀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支付定金的一方如毀約,則喪失定金。雖然房東簽了居間協議,而且也收了定金,如果房價漲得比較多即使雙倍返還,還是可以賺錢,所以房東寧愿雙倍返還定金而不愿意繼續履約。
在二手房買賣中90%以上的居間協議都對買賣合同的主要內容進行了明確的約定,雖然還沒有簽訂用以備案的買賣合同正式文本,但雙方通過簽訂居間協議已經成立了買賣合同關系,而不只是一個對訂立買賣合同的“預約合同”。在這種情況下,房東不能僅僅雙倍返還定金就有權終止合同了,買方可以向房東主張房價的差價損失,也就是可以要求房東對因房價上漲給買方造成的損失進行賠償。
3、簽訂居間協議后拒簽買賣合同
居間協議簽訂后,房東可能會找些理由來拒簽買賣合同。這些理由通常有:
(1)居間協議的簽約人未得到房東的同意。如房屋的產權是女兒或者妻子的,但簽居間協議的人是父親或者丈夫,由于簽約人不是產權人,所以房東主張居間協議是無效的,要求退款了事。
(2)房東在簽訂居間協議時還未取得房屋產權,所以房東認為沒取得產權就簽的合同無效,要求退款了事。
如果有證據證明簽約人有產權人的授權,比如產權人曾到中介處掛牌,或者簽署過傭金確認書、委托書等文件,那么居間協議仍然是有效的。如果沒有證據證明,那么買方可以要求簽約人承擔締約過失責任,賠償買方的損失。
如果房東購買的是期房、拍賣房,或者已和他人簽訂了買賣合同但產證還在辦理過程中,此時房東出售房屋時盡管還沒有拿到產證,但合同還是有效的。但如果出售的房屋根本就不可能取得產權(如違法建筑),或者產權是別人的,那合同就是無效的。根據法律規定,無效的合同應由過錯方承擔賠償責任,買方有權要求房東賠償經濟損失。
4、簽訂購房合同后房東拒絕過戶
房東不會明確表明拒絕辦理過戶交易手續,但可能會制造一些借口,要求將過戶時間延期,在買方同意延期后卻一直不確定具體的過戶時間,最終發信稱因買方原因未能按時過戶而解約。在這種情況下,買方一定要及時發出書面催告,要求房東在約定時間簽約。如同意延期,則應約定具體的期限。書面催告應當同時抄送中介一份。買方應盡量不要延期,如延期應當征得房東的書面同意,否則可能因證據不足而被法院認定違約。
房價上漲過快房東違約,房價上漲房東毀約損失怎么辦
合同合法有效,房屋為不動產,產權以過戶為對抗要件。賣家等于毀約,你可以起訴他交付房屋,賠付延遲交房的損失,訴訟費由敗訴方承擔,不是你說了算有法官說了算。律師費是為你打官司提供幫助的,你可以不請律師啊?所以這項開支應有你自己付。
合同無效房價上漲損失的處理辦法有哪些
造成無效合同的情況很多,例如房產屬沒有合法產權的小產權房,買賣各方欺詐損害他人利益的,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等,如果無效合同被撤銷后,應該以返還財產賠償損失等方式保護無過錯方利益,相關法律,
《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第五十八條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后,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要求開發商承擔因為房價上漲帶來的損失有什么法律依據?
合同,如果簽合同了上漲怕什么?沒簽到合同就沒任何依據。
物價上漲會造成什么后果
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對中國影響 ,通貨膨脹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具有十分迅速的傳導性。任何一部分的商 品的漲價,將會很快地通過各種渠道推動其他商品的漲價。以此次正在中國發生的通貨膨脹為例,先是食品價格的上漲;緊隨其后的必然是工資的上漲;而工資在各 種商品的生產成本中占有重要的權重,這一成本的上升必然會帶動中國物價的進一步上漲。
通貨膨脹對當前中國民眾的生活和經濟 發展至少有三大危害。首先是它將使得中國已經不平等的收入分配結構更加不平等。人們都知道通貨膨脹會降低消費者的實際生活水平。但是很多人并不十分清楚, 通貨膨脹對低收入民眾的生活的沖擊最大。土地、資本和其他財產所有者可以在輪番漲價的通貨膨脹中通過提高土地和產品的價格來降低通貨膨脹損失,甚至在通貨 膨脹中獲得一些收益。由于低收入民眾只有工資收入(或者養老金收入),而工資收入的增長不僅總是在落在通貨膨脹之后,而且上漲的幅度永遠也比不上物價上漲 的幅度。這就為什么普通勞動者總是在通貨膨脹面前感到完全無能為力。這種情況在勞工權利缺乏的中國更加明顯。
通貨膨脹的第 二個危害是它給投資和消費帶來的巨大的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將使得中國本來已經扭曲的經濟結構更加扭曲。商品的價格應該是市場對生產者發出的信號,生產 者根據這個信號來掌握市場對自己產品的需求,從而相應地提高或者減少生產規模,以保證各種社會經濟資源能夠得到更好地運用。但是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一種 商品價格的上漲,并非是由于市場的真正需求的上漲,而只是由于生產者的投機沖動或者消費者對價格進一步上漲的恐慌造成的。由于并不是每一個生產者都能掌握 市場的全面信息,因此這種由不確定性帶來的投機和恐慌很可能推動沒有根據的進一步的投資沖動。如果中國*府不能有效迅速地制止這一輪通貨膨脹,人們將在若 干年后發現,中國長期累積的過度投資和生產能力過剩的現象將更加嚴重。中國調整宏觀經濟結構的努力將更加困難。
通貨膨脹將 阻礙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從而降低中國的國際競爭能力。從生產者的角度看,在一個通貨膨脹時期,最簡單的牟取利潤的辦法就是漲價;而且是爭取自己的產品以更快 的速度漲價。雖然到頭來輪番的價格上漲將沖銷自己產品漲價所帶來的大部分甚至全部的收益,但是如果不漲價損失則將更高。這種俗話說的“渾水摸魚”的價格戰 略是企業在通貨膨脹中的唯一理性選擇。既然直接漲價能夠迅速地帶來更多的收益,那么誰都不會花氣力去從事新產品的研發、新技術的應用,勞動生產率的提高。 中國經濟已經是一種外延型的經濟,技術的含量并不高,在國際上完全靠價格低廉來賺取微薄的利潤。通貨膨脹不僅將使得中國經濟長期無法擺脫在國際分工中的這 種低端地位,甚至有可能使得中國在與其他勞動密集型經濟在爭奪國際市場份額的競爭中敗北。
轉載請注明出處榮觀房產網 » 因房價上漲二要賠的損失怎么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