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你在哪個城市買什么樣的房子了。多倫多從09年到現在房價一直飛漲,幾乎翻了一倍,都是中國人炒的。多倫多華人比較多的地方(Scarborough, Markham, Missisaga, Richmont Hill等地)買一個普通的獨立別墅價格大概在60-100萬加幣,一些好地方的大房子要在100-150萬加幣。半獨立別墅大概40-80萬,Town House 30-60萬,Condo 20-40萬。比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地便宜,比國內二三線城市稍貴。多倫多也是現在差不多是加拿大房價最高的地方了,溫哥華房價比往年回落,其他城市更低,比多倫多低一半以上。
去年聽說一個朋友14萬美金在拉斯維加斯撿了一棟拋售的豪宅。現在美國房價低的可憐啊。
加拿大的房價是多少?加拿大買房多少錢?
根據加拿大房地產協會發布的2018年11月MLS®(多重上市服務系統)房屋基準價格數據,加拿大全國平均房價為618,800加元(約合316.4萬元人民幣),華人熟知的加拿大各大城市的房價數據如下:
2005年1月-2019年1月加拿大各類型房屋基準價格走勢圖:
圖示 從上往下分為:黑色:綜合房價 綠色:單層獨立房 紅色:雙層獨立房 棕色:聯排別墅 紫色:公寓
大溫哥華是房價最高的地區,11月份的MLS房價指數綜合基準價格達到104萬2,100加元,比去年同期減少了1.4%,比今年10月減少了1.9%。同樣屬于卑詩省的維多利亞為686,400加元。
2005年1月-2019年1月大溫哥華地區各類型房屋基準價格走勢圖:
圖示 從上往下分為:黑色:綜合房價 綠色:單層獨立房 紅色:雙層獨立房 棕色:聯排別墅 紫色:公寓
另一個華裔家庭置業的熱門城市安大略省大多倫多,11月份的房價為763,600加元,同比減少了2.7%,比今年10月微跌了0.36%。同期安省哈密爾頓的房價是581,900加元,渥太華393,600加元。
2005年1月-2019年1月大多倫多地區各類型房屋基準價格走勢圖:
圖示 從上往下分為:黑色:綜合房價 綠色:單層獨立房 紅色:雙層獨立房 棕色:聯排別墅 紫色:公寓
阿爾伯塔省卡爾加里為418,300加元,埃德蒙頓321,800加元;魁北克省的大蒙特利爾348,200加元。
2005年1月-2019年1月卡爾加里各類型房屋基準價格走勢圖:
圖示 從上往下分為:黑色:綜合房價 綠色:單層獨立房 紅色:雙層獨立房 棕色:聯排別墅 紫色:公寓
2005年1月-2019年1月大蒙特利爾地區各類型房屋基準價格走勢圖:
圖示 從上往下分為:黑色:綜合房價 綠色:單層獨立房 紅色:雙層獨立房 棕色:聯排別墅 紫色:公寓
還有更多問題歡迎向居外網進行提問。
來自:求助得到的回答在加拿大買房要知道它的房產稅是多少
土地轉讓稅
省和市的土地轉讓稅均采用的是累進稅率,安省土地轉讓稅的具體計算方法如下:
售價在5.5萬以下的部分,按0.5%征收轉讓稅,即275元;售價在5.5萬-25萬的部分,按1%征稅,即1,950元;售價在25萬以上的部分,按1.5%征稅。
假如物業是小于兩個單位的半獨立屋或獨立屋,稅費的計算略有差別:售價在25萬-40萬的部分,按1.5%征稅,即2,250元;售價超過40萬的部分,按2%征稅。也就是說,購買一幢售價50萬的獨立屋,要交繳的安省土地轉讓稅為6475元(275+1,950+2,250+2,000)。
多倫多市土地轉讓稅計算方法如下:
售價在5.5萬以下的部分,按0.5%征收轉讓稅,即275元;售價在5.5萬-40萬的部分,按1%征稅,即3,450元;售價在40萬-4,000萬的部分,按1.5%征稅,超過4,000萬的部分仍按1%征稅。
如果物業是小于兩個單位的半獨立屋或獨立屋,超過40萬以上的部分按2%征稅。價值50萬的獨立屋,需要繳納的多倫多市土地轉讓稅為5,725元(275+3,450+2,000)。
在多倫多市買一套50萬的獨立屋,土轉稅達到了12,200元。如果購房者選擇在GTA的905地區置業,則僅需繳納安省土地轉讓稅即可,無需繳納市土地轉讓稅。
另外,首次購房者可以享受一定的土地轉讓稅優惠,減免幅度最高可達2,000加幣。
銷售稅這個大家應該很熟悉,在加拿大進行任何消費,幾乎都要繳納HST,僅有個別省份例外。
但是購買和銷售二手房無須交納HST。不過,買賣雙方必須為與房地產交易相關的各項服務費用繳納HST。也就是說,賣方需要為律師費、經紀人傭金、搬家費等支付HST,買方則要為驗房費、律師費、評估費、按揭違約保險等支付HST。
新房的買家則必須繳納13%的HST,不過為了安撫消費者,*府為售價在40萬以下的部分提供了高達2.4萬的退稅。
資產增值稅
對于加拿大居民來說,自住屋(main residence)在出稅時是可以免交資產增值稅的。但是投資房或是非居民則必須為房產的增值部分納稅。巨額房產增值稅的問題則多發生在子女繼承父母生前的房產時。
辟如父母年輕時以3萬元的價格買入了一套鄉村別墅,而如今它已經升值到了100萬元,那么繼承人就將面臨97萬元的資產增值,他需要為增值部分繳納23%的稅款,這確實是一筆不小的支出。不少繼承人都是因為無力支付稅費才不得不將這些物業掛牌出售的。
擴展資料:
選房問題:
買新房和舊房差別
買新公寓是不錯的選擇,但目前房源價較高,好戶型不多,大多是樓花,不能馬上入住。對于有需求的家庭來說,新房不是最佳選擇。
二手房可馬上入住,且隨時可安排看房。即使二手房設施陳舊,如廚房及衛生間,只要格局合理,加上簡單裝修,一樣能有新家的感覺。樓花不能馬上入住,價錢較吸引人,可未必適合做婚房。
上班族是“打卡一族”,距離本人工作較近或臨近交通的房屋是不錯的選擇。這樣可降低交通成本,節約上班時間。
加拿大的民用住宅分類
獨立屋:建在所屬土地上的單一獨立房屋,業主擁有房屋與土地的權利,無管理費。
半獨立房屋:房屋的一側同另一所房屋的外墻相連,無管理費。
連排鎮屋:一排房屋兩側均相連,分有管理費和無管理費兩種,取決于物業是否有與其他業主共同擁有的共用和共管部分。
共管公寓:每個單元有獨立的業主,與其他業主共有其共用和共有部分的權利。
一份標準的購房Offer通常包括以下內容:
1、基本細節:售房者、購房者的姓名,待售房屋的地址。
2、購買價格,同時包括定金、首款付和銀行貸款等。
3、私人物品的處理,如窗簾、廚房電器、洗衣機和烘干機等是否留下。
4、買賣雙方承擔的基本責任和義務。
5、交房時間和要求對方答復的期限。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房產稅,國外怎么收
加拿大中產階級的收入及每年的結余是多少?
加拿大年收入7w刀稅后應該剛剛5w,每個月有4k多刀,在加拿大算是不錯的收入了。
首先要確定你在哪個城市生活,才能確定每月的生活花費,因為不同的城市甚至同一個城市不同地區的生活消費(主要體現在房租或房價上)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我在加拿大一二三線城市都居住過至少一年以上,單身一人也是比較注重理財和節省,目前年薪6w多,一年凈存下2-3w沒有問題。你還有問題可以再跟我討論。
美國和加拿大~中等家庭平均收入是多少啊??
對于每一個住在加拿大的人來說都想知道當其他人以每年六位數的生活費還勉強過活的時候,一些家庭靠每年4萬元的收入是怎么熬下去的。
Today's Parent統計了一些數字,并以住在鄉村一家,住在中等城市一家和住在繁榮市中心一家為原型,向你展示加拿大家庭每年的生活支出。
事實上,一個家庭的收入,支出和儲蓄的多少根據所住地域不同而有所差別。根據加拿大統計局的數據,撫養孩子的加拿大夫妻在2004年平均總收入為90,845元。而這對夫妻平均每月的生活支出是627元,如果他們有房子的話,還要付890元的抵押貸款。但孩子的護理費在各個地方相差很大。
美國的人均國民經濟生產總值達38620美元,在全國143億納稅的家庭中,中等家庭的收入接近45萬美元。但這樣的數字,還是過于抽象籠統。中等家庭規模各異。即使求個2.6的平均數,每個家庭處境還是不同。比如,有的家庭必須每年花上萬美元供孩子上大學,有的則沒有這個負擔。過中等家庭的日子是個什么滋味,還是難以體會。另外,富與窮是個主觀感覺的問題。這個感覺每天在變,很難有個確定的結論。不過,美國人覺得自己是窮是富,對*治卻有重大的影響。如果大部分美國人覺得自己太窮,日子越過越難,在任總統的位置多半就保不住。如果大家覺得日子過得蒸蒸日上,在任總統則幾乎肯定連任。2000年這個問題則變得更加復雜。根據經濟學家的數學模型,目前經濟恢復強勁,布什沒有理由落選。但是,一系列民調顯示,老百姓的自我感覺,和經濟數據并不一致。GDP在漲,企業利潤在提高,老百姓卻覺得日子不好過。美國人的富與窮,成了典型的半杯子空還是半杯子滿的問題,就看*治家怎么包裝這個現實了。
現在加拿大的溫哥華普通收入群體的工資是多少. 加幣兌換RMB是多少匯率.. 還有天氣,消費高不高..
3000-4000,這個是最普通的。當然,低的也有2000左右的,普通大學生一般收入在4000左右,好的一點會有5000-6000了,再高的就比較少了,這里的收入比較平均。
匯率是浮動的,最近半年保持在 6.55 - 6.70 之間,大多數時候在6.6這樣。
天氣比較不錯,氣候比較濕潤。這里除了夏天之外的其他時候幾乎每天都會下雨,大多數時候是晚上下雨白天就晴了,平均大概15%的幾率會白天長時間下雨(白天下一兩個小時雨的情況則非常多見),一般都是下小到中雨,不怎么會出現暴雨和雷雨。
夏天下雨的幾率大大降低,不過每個月還是會有幾場的,一般都不是很大,不打傘的話短時間也不會淋透的。
氣溫則是比較適宜生活,稍微有點偏冷,但是冬天即使下雪了也不凍人,不需要穿很多衣服。夏天則是需要穿兩件衣服的,相當于國內的春天。常年溫度在5-25度之間,大部分時候氣溫都是20度。 另外,這里的室內都是恒溫的,就算戶外有些冷的時候,在室內也不需要多穿衣服。
消費上面,看具體的方面了。水費是包年的,平均一個月500RMB吧,電費和燃氣費比國內還便宜一點點,汽油比國內貴一點。汽車的話,寶馬及更高級的會比國內便宜幾乎一半,低檔車則和國內差不多甚至會貴一點。房子的話不同地區相差很大,除了市中心,其他地區的公寓,90平米的一半賣300萬RMB;別墅則是400平米房子+600平米的地(永久)可以賣1000-2000萬RMB。
生活上面的消費,蔬菜和肉類都不算貴,和國內差不多,有些品種的稍微便宜些;衣服什么的比國內貴,日常生活用品相當于國內的1-3倍價格。電子產品比國內商城里便宜但比國內淘寶上貴。
服務性行業收費會比國內貴很多倍,比如在餐館吃飯、理發、清潔公司、水電工之類的,會是國內的幾倍到幾十倍的價格。
---純手工原創,采納個吧:)